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潮文] 港女之母!港女是怎樣煉成的!

2021-02-07 金句王



社會句句辱罵港女,自私、自大、要求高、不知醜。不錯,儘管程度不同、形態各異,但究極都是因為被嬌寵過多,自欺欺人,做了以為自己真是迪迪尼公主的誤會。

說到底,被嬌寵過度,不是港女自己決定的,是港女的親戚一手造成的。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忽略社會現象沉默的始作傭者——港女之母。

你自己想想,家姐細妹堂妹等人,甚至你自己,告訴你母親自己有男朋友的時候,你母親有誰第一句不是問說:做咩架?幾多歲?

這兩個問題含意綿綿、功力無邊。

「做咩架?」明顯運用自己多年吹水八卦累積的經驗,估計對方的薪水前途學歷。要知道有些工作要大學畢業才能做,有些工作一聽就知冇前途。

再問一句「幾多歲?」,年紀輕的律師無樓但大半有型靚仔未來無量,三十幾歲做公務員就等緊長糧。有沒有車樓揸手,外貌頭髮疏密,港女之母又再一次精密推算。

自己的女兒,港女之母問得更語味深長。「平日食飯邊個俾錢?」譁,個女緊張了,有時自己都夾錢是不是代表被此男食住?沒有送禮是不是意味婚後沒錢過手?在結婚之前,港女之母的幾個問題,造就了港女的誕生:訓練男友做你的狗,婚後不做家務唔駛憂。

娶了個港女其實不錯,雖然被港女和港女之母?住黎?錢,但若生了個女兒,必寵她為明珠,期待有一天明珠找到男友,教授做港男的秘級——shut up and suck it up。起碼個女活得像女王。

可是等一下!誰說港女會幫你生孩子?






相關焦點

  • 港女之最?高登潮文Jolly姐
  • 港女和BB同框,哪種更能代表香港女性?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港女和BB同框,哪種更能代表香港女性?但這張鄭秀文和黃心穎的同框,卻有意無意帶出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話題,那就是被稱為港女的香港天后鄭秀文與被稱為BB的黃心穎,兩類代表一定香港女性群體的人,分別都有些怎樣的特點呢?說起「港女」,相信對香港文化稍有了解的人並不會陌生。尚在八十年代,師太亦舒就曾在《流金歲月》中寫出了穿著白色襯衣、卡其色褲子的蔣南孫,一個熱愛利落西裝的香港都市女郎。
  • 約炮也崇洋媚外,「港女」已經墮落了嗎
    書中指港女迷戀在外國長大的華人,外國人可輕易搭上港女,又形容部份港女是「全世界最放蕩的妓女」,香港是「性愛天堂」;更指在港外傭「性饑渴」,建議男士勾搭。婦女及外傭團體狠批該書侮辱及歧視。一般是指香港女性,但在網上,其含義和用法卻有所不同,多指擁有某些不良特質的香港女人,如自戀、自命不凡、拜金、崇外、漠視他人權利等;甚至可以是一個社會現象,亦可以引申用於擁有不良特質的女士身上。「港女」一詞在網上引起十分大的爭論,有意見認為其意思的認受性不足。「港女」者,並非如表面泛指香港的女人,實際上是指「擁有不良特質」的香港女人,指現今香港女性的其中一群。
  • 香港20年:我們誰的青春裡,沒點港男港女的影子,祝福你們好好在一起
    電影電視裡的故事便是架起這份複雜情感的最好橋梁。香港She.com論壇發布了一篇「港女81宗罪」的帖子,大肆批評「港女」品格。香港男士認為她們刁蠻任性、有公主病、崇尚物質主義,是名牌奴、擇偶條件高,又以女性身份向「港男」拿好處等。
  • 明碼標價的港女之美,是物質世界的頂級產品
    「港女」一詞最早出現在明報社論中,後由香港脫口秀鼻祖黃子華在節目《棟篤笑》中拿來調侃香港女仔而在網絡推而廣之。其實港女在香港本土並不是褒義詞,90年代的香港因襲英國制度後,女性學歷、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但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要養女人」等觀念仍然根深柢固,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強者是壟斷財富的人,而在香港外籍人士總比本土人士更富有,因此香港本土人將有外貌焦慮、拜金主義和媚外的香港女性成為港女。
  • 香港電影中,這三位把「港女」形象發揚光大的女演員,你知道嗎?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今天小編不給大家介紹電影,不給大家講解電影,不給大家推薦電影,今天小編來談一談香港影片中女性的特有形象,關於香港電影之中的港女形象以及港女代言人的解說。港女這個詞本來泛指香港女性,詞性中立,最初常用於報導標題以求節省空間。
  • 《向西聞記》-臺灣的港男港女
    浩明簡單地以為外表的一番打扮可以得到臺妹的垂青,不料碰了幾次壁,卻意外撞上了一個來臺灣玩的港女Janice 。錯認他是臺灣人的Janice迅速撩起了男主,在他鄉忽然聽到熟悉的粵語,紅明卻一臉無奈,內心抗拒。「幾百人的場子裡,為什麼偏偏遇上港女,難道我註定一世只能泡港女?」浩明悶悶不樂地走開。
  • 春嬌救得了志明,卻救不了港女
    / 電影《春嬌與志明》在香港,報章時代的「港女」語調中立,說到梅豔芳、鍾楚紅、張曼玉、黎堅惠、鄭秀文、楊千嬅等代表人物時,甚至略帶自豪神色——那是教曉我們生存之道的一代香港女性。後來啊,「港女」逐漸變成一個「貶稱」,如果有人用「港女」形容你,千萬別得意,那可能是在暗槓你拜金、媚外、公主病,絕非稱讚你是堅強、獨立的「乜都得小姐」。
  • 港男十八式,你認識的「港男」是這樣的嗎?
    所謂「港男」,其實是「港女」相對的概念。港男港女恩怨由來已久,用網友們的話來說就是:早在2009年,TVB的《星期日檔案》就做過一期專門以港女為話題的節目,無外乎是對港女的各種吐槽,隨後港女大平反,又來了一期「港男」大吐槽,在香港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 古早港劇裡的女性意識與港女精神
    《衝上雲霄》裡葉璇扮演的阿欣,她是香港第一位女飛機師。港劇二十幾年前就開始講女性獨立,大概與「港女精神」不無關係。通常來說,「港女」是個貶義詞,充滿著世俗、實際、拜金的意味。但現在更讓人感受的港女精神是她們身上獨立和勇敢的勁頭。大抵是香港擁擠的城市和快節奏的生活造就了港女對生活認知的實際,也造就了她們匆匆忙忙走過街頭、為生活奔波的力氣,也讓她們更少沉浸在象牙塔的童話裡。世人總希望女子永遠天真。
  • 香港催淚潮文:每個人心裏面都有對黃翠如同洪永城
    原標題:香港催淚潮文:每個人心裏面都有對黃翠如同洪永城 最近,一篇「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黃翠如」的文章HIT爆香港,文章以TVB男星洪永城的角度描述與女星黃翠如之間「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獲得不少網友共鳴,看得大家內牛滿面(┬_┬)(┬_┬)……
  • 為什麼千禧年之後,香港再無「港女」
    楊千嬅被稱為「千禧年之後新港女」,相比風華絕代的林青霞、張曼玉等前輩們,楊千嬅更像「餘春嬌本嬌」,但對於新一代港女,楊千嬅又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存在。▲楊千嬅自2013年楊千嬅憑藉《春嬌與志明》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之位後,這一位置就一直被香港老牌女演員和內地女演員佔據著,香港女演員年輕一代中再無「上位」之人。
  • 香港人:欣賞內地男生「港女北嫁」變成日常
    據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隨著香港與內地聯繫日益緊密,人口流動政策越來越便利,兩地男女結婚的機率大幅增加。如今,香港女性與內地男性結婚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多。2017年「港女北嫁」數量比2007年多了一倍。「港女北嫁」也從「罕見」變成了「日常」。資料圖:香港銅鑼灣街頭情侶歡度情人節。
  • 港女北嫁成潮流,港男拼不過內地高富帥?
    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本帥想問各位港漂,你們心目中對港女的印象是怎樣的?
  • 《不懂撒嬌的女人》:消費「港女」幾時休
    接檔《心理追兇》的翡翠臺都市情感電視劇《不懂撒嬌的女人》在上海、香港、臺南三地取景,在綜合性商業中心工作的男女主人公港滬兩地奔波,臺詞也是一半粵語一半普通話,情節安排和敘事節奏上也頗近似近兩年的內地電視劇。僅靠著消費「港女」,《不懂撒嬌的女人》勉強保留了一絲港式風味。
  • 《不懂撒嬌的女人》:消費「港女」幾時休?
    撰文:戴桃疆接檔《心理追兇》的翡翠臺都市情感電視劇《不懂撒嬌的女人》在上海、香港、臺南三地取景,在綜合性商業中心工作的男女主人公港滬兩地奔波,臺詞也是一半粵語一半普通話,情節安排和敘事節奏上也頗近似近兩年的內地電視劇。僅靠著消費「港女」,《不懂撒嬌的女人》勉強保留了一絲港式風味。
  • 港女「落幕」時
    楊千嬅被稱為「千禧年之後新港女」,相比風華絕代的林青霞、張曼玉等前輩們,楊千嬅更像「餘春嬌本嬌」,但對於新一代港女,楊千嬅又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存在。但在內地市場人才濟濟的激烈競爭背景下,平庸之人更難出頭。前輩息影、新人難出、市場擠壓,探究港女落寞真相從人才輩出到青黃不接,香港女演員的斷層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逝去。這背後,首先與香港電影產業自身的發展離不開關係。
  • 多位香港年輕一代談香港影業酬勞少鄧麗欣自言︰出生香港就演港女
    《香港亞洲電影節》今天在網上直播,邀請了4位新一代演員,包括鄧麗欣、周秀娜、張繼聰、岑珈其,接受客席主持劉俊謙、遊學修訪問,名為「香港電影圓桌會議」,大談新一代演員在香港影壇的發展。其中談到港產片片酬較少,影響力也不大,大家為什麼仍會堅持拍下去?
  • 香港最新人口統計出爐:大齡剩女激增,更多港女為求脫單北上求偶!
    港府去年進行的二○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已有結果,香港人口增至734萬人,但女多男少繼續惡化,造就更多港女北上尋夫,去年每三對中港跨境婚姻,就有一名港女新娘;四十五至四十九歲未婚盛女數目,十年間大增三成一至近五萬人,
  • 港樂十大女歌手排行,梅豔芳被稱香港的女兒,楊千嬅最具港女氣質
    香港樂壇一直都是流行港樂發展的搖籃之地,像張國榮、黃家駒、張學友等粵語天王皆是由香港出道,而後聞名全國甚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雖然香港樂壇走出來的天王影響力更大一些,但也離不開每一位女歌手的付出,今天就隨筆者一起了解下香港樂壇十大女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