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水龍譽財務」
多學一點人文 世界不再寒冷
第701篇原創會計實戰文章
出品 | @水龍譽財務(ID:SLY-CW)
郭臺銘,山西晉城澤州人,千億商業帝國,百萬員工的企業創始人。黃秋蓮是郭臺銘前妻的姑姑,郭臺銘要叫她「小姑姑」,是郭臺銘的「大掌柜」。
郭臺銘的父親郭齡瑞,原名郭愛武,山西省晉城縣人,出生於1922年,16歲投入抗戰行列,抗日勝利後,轉讀中央警官學校,穿草鞋住窯洞,萬般辛苦完成學業。畢業後,分到青島市警察局服務,1948年赴臺,歷任基隆港務局、臺北縣警局及刑事警察局等單位,1989年退休。郭臺銘經常說,「愛武」是父親的名字,父親小時候家裡窮,念書、飲水、吃飯都成問題,生活很苦,家鄉人民也給予了一定幫助。父親時常教育他,一定要報效故土,一定要回報家鄉。
一脈之功業,必敬其祖,看似閒言碎語,實則國之根本。
各類科技公司排行榜中,以富字開頭的公司都有可能是郭臺銘的,背後是富甲天下、富可敵國的境界。
財務、專利等關鍵職能由集團母公司控制,這個架構對於以資金和智慧財產權管理為核心的郭臺銘至關重要,集中財力辦大事。
黃秋蓮是鴻海總財務長,號稱「錢媽媽」,是鴻海的「鐵娘子」,處事低調、口風緊,她長年隱身幕後為郭臺銘操盤,無論公事、私事,都深得郭臺銘信任。
黃秋蓮與他的先生是鴻海的第二大個人股東,僅次於郭臺銘,是百億夫妻,從這個角度講,也是打工皇帝。方洪波與董明珠的個人財富,現在都沒有達到百億,他們在85億左右,這是2019年12月2日,格力電器與高瓴資本的416億交易靴子落地時董明珠的最新身價,相比於黃秋蓮,他們的百億身價來的遲一些。百億身價仍打拼,比起那些怕高管財務自由就不做事的搭檔們,不知要好幾萬倍,有些上市公司的企業負責人要自省。
郭臺銘不在家時,黃秋蓮是最重要的代班人,財務部公文一出連呼風喚雨的副總裁們都沒得商量。郭臺銘把財務的地位放的這麼高,除了信任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力的認可,權利不是老闆給的,是自己奮鬥出來的,別人給的權利會丟,自己博出來的權利不會輕易滅失,給機會與自我成長是相伴生的。
在鴻海,所有最重要的資金調度、控管都由她完成,所有的增資案、投資案,都要她批過。郭臺銘蓋章,未必能拿得到錢;但黃秋蓮蓋章,一定能拿得到錢。這就是領導在業務層面的決策,要與財務的規則統一,當業財矛盾時,一切著眼於長遠目標,不以權利壓人的做法對於有遠見的企業尤為重要。華為有困難的時候,郭臺銘與任正非牽手合作,這裡面少不了黃秋蓮的算計,在郭臺銘有困難的時候,任正非反過來支持郭臺銘,必成佳話。
財權體現在資金審批上,公司任何一筆支出,都需要經過黃秋蓮同意,連郭臺銘的私人財產也是交由她掌管。從付幾百元的路邊攤小吃費用到買一架十億元的私人飛機,郭臺銘都要向黃秋蓮開口要錢。不僅如此,鴻海許多重大投資的事前考察,黃秋蓮都是「先遣部隊」,重大決策如果沒有黃秋蓮籤字,郭臺銘一律不看,郭臺銘叫她「棉裡針」。財務人往往是把家虎或看門狗,對利益與合規的算計要精於業務,投資決策的流程與內控是不能缺失的,同時黃秋蓮對業務的理解與融合是達到相當的高度的。
黃秋蓮管績效,績效管理最主要是年底股票分紅,除郭臺銘外,只有黃秋蓮有分配股票的權利,一隻筆能影響數一個人百萬分紅。早年鴻海尾牙抽獎,黃秋蓮在臺下拿著支票本寫到手酸,近年年終抽股票,郭臺銘也要先問問她還有多少額度。績效考核是公司最大的事,分錢的本領決定企業成敗,任正非、郭臺銘深曉其理,在此問題上徇私情一定會失去信任,關鍵權利,落筆要慎而又慎,三思而行,沒有調研就沒有籤字權。
黃秋蓮今日之成就,怎麼來的?
在郭臺銘啥也不是的時候,黃秋蓮慧眼識珠借錢給郭臺銘創業,是郭臺銘的大恩人,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是彼此事業的緣起。由親戚變成親信,需要相當長時間的伴隨與貢獻,不是借點錢就可以的,信任源於血脈、源於忠誠、源於貢獻,黃秋蓮做到了。
郭臺銘一天工作15小時、一放假就生病、大年初三就上班、只坐鐵椅辦公,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需要一個具有調和能力的人。黃秋蓮雖大權在握,卻不恃寵而驕,與那些手握重權、脾氣古怪、貪名貪利、拉幫結派、欺軟怕硬、不要臉的人比起來貢獻要大的多,她對待同事溫和禮讓,從不亂發脾氣,還要安慰那些被郭臺銘訓誡的同仁,如此聚能聚氣,嫣不被重用?
黃秋蓮的學習力超強,英雄不問出處,她的會計起點也不高,但她能把別人的專業能力優勢吸收過來轉化為己所用,世界上最好的投資銀行、財顧公司經常找她做簡報與業務,看的多,又聰明過人,很快就能悟出門道,現在的很多投資籌資方案,都是她先設計然後找人執行。如今鴻海股權架構,一層層透過海外投資公司交叉持股,只有黃秋蓮能如數家珍說清楚。
郭臺銘創業期間,黃秋蓮入職與老闆娘一同管帳,是親戚加親信的組合,與內地很多企業一樣,她也要與工人一起包裝幹活,因為從不脫離實戰,鴻海的每一筆財務、帳款、業務背後的邏輯、業務過程中的利益分配關係、企業管理的規則等,沒人比黃秋蓮更熟悉。從創業到名滿天下,黃秋蓮見證了完整的全過程。選對人,長期堅持,唯有這樣,職業生涯才歲月靜美。
在企業管理上,郭臺銘講效率不講民主,是典型的威權人士。郭臺銘遵守規則,放手讓財務負責人在授權範圍內做事,這一點值得很多企業領導人學習。
外行人以為,郭臺銘的決策是一人之功,明眼人每次看到郭臺銘的投資建廠、股權併購、異國投資、機器人替代等大事小情,都離不開財務負責人的協助,不同之處是財務人更懂退避之道理。
郭臺銘與杜月笙不同,郭臺銘兩岸通吃,杜月笙結局與胡雪巖相似。同是財務負責人,黃秋蓮與萬墨林也不同,黃秋蓮沒有打打殺殺的背景,也無法體會抗戰報國的艱辛,同為財務負責人,忠心耿耿是不二法門。
企業負責人與財務負責人,彼此惺惺相惜,才能走的好、走的遠。
本文的看點,不是黃秋蓮的權勢,而是人家如何成功的!
從平凡中挖掘「成功財富」
北京水龍譽財務諮詢有限公司
回復:往期精選 展示給你不一樣的財務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