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周濤解釋說,製作成本低、周期短、題材討巧新穎,最關鍵的是劇情緊湊,這符合當下年輕觀眾碎片化的觀影趨向。
除了有追加《彗星來的那一夜》第二季製作計劃之外,現階段,「不可能的世界影業」與芒果TV合作的青春校園題材影視劇《時光與你都很甜》也在籌備中,預計6月底開機。此外,「不可能的世界」還組建了8KN漫畫工作室,自主開發平臺上的《元芳來了》、《非人類咖啡店》、《最後一次初戀》等輕小說作品。
在IP開發環節中,影視能夠帶來IP版權費和承制費等較為穩定的收入,按照慣例後者約佔項目總成本(去除主演費用)的10-15%左右。但綜合考慮內容價值和成本因素,漫畫是相對來說更容易切入的環節。
2016年,SF輕小說自建了漫畫團隊。吳希粼解釋說:「向下參與內容深度開發,從製作到發行都把控流程,我們後續也能在利益分配上佔據多數。」
目前該團隊共10餘人,能夠在外部協同團隊的配合下,同時保證11部作品周更。「在國內很少有其它團隊能做到。」吳希粼表示,通過細緻拆解製作流程,團隊將負責核心的劇本製作以及腳本分解,同時把控整個生產流程。
SF輕小說將首選具有一定人氣的作品進行漫改,並在製作完成後於全網分發。據吳希粼介紹,多部漫畫作品已展示出良好的數據。其中,《英雄?我早就不當了》長期位居騰訊動漫人氣榜前十名,目前其動畫版本也正在製作中,由SF輕小說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
雖然漫畫製作目前還處於投入階段,但在吳希粼看來,推動輕小說轉化為漫畫,將不僅能為原作帶來流量,同時也可以在漫畫環節驗證該IP進行下一步動畫開發的可能性。「我們希望能通過優質的動畫作品,進一步證明輕小說的內容和IP價值。」他說。
一個問題是,在參與傳統的IP轉化鏈條時,輕小說平臺作為最上遊的IP持有者,在擁有主導地位、強勢資源的視頻、動漫平臺方面前,是相對弱勢的。當前輕小說有限的影響力並不能賦予輕小說平臺較大的話語權。
但通過創新品類開闢新的賽道,輕小說平臺將獲得重新定義行業規則的機會,例如目前國內還處於初期的AVG領域。
輕文輕小說在2018年下半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AVG製作引擎「演繪」,並面向C端用戶與合作者開放。在創始人朱周易看來,相比漫畫,AVG遊戲是更具表現力的內容品類。
更重要的是,作為工具的「演繪」將能實現AVG遊戲的流程化製作,以及大規模、低成本複製的可能。在「演繪」上線後,通過UGC模式製作上傳的AVG遊戲已多達100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