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看劇的方式向網絡轉變,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播放量達到數百億,而由趙麗穎、林更新主演的《楚喬傳》就是第一部累計播放量超過400億的電視劇,足以說明它的受歡迎程度,且這部劇也值得我們去看一看。
《楚喬傳》的劇情從始至終都在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吸引我們看下去的角色,除了身懷絕技、擁有俠義精神的楚喬外,還有來自燕北的質子燕洵。關於燕洵的話題有很多,最值得我們討論的便是他「黑化」後的所作所為了。
燕洵在長安長大的日子,歲月靜好,有元淳公主天真爛漫的喜歡,有深交十年的宇文玥的陪伴,還有遙遠家鄉的父親、母親、哥哥和姐姐的想念。在那一段日子裡,他是陽光燦爛、有著正義感的帥氣小夥子,從她屢次幫助當時身為奴隸的楚喬就能看出來。
然而後來,燕洵的家族遭到了宇文懷的算計,在九幽臺上,燕洵親身經歷了親人離他而去的情景,他悲痛欲絕,幾近崩潰。靠著母親臨終前的鼓勵話語,以及楚喬對他的默默支持,燕洵挺了過來,但也因此「黑化」了。
燕洵韜光養晦三年並最終逃離長安以後,做了許多飽受爭議的事情,如嫌棄秀麗軍、冷處理元嵩元淳兄妹、殺死草原八部之一首領阿古圖、放棄紅川城的老百姓、利用楚喬射殺宇文玥。有的朋友覺得燕洵不應該那麼殘忍和絕情,有的朋友卻覺得燕洵當年受如此大的傷害,如今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諒。
我們如果把燕洵這一角色當成主角,那麼他的品格應當是完美的,如此一來再看燕洵,他是無情的、甚至有一些殘忍。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燕洵的所作所為就是錯的。
但燕洵不是主角,我們也不應該對他要求成完美的樣子,只是把他當成主角的代入感太強烈了,或者說竇驍飾演的燕洵給人的直覺太像主角了。所以,上面的假設還需進一步思考,燕洵也並不一定就是錯的。
如果把燕洵復仇的這一段劇情看成是謀權奪利的橋段,那麼燕洵的所有行為就都得到了解釋。在燕洵放棄紅川城,然後抄道美林關,直取長安的時候,就給人一種諸葛亮或司馬懿帶兵打仗的感覺,這就是謀權奪利的情況。
燕洵拋下秀麗軍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秀麗軍有放敵人進城的前科,要是秀麗軍都得到了寬釋,那麼如何樹立殺敵和抗敵的軍紀。其次,秀麗軍在長安城內能夠拖住魏軍的追擊,為回到燕北提供更多的時間。所以燕洵拋下秀麗軍還是可以理解得通透的。
元嵩和元淳兄妹兩人的父親正是導致燕洵家族罹難的罪魁禍首,燕洵一直將此仇放在心中,那麼他又怎麼能對仇人的兒女熱情款待呢?於情說不過去。再者,燕洵是準備要尋找魏帝決戰的,此後免不了戰場上相見,事關戰爭勝敗、國家存亡的事情,又怎麼能顧及兒女私情呢?所以燕洵的舉動再一次得到了解釋。
殺死阿古圖這件事,是燕洵樹立威信的一個重要舉措。當燕洵回到燕北的時候,提前預定的會議,草原八部竟沒有一個人到場的。在沒有人聽命於他的時候,殺一儆百能讓燕洵坐穩燕北的王的位置,這在謀權劇中也算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燕洵和宇文玥是深交十年的好朋友,可是在燕洵家族受難的時候,燕洵沒有感受到宇文玥的一絲關懷,甚至誤以為宇文玥參與了陷害他家族的計劃中,這就解釋了燕洵射殺宇文玥時,沒有顧及感情的原因。
另外,宇文玥是魏軍舉足輕重的人物,兩軍交戰最重要的就是情報工作,宇文玥作為諜者,對於燕北軍隊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燕洵利用楚喬射殺宇文玥就可以說得清楚了。
放棄紅川城其實是燕洵的一個戰略。當十幾萬魏軍浩浩蕩蕩前往紅川城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燕洵會將主力留守在這個燕北要地,很難想到他會放棄紅川城,轉而繞道美林關攻打長安。因此這是攻打長安、為家族復仇的一個大好時機。
當燕洵軍佔領長安以後,再在富饒的長安休養生息幾年,然後收復燕北,那就更加輕而易舉了。所以燕洵的選擇放棄紅川城,選擇攻打長安,不但沒有錯,甚至說得上是明智的選擇。
可是,燕洵竟然為了楚喬回守紅川城,放棄了攻打長安的絕好機會。如果說燕洵有錯,那他錯就錯在不應該在意兒女私情,丟失了佔領長安、為家族報仇雪恨的機會。
總的來說,每一位觀眾都對燕洵的所作所為有不同的看法,把他當成完美的人設也可以,當成謀權劇的風格也可以。如果還是想把燕洵想像成完美的人,楚喬有自己的看法,她曾經說過類似下面的話:「燕洵的所作所為我都能原諒,但我儘自己的努力阻止他錯下去。」
那麼各位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看待燕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