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世界:棘龍

2021-02-15 the isle 島

       自從棘背龍被發現之後,它們成為最長與最大型獸腳類恐龍的候選者之一,但一般大眾對於棘龍的巨大體型並沒有概念,直到棘龍在2001年的電影《侏羅紀公園3》(Jurassic Park III),以及2005年對於它們新標本的敘述。休尼博士(Friedrich von Huene)與數十年後的唐諾·葛勒特(Donald F. Glut)都在他們的研究中,將棘龍列為最巨大的獸腳恐龍之一;棘龍身長為15公尺,重量為8公噸左右。

       在1988年,格裡高利·保羅(Gregory S. Paul)也將棘龍體重估計為平均 14到 16公噸。至少一個未公布的調查,顯示棘龍的體重為20噸,以及將原型標本中最大的脊椎骨(21公分)與重爪龍最大的脊椎骨相比較而得來的。因為原型標本是來自於未完全成長的棘龍個體,這意味者它巨大的體型上限。 

       然而,提出這些數據的人員將數據調低,接近於克裡斯提亞諾·達魯·沙索等人所提出的體森(Donald Hende究中根據頭顱骨長度來推算比例,發現之前所估計的數據中,腳類是以暴龍科與肉食龍下目作為基準點,而它們與棘龍科恐龍有不同的體格。 

       需要更完整的化石才能水中,方便氧同一時期的該地區其他恐龍也可能發展出類似的背椎結構物,例如鳥腳下目的豪勇龍、蜥腳下目的雷巴齊斯龍代以前的二疊紀,兩者的帆狀物並非同源演化的特徵,早在1915年,恩斯特·斯特莫就認為這些背部結構物支撐者脂肪構成的隆肉。

       在傳統看法裡,棘龍被敘述成二足動物,20世紀80年代之後,它們被認為很多時候可用四足方式行走。這個論點因為發現了重爪龍曾而得到支持,重爪龍是棘龍的近親,擁有結實強壯的手臂。在1997年,Jack Bowman Bailey贊成棘龍為可能四足姿勢,這可見於他研究中的新重建。而棘龍大多數時間都用四足行走的說法,「矮型棘龍」最近已被確認。

       與人類相比,棘龍的肩膀的轉動範圍小的多。它們的手臂無法做出360°的旋轉幅度,但可後擺至離垂直面約125°,所以肱骨可以後擺至斜微上方。手臂可以前轉至超過垂直面約50°。手臂無法完全垂直地往下擺,但可外展至超於水平面20°。與人類相比,手肘的活動範圍也很小,大約只有70°的轉動幅度。手臂無法180度伸直,也無法大幅彎曲,而肱骨不能做出100°彎曲。橈骨與尺骨互相固定,          所以無法如人類的前臂,做出往內側或外側旋轉的動作。最大的棘龍拍擊力約30000牛,但在20世紀90後代後,西撒哈拉、肯亞、尼日相繼發現的很多疑似棘龍的化石表明,棘龍可能在除北非五國外的很多非洲國家,都有分布。利比亞的化石發現於Cabao組,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早期的豪特裡維階(13600萬年至12500萬年前),曾經誤被認為是屬於棘龍屬的零碎化石,但隨後研究發現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棘龍屬.尼日Echkar組(森諾曼階末期)發現的一些牙齒化石,和棘龍的幾乎一致,極有可能屬於棘龍,但暫時沒有詳細研究。

       肯亞的化石發現砂、巨大的爪子而著名。對於棘龍的了解,大部分來自於二戰期間被摧毀的完整化石以及如今發現的一些牙齒、頭骨、背帆、爪子、腳指頭。到如今為止,只有一些頭骨、頸椎、背帆、爪子、腳指頭的化石保存在博物館和科研機下頜,顯示棘龍擁有肉食前上頜骨牙齒、上頜骨的大型牙齒間形成一個缺口;此缺口與下頜的大型牙齒吻合。

       棘龍的口鼻部前端略為膨大,眼睛前方有一個小型突起物。根據三個標本,並參考激龍的頭顱骨後半段形狀,而估計棘龍的頭顱骨長度約為1.75米。之後有少數研究人員質疑,棘龍科的不同屬是否有不同的頭顱骨形狀。

棘龍最大的亮點就是擁有獨特的帆狀物。

       棘龍的帆狀物功能仍未確定;科學家們已提出數個假設,包含調節體溫、吸引異性的展示物,吸引獵物。

       這顯示棘龍至少是某種程度的溫血動物,之後有其他研究人員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如果棘龍有背帆,它們吸收熱量的效率,將高於散發熱量的效率。他們認為這些有長神經棘的恐龍,背部具有脂肪構成的隆肉,以儲存能量。

       許多現代動物的複雜身體結構,在求偶季節時具有吸引異性功能。這些恐龍的帆狀物有相當可能性具有吸引求偶功能,類似孔雀的尾巴。斯特莫假設這些恐龍的雄性與雌性擁有不同大小的神經棘。如果屬實,這些帆狀物可能擁有耀眼的顏色,但這是完全建立於推測上的。

相關焦點

  • 棘龍為什麼被稱為恐龍第一?
    有人說:棘龍是史上最強的食肉恐龍,因為它有著最大的體型,也有的人說:棘龍不過就是一個只會捕魚的「漁夫」而已。兩種說法都有著大批的擁護者,那麼,這兩種說法究竟哪個靠譜呢?真實的棘龍在恐龍時代的定位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 棘龍:揭開最大食肉恐龍的神秘面紗
    斯特莫研究了化石之後推測這隻動物生前頭骨長達1.45米,體長14米,體重7噸,這已經超過了當時已知最大食肉恐龍暴龍的體型了。  圖註:保存在博物館中的棘龍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棘龍的化石掛在博物館的牆上,在之後的幾十年裡世界發生了劇變,強盛的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垮,之後世界重新洗牌,納粹黨在德國上臺,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作為「棘龍專業戶」的他們,找到了一條棘龍的側扁的大尾巴,並聯合哈佛大學模擬測算出:這條尾巴能產生巨大推進力——說明棘龍可以在水中生活。這一新發現終於證明了世界上真的存在水生恐龍[1]。棘龍外貌復原圖 | Wikimedia Commons,Mario Lanzas / CC BY-SA耽擱棘龍發掘的…是二戰?
  • 地球最大食肉恐龍能戰勝霸王龍嗎棘龍出場,能堅持幾分鐘
    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史前的恐龍世界裡霸王龍和棘龍都是最強大的恐龍,特別是棘龍,它是陸地上所發現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龍,考古學家通過對棘龍化石的分析,發現棘龍的長度足足有17米,體重在7-9噸,要知道霸王龍的體長才只有14米,於是,很多人都將棘龍稱為「恐龍世界裡的第一巨獸」。
  • 棘龍成為唯一會遊泳的恐龍,成為水陸兩棲的白堊紀霸主
    直到這一部電影中棘龍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還有一種比霸王龍更加恐怖的巨獸曾經存在過。在電影中,棘龍憑藉自己無與倫比的戰鬥力,將霸王龍「碾成渣」,迅速抓住了大眾的心,成為了很多人心中新的恐龍霸主。但是,真正的棘龍,和電影裡可能大不相同,歷史上的棘龍基本不可能戰勝霸王龍,這或許會讓很多人感到失望。
  • 大量的牙齒化石證實了棘龍是一種水生恐龍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古生物學家再次證明了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一個錯誤,他們發現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棘龍是個遊泳高手。現在, 同一個團隊中的一些人又發現了進一步的證據,從一條古老的河床中發現了大量的棘龍牙齒。
  • 《侏羅紀世界3》曝6種新恐龍,一位反派角色回歸,戰神棘龍再登場
    這兩天還有一個更加有信息量的消息,不過這只是一個小道消息,但是消息源說他之前得到的Biosyn Genetics基因公司回歸的消息就得到了證實,所以下面曝光的這6個新登場的恐龍應該也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這6頭古生物分別是鐮刀龍,南方巨獸龍,火盜龍,恐爪龍,異齒龍,微角龍和棘龍。
  • 《侏羅紀世界3》曝6種新恐龍,一位反派角色回歸,戰神棘龍再登場
    《侏羅紀世界3》已經有不少確定回歸的老角色了,就像主角星爵說的,他覺得《侏羅紀世界3》簡直就是屬於這個系列的《復聯3》,好像系列的所有人都回來了。,這6頭古生物分別是鐮刀龍,南方巨獸龍,火盜龍,恐爪龍,異齒龍,微角龍和棘龍。
  • 我的世界:恐龍現身MC模組世界,棘龍背上的扇子,類似駱駝的駝峰
    《我的世界》這款遊戲他為什麼要叫我的世界呢?原因就是我們能在遊戲中創造許多我們自己喜歡的東西,充滿著我們的個人風格的東西。在MC的原版世界中我們能創造出自己的城市、自己的雕像、充滿著藝術氣息的建築等等,但是在MC的模組世界中我們就能夠創造生命。
  • 霸王龍和棘龍誰更厲害?能在水裡生活的它,才是最強恐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三體-小遙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才是地球上的霸主,它們不僅種類眾多,而且分布廣泛。在人們的普遍印象裡,霸王龍是整個恐龍家族中的佼佼者,它們擁有較強的攻擊性,加上體型較大,很少有相匹配的對手存在。不過,最新研究卻顯示,棘龍或許比霸王龍還要強大。考古學家最早曾在埃及發現了棘龍化石,隨後在其他地區也有了零碎的線索,只不過都無法幫助人們獲得更加完整的信息,甚至恢復棘龍的樣貌都成了問題。
  • 從虐殺霸王龍到變成「鱷魚」,棘龍在《侏羅紀世界3》會登場嗎?
    這段時間恐龍圈子裡有個不大不小的消息,一向喜歡「變身」的棘龍,最新的復原形象再次令棘龍粉絲大跌眼鏡,從曾經的最大食肉恐龍,再到脆弱的漁夫,現在又變成了「鱷魚」——考古學家最新給棘龍安上了一條鱷魚的尾巴,意味著棘龍復原形象的再一次大更新。
  • 巨大的棘龍是不是最強恐龍王?
    巨大的棘龍是不是最強恐龍王?棘龍是著名的大型肉食性恐龍,大家總是熱衷於討論棘龍的戰鬥力是不是在恐龍中排名第一,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吧。首先,必須要說:棘龍曾經是一個傳說!這個體型遠遠超過了已知的任何一種巨型肉食性恐龍,也正是因為具有如此巨大的體型,棘龍毫無疑問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肉食性恐龍。巨身、長嘴、尖牙、利爪,這一切讓棘龍具備了最強的戰鬥力!
  • 《侏羅紀世界3》女王龍遊淺灘,棘龍再造傳奇,霸王龍要努力了
    《侏羅紀世界3》作為史前的海洋女王滄龍,雖然逃出了牢籠,但是21世紀的海洋,卻也不是滄龍可以任意馳騁的地方,畢竟諸如虎鯨和抹香鯨等強大鯨類,就可以與滄龍周旋。《侏羅紀世界》中的滄龍,除了有點衛星外,感覺還魔改了一下,除了背部造型很像尼羅鱷外,連鰭狀肢也是異常碩大,仿佛快趕上了海龜的比例,或許第三部的滄龍,可能會有進化,並且上岸的可能,那就真的可以和霸王龍和反派大佬積極聯動起來了,劇情也會更加豐富。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當園丁,棘龍等上岸,迅猛龍走向大哥位
    當然了,許多暴龍粉絲還是希望T-Rex能夠重振旗鼓,在《侏羅紀世界3》中迎戰棘龍,贏回屬於暴龍家族的尊嚴,畢竟《侏羅紀公園3》中的那頭暴龍,一下子被漁夫秒了,真是讓人意難平。雖然棘龍很久沒出現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侏羅紀世界》系列已經是放棄了這隻經典的恐龍,畢竟這隻重達26噸的龐然大物,實在是看起來太彪悍了,那巨大的背脊,仿佛哥斯拉再現,而充滿肌肉的前爪,也是讓人看到了鐮刀龍的強橫破功能力,真好像是天生的格鬥機器一般,相信一旦有棘龍和霸王龍的對決,熱度自然會蹭蹭往上漲,所以該系列很可能會重現這隻大漁夫的龐大身姿。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開拓領地,棘龍等待孵化,期待南方巨獸龍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開拓領地,在離開孤堡之前,T-Rex來了個經典的神龍擺尾,似乎在說:「我還沒有老,這片新土地,我才是真正的食肉王者!」其實在《侏羅紀公園3》中,就已經開始唱衰暴龍了,而霸王龍身為該屬中的體型擔當,卻是輸給了棘龍,這場對決,無疑是把大漁夫推上了神壇,就憑它單手扭轉頸椎骨的操作,就已經讓霸王龍的陸地霸主地位難保了。或許這隻雷克斯暴龍,是霸王龍種群中的弱勢個體,才造成這樣懸殊的結果吧,相信《侏羅紀世界3》中的霸王龍,可以不辜負暴龍族的威名。
  • 最全的恐龍圖片大全和名字 世界最大的恐龍
    恐龍圖片大全有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0.66億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時,正值恐龍生態系統較脆弱時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環境巨變,「糟糕運氣」的恐龍走向滅絕。恐龍真正分類包含了霸王龍(暴龍)、上龍、棘龍、梁龍、雷龍、翼龍、鯊齒龍、三角龍、劍龍。
  • 介紹陸地上幾種食肉恐龍:鯊齒龍單挑棘龍,誰的勝率大?
    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 《侏羅紀世界3》滄龍需要上岸,霸王龍真香,棘龍復出未來可期
    眼下就要看《侏羅紀世界3》的反派如何選擇了,如果像第一部那樣,來個大塊頭狂暴龍,霸王龍還是很吃緊的,說不定要請滄龍上岸再次助攻一波。來到新地盤,霸王龍如果過得太悠閒的話,會不會身材發育呢?而且暴龍經歷了這麼多部的艱辛,是不是也邁入了老年恐龍俱樂部了呢?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的新對手曝光,不是戰神棘龍,卻同樣強悍
    山姆·尼爾老爺子不知道是不是要立保不了密的人設了,昨天在一個採訪中視頻中說《侏羅紀世界3》中會登場一個重量級恐龍——南方巨獸龍,老爺子說自己不是恐龍方面的專家(還說自己應該是但實際不是),然後用不太標準的發音念出了南方巨獸龍的名字,還說它是史上最大的肉食恐龍之一。
  • 【自然科學】史前生命(一)棘龍的復原,從戰神到漁夫
    然後他們就想到了比霸王龍長的棘龍。為啥不用南方巨獸龍或者鯊齒龍?因為在圈外人士眼中這幾種恐龍長的差別不大,需要一種長的很新鮮的恐龍刺激眼球。於是就誕生了棘神。藍鯊齒,橙南巨,綠霸王(很明顯,這棘龍也是棘神)好在2011年,有一部紀錄片腦袋清醒了,開始讓棘龍重新走上漁夫之路。這便是《恐龍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