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貧窮從來不會限制你的想像丨21讀書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歷史的溫度4》

編輯丨陳思;實習生 思純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沒有溫度,歷史不過教科書,即便已然雨打風吹去,故紙堆裡終有冷暖幾許。《歷史的溫度》贈人暖意。

——徐達內

題記

01

如果要形容蒲松齡出生的時代,四個字就夠了:生逢亂世。

蒲松齡出生在 1640 年。那一年,離大明王朝的覆滅還有四年。神州大地,災荒連年,刀兵四起,大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而從大時代跳轉到小背景,蒲松齡的家境用四個字形容也夠了:家境一般。

蒲松齡的家鄉是現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如今早已成為名人故居、風景名勝,但在那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村莊而已。

蒲松齡一家從父親蒲槃開始,就沒過上什麼好日子。蒲槃也算是個讀書人,一直想考取功名,卻回回落榜,無奈只能做些小生意,勉強能夠養家餬口。

不過,蒲槃雖然自己考試技能一般,倒也算教子有方,四個兒子被他從小要求熟讀詩書,勤修功課,學習成績都還不錯。

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就是蒲松齡。

不過與兄弟幾個不同,蒲松齡雖然也讀《論語》《孟子》《中庸》《大學》這些科考必學書目,但他更大的興趣是讀「閒書」,尤其是小說:《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演義》……

應該說,他是幾個兄弟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一個 — 考取功名,出人頭地,為蒲家增光添彩。

蒲家莊

02

蒲松齡倒還真的算是一鳴驚人。

18 歲的他第一次出徵淄川縣的縣試,輕鬆獲得第一名;然後出徵濟南府的府試,再獲第一名。

考得兩場第一名之後,蒲松齡已經在全縣聞名,然後他躊躇滿志地去參加院試 — 相當於省一級的考試。

順治十五年(1658 年),18 歲就已獲得「童生」資格的蒲松齡躊躇滿志地坐到了院試的考桌前,攤開了主考官出的試卷,題目是「蚤起」。

「蚤」通「早」,「蚤起」即為「早起」,語出《孟子》名篇《齊人有一妻一妾》中的「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這個故事說的是當初齊國人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妾(也是成語「齊人之福」的出處),他每天都很早出去,然後吃得酒足飯飽回來,和妻子、小妾說自己和達官貴人們天天在一起吃飯。

但妻子因從不見他帶貴人回家吃飯而起了疑心。

一天早上,妻子跟蹤丈夫出去,發現他只不過是去墳地裡偷吃人家祭奠的酒食,然後回家。

妻子回家後和小妾抱頭痛哭,隨後大聲斥責回來試圖繼續裝下去的丈夫。

按照已經成型的八股文寫法,應該按「破題」「承題」「起講」等順序寫文章,模仿孔子或孟子的口吻,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對於《齊人有一妻一妾》這個故事,一般是圍繞孟子最後一句「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從君子的角度看,能用不使他的妻妾羞愧而相擁哭泣的手段升官發財的人,是多麼少啊!)展開論述。

但蒲松齡偏不。

他上手第一句「破題」是:

「起而早也,瞷之計決矣」。

「瞷」,也是出自《孟子·離婁下》,是「窺視」的意思。而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妻子)起得那麼早,是因為決定要去跟蹤窺視了」。

雖然嚴格地按照了八股文的「破題」格式,但這句話一上來就設置了一個懸念,堪稱偵探小說式的開頭 — 試想一下,即便是放到現在,如果有一部小說的開頭第一句是「我今天起得很早,因為我決定去跟蹤我的老公」,是不是讓人有一種很想讀下去的感覺?

而整篇文章蒲松齡完全就是按照小說套路來寫的,通篇寫的是這個妻子為何要去跟蹤丈夫,她劇烈的內心鬥爭,擔心晚起錯過跟蹤丈夫機會的緊張心情,最後結尾「束股」的一句話是妻子對小妾的一句交代:

「姑掩關以相待矣,我去矣。」

就此收尾,卻又留下了一個更大的懸念。最關鍵的是,整篇文章體例完全符合「八股文」格式,但基本上就是一篇小說。

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現在的高考作文要求針對一件事發表議論,你寫了一篇微型小說就交上去了。

換作其他的主考官,不當場把卷子撕了就不錯了。但蒲松齡這場考試的主考官,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文學家施閏章。

施閏章的名聲很好,文才也佳,關鍵還能以寬廣的心胸來看待人才。

施閏章看完蒲松齡的答卷,拍案叫絕,給的評語是:

「觀書如月,運筆如風,有掉臂遊行之樂。」

說看蒲松齡的文章,感覺有一種甩著手臂,參加遊行的輕鬆樂趣。

放榜結果:蒲松齡院試還是第一名!

按照規定,如果院試及第,那就是「秀才」了。不要看這個「秀才」在很多電視劇或小說裡似乎很常見,往往和「落魄」畫等號,但其實大概只有 5% 的童生可以被錄取為秀才。

成為秀才後是可以享受免除徭役、見知縣不跪、不被用刑這些特權的。

洪秀全考了三次,直到到 25 歲還是沒能考取秀才,結果心性大變,回金田村造反去了。

年紀輕輕就當了秀才,且是縣、府、院三試頭名,蒲松齡的仕途一片光明。

但這卻是他考場生涯的頂峰了。

03

後人曾有一種說法:施閏章害了蒲松齡。

為何有此說?

因為不少人認為蒲松齡獨闢蹊徑的寫法獲得了施閏章的首肯,可能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考場文章如果這麼寫,反而容易拿高分。

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蒲松齡從 20 歲開始參加鄉試(每三年一次,考中即為「舉人」,是參加會試和殿試的必要途徑),就此開始了「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徵程 —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年年交戰,垂翅而歸」。

圖/ 圖蟲 圖文無關

那麼真的是施閏章害了蒲松齡嗎?很難這麼說。

因為從蒲松齡流傳後世的八股文文章來看,大多數都寫得中規中矩。

事實上蒲松齡終其一生,是非常想取得功名的,所以他不會傻到每次考試都像押寶一樣去寫篇偵探小說。

但是,施閏章確實也影響了蒲松齡,因為他讓蒲松齡認識到很珍貴的一點:

這樣的文字,也是能受到賞識的。

落榜後的蒲松齡,和幾個朋友一起結伴苦讀。但與此同時,蒲松齡也開始做一件自己覺得更感興趣的事 — 一件在他很多朋友看來是不務正業的事。

好友孫蕙(也是個才子,後來中了進士,做了知縣)就寫信勸他:

「兄臺絕頂聰明,稍一斂才攻苦,自是第一流人物,不知肯以鄙言作瑱否耶 ?」

蒲松齡幾次落榜之後,他的一個好友張篤慶(也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才子)也實在看不下去了,寫信勸了他一句:

「此後還期俱努力,聊齋且莫競談空!」

這裡面提到的「聊齋」,就是朋友們認為蒲松齡在準備科舉考試的同時,還在幹的那件「不務正業」的事 — 收集和編寫一個「聊齋」系列。

這個系列裡,有俚語、曲子、詩集等五花八門的分類,但蒲松齡花心思最多,自己也最感興趣的,是他聽別人講述和自己查閱後撰寫的一系列神鬼狐仙的故事。

他給這個系列起名為《聊齋志異》。

04

在蒲松齡編寫《聊齋志異》的那段時間裡,他的生活已經陷入了窘迫狀態。

在蒲松齡 22 歲那年,家裡起了矛盾,他只能和哥哥嫂嫂們分家,帶著自己的媳婦劉氏分到了幾間破屋,二十多畝貧瘠的田地。

蒲松齡的貧苦生活,從他自己寫的詩中就看得出來。

「午飯無米煮麥粥,沸湯灼人汗簌簌。」(《日中飯》)

而到菜市場看到賣青魚的,也只能咽一口口水:

「雖然烹飪不盡致,儉吻一見流清涎。二月初來價騰貴,妄意饞嚼非所暨。」(《青魚行》)

唯一一篇寫得行雲流水,一看就精於此道的文章,是《煎餅賦》。

後來有說法是蒲松齡備一桌茶水,請往來客人歇息,只要貢獻鬼怪故事一個,就可以免去茶錢(清人筆記《三借廬筆談》)。

這個說法受到了魯迅的質疑,理由只有一個:

蒲松齡實在太窮,連茶水錢其實也是出不起的。

那麼蒲松齡靠什麼為生呢?

終其一生,他主要的職業,和不少落魄的秀才一樣:給人教書。

蒲松齡給不少人家做過私塾先生,也給其他村子的塾館做過老師,但是「鄉村教師」那一年幾兩銀子的菲薄收入,實在不夠他養家餬口,所以他還給做了寶應縣知縣的好友孫蕙做過幕僚,但由於思家心切,之後還是回到了故鄉。

真正讓蒲松齡安定下來的,是在他 40 歲那年接受畢際有的招聘,到離自己家鄉 30 多公裡的畢家去做孩子們的老師。

畢家是個實力雄厚的大家族,畢際有的父親畢自嚴做到過明末的戶部尚書,畢際有自己也做過縣官,家境豐厚。

而且,蒲松齡在畢家得到了普遍的尊敬,畢際有不僅讓他教自己孩子讀書,還讓他幫自己代寫一些應答信件,甚至去接待一些賓客,所以蒲松齡在一定程度上是畢家的幕僚。

而最讓蒲松齡心動的,是畢家那有幾萬冊藏書的藏書館是對他完全開放的。

在那樣的安定環境下,蒲松齡在白天忙完事務之後,夜深人靜時,點上一盞燭燈,鋪開案紙,就開始進入自己的神鬼世界。

也正是在那段時期,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已基本成型。

05

曾有人說,《聊齋志異》其實就是蒲松齡一個窮秀才的意淫之作,滿足很多失意之人的幻想。

其實並不是這樣。

《聊齋志異》全書 40 餘萬字,收錄近 500 篇短篇故事,之所以能傳世,絕不僅僅是因為它記錄的是鬼怪故事,而是因為蒲松齡所體現出來的寫作手法、文字功力、豐富想像,以及他想要表達的思想和精神。

限於篇幅,不展開討論。如果用一句比較貼切的話形容,應該是老舍先生的評語: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當然,蒲松齡肯定在《聊齋志異》中寄託了不少自己的理想和感情。

比如科舉考試給蒲松齡留下一生的陰影,在《聊齋志異》中就有大量關於科舉的故事(《考城隍》《續黃粱》《葉生》《王子安》等等),這些故事明顯體現了蒲松齡自己的感受和他對科舉制度的看法。

又比如《聊齋志異》中有不少悍婦形象,其中一些就是蒲松齡當初在分家那次財產分配中對自己嫂子們印象的折射。

還比如被蒲松齡視為恩師的施閏章,被蒲松齡在《胭脂》中直接把他寫了進去,並在末尾用不小的篇幅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方見之時,餘猶童子。竊見其獎進士子,拳拳如恐不盡;小有冤抑,必委曲呵護之,曾不肯作威學校,以媚權要。」

這幾百個短小精悍、嬉笑怒罵的故事初成規模時,就在蒲松齡的老東家畢家引起了關注。

畢家的親戚,官至刑部尚書的王士禎(王漁陽)曾專門為《聊齋志異》賦詩一首: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而蒲松齡侄女的舅父高珩(官至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就是他推薦蒲松齡去的畢家)親自為《聊齋志異》作序,並將這本「奇書」廣為傳播。

當然,雖然獲得了一定的好評,但蒲松齡那時並未想到這本書會在日後獲得如此地位。

他當時心心念的,還是科考。

06

其實在蒲松齡 47 歲那年,差點達成人生理想。

在那一年的鄉試中,據說主考官久聞蒲松齡大名,本已有意給他頭名,但蒲松齡不知是文思泉湧,還是過於激動,居然在答題中「越幅」了 — 答卷翻頁時多翻了一頁,導致當中有空白頁。

這在規定非常嚴格的科考中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低級失誤,結果他就此被取消了考試資格。

最終,屢敗屢戰的蒲松齡在 71 歲高齡的時候,終於成了一個「貢生」。

圖/ 圖蟲 圖文無關

所謂「貢生」,是對秀才中的優異者的一種褒獎,可以獲得去京師國子監讀書的資格。

不過,「貢生」相當於舉人的「副榜」,理論上是不能做官的。而以蒲松齡當時的年齡,一不可能再做官,二是不可能去讀書了,這完全是一種安慰性質的褒獎。

而且,這個「貢生」資格還是蒲松齡去青州(今屬濰坊)拿的 — 當時本地應該已經沒有了名額。

此時的蒲松齡,已經辭去了在畢家的職務,告老還鄉。

在回到家鄉之後,蒲松齡似乎已經看開了一切:

「世事年來方閱盡,眼中總覺海天寬。」

兩年之後,辛苦照顧蒲松齡一生的結髮妻劉氏去世,73 歲的蒲松齡悲傷不已,感嘆:

「爾來倍覺無生趣,死者方為快活人。」

又過了兩年,當又一個春天剛剛到來之時,蒲松齡在他的書房「聊齋」裡「倚窗危坐而卒」,享年 75 歲。

去世後,他與夫人劉氏合葬在村東墓園。

在他的書房裡,掛著一幅後世很多人都很熟悉的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在蒲松齡去世約 50 年後,《聊齋志異》初刻,洛陽紙貴,轟動全國。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1. 《施閏章與蒲松齡的交往及其影響》(鄒瑩,《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 4 期)

2. 《蒲松齡與高考滿分作文》(馬伯庸)

3. 《痛苦 — 蒲松齡創作的動力》 (黃榮志, 《明清小說研究》,1995年第4期)

4. 《一腔悲憤,一生傾訴 — 讀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高虎,《河南圖書館學刊》,2003 年第 1 期)

5. 《 〈聊齋志異〉中的女性與科舉》(陽達、徐彥傑,《蒲松齡研究》,2017年第 1 期》)

6. 《蒲松齡的簡樸生活》(戴永夏,《齊魯晚報》,2013 年 12 月 5 日)

贈書福利

徐霞客、麥哲倫、容閎、張伯苓、劉長春、馬拉、陳公博、伊藤博文……不管是這些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的人,還是那些沒有留下名字的普通人,其實都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夢想。只是,如果把時間軸拉到足夠長,大多數人的信念和夢想都隨時間而湮滅了。留在史書上的那些人,有的是因為歷盡艱辛,堅持的信念最終成真,而有些人所謂的「信念」本身就是個妄念,最終不光是撞了南牆,甚至還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翻看歷史的長卷,回顧這一個個故事,以及故事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你會發現,人生的轉折,有時真的只在一念之間,不管這些「念」,是信念還是妄念,是文念還是情念。

每個歷史人物或者事件,背後都曾有不為人熟知的故事,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把這些故事告訴你。在張瑋抽絲剝繭般的描述中,歷史被還原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這之中,有熱血,有殘酷,有真實,當然,也有溫度。

而我們作為看客,會發現,歷史或許從未遠去。

《歷史的溫度4 :那些執念和信念、理想與夢想》

作者:張瑋

相關焦點

  • 貧窮再次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特別提醒:目前仍處於免費通行階段,所有通行我省收費公路的車輛仍將享受免收通行費政策,本次測試工作不會對車輛的免費通行造成影響,請廣大車主周知。我們衷心感謝廣大車主,對測試工作的支持。這個世界總有一些我們看不懂的事情,難道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噹噹的夫妻股權爭奪戰又激情上演,堪比好萊塢大片,我怎麼總覺得是李國慶是在宣傳他的新產品「早晚讀書」,城市套路太深。
  • 《佐賀的超級阿嬤》:貧窮從來不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只有心會
    01 貧窮不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力「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裡」是2017年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當時網上有人發出某些奢侈品的使用和護理方法,讓網友表示難以置信,說出了這樣的話。其實很多時候,貧窮並不會限制我們的想像力,反而會激發我們的想像力去做更多沒錢也一樣可以做到的事情。
  • 文 | 那個喊著「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的人,你的心不會痛嗎?
    留言的內容是: 看完婚禮現場的豪華布置和驚人的費用我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你能想像得到別人一口酒,是你幾年攢下來的積蓄嗎?」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這句話開始風靡網絡。 無數人的心被刺痛,無數人壓抑的訴求有了集體共鳴的理由。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但身為首富的馬雲卻說:"從阿里巴巴創業,1999年到現在為止,我沒有一個月拿過工資,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OMG!身為首富卻聲稱自己對錢不感興趣。富可敵國的馬雲,視錢財如糞土,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前段時間微博瘋轉的35000元買的奢侈品香奈兒大衣洗一次就掉顏色的情況。原來有錢人的世界,奢侈品穿一次就要扔的,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 是貧窮限制了想像?
    一個人當你山窮水盡的時候就能看透世態炎涼。當一個人熬過最艱難的時候,就不需要再找任何安慰,沉默不是因為詞窮而是因為心空,不去怨恨,那是假的,看淡一切往事如煙,放棄不是因為輸了而是因為懂了。走了這麼久能靠住的只有自己!人一輩子能陪你過完這一生的是另一半,能陪你走完最後一程的只有你自己。那麼如果只剩下自己,任何事與你又有何幹?我們不光缺的是夢想。
  •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電視劇中的貧窮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貧窮
    可是看了他們住的房子或者生活方式後,我不禁陷入沉思:這就是他們的貧窮嗎?電視劇中的窮,貌似和我想的不太一樣,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今天,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貧窮」的角色吧:1、《甜蜜暴擊》男主少年明天家境貧寒,自從三年前媽媽離開後,他和弟弟明朗和妹妹明珠三人相依為命。
  • 于謙三大愛好:喝酒燙頭還算好,第三愛好:貧窮限制了想像
    于謙三大愛好:喝酒燙頭還算好,第三愛好:貧窮限制了想像。于謙三大愛好:喝酒燙頭還算好,第三愛好:貧窮限制了想像。于謙三大愛好:喝酒燙頭還算好,第三愛好:貧窮限制了想像。于謙三大愛好:喝酒燙頭還算好,第三愛好:貧窮限制了想像。
  • 有種「低調炫富」叫歐陽娜娜,曬隨身首飾盒,貧窮限制我的想像!
    有種「低調炫富」叫歐陽娜娜,曬隨身首飾盒,貧窮限制我的想像!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女明星應該是總是習慣用奢侈品牌的,因為要體現出他們高貴的氣質,基本上都要選用那種很昂貴的首飾,例如說像歐陽娜娜吧。這一次歐陽娜娜給大家展示的是自己的房間,其中歐陽娜娜床頭放著一個自己隨身攜帶旅行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拿著的首飾盒,看清楚之後不得不說貧窮限制我的想像了。歐陽娜娜這款首飾盒是自己姐姐的朋友送給她的,是一塊真皮,周圍有4顆紐扣,中間放著歐陽娜娜平常所帶的金色的首飾,例如說手錶和手環等等。
  •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原標題:李鴻章之孫李國烋是怎麼敗光家業的?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搞笑漫畫:貧窮限制了想像,錦鯉這樣的東西土豪根本就不需要!
    各位小夥伴們,每天忙碌的生活會不會讓你們覺得喘不過氣呢?不用擔心,今天就跟著小編去一個搞笑的動漫世界,小編將每天都給大家更新最有趣、最時尚、最搞笑的漫畫,希望大家能在忙碌的生活中開懷大笑,廢話不多說,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漫畫世界——搞笑漫畫:貧窮限制了想像,錦鯉這樣的東西土豪根本就不需要!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宗直法師
    他們打電話諮詢香奈兒的售後中心,客服回答他們說:不好意思,我們的產品從來不考慮洗滌……作者最後說:「貧窮再一次限制了我的想像力!」當然,我的想像力也被限制住了,我的第一反應是:就這破玩意還好意思賣那麼貴?!但,事實就是如此:比如名牌鞋不考慮磨損——人家是用來走紅地毯的;名牌包不考慮裝東西——人家是用來「裝」的。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當你聽到別人「這個月差200塊就10萬了」的時候,你看著自己還差幾千才夠1萬的收入,內心有何感想?「什麼都不敢想,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是的,Mani等2013年發表在Science上的這篇研究告訴我們,貧窮不僅限制了你的想像力,還限制了你的認知能力。研究1是一個嚴格的實驗室研究。研究者首先給參與者呈現財務情境,如:「經濟形勢逐漸嚴峻,你的老闆準備減薪。
  • 去了馬雲開的酒吧後,我終於明白:貧窮限制了一個人的想像!
    去了馬雲開的酒吧後,我終於明白:貧窮限制了一個人的想像! 還記得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如今時代在不斷的發展進步,大家眼中的大人物也時刻在變化,如果問你今天你最羨慕誰,估計大多數人會回答是:馬雲爸爸。
  • 得知製作材料後,貧窮限制了想像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它會這麼貴呢?其實跟食材有很大的關聯。且不說它是怎麼做的,光是看到製作材料後,就已經被貧窮限制了想像,這麼多的食材煮出來的湯,也難怪叫做十全大補湯,也難怪是食物中的「奢侈品」,簡直不敢想呀,這下你知道它有多奢侈了吧?陳赫愛吃的「佛跳牆」多奢侈?得知製作材料後,貧窮限制了想像,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 看清她臺灣房子的裝修後,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看清她臺灣房子的裝修後,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伊能靜最近這段時間的曝光率還是很高的,自從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她的熱度就高居不下,但是最近的風評說不上很好,總是拿著自己和別人比較,用別人來映襯自己的幸福,讓人覺得這種方式比較low,但是說實話,已經52歲的伊能靜才有這樣的活力以及臉龐,讓大家還是很羨慕的,她曾經自己也表示過光在臉上的花銷,大約每年要
  • 世界首富有多少錢,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這要換算成人民幣,就更重了,大概是9000多噸,如果按照一般的押運車來看的話,一輛車裝一噸要9000多輛押運車,讓你盡情的去偷,我想你偷都偷不動……這一萬多億人民幣全部用來買黃金的話,現在的金價是一克是340元人民幣,1千克也就是34萬,一噸是3億四千萬,可以買黃金兩千多噸,這麼多黃金又是一個什麼概念?
  • 看完杜拜億萬富豪的一天,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看完杜拜億萬富豪的一天,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對於杜拜這個富豪遍地走,遍地是超跑的國家,小夥伴們一定不會陌生了,它位於中東地區的沙烏地阿拉伯,有錢人的生活是我們難以想像的,真正有錢人的生活!看完杜拜億萬富豪的一天,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當地人並不會因為自己有錢而膨脹。
  • 貧窮限制了想像?寒門大學生的焦慮更殘酷
    院副研究員,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餘秀蘭(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劉小瑜(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頭圖來自:視覺中國一、提出問題:貧窮是否限制了想像那麼,基於「貧窮」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寒門大學生的「想像」是否受到了限制?抑或說,貧窮限制了「想像」在多大程度上致使他們在大學學習和生活中遭遇重重挑戰?二、理論基礎:社會階層的社會認知
  • 看看模特的做法,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想像
    看看模特的做法,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想像現如今人們對於自己的穿衣打扮非常注重,昂貴的品牌能彰顯自己的氣質,穿在身上肯定能吸引別人的目光,在諸多的奢侈品牌當中,香奈兒可謂是最受歡迎,人氣最火爆的一個。據說一款普通的鞋至少要幾萬塊,稍微高檔點兒的就需要幾十萬,香奈兒的鞋子到底有多嬌貴?看看模特的做法,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想像!
  • 看到他家裡的賽車後,貧窮限制想像
    「快樂無極限,娛樂你我他」,歡迎進入今天的娛樂趣事,我是您們可愛的大八。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林志穎到底多有錢?看到他家裡的賽車後,貧窮限制想像。從外觀和大小就可以看出,雖然是賽車模型,但是價格也是不菲的,網友們看後不禁感嘆,真是貧窮限制想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