《乘風破浪的姐姐》自播出以來就沒從熱搜上下去過。
尤其最近一個熱點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
伊能靜教金莎聊天。
撩漢的那種聊。
伊能靜女士,情書界的女王,撒嬌界的天后,不斷以撩漢高手的身份出現在我們的乾貨文章裡,為大家貢獻了很多精彩神操作。
如今她現場教學,我們當然不能錯過。
事情的起因其實蠻好玩的。漂亮溫柔又可愛的金莎至今單身,綺綺子操碎了心只恨自己不是個男人不能娶她,就半夜兩點發動朋友圈資源給金莎介紹男朋友。
結果金莎跟男生加了微信後卻一直聊得不溫不火。金莎是個比較被動的人,還有點害羞,對方不主動,她也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看,是不是跟生活中的我們一模一樣?
各項條件也不差,但就是沒有男朋友;好不容易接觸到一些男生,對方不熱情的話,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主動,於是慢慢就淡了躺在通訊錄涼涼。
好比金莎和那個男生的對話,金莎跟他講了自己錄節目的事,蠻累的,男生就說,他也在上班在忙。
金莎:一臉懵逼,我該怎麼回?
求助綺綺子,綺綺子也是一臉欲言又止,表示這句話太終結話題了,也是有點不知道該聊啥。
於是求助伊能靜,大佬表示這簡單,就回兩個字:累嗎?
結果兩個字剛發過去,那邊男生就回了一大堆。
金莎直接倒下:我輸了。靜姐是高手。
靜姐淡定總結:有時候兩個字比100個字都有用。因為這是流動的。
我估計很多女生看到這裡,都有點似懂非懂:好像是很有道理,但到底怎麼樣才算流動呢?在不同的聊天語境下要怎麼應用才行呢?
我們今天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這讓人不明覺厲的 「流動式聊天」。
這是「流動」的意義,也是我們聊天的追求:想辦法順暢地聊下去。
很多人聊不下去有兩個顧慮。
第一個,覺著是不是對方不想聊了?趕緊「懂事」地止住話題。
比如遇到金莎那種情況,男生說,我在上班。
很多女生就覺得,那男生是不是覺得沒意思不想跟我聊了?是不是委婉地表達自己在忙沒時間聊?我再繼續是不是就沒眼色打擾到他?
於是大家就會很「貼心」地說:那你忙吧我不打擾你啦~
對話終止。
大家這麼會有這樣的猜想確實是合理的。
再怎麼直、不會說話的男生,一般都不會這麼敷衍地回答,多少會安慰一下女生辛苦了之類的。
如果真的對你有意思但在忙,也會解釋一下,我這會兒有點忙,稍等下大概多久忙完跟你講。
綜上,這麼回答的男生,99%的可能,確實是沒什麼聊天的熱情。
(所以真的有點想知道這個連面對金莎都沒什麼熱情的男人是誰。)
好,那大家就會講了:對啊,他都沒什麼熱情了,那我還聊個鬼啊,不就應該不聊了嗎?
但是大家要意識到一個前提:你們才剛接觸。
也就是說,他很可能只是單純對這個話題沒興趣,不是對你這個人沒興趣。
如果就這麼不聊了,下次再聊就更難了。
所以可以稍微換個話題再試探一下,他如果還是沒熱情,再放棄也來得及。
然後這牽扯到了女生普遍有的第二個顧慮:他是不是不喜歡我?那我為什麼要主動?
大家再回憶一下前提:你們才剛接觸。
如果一個男的上來就十分熱情直接表達多喜歡你,你是不是心裡也要嘀咕幾句,他是不是想短擇騙p的渣男?
一開始略有點冷淡、克制,言語中有點試探,才是正常男生會有的反應。
只要他沒有反應特別慢特別冷,語氣生硬,那就是還在觀望了解中,你只要不討厭他,完全可以主動多給他點機會,不然哪兒來的故事呢對吧?
如何主動才能顯得不刻意、不掉價、不讓人厭煩呢?
你哪裡畢業的讀什麼專業在哪工作?
老家哪裡的家裡幾口人幾畝地?
吃飯了嗎吃的什麼好吃嗎等下要幹嘛呀?
……
脾氣再好的人都想立馬把你拉黑名單。
要是實在想知道一些基本信息,不然從自我暴露入手,先講一下自己的情況,再問對方。
他覺得你很坦誠,這樣也很公平,就會願意多暴露自己給你。
或者,我們以前教過大家一個辦法,就是「金字塔式」聊天法。
頂端小底座大的金字塔那樣,聊天結構也是從小到大,從窄到寬,把話題從封閉走向開放。
一開始提出一個很好回答的封閉式小問題,在得到對方的回答之後,再提出一個開放式大問題。
開放式大問題就是沒有具體指向,可以回答很多東西的,比如「你有什麼愛好?你想吃什麼?」
遊戲健身看書爬山,火鍋日料西餐臭豆腐烤冷麵······
這種完全開放的問題讓人怎麼回答哦?感覺還要耗費心力想半天答案,聊天成本好高,不如隨便敷衍一句算了。
封閉的小問題就是那種二擇一選擇則題,他就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沒有,會或者不會」,這樣就不會給人需要思考半天的茫然感,省心省力。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比如剛認識沒多久的男生試探性開聊:「你有養寵物嗎?」
——這就是一個可以不用費心思考直接回答的封閉式小問題。
好,假設他說有。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接著提出一個開放式大問題:
「它乖不乖?養它會不會很費心思啊?」
接下來就等他發散話題,然後你從他的回答裡提取信息:
比如他是不是一個細心的、有責任心的人,生活有沒有規律,工作忙不忙,有沒有耐心等等。
如果只是膚淺地每天聊著今天做了什麼吃了什麼路邊看到了什麼,聊得再多時間再就,都沒什麼用。
沒有深度,沒有任何情緒、內心、思維層面的交流,就對你們的關係沒有任何推進。
伊能靜教金莎那句「累嗎」,之所以厲害,也是因為它觸及到了對方的情緒和內心,讓對方感覺到了來自女生的關心,覺得貼心。
而且「累」也確實符合他當下的心境,一下子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他肯定是願意多說一些的——說起來,那個男生看了電視後知道是伊能靜幫忙回復的自己,不知道他會是什麼心情。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當你說自己有些不舒服時候,男生問一句「吃藥了嗎?女孩子一個人在外面已經很辛苦了,所以更要好好照顧自己啊」,是不是比「按時吃藥多喝熱水」要暖心很多?
因為前者有情感層面的交流。
你會覺得他理解你、關心你,能懂你,那你自然心理上就對他對了三分親近和信任,也就願意多跟他接觸了。
男生也是一樣的。尤其跟你一樣是單身的男生,他也很久沒有親密的情感互動和交流了,他也需要關心、理解和支持。
比如他說一些煩心事的時候,你不用幫他出主意,也不用絞盡腦汁想臺詞安慰他。
可以說:可見你是個心思敏感的人,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敏感的人總是過得比別人辛苦些。
比如他提到家人朋友話題的時候,你可以把話題引到回憶往昔崢嶸歲月或者兒時親人回憶之類的,彼此分享一下成長經歷,再一起感嘆一下時光飛逝啊、朋友各散天涯呀、對親人的懷念和感恩啊等等。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那就偶爾搶一下臺詞,把他要說的話提前說了。
讓他下意識地感覺到:「哎你怎麼知道我正想說這個!我們蠻契合的。」
或者,順著他的話,說些大而空的套話。
比如他說,我今天遇到一個奇葩的人或事,如何如何刷新我的三觀。
你沒話接,就把這個事總結一下換個說法說出來:對,總有些人的存在就是為了給我們長見識的。但換個角度想想,有沒有覺得自己都開闊、升華了很多?
單這麼看這些話似乎是有些正經甚至做作了,但是你放在整個聊天中,絕對是恰到好處的。
因為大部分人的聊天都挺零碎且膚淺的,一定要時不時加一些正經的話,才能讓你的形象在他心目中立體豐滿起來,你們的關係才不會一直那麼塑料哦。
伊能靜教金莎回復時候還有個小細節,金莎在回復「累嗎」之前,似乎是覺得這麼回有點太短,還向伊能靜確認:就發兩個字嗎?
伊能靜特別肯定地點頭:對,不要多,要矜持。
這就是伊能靜的厲害之處,既做到了主動,又保留了矜持。
很多女生不願意主動的原因不就是不會金池底主動嗎?很怕自己會顯得過於急切,暴露了需求感,讓男生有恃無恐,從而讓自己落在下風。
破解的最基本辦法靜姐已經說了:
就好比「累嗎」,跟「你是不是很累呀」相比,是不是既表達了關心,又維持在了禮貌客氣的邊緣?
因為簡短的話,沒有討好感。
大家可以自己感覺一下剛剛兩句話的區別。你語句簡短的時候,就多了絲漫不經心,好像也沒有特別在意他是不是會回答。
但越是這樣,對方就越會回答。因為漫不經心會讓人有點高高在上的女神感,男生會不自覺想表現自己,爭取得到女神的垂青。
所以,下次你想跟男生說任何表達親近的話,都儘量把自己代入淡定優雅女神的感覺,讓語句簡潔起來,把氣場拿出來。
比如想安慰他的時候,與其說一堆有的沒的,不如微微笑說一句:「肩膀借你?」
比如想表達對他的欣賞和讚美,與其捧著下巴眨著星星眼歡呼「你好棒好厲害啊」,不如驚訝地盯著他多看一會兒,然後一臉欣賞地笑著點頭說:「真的很棒」。
再比如已經在一起時候,與其直接找他問 「在幹嘛呢,有沒有想我啊」,不如直接發兩個字「想你」,保證他回復得比任何時候都快、都溫柔。
簡潔帶來的力量不顯強勢,但足夠強大,隱隱就讓女生掌握了關係的主動權。
我們曾經給大家分析過韓國電影《人間中毒》裡女主角的手段,就是溫柔中透著強勢,把男主攥在手裡。
比如兩人感情推進的重要一步,就是女主在醫院養傷。男主捧著花去看她,女主看見他完全也不客套,直接讓男主找個地方把花插好:「花兒很漂亮,就那麼放著會謝掉的。」
男主大概也是讓這突然親近的態度懵了一下,但人家說的太自然,似乎無法反駁,就老老實實照做了。
當他拿出慰問補品給女主的時候,女主什麼也沒說,就理所當然地讓他捧著,自己直接拿勺子開始吃。
後來讓男主給她戴耳環男主猶豫時,女主就說:「我今天是不是使喚你太多了?」
男主能說什麼?當然是迅速否認然後繼續被使喚。
看,想讓男生聽話真的不用苦口婆心,更不用強勢逼迫,那會讓他們不自覺生出牴觸情緒,即使是無所謂的事情,他也得反抗下。
反而你表現得越淡定自然,他就很容易被你的態度帶的跑,自然而然地接受。
這樣的招數就可以用在磨合期表達自己想要什麼,或者對他提意見上。
比如睡前跟他說晚安,他也回復之後,你等待幾秒,然後問:沒有親親嗎?那我怎麼夢到你?
第二天說了晚安之後就繼續等。如此幾次,他自然就養成這個習慣了。
同理,拿到瓶裝飲料直接遞給他,等他擰開,洗完頭髮之後直接走到他面前做好,把吹風機遞給他,慢慢他自己就也覺得理所當然了。
人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慣性的,大家可以試試。習慣是很可怕的。
做情感內容這麼久,最常遇到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女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問題。
剛認識的男生怎麼開啟聊天?
喜歡的男生怎麼表達心意?
曖昧期如何推進關係?
……
我大多都會先幫她們做心態建設。
說真的,聊天找話題、表達心意,大家不是真的不會。
只是不敢。過不了心裡那道坎。
怕尷尬冷場、怕失敗被拒、怕他不回應配合。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就算發生了這些,你也沒有任何損失的——反正還是單身唄?
但萬一成功了呢?
任何事都沒有絕對,只有試過才知道。
機會很多,只有去做的人才能得到。
最近微信公眾號的推送方式打亂了,很多人跟我說看不到文章,還以為我們偷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