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高考大省,近年來高考報名人數都超過了50萬大關。而在全國一卷考區裡,安徽的分數線一直也是不低的,比河南河北或許略有不如,比起其它幾個省份卻是絲毫不怵的。
一本率低,985、211、雙一流錄取率低,這讓安徽的考生學得很累,考得好苦。
提起安徽省最著名的高校,人們腦海中立馬會冒出這樣兩所來:中國科技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
中科大是985、一流建設A類高校,合工大是211,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中科大是中科院直屬高校,雖然坐落在安徽省城合肥市,對於安徽考生倒並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傾斜,與全國其他省份考生一碗水端得很平。2020年在皖招生普通類60個計劃,提前批100個計劃,國家專項16個計劃,總共只有176個指標。
所以,安徽考生談起中科大,那感情真叫一個複雜,「別有一般滋味上心頭。」長臉不長臉?肯定地,提起中科大,安徽考生是很自豪的!但是實惠不實惠?那就不知道怎麼說了。
合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但對安徽考生還是比較照顧的,你看,今年理科一本普通類投檔數達到1273個,國家專項投檔24個,文史普通類投檔41個,這對於安徽考生來說可算是非常好的資源了!再加上合工大(宣城校區)的招生計劃,省內考生近2000人可以錄取在部屬211高校裡,也是心裡美滋滋的。
如果把中科大、合工大也計算在安徽的重點高校裡,毫無疑問,它們二校是一個排第一,一個排第二的。
但一般來說,頂多把合工大排在內,中科大那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大學」,與安徽省屬重點高校差距太大,排在一起有點「欺負人」的感覺,所以它不參與排序。
合工大雖然是部屬的,在情感上安徽考生對它是非常認同的,直言「我們安徽的大學」。
安徽大學是省部共建211、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在省屬重點高校裡是當之無愧的老大。與合工大共同排序的話就不得不退居次席了。
看看安徽理科的投檔情況。
1,地方專項投檔。
安徽本省高校的地方專項投檔位次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大排名第一,安醫大緊跟其後,這兩校都是20000多名;其後就是40000多名的行列,安財、蚌醫、安師大、安建築、皖醫;50000多名的是安工業和安農;60000多名的是合肥學院、安工程、安理工、安中醫;70000名之後的是安慶師大和淮北師大;80000名以後的是阜陽師大。
2,國家專項計劃的投檔排序與上面的略有差別。
這裡面首先多了合工大和合工大(宣城校區),它們排在前兩位。不看這二校的話,安大第一的位置是穩穩的,然後是安醫大;蚌醫、安師大、安財的順序發生了變化,而皖醫、安建築也擠進了40000多名的行列;安工業和安農依然攜手出現在50000多名序列;合肥學院、安中醫、安理工、安工程仍在60000多的行列;淮師和安慶師大排到了70000多名。
3,再來看普通類的投檔位次。
600分以上(含)分別是合工大、合工大(宣城校區)和安大,這是頭部;合工大和安大的中外合作辦學一個是590以上,一個是580以上;安師大、安醫大、蚌醫、安財依次排開,而安建築也擠進了550分以上大關,這是頸部;皖醫、安農大、安工業、合肥學院、安理、工、安工程、安中醫都是520分以上學校,這是胸腹部;安慶師大、淮北師大、合肥師院、阜陽師大排在了尾部。
實際上,我們儘管不能完全依賴投檔情況來判斷高校的排序,但不得不尊重廣大考生和家長的意願。金杯銀杯不如口碑,學校受不受歡迎,商業化的排名有時候並不可信,還得看家長和考生的「投票」。
從安徽省屬高校發布的徵集計劃也可見一斑,之前寫過《本科第一批徵集志願發布,211大學文科3所、理科15所有缺額,速看》,這篇不再贅述。
怎麼樣?你覺得家長和考生通過志願填報給安徽重點院校的排序符合實際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