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瘋長》在七夕準時上映。在之前的電影宣傳中,強大的演員陣容讓觀眾直呼期待。
電影定位上世紀90年代,講述了一群奮鬥在異鄉的陌生人:雲蕎,李麥,吳風被命運牽連在一起,在磨難中成長的故事。
影片基調文藝、唯美,且有實力小生,以及金馬影后馬思純擔綱,然而上線後風評卻慘遭撲街,嘲罵之聲久久不散,這是為何?
這部影片最大的槽點就是空洞乏味、嬌柔造作的拼湊式劇情,所以即使有金馬影后、文藝片女王和高流量,高人氣的小生加入,也難以彌補全程尿點的狗血劇情。
《蕎麥瘋長》的演員陣容可謂高配,不僅有演技擔當,顏值擔當,更有流量擔當。
主演馬思純不僅在出演《左耳》時摘得最佳女配角,更憑《七月與安生》摘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出演文藝片可謂是如魚得水。
李麥的扮演者鍾楚曦,出身上戲舞蹈系,並以專業第一的名次轉入表演系,主演文藝片《芳華》、《八月未央》,在影視界嶄露頭角,她不僅有良好的舞蹈功底,能貼合人物,更有過硬的演技。
再加上最近熱度不減的黃景瑜,這樣的演員陣容著實為影片增色不少,但仍不能挽狂瀾於既倒,風評該崩還是崩了。
編劇為了表現異鄉漂泊,造作地安排馬思純進城的原動力是「想活的像一部電影」,如此尷尬無語的設定脫離年代和實際,完全沒有身份認同感。
在將近兩個小時的講述中,該片並沒有把底層邏輯做得詳細清晰:雲蕎對姐姐的敵意莫名其妙,去大城市的第一天男友撞死之後的半年裡一事無成,便打算回家?而面對強暴自己的姐夫、袖手旁觀的媽媽、以及蒙在鼓裡的姐姐,雲蕎在一系列事件之後的選擇,讓人無法理解,難以感同身受。
而李麥被日本男友拋棄,竟然還不醒悟,天真的寧願被欺騙,被利用,被玩弄,還要幫他還債。
這樣的執著,這樣的天真,已經扭曲了,是罪惡、虛偽的,更加不會讓觀眾憐憫和同情。
而黃景瑜在劇中人物的設定也用力過猛,在劇中的演繹也尷尬至極:大笑,苦笑,悶笑,這些刻板的表演讓人無所適從,人物心理的發展和種種行為也讓人莫名其妙。
總之,故事的虛偽空洞是該片的硬傷,但很諷刺的是,這部片子用造作的攝影調性,以及文藝嬌柔的臺詞,再加上一些刻意唯美、生動、張揚、活力的鏡頭語言,反而更加凸顯了它的偽文藝。
所以即使是再美的鐘楚曦,再癲瘋痴狂的馬思純,再熱度不減的黃景瑜,也難以挽救這部片子空虛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