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優酷用以抗衡《青春有你》和《創造營》系列的選秀節目,《少年之名》從六月底至今開播兩個月的時間,雖然中間也引發過一些反響,但是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真的已經糊穿地心。
說實話很難想像一檔大型男團選秀能糊成這樣。
不僅無法和同類的幾檔節目相提並論,就連後續熱搜都安排不上,即便是這一次決賽成團夜依然沒有高位熱搜,這種場面還是比較罕見的。
其實客觀來說《少年之名》的導師並不差,張藝興、程瀟基本上已經能算內娛很優秀的idol了,而胡彥斌更是素有音樂鬼才之稱。
此外再加上飛行嘉賓的易烊千璽、王嘉爾、鍾漢良,單純從這個角度來說《少年之名》並不輸給其他節目。
但《少年之名》就是糊了,這個結果是不爭的事實。
更有趣的是當成團名單出爐的時候,大量網友都表示「不認識」,一時間吐槽聲不絕於耳。
S.K.Y天空少年:李希侃、左林傑、胡文煊、郭震、左葉、鄭人予、林陌。
上述幾位選手不知道大家有多少印象,可能因為《偶像練習生》的緣故對於林希侃會有一些印象,其他人則非常邊緣化。
至於知名度更高一些的徐聖恩沒有出道則有些出乎意料,可能是真的太久沒關注節目都不了解具體情況了。
而《少年之名》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其實原因也很明顯。
一、在選人方面託大了,回鍋肉大亂燉。
相信不少人都還記得,當時易烊千璽在節目中就「回鍋肉」這個詞進行了闡述,並且憑藉個人強大的號召力引來了大量聲援。
雖然回鍋肉確實不應該被歧視,甚至對於有更多舞臺經驗的他們可以抱有期待,但新鮮感缺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不論我們如何強調一視同仁,但新選手總是更能帶來驚喜,尤其是當回鍋肉所展現出的實力並沒有足夠驚豔的時候,過往選秀經歷反而就成了拖累,因為基礎的標準會相應變高。
而經過易烊千璽的抨擊後,《少年之名》逐漸在「回鍋肉」的路上走遠。
李希侃:《偶像練習生》
胡文煊:《青春有你》
郭震:《明日之子2》
左葉:《偶像練習生》
鄭人予:《星動亞洲第三季》
成團七人中就有五人參加過其他選秀節目,而且和當年蔡徐坤回鍋不同的是,他們大多在此前的比賽裡都沒有取得較好成績,也就是說屬於失敗之後再爬起來的例子。
這和已經成功,但因為後期運營失利被迫重新尋找機會完全不同。
甚至說直白一點,這些選手在別的節目裡無人問津但換一個平臺就成團出道,究竟是節目之間標準有差異,還是真的「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少年之名》打這種「回鍋肉」的牌並不是一個好決策,即便邀請來各路大牌擔任導師也很難救場。
二、撞檔嚴重
《少年之名》定在每周五晚播出,同時間段的節目還有《中國好聲音》、《中國新說唱》這麼兩檔霸主級別的音綜,之後周六更是被《樂隊的夏天2》《說唱新世代》等節目佔據,客觀來說對節目收視也造成了很大衝擊。
不過《少年之名》的粉絲們也別急,隔壁還有《明日之子4》墊底,《少年之名》現在是最糊的一檔選秀,但是等到《明日之子4》結束之後,到底誰更糊還真不好說。
最後既然已經成團,那還是希望所有選手能夠有一個好的發展,過去怎樣都已經不再重要,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能不能出頭,就看他們的個人實力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