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犯罪題材的電影,一直是爛片的聚集地。
近幾年來,豆瓣評分能夠上8分的電影屈指可數,有且僅有忻鈺坤的《心迷宮》、《暴裂無聲》和曹保平的《烈日灼心》。
其中《烈日灼心》觸碰了很多審查的紅線。
如警察知法犯法,為同僚掩蓋違法的事實、直擊血淋淋的兇殺慘案現場、同性戀、警察誤斷錯將他人當作兇手,導致其被判死刑。
電影一開場的畫面就是三位年輕人在西隴宿安的一棟別墅內犯下了滅門命案,正在驚慌失措的逃跑。
他們三人分別是阿道(郭濤飾演)、辛小豐(鄧超飾演)、老陳(高虎飾演),一個身上有紋身,一個在現場留下了指紋,一個丟下了一本雜誌。
可是,由於證據不足,七年後,這件命案成了懸案。
他們三人搖身一變,阿道成了計程車司機,平日裡熱心腸;辛小豐成了派出所的協警,出警時總是一往無前;老陳成了傻子,整日陪著他們收養的棄嬰玩鬧。
由此《烈日灼心》的正片正式開始,而影片本身也由三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掩蓋身份。
三人平日裡謹小慎微,對任何事情都極其小心,很少與人交談。
阿道路遇搶劫,大腿被捅了一刀,碰到警察都不敢報案,忍著痛以劫匪是老鄉,經常坐車不給錢的理由,瞞過了警察,還擔心警察會記下他的車牌號。
在買煙途中,突然看到有飛車黨搶包,阿道沒做任何遲疑,開著自己的計程車,拉上失主小夏,去追犯罪分子,把他們逼到了河邊。
最後雖然擒住了他們,但阿道也身負重任,即使這樣,他也不敢去醫院治傷。
因為那裡會留下檔案,還會暴露他有紋身的秘密,所以他只能在撕心裂肺的吼叫中,自己動手處理傷口。
辛小豐幹協警快六年,一直不敢往上考,因為升職轉正意味著更嚴格的審核,害怕七年前的事被查出來。
為了不留下線索,他在抽菸時養成了一個用手指掐菸頭磨掉指紋的習慣,不敢用外人給的杯子喝水,會將接觸過的一切東西擦乾淨,以免留下指紋。
當年的兇殺案,死去的一家五口中,女兒被兇手侮辱,警方據此推斷兇手肯定不是同性戀,而辛小豐也從伊谷春(段奕宏飾演)口中得知這一線索。
他假裝和被他救下的男同相戀,還專門讓伊谷春看見,看到他們摟摟抱抱,卿卿我我,巫山雲雨的樣子,以此來消除伊谷春的懷疑。
第二部分是發現線索。
辛小豐趕著去島上,給在醫院的女兒尾巴拿金魚,由於出警後天剛亮,計程車司機還未上班,所以伊谷春開車送他去島上。
路上,因辛小豐是西隴人,伊谷春便向他提起了七年前的滅門慘案,辛小豐聽到後,慌張至出神,開車沒了章法,差點發生車禍。
定下神抽菸時,習慣性用手滅煙,讓伊谷春看出了端倪,不斷地向他說出案件的細節,試探辛小豐的反應。
回到派出所,伊谷春翻出了宿安水庫兇殺案的資料。
到了晚上,去西隴師傅家了解當年滅門案的詳細情況,得知死去的那個女孩有一個女兒,大概六七歲的樣子。
剛好與辛小豐他們三人收養的棄嬰的年齡相仿,讓他對辛小豐的懷疑又加重了一分,隨即開始對他的調查。
伊谷春故意把辛小豐叫到辦公室,在他不注意時,取得他沾在桌子玻璃上的指紋,與兇案現場吊墜上的指紋進行比對。
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線間接幫助了伊谷春,即伊谷春的妹妹小夏的戀愛線。
小夏愛上了阿道,為驗證他不是gay準備以身相許,卻看到阿道胸口的紋身。
在阿道的憤怒和提醒中,她回去翻了伊谷春放在家中的關於宿安滅門案的資料,發現阿道與此案有關。
在伊谷春的詢問下,她撒了謊,收拾起行囊計劃和阿道私奔,而伊谷春在臥室發現妹妹對資料動了手腳,遂跟蹤她來到了阿道的住處。
在阿道他們租的房子裡,伊谷春意外發現風扇上有竊聽器,而這套設備的主人就是有窺聽癖的房東。
伊谷春順藤摸瓜找到了房東保存下來的錄音,聽完後,案件逐漸清晰,辛小豐他們三人就是兇手。
最後,辛小豐和阿道都被警察逮捕,執行死刑,老陳選擇跳海自殺,宿安水庫兇殺案至此告一段落。
《烈日灼心》這部電影邏輯分明,漏洞很少,豆瓣8.1分絕對實至名歸,若要選擇最精彩的部分,當屬這兩場。
一場是高樓追逐戲,看的人全身直冒冷汗。
伊谷春和辛小豐貼著高樓的玻璃幕牆追逐罪犯,伊谷春失足跌下兩棟大樓間的橫梁,辛小豐死死的拽住他。
千鈞一髮之際,罪犯回過頭來準備殺掉兩人,這場戲僅依靠地形、調度、表演就製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緊迫感。
另一場是片尾放出來的審訊錄像,這也是電影的第三部分,誤判和真兇。
從審訊的錄像中得知,其實這位大哥才是滅門案的真正兇手,也沒有被辛小豐三人殺死。
辛小豐與女孩魚水之歡時,女孩心臟病發作死亡,屬於誤殺,其他四人都是那位大哥所殺,辛小豐、阿道、老陳三人都沒有動手,但也算是幫兇,犯了知情不報罪。
他們三人之所以選擇潛逃,一是因為女孩的死,二是因為他們以為把大哥推下水庫後淹死了。
當時上映時,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真實的審訊錄像,並沒有把他聯繫到電影當中,細想後才發現,原來辛小豐三人是替他而死。
最後,還是得提一下鄧超的演技。
在執行死刑時的這段表演,鄧超融合了表現派和體驗派演技的精髓。
只見他抽搐不安,嘴角泛白,眼神漸漸失去神色,渾身由抖動到平靜,整場戲一氣呵成,以死來解脫,告別糟糕的人生。
他讓自己成了角色,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去進入人物,然後表現出人物的情感,並藉助外在的形式凸顯人物性格。
由此可見,不演喜劇的鄧超是個好演員。
這樣的轉變,對於同屬六大中生代的鄧超的來說,是有利的。
不在爛片中消耗人氣和好感度,專注於作品本身,才不至於掉隊,畢竟惦記他位置的上位者可不止一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