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第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太心酸!2.5億老年人將被app...

2020-12-22 騰訊網

今天一條新聞上了熱搜第一!

一段「老人冒雨去交醫保,被告知不收現金」的視頻引發熱議!

據媒體報導,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來交醫保,卻因窗口不收現金被拒,現場工作人員稱:「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

剛剛,國家出手了:不得拒收現金、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唯一憑證!

—01—

太心酸!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

11月23日,湖北宜昌秭歸縣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工作人員稱「不收現金,要麼叫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

老人聽到後,滿臉愁容

11月24日,秭歸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秭歸發布 發布情況通報。通報稱,事情發生後,秭歸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辦理了居民醫保,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看了視頻

網友們表示:

看得太心酸了!

@花魅絕倫:老人家不知道走了多久才走到了這個大廳。。。真心酸。仿佛看到了幾十年以後老了的自己。

@camsiont_231:別的不說,就是看到老奶奶這樣真難受。

@股王投資:怎麼忍心這樣對老人家的呢,看看都心疼。

還有網友表示

手機和行動支付的普及

方便了我們

卻難為了老人

@說走就走-MZ:今年新政策,要網上繳費,對於老年人一刀切是不是太不合理,農村多少老人會弄這個?

@薛藝-xy:最初行動支付是為了方便,現在只能行動支付造成的是越來越多不方便。

@正人力天:數位化不等於去老人化!

@袁來就是i你:好難受看到老人就想到了我外婆。科技、行動支付發展太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文關懷,等等老年人。

@乘著風丶聽著歌:很多老人都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希望政府能關注到他們。

此事發生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秭歸縣醫保局一工作人員表示,視頻中是由居委會代收醫保,目前此事正在調查處理中。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縣居民繳納醫保確實不收現金,如果有老人到醫保局窗口使用現金繳納,工作人員會用自己的手機幫其支付。

—02—

醫保局回應:

辦事不夠靈活!

針對此事件

11月24日

宜昌市醫保局回應稱

事發地點在秭歸縣茅坪鎮西楚社區

「醫保徵收主體是稅務部門

鄉鎮和村一級有代收代繳職責

可以用現金、銀行卡、手機APP等

方式有很多種

這反映了當地最基層的村一級社區工作人員

辦事不夠靈活 圖簡單

目前正在和當地醫保部門、宣傳部門

一起調查處置

—03—

剛剛,國家出手了!

11月24日晚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隨著我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提高了社會治理和服務效能。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制定本實施方案。

其中有兩大要點,是目前大家最為關切的:1、不得拒收現金;2、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唯一憑證!

1、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機場、鐵路車站、長途客運站、碼頭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優化代辦代查等服務,繼續推行「健康碼」全國互通互認,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

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

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核驗。在充分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前提下,推進「健康碼」與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關聯,逐步實現「刷卡」或「刷臉」通行。

對因「健康碼」管理不當造成惡劣影響的,根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單位負責人的責任。

2、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

要改善服務人員的面對面服務,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水電氣費等基本公共服務費用、行政事業性費用繳納,應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

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加大對拒收現金、拒絕銀行卡支付等歧視行為的整改整治力度。採用無人銷售方式經營的場所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現金支付需求,提供現金支付渠道或轉換手段。(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04—

2.5億人被app拋棄?

現代社會須兼容老人的生活方式

這兩天網絡流行2.5億人被app拋棄,主要是說有2.5億的中國老年人不會使用app。這個數字正確與否,以及背後有什麼樣的社會經濟背景引起了輿論的嘆息,也有相關的討論。

筆者看到「2.5億人被app拋棄」這個標題時,不由得想起最近網上熱傳一段視頻:一位白髮老人乘公交車沒有拿出手機無法掃碼,不但公交司機聲稱須按規停車拒載,車上多名乘客還紛紛對這位老人惡言相向。最後,一面茫然的老人被民警帶下了車。

筆者猜測,該地公交在疫情期間估計是實行了乘客須先掃健康碼再乘車的規則。同時可以合理地推測該位老人大概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甚至就沒有手機。那麼此類事件的道理應該怎樣評?

毋庸絮言,老年群體面對著數字鴻溝,並且早在疫情出現前,類似的困境就已經在銀行ATM、醫院的掛號打單機以及各種政府部門的電話查詢系統上出現過了。那麼,有什麼經驗可供參考呢?在智慧型手機的電子支付模式出來之後,出現過很多老人用現金購物遭拒的案例。

有關部門曾為此強調,現金是法定貨幣,不得拒收。然而,到了疫情時期的特殊安排這類事情上,似乎就沒有很好的通用應對辦法為老年群體解困。

那麼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可以做?

數月前,本報就討論過低收入家庭的小朋友,在上網課時面對的數字鴻溝問題。我們提議過應該同時啟用門檻較低的教育電視頻道,以及加大力度為這些家庭送去智能設備。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各地的情況,中西部省份不少都使用了電視這個媒介,珠三角與長三角這些富裕地區則更多由地方財政或慈善基金捐出了智能設備。

這都是很好的經驗,可以對老人在疫情時期的出行便利有何啟示嗎?

筆者提一個建議,大多數城市都有老人公交優惠,用老人證乘車有折扣甚至免費,那麼是否有可能讓老人的健康信息跟老人證上的信息打通,刷一次就驗證兩項信息?值得留意的是,各地負責出老人證的老齡辦在2019年的機改後已經歸入了同時兼顧公衛信息的衛健委,這正好是一個不用跨部門解決的問題。

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其實是社會應該怎樣對待老一輩群體的生活習慣。

在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中,我們經常會提及「生活方式」這個詞,維持一個國家或地區本地人的原有生活方式不變,經常是政策目標中的關鍵內容。然而,很少有人會認真思考「生活方式」隱含了什麼意思。從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每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都形成於青少年時期,到了工作年齡段後穩定下來,之後由於年紀大、學習能力下降,便很難再推倒重來。生活方式不變其實就確保人可以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常規形成穩定預期,覺得有把握。想一想,是不是有了這種把握,社會才可以有穩定有序?

但是科技在進步,新一代的生活方式總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那麼應該怎樣處理代際之間的這種差異?

可能很多人會有很多不同的回應方式,但是筆者認為:原則應該是兼容關係,而絕不應允許粗暴的替代關係。就如電子支付的同時必須允計現金支付一樣。這不僅僅關於這一代老年群體的福祉,我們的所作所為也正在給下一代人樹立榜樣。年輕一代會看在眼裡,待我們老去,依樣畫葫蘆地來招呼我們。如果到時用視網膜支付而閣下剛好白內障,那怎麼辦?

尊重老人的生活方式,想盡辦法兼容他們習慣的社會常規,是我們在數字社會中應對老齡化的唯一選項!

對此您怎麼看?

歡迎文末留言評論!

請大家讀完順便點"贊"和「在看,以資鼓勵!您的轉發、評論、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相關焦點

  • 太心酸!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結果被拒收現金?官方回應來了
    針對近日宜昌一老人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一事,11月24日,事發社區社保員崔女士回應@緊急呼叫 稱,老人當天未帶相關證件,當時正在聯繫其子女,告知辦醫保程序。「後來安排志願者把老人送回了家。」目前正在和當地醫保部門、宣傳部門一起調查處置。網傳視頻顯示,一老人獨自冒雨在櫃檯交醫保,工作人員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就)這兩個方式。」老人有些不知所措。據封面新聞此前報導,事發地點在秭歸縣茅坪鎮西楚社區。
  •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網友憤怒後官方回應來了
    -25 11:55:50 來源: 紹銳生活 舉報   11月23日,有爆料稱,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
  • 老奶奶冒雨交醫保遭拒,94歲老人被抱起來進行人臉識別……剛剛...
    近日,湖北秭歸,一段老人冒雨獨自用現金交醫保遭拒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顯示,一名身形微佝僂的老人坐在一政府服務窗口櫃檯前,雙手不停搓著,神態有些無助,櫃檯上放置了居民醫保籤約的工作牌。視頻中,櫃檯另一側的工作人員對老人家說,「這裡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手機上支付,兩個方式。」
  • 老奶奶冒雨交醫保遭拒、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老年人正被...
    八旬老人獨自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11月23日,湖北宜昌,有網友爆料,一名老人獨自冒雨來交醫保,因為拒收現金滿臉無助。工作人員現場回應道:這裡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這兩個方式。老人滿臉無助的神情讓網友看到就心酸。
  • 明知故問丨老太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老年人就該被科技邊緣化?
    那你可能忘了,沉默的老年人!近日,下著大雨的宜昌,一位老人冒雨交醫保,卻因現金支付被拒,這一視頻在全網引發熱議。只見視頻中的阿婆已是白髮蒼蒼,被拒後無助地坐著不知所措。看到這則視頻的人,但凡有點同理心,無不感到心酸。這只是偶然嗎?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暴發,沒有手機健康碼幾乎寸步難行。
  • 老人現金交醫保被拒,孩子校門外淋雨,追責追不好也會「不靈活」
    一則是說,湖北一老人冒雨去用現金交醫保被拒,一則是老師未到,保安讓學生在校門外淋雨。首先,涉事基層工作人員「不靈活」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我們是否應該更進一步,了解一下致使他們「不靈活」的緣由?我們一個一個來說——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11月23日,有視頻爆料,湖北宜昌一蒼髮老人獨自一人冒雨來交醫保被拒,老人滿臉的無助讓人心疼。工作人員告訴老人: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
  • 工信部宣布:微信支付寶抖音等app要做適老...
    「微信支付寶將進行適老化改造」的話題昨天衝上了微博熱搜。朋友們,今後再也不用擔心長輩用不來智慧型手機app了,工信部宣布,常用的app將要進行適老化改造啦!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宣布,工信部將於明年1月起進行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 半島調查丨市民中心,醫院,銀行……「智能科技」有沒有擋住老年人...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劉寶年「這裡不收現金,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就在手機上支付。」近日,一段「老人冒雨獨自交醫保被拒收現金」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工作人員的話不僅讓老奶奶不知所措,也深深刺痛了大家的神經。目前,各類「智能科技」在生活中得以應用,雖然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容易將一些老年人拒之門外。
  • 工信部出手:微信支付寶淘寶等43個APP明年起改造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熱搜第一!工信部出手:微信支付寶淘寶等43個APP明年起改造!網友:我需要...安曼導讀:據統計,我國使用手機的老年人約2.74億戶,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老年人約1.34億戶,這就意味著,全國或有近1.4億老人使用功能機或使用智能機但不上網,在網絡上呈現「沉默」狀態。
  • 2.5億人被app拋棄?現代社會須兼容老人的生活方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財快評:2.5億人被app拋棄?現代社會須兼容老人的生活方式這兩天網絡流行2.5億人被app拋棄,主要是說有2.5億的中國老年人不會使用app。筆者看到「2.5億人被app拋棄」這個標題時,不由得想起最近網上熱傳一段視頻:一位白髮老人乘公交車沒有拿出手機無法掃碼,不但公交司機聲稱須按規停車拒載,車上多名乘客還紛紛對這位老人惡言相向。最後,一面茫然的老人被民警帶下了車。 筆者猜測,該地公交在疫情期間估計是實行了乘客須先掃健康碼再乘車的規則。
  • 國辦這個通知上了熱搜,科技不外乎人情|長城評論
    長城網評論員 郭慧巖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刷了屏、上了熱搜。不少網友對該通知豎起了大拇指,高贊:科技不外乎人情。該通知提出,從老年人交通出行到掛號就診,從日常消費、辦事到文體活動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都做了詳盡規定,還提出了包括完善「健康碼」管理、 禁止拒收現金在內的20條具體舉措要求。總之,字裡行間透出的是,不能讓科技的發展抬高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門檻,不能讓老年人在資訊時代掉隊。必要、及時且具有針對性。
  • 多點Dmall舉辦年長用戶座談會 「不讓老年人在智能時代被邊緣化」
    「網上買東西很方便,可惜我們不太會用,老是不小心點錯。」   「其實我們比年輕人不差,只是做什麼都要慢一點,希望能得到理解。」   「每天一睜眼,我先把多點打開,籤到領積分,這麼多年都成習慣了,就愛玩這個。」
  • 微信支付寶等43個APP將進行適應老年人群體化改造,數位化下的人文關懷是時候反思一下了
    專項行動方案針對老年人、視障聽障人士、肢體障礙人士使用app需求,做出改造要求。針對當前網際網路應用中強制廣告較多,容易誤導老年人的問題,網際網路網站和手機APP完成改造後的適老版、關懷版、無障礙版本,將不再設有廣告插件,特別是付款類操作將無任何誘導式按鍵,以便各類特殊群體方便、安全地使用。
  • 周鴻禕:無現金社會也存在巨大弊端
    這兩天,一位老太太現金交不了社保上熱搜。報導中,這位湖北老太太冒雨去交醫保,結果被工作人員告知不收現金,要麼找親戚幫忙,要麼手機支付。事件被曝光後,宜昌市醫保局回應稱,該社區工作人員對政策掌握不到位,已調查處置。近兩年隨著手機支付的爆發,「無現金社會」的言論甚囂塵上,不過央行多次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 蘭州社區開「智慧型手機課」 呼籲重視老年人「數字鴻溝」
    高康迪 攝蘭州社區開設「智慧型手機課」 呼籲家庭重視老年人「數字鴻溝」中新網蘭州11月28日電 (高康迪 高瑩)「打開右上角的加號,找到掃一掃」「添加到小程序,往下一拉就可以看見了」「收到簡訊有連結和要輸入帶數字類的操作都不要進行」11月下旬,蘭州市甘家巷社區為期5期的老年人智慧型手機課堂結課了,
  • 手機app適老化改造,老年人沒有代溝了!
    作者:杯澈 審稿:山霧 老年人使用智能電子產品困難 前幾日,一則熱點新聞「老年人長途跋涉繳納費用,卻因不會使用微信支付被勸放棄」迅速登上了熱搜。
  • 大學生質疑火車票用詞不雅!最新回應來了|資訊早餐
    可是5分鐘後,等彭師傅準備駕車離開小區時,卻被告知,剛剛接到通知,明天華城小區開始封閉管理,所有人「只進不出」,包括「誤入者」彭師傅。 這幾天,彭師傅都是跟著居委會工作人員一起吃工作餐。大家也才知道,網約車司機不出車就沒有收入,每天還要交200多元的租車費。滯留小區的彭師傅一開始很為這件事擔心,好在公司知道他的特殊情況後,立刻答應免除這段時間所有的租車費。
  • 「現金排斥」問題仍存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原標題:「現金排斥」問題仍存!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
  • 新華網評: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三五天一升級,一年半載一迭代,智能技術的快速更新,讓人有點目不暇接,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則無所適從。90多歲老人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不收等等,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  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 成都一老年大學開設智慧型手機課,教老人網上購物、繳費
    94歲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醫保被拒收現金……老年人在網際網路面前「被拒」的新聞屢見不鮮。網際網路已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當年輕人擁抱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們該如何跨過這道「數字鴻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