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詩,比喻恰當,最後14字更是寓意深刻

2020-12-23 品詩賞詞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仕途受阻,在灰心喪氣的同時,雖然看清了現世的悲苦,但對虛幻世界的想像卻很模糊。他們夢想中仙境有時在碧海之東隅,有時又在西王母的瑤池。

詩人們想像,仙境裡有數不盡的珍寶和繁華,仙人們也忘情於雲山林泉之美景。他們幸福長壽,引得世人紛紛採藥煉丹,甚至長跪問寶訣,只為一朝可以乘雲駕鶴。但這種對仙界的幻想,都是從老莊虛無主義出發,兼採道家高舉遺世的思想。

很多落魄才子表面上希望超世,而骨子裡卻仍帶有很濃厚的儒家入世主義的色彩。比如屈原、阮籍、李白、蘇軾等諸人,都有濟世憂民的偉大抱負,可是當其看見世事的艱難和人壽的短促,於是就逃避到老莊的虛無清靜之中。下面介紹李白的一首詩,比喻恰當,最後14字更是寓意深刻。

有所思

唐代: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東隅。

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壺。

長鯨噴湧不可涉,撫心茫茫淚如珠。

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一書謝麻姑。

詩的大意是:所思仙人,在碧海之東。那裡天寒多風,巨浪可以衝倒蓬萊和方壺兩座仙山。巨鯨噴湧出滔天的巨浪,讓道路阻隔,也令人心緒迷茫,更感嘆仙界根本無人可達。好在西王母的青鳥可以東飛渡海,我想託它寄一封書信,捎給碧海之東的仙女麻姑。

李白少有青雲之志,他自比大鵬鳥,希望能夠「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天寶元年,42歲的詩仙被唐玄宗召至長安供奉翰林。

李白本以為上蒼惠顧,可以展翅高飛,誰知此時的唐玄宗早已不再是當年那位勵精圖治的皇帝,在他和皇妃的眼裡,李白只不過是一位會寫詩的玩偶。不久李白便蒙受讒言,被迫離開長安,此詩就作於他離京之後。

李白感到自己遭受了莫大的恥辱,雖然皇帝賜金放還,但他依然感到自己在天下人面前丟盡了顏面。怨憤之餘,他也清醒地意識到禍從口出,不可太恃才放曠。於是只好含蓄地藉助遊仙的題材,抒發心中的惆悵和無奈。

「我思仙人」,這裡的仙人從某種意義上,也可近似理解為「賢人」或「桃花源」,表達了作者對夢想中美好世界的嚮往。仙界中應該是皇帝開明、大臣忠心,沒有欺壓和阿諛,大家都開誠布公,也都心平氣和。既有知人善任的伯樂,也有才盡其用的千裡馬,到處一片祥和安康,沒有爭名奪利的念想。

不過這樣的理想國也只能在夢中或酒醉之後出現,所以沉醉後的李白一旦清醒,就立刻意識到,「海寒多天風,白波連山倒蓬壺。」

李白不畏蜀道之難,也不怕路途遙遠,雖然仙人遠在「碧海之東隅」,但這位「大鵬鳥」只要有機會可以展翅高飛,哪怕山高水遠,都毫無懼色。

海寒,意味著宦海沉浮、道路崎嶇;多天風,象徵著各種重重的阻力。詩人列舉了四件事,說明欲至仙境的兇險。氣溫低寒、海風兇狂、巨浪滔天、怪物作祟,在這樣層層險阻面前,詩人雙腳沉重、舉步維艱,更痛感無望和悲哀,「撫心茫茫淚如珠」。

李白雖然充滿浪漫情懷,內心卻不停徘徊。進退兩難,卻心緒難平。最後14字寓意深刻,「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一書謝麻姑」,麻姑,是傳說中的一位美麗的仙女,這裡也象徵著美好的生活、美滿的姻緣、以及安居樂業的環境。

李白雖然號稱詩仙,此時卻難登仙界,只好再次幻想青鳥相助。李白的探險精神值得欽佩,只可惜這隻大鵬鳥架不住如此風大浪急,還沒到半空就搖搖墜落。但讀者依然讚揚他的冒險精神、和不屈性格,也讓更多人看清了前路的艱辛。

相關焦點

  • 李白的一首古體詩,順手借來,最後10字包含一個成語
    古代詩歌最早起源於民歌和勞動號子,而且詩與歌舞、音樂都融合在一起。後來才有了詩經和楚辭,漢代時又出現了樂府民歌。到了魏晉時期則以五言詩為主要題材,終於在唐代發展到巔峰。唐詩從發展到成熟,人們普遍運用律、絕形式作詩。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詩歌欣賞中也應該注意主觀能動作用,不要只局限於掌握原意,完全可以做一些恰當的豐富和發展。因為詩歌本來就是生活的抽象,並非日常的真實記載,心情不同、立場各異,理解上就各有側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詩有百解、詞無達詁。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 元帥作者的一首詩,用典無痕,最後14字更是氣勢磅礴
    下面介紹元帥作者的一首詩,用典無痕,最後14字更是氣勢磅礴,這首詩就是當時戰鬥環境和詩人心境的藝術寫照。太行春感作者:朱德遠望春光鎮日陰,太行高聳氣森森。忠肝不灑中原淚,壯志堅持北伐心。百戰新師驚賊膽,三年苦鬥獻吾身。從來燕趙多豪傑,驅逐倭兒共一樽。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毫不掩飾的追捧楊貴妃,唐玄宗一旁看著寫完
    不過李白天性豪邁,根本不屑於和皇室扯上關係,尤其是在早年的時候,李白遊歷四方,如同武俠小說中的俠客,執劍走四方。開元十三年(725年)25歲的離開更是離開了川蜀,仗劍遠遊。 於是李白在開元十六年(728年)踏上了遠去長安的路途,找尋為官的契機。不過可惜的是李白並未得志,甚至在31歲之後,甚至一度潦倒於長安街頭於市井之徒交往。而鬱郁不得志的李白,常寫詩聊以自慰,最後也正是他的詩讓他有了進駐宮廷的機會。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時至如今,在敲下這些字的時候,我的心中仍舊有著熱流湧過,嚮往著那豪傑輩出,英雄相惜並逐天下的戰火紛飛。歷史中經歷千年之久還能夠如此打動人心的力量,無非如此了。這樣一個地方,有一個人是絕對不會錯過的,他的名字叫李白。
  • 李白最動人的一首詩,只有28個字,卻令人倍感悽涼!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著「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
  • 李白很瀟灑的一首詩,第2句俗不可耐,最後14字卻狂放到極致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更新的文章是李白專場,選的也都是一些比較有代表性,有趣的詩歌,有興趣的可以多看看。很多時候我們想問,距離李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1000多年,這1000多年裡出現了太多太多的文人、文學家和詩人,但是為什麼,偏偏只有李白?
  • 李白最平淡的一首詩,卻道盡了夫妻之情,最後10字催人淚下
    《秋浦寄內》是李白寫給妻子宗氏的一首五言詩,宗氏和李白一樣熱衷於修道學仙,兩人志同道合,鶼鰈情深。而李白寫給妻子的這首五言詩語言直白如話,平淡如水,但是語意雖淡,回味卻深,尤其最後一句,感人肺腑,歷經千年時光的流轉,現在依舊被人們嗟嘆讚賞。 那麼,李白的《秋浦寄內》到底寫了些什麼內容呢?他又是怎樣靠直白的語言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的呢?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 李白不服崔顥的《黃鶴樓》,於是寫下一首詩,氣勢恢宏,情韻悠遠
    余光中曾寫李白是:「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有三絕,詩、酒、劍,他的詩離不開飲酒,離不開仗劍。他與明月相伴,與幽人對飲,上天入海,仙姿絕倫。李白一生遊歷名山大川,所到之處留下了許多傳世經典。李白性格豪放不羈,廣交好友。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7字便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望天門山》是李白初次出蜀途徑天門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李白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在這首詩中,你既能看到天門山雄奇壯觀的景色,也能體會到江水浩蕩向東奔流的磅礴氣勢。如果說首句中,李白是通過山勢來寫水的洶湧,那麼這一句便是借水勢襯託天門山的崢嶸奇險。這樣一來,天門山的雄奇壯觀便展現的淋漓盡致。最後兩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是一個有機整體,它點出了題目中的「望」字。寫出了李白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所望到的壯麗景色。即兩岸高聳的天門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逐漸出現在李白的視野中。而李白所乘的小舟,則像是從日邊駛來一樣。
  • 李白最美的一首送別詩,簡簡單單28個字,卻美到令人心醉
    導語:李白最美的一首送別詩,看似簡簡單單的28個字,卻美了千年時光,美到令人心醉。 都說詩人是最感性的一群人,他們總是通過詩句來抒發自己最真實的情感,他們總是有那麼多的感慨和感嘆。無論是金榜題名還是名落孫山,不管是郊遊踏青還是友人小聚。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渾然天成,最後兩句更是妙絕古今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的這兩句詩直白的表達了對孟浩然的敬慕之情。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在李白尚未成名之前,孟浩然已名動天下,但是他倆一見如故,志趣相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成為唐代詩壇的一段佳話。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造詣非凡。
  • 鮑照的一首詩,委婉含蓄,最後6個字更飽含哲理
    下面介紹鮑照的一首詩,委婉含蓄,最後6個字更飽含哲理。代夜坐吟南北朝:鮑照冬夜沉沉夜坐吟,含聲未發已知心。霜入幕,風度林。朱燈滅,朱顏尋。體君歌,逐君音。不貴聲,貴意深。漢樂府詩中曾有《夜坐吟》的題目,李白、李賀等詩人都曾用這個題目,創作過一些詩篇,鮑照也是用其表達自己的感受。詩的開篇就展現了一幅凝重深沉的氛圍,寒冷的冬夜裡,你坐在窗前吟唱,歌聲還沒有響起,我已知道你心裡怎麼想。含聲未發已知心,表達了一位知己的感觸。鮑照出身貧寒,不僅為前途擔憂,甚至有時還饑寒交迫。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的詩中有這樣的一首名篇:《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這個人,跟其他的才子還不太一樣,歷史上大多數的才子,基本都是後來才出名的,但是李白,在25歲的時候開始週遊天下,他的名聲就開始慢慢大震天下了。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
  • 是莽夫也是歪詩奇才,曾主動挑戰李白,一首打油詩讓人從頭笑到尾
    有人寫詩,不為其它,僅為抒發自己心中所想,這種人是詩壇高手,他們寫出了絕大多數經典;有人寫詩,是為了功名利祿,不少應試詩、應詔詩就是此類,這種詩很難有佳作;還有人寫詩,純粹是為了顯得自己有文化,這種人多數如「跳梁小丑」,不但難以成就,反而貽笑大方,他們生產出了大量的「歪詩」。
  • 李白少有的一首哀怨詩,短短二十字,讀的讓人心疼!
    李白的這一首五言絕句,短短二十字,美的讓人心疼!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提到古詩,人們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這一位「詩仙」。李白的古詩大多數是飄逸豪邁,豪情萬丈,但是他也寫過一些不同於自己風格的詩詞。
  • 朱自清不多見的一首詩,寓意深刻,更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世界上本來沒有上帝,但是人們總是給自己找藉口,更是希望得到一種安慰。退一步說,即使有上帝,也是對人人平等,不會偏袒任何一方。曾經有一位詩人也非常迷惘,但他又一想,如果遇到困難就求助於上帝,他該不會太忙了。下面介紹朱自清不多見的一首詩, 寓意深刻,更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