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4》(Avengers: Endgame)中由斯嘉麗·詹森(Scarlett Johansson)飾演的黑寡婦的結局想必讓廣大觀眾感到惋惜。值得慶幸的是黑寡婦的個人電影《黑寡婦》(Black Widow)將於明年(2020年)上映,雖然是角色的前傳電影,但是一段時間內我們還是能夠在電影中繼續看到斯嘉麗·詹森的風姿。
不過今天美叔不是跟大家聊斯嘉麗·詹森飾演的黑寡婦,而是要介紹另一部電影——《安娜》(Anna),在《黑寡婦》上映之前,大家有機會可以先看一下這部電影解解饞。與《黑寡婦》一樣,《安娜》講述的也是一位身世成謎的俄國女殺手的故事,精彩刺激的打鬥與香豔的戲份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美叔跟大家聊聊這部電影。
一、呂克·貝松最新作品
說起呂克·貝松(Luc Besson),國內觀眾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呂克·貝松過往作品中最被觀眾稱道的無疑是由讓·雷諾(Jean Reno)和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主演的動作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Léon),這部電影不僅捧紅了娜塔莉·波特曼,電影中的不少元素也成為了熱度至今未減的文化符號。
這位法國導演以動作電影見長,拍攝風格結合了法國電影的絕美畫面與好萊塢的快節奏風格,極具觀賞性。雖然2017年上映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差點沒收回投資,不過在美叔看來,電影的畫面依然是上乘的,只不過劇情方面問題比較突出。
這次的《安娜》依然是一部動作電影,呂克·貝松不論是鏡頭鏡位設計,劇情節奏掌握,還有獨特氣質的高冷型女主角,卡司挑選出色,美輪美奐的整體安排;不論是動作、武打、身段和攝影協助,都讓這部電影發揮出來百分之百的娛樂性。是的,這是一部純粹的爆米花電影,沒有什麼深度沒有什麼內涵,就是簡單地流暢好看。
二、美豔的女主角
不說呂克·貝松執導電影的風格如何,他挑女主角的眼光絕對是全球最頂級的,歷數他過往電影中的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麗·拉絲姆森(Rie Rasmussen)、露易絲·布爾昆(Louise Bourgoin)、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斯嘉麗·詹森、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單說顏值的話上面這幾位沒有一位不是「大眾情人」級別的。
而且除了斯嘉麗·詹森之外,上面提到的這些女性全部都是模特出身(不錯,娜塔莉·波特曼是童模出身),所以你能想到,呂克·貝松這次執導《安娜》仍然選擇了一位超模:薩莎·露絲(Sasha Luss)。說起這個名字,估計不是時尚圈的話沒幾個人聽說過,事實上《安娜》是薩莎·露絲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上一部作品是《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在那部電影當中,薩莎·露絲僅是一個配角,不僅如此,她飾演的外星種族的公主一大堆特效懟在臉上根本看不出原本的長相。不過薩莎·露絲雖然沒有因為這部電影火起來,但是其演技卻給呂克·貝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當他準備拍攝《安娜》的時候,這位俄羅斯超模就成為了非常合適的人選。
三、純娛樂的動作電影
以約翰·威克(John Wick)為主角的《疾速》系列電影的成功讓單純娛樂性的動作電影煥發了第二春:劇情上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一路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直到把最後的大BOSS幹翻為止。這類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鏡頭、節奏和動作設計,將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也就沒人會在乎到底人命貴還是狗命貴了。
《安娜》選擇了一條類似的路,此片延續呂克·貝松熱愛的諜戰劇情元素,打鬥槍戰的場景當然不能少。電影中,看似纖瘦的女主角在面臨打鬥場面要多狠有多狠,誘惑目標或是談起戀愛又能柔情似水讓人著迷,而為了任務擔任模特兒本行更是手到擒來,傲嬌高冷到不行。有她在的場景,每幀畫面都美得像是廣告大片,但發狠起來殺人砍人也絲毫不扭捏,非常令人驚豔
呂克·貝松發揮動作片指導權威,在這部看似格局不大的動作電影,運用多場流暢到宛如一場現代舞般的打殺運鏡。《安娜》在動作電影商業娛樂部分,再次回到呂克·貝松在《第五元素》中充滿節奏風格且快狠準的動作場景,安娜每每開槍都毫不含糊擊中對方額頭眉心,眼皮不動一下,每次擊發與近身格鬥都像在跳一支優雅的死亡之舞。電影中除了二場特別設計的連續大動作場面,也不乏各種刺激視覺和腎上腺素的場景──有限時間的逃出、追車以及充斥模特兒的換裝時尚秀。
四、不斷反轉的劇情
上面美叔提到過,《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不論特效還是動作等,都非常不錯,最大的敗筆是電影的劇情。所以時隔兩年之後,呂克·貝松帶來的《安娜》在劇情上可以說做得非常到位。雖然電影的格局不大,不過在劇情上確實是下了功夫的。
《安娜》在劇情部分,呂克·貝松的劇本和剪輯替女人專於心計的布局、永遠不像表面那樣單純的神秘特質,下了美好幽默的註解,將安娜一角身為特工的肅殺性格及身為女人的柔軟內在簡單描繪出對比,讓安娜這個角色更富靈魂重量,同時又再次詮釋他心目中女人的形象。
《安娜》的敘事精彩在於,電影中每一次任務都讓觀眾看見了,但觀眾每次看到的其實都只是表面,之後不斷反轉前面的敘事和設定,揭露故事中的故事、呈現戲中戲,顯露故事的真正核心、人物內在的重點。也可以說,呂克·貝松給這部諜戰作品的背景架構,指涉男女關係和權力消長的較勁意味,並且還是以一種帶文學性的書卷氣來比喻。
最明顯的是電影中KGB主管面試安娜,安娜為讓主觀印象深刻,以一段俄羅斯劇作家契訶夫《海鷗》第一幕的戲中戲獨白,吸引了歐嘉注意,也延伸出房間中唯有兩名女性,瞭然於胸彼此性別在社會中的劣勢和優勢。也因此電影尾聲那句「賤人」,更像是英雄惜英雄的欽佩。
五、三位大咖保駕護航
《安娜》雖然選擇了初出茅廬的薩莎·露絲擔綱女主角,不過電影卻沒有全部啟用新人,除了女主角安娜之外,剩下的三位主要角色選擇了具備一定咖位的演員:海倫·米倫(Helen Mirren)、盧克·伊萬斯(Luke Evans)以及希裡安·墨菲(Cillian Murphy)。
海倫·米倫2007年憑藉《女王》(The Queen)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她在電影中飾演安娜的女上司,捲髮眼鏡的滄桑扮相,讓粉絲完全認不出,妝容十分驚人。關於這個扮相,海倫·米倫表示:「這部電影實在太精彩了,不管扮相多醜都願意演!」
除了影后之外,另一位曾參演了三部《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盧克·伊萬斯,更是在電影中大秀好身材,與女主角翻雲覆雨。盧克·伊萬斯說:「這是一部不演絕對遺憾的電影,雖然我對於情慾戲有點抗拒,但這是片中唯一最有亮點的男性角色,再難含淚也要上場!」
希裡安·墨菲在電影中飾演的是一名負責調查安娜的警探,如果你看到他的樣子卻一時想不起他演過什麼電影的話,那麼說明你絕對看過《盜夢空間》(Inception),另外經典英劇《浴血黑幫》(Peaky Blinders)中希裡安·墨菲飾演的託馬斯·謝爾比(Thomas Shelby)也讓人印象異常深刻。
六、《紅雀》遇上《黑寡婦》
這些元素加起來,再搭配導演呂克·貝松的呈現方式跟帶情緒的配樂,整體很豐富有趣,很能得到觀眾心。如果看電影不只是想看美女打架(當然還是有),也希望角色有塑造、有很值得一看的故事跟講故事套路,所以有外媒對這部動作電影的評價:「緊張刺激毫無冷場!宛如《紅雀》(Red Sparrow) 遇上《黑寡婦》(Black Widow) ,風格獨具的超級女英雄電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