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獵人山中遇親戚,當地人卻說:這是馬家墳,你遇上鬼了

2021-01-18 沐離君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66期,獵人山中遇親戚,當地人卻說:這是馬家墳,你遇上鬼了,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

以前有一個叫伊三獵戶,他從小就有很大的力氣,二十一歲的時候就當上了羽林軍。

有一回他閒下來的時候帶著隨從和僕人去城西的山裡打獵,伊三剛進入樹林就發現了一大群鳥,於是他就放出獵鷹去追。

伊三一行人走進樹林去找獵鷹,結果卻發現深林中有一個人,獵鷹站在他的肩膀上,那人用手撫摸著獵鷹。

伊三仔細一瞧,這人從上到下都是骨頭,伊三雖然是個兵,但這也嚇了他一跳,伊三舉起鳥槍就打了過去,再一看,那個枯骨人不見了。

伊三收回獵鷹繼續往前走,忽然看到了一個大宅院,他心裡正覺得奇怪,心想這地方怎麼可能有這樣一大戶人家呢?伊三和隨從打算去拜訪。

就在此時,那戶人家的大門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來一個老婦人,還帶著幾個丫環。

「喲!這不是那誰家的孩子嗎?我是你的表姑媽啊,你來到了京城,怎麼也不說來看看我呢?」老婦人說道。

「我在內府當差,不認識這裡的大人,還請我進去問安,也好做一些晚輩該盡的職責。」伊三說道。

於是,老婦人在前面領路,伊三和他的隨從們在後面跟著。

他們進入府邸,發現這裡的房屋建造的很深,讓人不可捉摸,老婦人把他們帶到了客房,坐在椅子上跟伊三聊一些最近發生的事。

過了一會,老婦人把她的女兒叫了出來,說,這是你的遠房妹妹,現在已經十八歲了。伊三看到這個女子長得甚是漂亮,心裡就動了愛慕之情。

「你來這麼遠的地方打獵,肯定口渴了吧,這些是上好的瓜,非常美味,你們快嘗嘗。」老婦人說道。

正說著,老婦人讓丫環把瓜端上來,這瓜比普通的瓜要大很多,伊三和他的隨從們領過瓜叩頭道謝之後就走出了屋子。

丫環把伊三領到了旁邊的屋子,和那個女子共處一室,他們聊了很多,過了一會,有一個穿著靴子,穿著官服的人走了進來,伊三站起來行禮。

「剛才我在林子裡發現了一隻獵鷹,看上去品相非常好,可惜不知道是誰放的火槍,差點就打到我了,獵鷹也跑掉了,唉,真是可惜了。」那人坐下後說道。

聽完這一席話,伊三才反應過來,這府裡的人都是鬼,那人就是自己剛進山林遇到的枯骨,伊三急中生智,說自己內急。

伊三走出屋子立刻找到了幾個隨從,發現他們面色蒼白,就跟生了場大病一樣,他帶著隨從趕緊往外跑,頭都不敢回。

他們跑出府邸之後回頭一看,卻發現這裡哪有什麼府邸,只有一片雜草。

他們出來後找當地人詢問,當地人卻說,這裡是馬家墳,以前有一個馬將軍陣亡了,他和他的妻女就葬在了這裡,你們估計是遇上鬼了。

申明:本故事為原創民間故事,以《子不語》為素材,以故事說明道理,借古喻今。且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自網絡,若侵,必刪,版權歸屬原作者。歡迎大家的關注!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女鬼黃三姑
    他上任時,官舍傳有鬼,前任中已橫死了兩個縣令,當地人都說這是鬼害的。少書上任後,並沒有更換下榻之所,依然住在本該他居住的官舍中。他這個人為官的名聲非常不錯,且痛恨貪汙腐敗的官吏,上任半年就處置了不少榨取百姓錢財的官吏,當地人非常敬仰他,然而傳說中的鬼魅卻一直沒有出現,一年過去了,張少書依舊平安無恙,從來沒有遇見過那些東西。
  • 民間故事:五月一日,盛開在墳前的那朵海棠花
    愛情是神聖的,真正的愛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這漫長的人生之路,如果能有一個你愛的、又愛你的人攜手同行,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一件事情啊!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大有人在;在愛情的道路上分道揚鑣的也不在少數;還有那種「欲執卿手,佳人不再」的傷感旅途,令人痛徹心扉……大家好,今天講一個愛情故事:五月一日,盛開在墳前那朵海棠花。五月一日,對劉佳來說是一個幸運日。
  • 二指寬鬼、貓驚屍、白日捉精,網友講述民間流傳的靈異故事
    紙人 民間喪事,有扎紙人紙馬的習俗,下面的事就發生在我們隔壁村。 扎紙人紙馬本是人對死者的祭奠和哀思更是一種精神寄託,但是總有些人犯忌,接著說說這條故事吧。隔壁村有家人特別不講理,那時農村的隊裡分土地,每家土地和土地之間是有界限,多半是埋石做記號。
  • 民間故事:婦女被狼群圍困,書生想救婦女,獵人卻把婦女殺了
    清朝末年,西寧有一個常常居住於深山的獵人來福,據說來福世代都是出了名的神射手,好像是為了躲避什麼,從爺爺那一輩就躲在了這山中。一日,書生王元剛舉辦完成人禮,便迫不及待的約幾個同伴明日去深山打獵,幾個同伴也不想打擾了王元的興致,點頭應了下來。次日清晨,王元帶著幾個隨從,騎著馬向城外約好的地方的駛去。
  • 民間故事:當牛做馬
    青衣和紅衣擔心被上司追責,騙二鬼說要將他們變成龍,卻使黑手將二鬼打下凡間,變成了兩座山脈。多年以後,二鬼的命門被人陰差陽錯地點破,一飛沖天。青衣和紅衣急了,趕緊下山除掉變成大蛇的二鬼(詳見前一則故事《編外飛仙》)。料理完二鬼,青衣和紅衣回到山上繼續下棋。他們雙眼通紅,心不在焉。青衣說:「我們在處理牛頭和馬面這件事上,是不是太絕情了?」
  • 民間鬼故事:燒紙錢的禁忌
    正當我疑惑的時候,從村頭走過來一個老人,二話不說就把那個男人臭罵了一頓,我大概聽著是說:"你這年輕人,不過年不過節的,你家又沒死人,你燒哪門子紙,趕緊走,趕緊走。"那個年輕人就沮喪的離開了。我快步追趕上那個男人,因為我平時喜歡兼職寫寫故事,想了解一下發生了什麼,好獲取靈感。果不其然,那個男人神秘的左右看了看然後拉著我的手跟我說;"大兄弟,我一看你就不是這村的,你是外地來走親戚的吧?"
  • 《興安嶺獵人傳說》開機 東北民間志怪奇異來襲
    > 近日,由天津兔子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影行天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津聯瑞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創維酷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圳市鯨娛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天津兔子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製作並獨家宣發,劉軒狄導演、盧梵溪監製、孫熠擔任總製片人、馬燁擔任製片人,尚鐵龍、林楓燁領銜主演的電影《興安嶺獵人傳說
  • 《興安嶺獵人傳說》開機 東北民間志怪奇異來襲
    最後一代皇圍獵人 探秘深林未知生物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最後一代老獵人身上演員尚鐵龍老師參演的優秀作品數不勝數,曾塑造《一代宗師》老薑、《鬼吹燈黃皮子墳》敲山老漢等諸多經典角色,在今年熱門劇集《我是餘歡水》飾演的餘歡水父親更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民間故事:書生常被鬼欺,小木匠出手相助,他因此舉得到了善報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7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身邊老人常說一句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意思是說,一個人從不傷天害理的事,就連鬼也不會找他麻煩。這便是「邪不壓正」的最好詮釋。不過,這世間哪裡有什麼鬼物?不過是人嚇人,以虛構出來的鬼來教育世人行善的方式罷了。今天筆者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與「邪不壓正」有關。故事講的是,一個從不做壞事的年輕木匠,以墨斗、錛子教訓了常常出來欺人的鬼。這一頓暴揍後,那個欺人鬼再也沒有出現過。
  • 民間故事:不翼而飛的龍鳳簪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茹小蕾嫌沈家窮,不願嫁入沈家。沈明宇上門催問。茹小蕾說:「我要穿金戴銀,你能夠滿足我嗎?」沈明宇說:「不就是簪子、耳環、手鐲嗎?我這就去辦!」沈明宇回家與母親商量。母親說:「你外婆是傳給我一支銀簪子、一個玉手鐲陪嫁,要不給茹小蕾送去?」
  • 民間故事:縊鬼害人
    今天給大家講的故事依舊是民間故事,是關於鬼害人的,故事很有趣,還請大家細細品味!閒話不多說,這就開始講故事。
  • 民間鬼故事1則(完結)
    前文講到這裡,點擊閱讀:民間鬼故事1則(上)01隻見女屍直挺挺地豎起在了石棺上方,就和拍電影特技時吊威亞一樣。她的攢珠寶冠脫落在了棺內,滿頭長髮披散開來,竟無風而飛揚,飄飄灑灑飛舞在她的腦後。加上她紅潤如初的面容,輕盈欲飛的體態,看起來絲毫沒有千年女屍的影子,倒好像是飄飄出塵的落落仙子一般。
  • 民間故事:獵人發財記
    這天獵人王背著傢伙唉聲嘆氣的上山,滿山瀰漫著煙霧一般,骨子裡都透著拔涼拔涼的冷氣。說實話這不是打獵的好天氣,獵人王也罵罵咧咧的,可誰讓自己手癢輸光了,眼看就到年邊了自己米缸裡還空著。獵人王邊走邊罵,這是要餓死在大年三十的節奏呀,這滿山的鬼都沒得一個,去哪裡打獵。正罵著突然前方一棵大樹旁邊有團黑影格外明顯,獵人王躡手躡腳的走過去,發現是只刺蝟。
  • 民間故事:獵人趕路,遇到醉漢,獵人箭射醉漢
    李奕是一個獵人,家中有一個患病的老母親,起初李奕還會遵守這條禁令,可幾天後家中已經沒有了多餘的銀錢給母親抓藥,李奕決定外出打獵,如果快一點,能在禁令之前趕回來就好了。這天清晨,李奕背著弓箭就出發了,許久沒有被打擾的動物,因為李奕的到來,被李奕捉到了好多,李奕很是興奮,這次收穫這麼多,下次在捕捉說不好就沒這個機會了,收穫的快樂讓李奕忘記了封禁令。
  • 民間故事:老人彌留之際,不願走,叔叔:墳不對,媽不願意在那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村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但是如果某一天,突然清醒,念叨著所有人名字,直到最後一個人到達,那麼老人這個時候準會走,大家都說這是迴光返照。可是偏不早偏不晚,為什麼最後那個人一出現老人就不行了呢?難道人臨死之前真的能有預感嗎?這不是瞎猜測,看完今天的故事你就明白了。小文的奶奶吃了一輩子苦,原本兒女滿堂,到頭來也就自己父親還有個小叔叔在,其他子女全部夭折了。
  • 民間故事:勾魂鬼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39期,勾魂鬼,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萊陽鬼
    為此他堅持要回,友人苦勸不下,只好送他出了門,王伯宣走在路上,見月色美好,頓感心曠神怡,讚嘆這難得的美景。待他走到一半時,空曠的路上突然多了好幾處宅院,彼此相隔很近,王伯宣見狀酒醒了一半,這條路他走了很多個來回,早上來時,還不見這些,現在突然出現,難道不是鬼嗎?王伯宣一念及此,心裡十分害怕,偏偏那路就在鬼宅中間,想繞路也不行。
  • 磨頭真名考-馬馱墳故址現狀
    明景泰年間,沈宗本入贅紀家園(今磨頭居委會四組)紀姓後,子孫繁衍,沿龍遊河兩岸聚族而居,龍遊河上有渡船溝通,故名沈家渡。沈宗本常住掘港從事漁鹽貿易,明正德三年(1508年),倭寇侵掘港,沈宗本時在掘港,遂偕族人一道與地方武裝突起抗倭,宗本戰死,馬馱其屍還鄉,葬於龍遊河南大路東側,鄉人稱此墳為「馬馱墳」,遠鄉人稱此地為「墓頭」,沈氏家譜有詳細記載。
  • 民間故事:善人助鬼
    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徐州的王成,是一名賣豆腐的老翁。他常常凌晨起床在自家磨坊內做豆腐,之後挑著擔子,在天明之前挑到鎮子集市上去賣。走夜路便成了家常便飯,但老翁卻未曾遇見過奇事。
  • 民間故事:尋找黑旗軍
    這麼說吧,只要跟文字沾邊的,領導都會甩手丟給我,還給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你不寫誰來寫啊?就你最能寫!」可當我要求加工資時,領導卻說不行,當初應聘時約定多少就是多少,否則其他人會有意見。我據理力爭,說我幹得比他們多,比他們累。領導說那也沒辦法,誰讓你是外聘呢。學校每次出通知開會,都會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後面加一個括弧,寫上「含外聘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