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雙城通勤 活在高鐵列車時間表裡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他們雙城通勤,活在高鐵列車時間表裡

  白雯領著筆者,一路從單位來到北京南站。

  先坐了20分鐘的公交到達地鐵站,再坐半個小時地鐵到達北京南站,用10分鐘出站、安檢,在18點30分到達候車廳——此時離開往天津西、經停武清的高鐵C2649發車還有24分鐘。

  這樣每天往返北京海澱和天津武清的雙城生活,白雯剛過了半年多。在每天通勤路上,她摸索出了一些省時趕路的技巧:高鐵4號車廂與5號車廂之間的車門離出站口最近,地鐵13號線的10號門離4號線換乘口最近,西單和宣武門上車的人最多,得往裡縮縮。

  武清是天津的一個行政區,距離海澱約100公裡。2018年8月起,京津城際「復興號」列車提速至每小時350公裡,從武清站到北京南站只需要22分鐘。

  對許多被北京房價勸退、沒有北京戶口的「北漂」來說,在北京工作,回武清睡覺,已經是十分稀鬆平常的選擇。

  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在36個全國重點城市中,共有超過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

  對於雙城通勤的人而言,每天4個小時,相當於一年有一個月的時間都在上下班路上。

  雙城記:每個月通勤費用1700元

  京津雙城通勤的「車友」嘴上常掛著一些數字:605、654、722、811……這些都是列車的發車時間。白雯下班一般坐「735」上班、「654」下班,即7﹕35發車的C2206與18﹕54發車的C2649。

  候車時,白雯遇到同樣坐「654」的車友,她們議論起第二天上班的車票。

  「我沒買到735,你明天用卡幫我取個票唄。」對方說。

  「行啊,卡給我。」白雯一口答應下來。

  這個「卡」指的是鐵路總公司中國銀行聯合推出的中鐵銀通卡,城際列車為持卡用戶預留了一到兩節車廂,持卡乘客不必提前買票,只需到站刷卡取座位號即可乘車。

  今年6月,京津同城卡推出,用戶在一次性充值一定金額的情況下能享受8.5~9.5折的優惠。

  儘管用銀通卡可以取預留票,但常常要提前排隊。離武清站走路只需要10分鐘的白雯,比要開車往返高鐵站的對方要方便得多。

  高鐵票價單程38.5元,地鐵5元,公交1元,白雯一個月的通勤費用在1700元左右。更多時候,車友們會選擇在第三方平臺買票,把各種助力連結發到車友群裡,互相點一點,能便宜三四塊錢。

  「由北京南開往天津西的C2649次列車已經開始檢票。」廣播裡開始催促旅客檢票。

  白雯排在檢票隊伍的最後,不緊不慢地往前走,她早就摸清了開車前3分鐘才停止檢票的規律。

  22分鐘的車程,車廂內很安靜,幾乎沒有人在交談,大半乘客都戴上了耳機,不是在看手機,就是在閉目養神。

  一陣電話鈴響起,一位男士接起電話:「嗯快到了,還有7分鐘。」

  車門打開,乘客魚貫而出,步履匆匆。武清沒有地鐵,電動車是通勤人群從家往返武清站的重要代步工具,一排排小電驢把武清站停車場車棚停得滿滿當當。

  武清:從「最小高鐵站」到日均發送萬餘人次

  武清站是京津城際唯一的經停站,在2015年之前一直是中國面積最小的高鐵站。2015年,車站在第一次擴建後,容納客流量由4000人次提高到1.5萬人次,2017年,武清區一方面計劃對現有城際站進行第二次擴建,同時推進城際站南站區的建設。

  鐵路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後,截至2018年累計運送旅客2.5億人次,武清站的日均發送旅客由2008年的366人次,增加至1萬餘人次。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高級工程師萬濤在2018年利用大數據對天津與北京間的跨域通勤做過研究,發現在日通勤模式(指每周往返次數在6次以上)中,雙城通勤人員主要流向與天津毗鄰的通州區、靠近天津方向的朝陽區、靠近北京南站的豐臺區、科教與IT行業集中的海澱區,職業以文職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為主,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者佔55%。

圖源:論文《區域融合發展背景下的天津與北京間的跨域通勤分析》

  從事過軟體開發、現在是產品經理的應歡有著近10年的雙城通勤史。這些年,他在西二旗、望京、三元橋、雍和宮都工作過,是最早一批乘坐高鐵雙城通勤的人。「我記得當時我上班的時候整個站臺就四五個人,還都認識,但是現在一個站臺上得有四五百人,都不認識。」

  對於工作地點離高鐵站比較遠的人而言,下了高鐵站才是戰鬥的開始。

  在望京工作那段時間,地鐵14號線還沒完全開通,應歡每天要倒三趟地鐵才能從北京南站到酒仙橋,在4號線上「被擠成肉餅」。

  2016年,應歡有了車,工作也換到了亦莊,他開始自駕通勤。「順道的話我都會帶一兩個人,後來發現這樣的需求很多。」

  於是他和幾個朋友合計,找了一家租車公司,租了3輛大巴,「每天都有一二百人坐車」。常客單程25元,包月950元。「基本上就夠拉平成本,費精力也掙不著錢。」

  班車方便了那些住得離高鐵站比較遠的上班族。應歡根據乘客需求,把班車站點設在了客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我可以直接在小區門口設置個站點,這樣的話就很方便了。」

  在各個站點接上乘客以後,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到達亦莊線經海路地鐵站。「路上一般不堵,我們每天都跑的話基本上都知道哪塊堵車,一般就在檢查站堵個10分鐘。」

  房本、戶口本、作業本

  房價、戶口、教育,讓北漂踏上雙城通勤之路的,還是這三個老生常談的因素。

  2007年,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之前,應歡就在武清買了房子。「我來得算比較早的了,那個時候買房不就三四千塊錢一平。但是北京那邊的話,像中關村北邊那一片已經要1萬到2萬了。」

  在天津從事房地產工作6年的肖先生介紹,天津可以分為市內六區、環城四區、遠郊五區,房價依次降低,還有一個濱海新區。

  2018年5月天津出臺「海河英才」計劃後,吸引了許多北漂落戶天津。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引進32.8萬人,平均年齡32歲,僅2018年當年就引進各類人才13.3萬人。

  13年的時間裡,武清的房價已經翻了3倍。數據顯示,11月武清新房成交均價15622元/㎡,二手房成交均價14429元/㎡,但跟北京「兇猛」的房價相比,選擇在武清「上車」的人越來越多。

2018年以來武清區二手房房價走勢(數據來源:安居客)

  「來天津買房的人主要有三種。」肖先生介紹,一種是30歲上下、在北京買房有壓力、未來打算來天津發展的年輕人;一種是在北京有房但沒有戶口、為了解決孩子教育問題的中年人;還有一種是想把父母接到身邊養老的人。

  儘管北京周邊還有燕郊、廊坊等選擇,但武清因為有高鐵,通勤方便,又能享受天津的教育政策和豐富的教育資源,漸漸受到青睞。「武清區是遠郊五區裡教育資源最好的一個區域,而且轉學的政策最寬鬆,已經有幾所非常不錯的學校。」肖先生說。

  通勤辛苦,也有不少雙城生活者開始考慮去天津發展,但對於像IT、金融這樣高度依賴北京的行業而言,離開北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肖先生有一個關係不錯的客戶,在離開北京之前已經是某網際網路大廠的高管了。雖說北京有房,但是因為沒有戶口,小孩馬上要上小學了,就在天津買了一套房,自己也來天津發展。「機會選擇太少,工資待遇直接減半,工作了一年左右,又回北京了。」

  大城市能為通勤者做些什麼?

  45分鐘,是全球大城市對於通勤時長上限的共識。《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指出,45分鐘以內通勤人口比重達到90%,是城市繁榮、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之一。

  西英格蘭大學曾針對英國上班族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通勤時間每增加20分鐘,員工對工作的感受就相當於被降薪19%。

  然而,在36個全國重點城市中,僅有76%的人能在45分鐘內走完上班路。

  除了北京與天津,雙城通勤在另外幾個超大城市間也並不少見,例如上海與蘇州、廣州與佛山、深圳與惠州。

圖源:《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

  「跨城通勤一定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現象,但從城市圈的發展上看,這又是一個必然的事情。」萬濤說。

  當長時間通勤成為常態,大城市能為困在通勤路上的人做些什麼?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每天往返於北京和天津的高鐵/動車約320趟,僅有48趟經停武清,通勤時間段(6~9點、17~22點)發車間隔最短10分鐘,最長76分鐘,首班車6﹕22,末班車21﹕27。

  對比蘇滬,由蘇州北站往返於上海虹橋的高鐵/動車每天約有390趟,通勤時間段發車間隔最短3分鐘,最長18分鐘,首班車5﹕48,末班車22﹕50。

  「如果所有北京到天津的城際都經停武清,那樣就太好了。」同樣是每天往返京津的齊惟說。

  「(城際鐵路公交化)肯定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但需要綜合考慮現實情況,鐵路部門肯定也要綜合考慮客流、運營成本。」萬濤分析,和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中等城市偏少,基本上還是以京津兩個核心為主,但反觀長三角,儘管崑山是縣級市,但人口和產業都很集中,而在珠三角,東莞、佛山經濟實力都十分雄厚。

  「這就決定了客運的需求,也就京津這個走廊需求比較大,其他走廊需求就弱一些。」萬濤說。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四網融合」,即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這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打破行政區的概念,實現核心城市對周邊的輻射。」萬濤說。

  萬濤認為,針對城際間通勤需要多次不同交通方式間的轉換問題,試點「出行即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是一個方向,通過整合高鐵與跨行政區的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共運輸,推出套餐式的出行服務,提高出行者效率和體驗,降低跨域出行的成本。

  這些年,京津冀為進一步便捷雙城通勤也沒少下功夫。

  12月7日,武清區委發布《中共天津市武清區委五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決議》,提出要搶抓「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機遇,推動「通武廊」市域(郊)鐵路建成通車,積極推進城際站擴建和南廣場開發建設,爭取更多車次經停武清。

  根據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發布的《關於京津通勤便利化工作舉措網上徵詢市民意見的公告》,12項京津通勤便利化舉措將爭取在明年落地,包括縮短發車間隔、地鐵APP互認、安檢雙向互認、開通北京中關村等重點區域直通車等。

  「京津冀一體化協調發展的核心還是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重視產業區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如果一些產業能比較順利地向天津那些地方落地的話,這種超長距離的通勤也就沒有了必要性。」萬濤說。

  (應受訪者要求,白雯、應歡、齊惟為化名)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看劇、打遊戲、移動辦公「不卡殼」,成渝高鐵復興號列車5G網絡覆蓋
    12月24日上午9時15分,成渝高鐵復興號直達列車G8607次從成都東站出發,以350km/h的速度飛馳,駛向重慶沙坪垻。這標誌著成渝雙城真正實現一小時通達,成都和重慶市民迎來1小時通勤的雙城生活。
  • 豫見「米」字高鐵|鄭渝、鄭阜、京港高鐵商合段三條高鐵開通一周年...
    拎著暖壺上高鐵,「家鄉味」飄香全國11月30日7時15分,鄭阜高鐵西華站內,等待乘坐G1572次列車的旅客在進站閘機前排好了隊。不少人手裡提著暖壺,壺裡裝著熱騰騰的逍遙鎮胡辣湯。這是「老家河南」的味道,他們帶著「家鄉味」去往鄭州、北京乃至全國各地開啟新一周的工作。
  • 鄭阜高鐵、鄭渝高鐵鄭襄段、京港高鐵商合段開通一周年 累計發送...
    這是「老家河南」的味道,他們帶著「家鄉味」去往鄭州、北京乃至全國各地,開啟新一周的工作。拎著胡辣湯坐高鐵已成為許多周口人的日常。西華站安檢隊副班長張倩倩看著旅客們提的胡辣湯,笑著說:「帶著家鄉的早餐去上班,一定很有動力。」她以前是一名護士,2019年見高鐵開到了家門口便主動轉行到西華站工作,安檢查危工作任務重、責任大,但她提到自己的工作滿臉自豪。
  • 坐成渝高鐵提質運營首發復興號 一小時飆攏重慶
    成渝高鐵將於12月底提質運營。屆時,該線將開行復興號動車組,一小時跑攏全程,成渝雙城真正實現一小時通達。每到這樣的重要時刻,所有人都想登上首發列車見證歷史。什麼,擔心搶不到票?封面新聞早已安排好了一切。點擊連結抽獎,就有機會贏取成渝高鐵提質運營首發復興號動車組,一小時飆攏重慶!
  • 通勤時間6小時,交通費56萬日元,日本白領的「殘酷」上班之路…
    大東先生表示自己也是經過了一番考慮,最後選擇了這樣一條通勤之路。那麼大東先生從新橋回家到底要多久呢?節目組決定密切跟隨他一起回家,順手也給自己挖了個「坑」。首先,以東京新橋站為起點,大東需要搭乘開往埼玉縣方向的京濱東北線。
  • 助推沿線城市高質量發展 鄭阜高鐵、鄭渝高鐵鄭襄段、京港高鐵商合...
    拎著暖壺上高鐵,帶「家鄉味」坐「致富車」  11月30日7時15分,鄭阜高鐵西華站內,等待乘坐G1572次列車的旅客在進站閘機前排好了隊。不少人手裡提著暖壺,壺裡裝著熱騰騰的逍遙鎮胡辣湯。這是「老家河南」的味道,他們帶著「家鄉味」去往鄭州、北京乃至全國各地,開啟新一周的工作。  拎著胡辣湯坐高鐵已成為許多周口人的日常。
  • 【地理視野】高鐵和動車有啥區別?我國鐵路列車的分類
    關於高鐵和動車有什麼區別?首先呢,高鐵是個大系統,包括高鐵線路、動車組、供電系統、信號系統、調度系統。但是在人們日常的使用中,多數把高鐵用來指線路,動車則是指動車組車輛。
  • 成渝高鐵直達「復興號」發車了
    四川日報記者 歐陽傑 攝12月24日上午9點15分,G8607次列車從成都東站緩緩發出,根據鐵路時刻表,這趟列車將於上午10點17分到達重慶沙坪垻站。全程運行時間62分鐘,將跑出了成渝高鐵的新速度。這是成渝之間首次開行復興號動車組。
  • 全國首張高鐵月票開售,二等座6028元/60次...
    今日上午9點15分G8607次列車從成都東站發出上午10點17分到達重慶沙坪垻站全程運行時間62分鐘跑出成渝高鐵的新速度!這是成渝之間首次開行復興號動車組。  一組圖片  帶你感受發車現場↓↓↓
  • 這些高鐵列車票價降了!最低7.52折!
    這些高鐵列車票價降了!最低7.52折!京滬高鐵日前發布公告,自12月23日起,對時速300-350公裡高鐵動車組列車公布票價優化調整。此外,針對固定區間密集出行的通勤客流、頻繁出行的商務客流,探索推出票價折扣、靈活適應市場需求的計次季票等產品。根據客流情況,區分季節、時段、席別等,實行優質優價,有升有降。各站間執行票價將以公布票價為上限。二等座最高9.04折、最低7.52折。
  • 臺灣高鐵受疫情衝擊客運量衰退4成 每周再減147趟列車
    臺灣高鐵3月客運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約4成,5月將進行第2階段減班計劃。(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高鐵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起客運量明顯降低,3月客運量比去年同期衰退約40%。
  • 【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成渝1小時通達:今年開工成渝中線高鐵...
    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對我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了系統性的謀劃,下一步推動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見效將重點抓好哪幾項的工作?  下一步,我省將以重大規劃、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和重大改革為抓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實質性成效。  編制一批重大規劃:  目前,國家層面正在組織編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 成渝高鐵推出高鐵月票、計次票、鐵路e卡通
    紅星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2月24日報導從12月24日起,成都局集團公司在成渝高鐵開行復興號動車組,實現成渝城市間1小時通達,開啟了高鐵「公交化」運營新模式。記者了解到,成都局集團公司首次在全國推出成渝高鐵定期票(月票),主要面向每個工作日均存在通勤需求、通勤區間與時間相對固定的旅客,購買該產品的用戶可以在30天有效期內,最多乘坐60次在成渝高鐵線路開行的、購買產品時指定發到站和指定席別的列車,最低可享受6折票價優惠。
  • 每個座位都配有充電插座 成渝高鐵復興號列車還有這些「小心機」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攝影 楊濤12月24日,成渝高鐵提質運營首發,成渝雙城實現1小時互通。首發G8607次列車由復興號CR400AF動車組擔當。與和諧號CRH380系列動車組相比,這款動車組有何不同?記者這就帶你揭秘。
  • 京滬高鐵百餘趟列車晚點
    京滬高鐵百餘趟列車晚點高速封路,使許多準備乘汽車出門的人改乘火車,火車站客流量較往常激增。  魯網11月25日訊(山東商報記者孫姮)高速封路,使許多準備乘汽車出門的人改乘火車,火車站客流量較往常激增。但是,由於臨沂、濟寧、菏澤這幾個地區雪下得比較大,為確保行車、旅客出行安全,自5時20分開始,京滬高鐵管內上下行實行降速運行等安全措施。此外,京滬線、京九線、兗石線、兗菏線等也因大雪影響,普速旅客列車限速運行,造成列車晚點。
  • 成渝城際1小時直達列車首發車從成都東開出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攝影 吳聃12月24日上午9點15分,G8607次列車從成都東站緩緩發出,根據鐵路時刻表,這趟列車將於上午10點17分到達重慶沙坪垻站。全程運行時間62分鐘,將跑出了成渝高鐵的新速度。這是成渝之間首次開行復興號動車組。
  • 普通列車與高鐵有哪些地方不同?
    另一方面,就是高鐵的列車也做出了改革。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高鐵就不再用火車頭來牽引列車,而是使用動車組,幾乎所有車輪都一同運轉,不僅團結合作力量大,而且變速也靈活了,這樣才能提高速度。 1、傳統的列車開動 首先要火車頭的車輪轉起來,火車頭自己先開動起來,然後拖動列車。
  • 拉進上海杭州的距離,關鍵不在於高鐵運行時間
    拉進上海杭州的距離,關鍵不在於高鐵運行時間!未來的滬杭磁懸浮,從功能定位上來說,這條線路是為了構建1小時通勤圈,也就是說為了服務通勤客流。雖然沒有具體的調查數據,但從規劃經驗上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滬杭之間的通勤目的客流,肯定是佔比非常低的,長距離出行毫無疑問是彈性出行目的佔主導的。
  • 臺灣高鐵 卡通列車上路
    資料圖  據報導,臺灣高鐵迎接新列車加入,與臺灣卡通頻道合作,將列車彩繪塗裝,「飛天小女警」、「探險活寶」等卡通明星登上高鐵,從座椅頭靠巾  21日新車首航,高鐵邀善牧、喜憨兒基金會等300位家庭成員共乘,沿途玩賓果、畫插畫,卡通人偶現身同樂,車廂內笑聲不斷。  為了讓想「追星」的大小粉絲不撲空,高鐵為「歡樂卡通列車」成立專屬網頁,每周一公布運行班表。彩繪卡通列車每天開5到8班次。第7節車廂通道設「幸福傳遞站」郵筒,提供免費卡通明信片和紀念郵戳。搭乘卡通列車的小朋友,還有機會獲得限量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