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應一日三餐,長安烏沙設置隔離「愛心屋」

2021-01-18 東莞日報i東莞

2月12日,記者從長安鎮獲悉,烏沙社區認真根據上級工作部署,按照鎮委組建「班子+駐社區團隊+社區」基層疫情防控團隊架構工作要求,成立烏沙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在陳屋、蔡屋、李屋、江貝四個分社設置了5個愛心集中隔離點(統稱愛心屋)。

同時,定期為居家隔離人員送生活物資和食品,幫助他們居家消毒等,還聯合醫護人員、鎮網格管理員為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叮囑他們注意事項,並介紹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及防控措施,為廣大需要隔離人員提供一個安心的家。

感受到社區的關心

2月10日下午,長安鎮社衛中心、烏沙社區等相關負責人來到首批解除隔離的居家隔離人員陳先生家中,對其能夠順利解除醫學觀察表示祝賀,感謝其在醫學觀察期間對健康管理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並把鎮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解除醫學觀察告知書》交到他手中。

據了解,陳先生因有疫情發生地人員接觸史,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從1月26日起進行了居家醫學觀察,目前已滿14天,期間身體未有任何不適,經專業評估,符合解除居家醫學觀察條件。

在居家隔離期間,醫護人員每天都會通過電話或上門隨訪對陳先生一家進行監測管理,了解他們上下午的體溫和身體健康情況,並進行登記,及時指導他們做好個人防護、家居消毒等隔離注意事項。

烏沙社區黨工委副書記李玉清告訴記者,每日都有工作人員給居家隔離人員配送一日三餐,幫他們搞衛生,處理生活垃圾,社區積極配合做好醫療衛生工作,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居家隔離人員陳先生告訴記者,非常感謝社區在隔離期間對他們的關心,醫護人員每天都有跟進自己的健康情況。「雖然隔在家裡,但是能感受到烏沙社區對我們的關心,送米、菜、油這些服務讓人暖心。我們在家的時候會和小朋友一齊做做作業,跳跳繩,待在家裡其實也是做貢獻。」陳先生說。

給隔離人員提供獨立單間居住

為了讓隔離人員有更好的居住環境,經協調,烏沙社區清空了55套獨立單間提供給疫情發生地返莞人員住宿。

該公寓稱為愛心屋,屋內均配備了日常生活用品,如瓶裝飲用水、方便麵、八寶粥等食品,牙刷、牙膏、沐浴露和洗髮水等生活用品及床上用品,為了方便女性和小朋友還貼心地配備了女性用品和一定數量的玩具。另外,還配置了醫學急救箱、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水等,愛心屋的一日三餐由公寓集中提供。

愛心屋的管理非常嚴格細緻,所有進出人員都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消毒和穿鞋套。愛心屋每日消毒一次,集中收集垃圾一次。

在觀察者入住後,每間房門上張貼身體健康封條、一張從湖北返莞人員的健康情況跟蹤表和一張隔離時間表。工作人員每日為觀察者測量體溫並在跟蹤表上登記,身體健康封條每一次損壞都會重新張貼。

愛心屋每天安排6位治安隊員上班,一日三班制,每班2人,負責給觀察者配送餐食,巡邏監督,並跟進登記觀察者的體溫,如果觀察者的體溫超正常溫度,及時撥打社衛電話或打120處理。

為了進一步做好湖北地區人員返莞居家隔離工作,該社區還將清空400餘間獨立單間,整理清掃為愛心屋,供湖北地區返莞人員居住。

【記者】何明強

相關焦點

  • 長安烏沙擬打造全國智慧型手機第一村
    同時,社區兩級幹部還針對175家智慧型手機、五金模具配套企業進行走訪,解決物業維修、水電供應、環境配套、治安交通等方面的問題。 優化環境 打造共生共贏的企業成長環境 烏沙社區只有10平方公裡,戶籍居民才4000餘人,但常居人口卻超過了8萬人,大小企業近千家。
  • 記者探訪集中隔離點:一日三餐葷素搭配,電視、無線網均到位
    2月7日下午,在經過了嚴格的消毒、測溫、防護後,記者走進了位於博望區一處集中隔離區(即集中醫學觀察點),探訪了在這裡集中隔離的5位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隔離房間生活設備齊全這處集中隔離點1月31日正式投入使用,位於博望區一處環境優美的生態園。
  • 為何實施集中隔離,隔離點生活如何保障?記者探現場訪專家
    此前,石家莊市藁城區部分村民向異地集中隔離點的場景引人關注。為什麼要進行集中隔離?隔離場所是什麼樣子的?進入隔離場所生活有保障嗎?老人孩子怎麼辦?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很有必要!集中隔離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
  • 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講述集中隔離的日常生活—— 一日三餐很豐富...
    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2月9日,市民唐健第三次核酸檢測繼續呈現陰性後,他便和許多密切接觸者一樣,由醫院轉移到定點機構進行醫學集中隔離觀察。近日,他接受記者採訪,講述醫學集中隔離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唐健所在的定點機構為集中醫學隔離觀察者提供的餐飲。
  • 長安計劃年內建設20個電動車充電點
    為解決不規範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長安鎮把建設自動車充點電納入十件民生實事項目,計劃年內建設20個電動車充點電,在各社區選取建設1-2個集中充電點。目前烏沙社區、廈崗社區加快進度,完成了選址和建設工作。用電隱患:電動車樓道充電不安全出租屋是外來務工人員主要居住場所,電動自行車成為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 長安烏沙社區陳屋公園完成升級改造融入家國元素 升級園林綠化
    ■公園黨建區成最亮眼區域 通訊員 佔有兵 攝烏沙社區陳屋公園有25年歷史,面積達19181平方米,由於時間長,公園裡的綠化已出現缺苗、設施老化等情況。黨建區成最亮眼區域黨建引領、家風家訓、非遺展示、文化活動、政策宣傳……完成升級改造後的長安烏沙社區陳屋公園大變樣,不僅環境、綠化、硬體設備升級,讓人眼前一亮,還設有五大板塊內容,極大豐富提升公園的文化內涵,讓附近的居民休閒玩樂更舒心。
  • 長安烏沙年投逾1.2億提升公共服務
    記者 孫俊傑 攝  伴隨著經濟發展,烏沙社區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社區居民獲得感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生活越來越精彩。居民生活的這種變化,得益於烏沙社區對公共服務的重視和投入。日前,記者從烏沙社區了解到,近年來,該社區居委會及4個分社每年在治安、環境衛生、教育衛生、交通、文化服務等方面的投入超過1.2億元。
  • 傾情守護 奉獻愛心——記集中醫學隔離點守護者胡各莊衛生院醫生...
    自11月20日灤南縣立即啟動應急響應以來,縣衛健系統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充分調動全縣醫護力量,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並急需從各基層衛生院抽調醫護人員到集中醫學隔離點工作,得知消息後胡各莊衛生院醫生劉虹秀第一個率先報名。
  • 東莞累計集中隔離10223人,其中4827人已解除隔離
    發布會上,東莞市政府副市長喻麗君表示,截至2月10日晚20時,全市已設置集中醫學觀察店998個,累計集中隔離10223人。目前5396人仍在隔離,4827人已經解除隔離。 喻麗君表示,從1月27日起,東莞市設置了129個體溫檢測點,24小時進行檢查,精準摸查發熱患者和重點預期人員。
  • 遼寧迅速徵調賓館酒店作為集中隔離場所 確保集中隔離有序進行
    按照大連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對集中隔離工作進行周密、細緻安排。按照應隔盡隔工作要求,加大隔離賓館酒店徵調力度,統籌全市力量提供充足的集中隔離場所;同時加強集中隔離點管理,做好被隔離人員服務保障。在嚴格落實集中隔離管理要求的同時,積極為隔離人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目前,正在集中隔離的人員情緒平穩,積極配合日常管理,各隔離場所運行平穩有序。
  • 愛心粥屋 傳遞真情|曹靜茹|緯一路|李紅|吳新成|胡松央
    ■見習記者 劉淨旖7月10日早上5點40分,位於市區緯一路的愛心粥屋門口人頭攢動。剛熬好的米粥冒著熱氣,愛心粥屋負責人李紅、愛心企業家胡松央和志願者們正在為前來就餐的老人服務。盡己所能獻愛心今年73歲的志願者吳新成已經忙活多時。「凌晨三四點就過來熬粥,粥熬得時間越長越好喝。」
  • 新疆吐魯番現有353名集中隔離人員 餐食每人每天不低於150元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4日電 (記者 孫亭文 趙雅敏)新疆吐魯番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宋良旺14日稱,對現有353名集中隔離人員,均按照單人單間單衛標準隔離,每個房間配備日常生活用品、電視機、無線網絡等。
  • 在莞全國、省人大代表到長安鎮開展集中視察活動
    ■位於長安鎮的vivo全球總部 通訊員 麥偉強 攝日前,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在莞全國、廣東省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活動。大家看到了茅洲河白鷺翻飛、魚躍追逐的景象,對長安的治水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茅洲河流域綜合整治措施得力,成效突出,讓廣大群眾共享治水紅利。長安鎮把茅洲河流域綜合整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全市水汙染治理工作的頭號工程,也作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發展工程,以超常規舉措和力度加快推進整治工作,落實「四大一高」重要舉措,逐步完善市政道路雨汙兩套排水管網系統。
  • 廈門46家「愛心屋」開業運營 助殘獻愛心蔚然成風
    海滄區建立「街道-愛心團隊-愛心屋」鏈式對接聯繫機制,供需雙向發力,讓「愛心屋」在增收的同時成為助企的橋梁,助力拓展「愛心屋」供應鏈與銷售鏈,形成良性「內循環」。愛心企業保灃實業和大宏駕校與五顯鎮「愛心屋」對接,每月可為「愛心屋」帶來7萬元的愛心採購項目,一年採購協議達到84萬元。  五顯鎮還創新制定「愛心榜」,在「愛心屋」外牆明顯位置張貼「愛心榜」,對到「愛心屋」獻愛心的企業現場張榜表彰,並授予「愛心企業」牌匾。同時,鼓勵企業冠名愛心活動,比如,愛心企業利潔源定向捐助1萬元,冠名「菸頭換雞蛋」愛心行動。
  • 平安解除隔離!欖核鎮緊急救助一名隔離人員
    12月13日,欖核鎮合輝酒店集中醫學觀察點收到了一面跨越4000多公裡,從遼寧瀋陽送到廣東廣州的錦旗。送來錦旗的裴鐵勝不斷重複著對欖核鎮政府、集中醫學觀察點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的感謝:「我們在這兒誰也不認識,多虧了你們!」
  • 順義啟用入境進京人員集中隔離觀察點,首批889人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雪良)日前,北京市順義區啟用3家集中隔離觀察酒店,接收889人,這是順義區首批入境進京集中隔離觀察人員。兩個月前,鑑於北京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中向好,為進一步方便人員往來,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北京決定9月3日開始恢復直航北京國際商業客運航班。
  • 舌尖上的非遺|長安盆菜
    長安盆菜,是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始於長安烏沙陳屋,傳統的盆菜用木盆或銻盆盛載。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這種源於元朗圍村的傳統菜式,一盆菜裡可薈萃有百菜百味,共冶一爐,基本原則是「和味」。
  • 「天使愛心烘焙屋」公益項目在區社會福利中心啟動
    由Danisa皇冠丹麥曲奇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發起的「天使愛心烘焙屋」公益項目在寶安區社會福利中心啟動,區社會福利中心的孩子們有了自己的烘焙屋。區政協副主席項健為愛心烘焙屋揭牌。 據了解,區社會福利中心設置的愛心烘焙屋是Danisa皇冠丹麥曲奇中國總經銷商尤益嘉(上海)食品商貿有限公司捐贈10萬元建設的公益項目。
  • 隔離不隔愛,白衣天使的溫情守護
    墊江縣中醫院護士胡曉、匡雪,在疫情爆發之後,根據醫院安排立即趕赴桃源山莊的集中隔離點開展工作。在集中隔離點工作期間,她們用真心和愛心,關懷20名隔離人員的身心健康,唱響了一曲抗疫一線的溫暖之歌。 桃源山莊醫學隔離觀察點是疫情爆發後臨時組建的,被隔離觀察的對象都是確診治癒後再進行隔離觀察的人員,大病初癒,才出病房又入隔離室,較長時間的隔離狀態讓他們的內心陷入了焦慮、恐慌和不安的狀態。胡曉和匡雪將隔離對象視為親人,除了每天定時為他們測量體溫,對隔離點消毒殺菌、打掃衛生、按時配送一日三餐,還想方設法地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