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夏 天
「不敢碰瓷《1988》」。
豆瓣評分8.4,對於不少觀眾用接近《請回答1988》氣質的國產青春劇,來評價《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製片人王珍妮連用了兩個不敢。看著接連五星的評價,編劇程小貓反而覺得「心好慌」;導演田宇覺得還有可以完善的地方,其中有觀眾給的辛苦分。總之,口碑高於所有人預期。
這到底是一部什麼劇?
叛逆女孩李進步一夜之間回到20年前,與年輕時的母親李青桐相遇,攜手走過甜蜜與苦澀並存的青春時代。東北、青春、愛情、喜劇,糅合在一起,有跨世紀的懷舊氣息,有久違的群像式同窗情誼,青澀愛戀做得紮實,探討代際話題的親情線也是新鮮的,有主要人物三四集才出現,N男N女的交叉組合,還給觀眾帶來《請回答1988》式猜老公、站CP的懸念感。總之,雖然劇作存在小瑕疵,用觀眾的話來說,的確「入股不虧」。
這是王珍妮操盤的第一部網劇,田宇執導的第一部長片,小成本,幾乎全新人。程小貓回憶起打造項目以來,幾百人都為拍攝讓步,大家一起吃苦受罪的經歷,不由得感慨。從湖南小城拍到哈爾濱零下二三十度的戶外,為節省時間每天超12小時連軸轉,劇組人全體凍得在醫院排隊打點滴,不被外界看好,肩負的壓力更甚。主創們都是跨越千禧年的80、90後,劇中還包含了他們大量青春回憶乃至私密情感。現在,有收穫的喜悅,也還有等待後續劇情受檢閱的忐忑。
打造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不是初衷。不過不論是製片人、導演還是編劇,也都不否認對這部經典韓劇的喜歡。「《1988》每個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要看學習的是哪一點」,田宇說。編劇程小貓從中看到的是情感,導演田宇最喜歡的是細節。這一定程度上潛移默化著《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創作。而群像情感與細節,正是被觀眾稱道的地方。
劇裡講的是青春,劇外的熱血也有。不要低估初生牛犢背後,真誠的能量。
東北、穿越元素的由來
「兩個女孩除了搶一個男人,就沒有其他事可做了嗎?就這麼單薄嗎?」
2018年王珍妮找到導演田宇,就想做一部雙女主劇。那時市場上已經有《七月與安生》《左耳》,如果身份設定還是同學,很難跳出兩女搶一男的框架。她聯想到小時候看的一部經典日劇《父女七日變》,父親女兒靈魂互換,以對方的身份參與到現實生活裡,從針鋒相對到逐漸理解對方。李進步穿越回1999年,參與媽媽的青春靈感設定,就由此而來,而母女達成和解也是全劇最重要的主題。
不過那時候雖然有了穿越的設定,還沒想到加入東北元素。王珍妮記得第一版劇本還是偏傳統偶像劇,內容相對平淡,而把母女情感寫得過於沉重,又會勸退觀眾。期間項目換過一次編劇,直到遇到編劇程小貓,關於用什麼方式表達故事能更輕鬆,團隊都覺得「差口氣」。
「要不然做一個東北青春愛情?」,王珍妮提議,「那不會土嗎?」,團隊有人遲疑。
編劇、導演都來自西北,主創裡只有王珍妮和文學策劃是東北人,對於觀眾對東北元素能接受多少,大家沒有底。「故事一旦有了東北元素,創作起來特別落地」,是編劇程小貓給了王珍妮信心。
在做與平臺對接的項目PPT時,團隊即興奮又害怕。「發現在市場上找不到可以對標的作品」,王珍妮說。以往青春劇大多發生在細膩的南方,沒人做東北青春劇,這填補了市場空缺。不過他們更擔憂的是,為什麼沒有人做?
反覆調研後,團隊選擇搏一把。除主演,其餘演員都得是東北人。
故事要跨越多少年?是只講高中還是包括大學?李進步返回現代的故事要不要擴充?這群孩子的中年,要不要表現?愛情、親情、友情,分別佔的比重有多大?故事最想輸出的是什麼?怎麼推動這些情節?這些答案決定著故事的質感與走向。光劇本就打造了完全不同的4個版本。
主創團隊大多是85後,與劇中李青桐同齡,和李進步一樣來自單親家庭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劇中講述的1999年故事,也來自他們的青春,他們也尤其能理解單親家庭母女之間的擰巴狀態。這些記憶中的校園細節與成長中的私密情感挨個與編劇傾訴,成為故事血肉中重要的一部分。
程小貓從幾百個真實事件裡仔細篩選,讓劇本儘量與生活貼近。人物為什麼是這樣的性格,做出當下的選擇,都與成長環境相關。寫實創作風格下,劇對吳智勳、陳君何等人的原生家庭都下了一番重筆墨。其中還有和時代背景相關的故事,例如李青桐爸爸下崗,與90年代東北下崗潮呼應,時代變革下有人下海,也有人勉強度日,不同選擇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也有具體呈現。
「喜劇的東西在前面,後半段相對現實,露出生活的本質了。」程小貓說。怎麼跟不如意的生活和解,彌合掉原生家庭中間的裂隙,是這部劇最想傳遞的。而她最想表達的,則是「朋友」的概念。所謂的朋友,包括同學關係、親屬關係,愛情關係,一切關係最終都會回歸到朋友,李青桐原生家庭就是她最想傳遞的,吵吵鬧鬧裡,「開心快樂過一生。」
最終選擇的這一版劇本,團隊坦言還沒有修改到最為滿意的程度。不過為了能到東北實地拍攝雪景,不耽誤開機時間,一些遺憾之處也只能先擱置。
細節見真章
據程小貓透露,劇中每個人人物,每個大事件都有原型。
李青桐借鑑了製片人王珍妮的性格。第一集一出場就被公交車夾腦袋,就是王珍妮高中時候的真實經歷。李進步沒有對標一個具體的人,而是在單親家庭孩子裡尋找著共性,希望塑造出叛逆的你我他。每個人的高中時代,學校裡都有不愛學習的「小混混」,也有品學兼優的男神,陳君何、吳智勳、段霄這些男孩們,同樣是有原型的。
「有生命中不可磨滅的前男友們,有暗戀的男神,有與真正在一起的男朋友相處的過程。」王珍妮笑了,「這是編劇的青春、我的青春、導演的青春,團隊每個人都貢獻了一點自己的私密的感情和回憶。」
即便是一些配角人物,也都與現實生活貼合。編劇程小貓有一個真實的朋友綽號就叫「八蛋」,劇中的吳老師就是以她高中班主任為原型塑造的,學生時代就有一個嚴肅的教導處主任,再冷的冬天也只穿呢子大衣。除此之外,劇中人物對坐飛機的嚮往,報考空姐培訓被騙,班裡一對一學習小組,男孩女孩期待跟自己喜歡的人坐同桌,這些都真實發生在她及主創身邊。
為了選定七位主演詮釋這個故事,導演組面試了接近700人。導演田宇是青春片重度愛好者,特地在每集片頭都設計了一個與內容小呼應的小章節,充滿巧思。堅持對這部青春劇進行寫實風拍攝,堅持只選擇最合適的演員,也堅持全程現場收音,不用濾鏡不祛痘,這造就了這部劇的真實感。
在選擇演員時,製片人、編劇、攝影、造型指導組成的十幾人小組,對人物形象與臺詞功底,都進行了嚴格把關。
除了女主演陳昊宇、莊達菲,主演大多是生面孔。飾演吳智勳的古子成剛高中畢業,還沒有演過戲,飾演段霄的周彥辰大眾印象還停留在偶像選秀節目,飾演陳君何的馬思超,也是第一次正式出演網劇。就是這樣一群年輕演員,呈現出的真實感獲得了觀眾好評。
「演員調教,在選演員的時候就完成了」,導演田宇解釋說。在他看來,演員與角色貼合,對角色理解準確,就能有不錯的呈現,只是在選演員的時候要經歷尤其痛苦和糾結的過程。
為了體現出校園情誼,團隊也重視著演員私底下的情感培養。帶他們玩鬧,一起打CS,「鐵原破爛團私下也關係好,每一個人都很符合現在我們想要的樣子」,王珍妮說。
好口碑還體現在年代還原上。為了還原東北元素,王珍妮從東北舅老爺家翻箱倒櫃出幾箱家具和小擺件,用來布置場景,還分享了大量兒時照片,從中扒那個年代的細節與元素。劇中的學校,則是找到一所廢棄學校安置出來的,這些細節都被觀眾看到了眼裡。
「掛著鎖的澡堂鐵皮櫃、寫著標語的圍牆、房頂上的冰凌掛、90年代感的校門口和鐵廠籃球場,都是很舊啊。教室、老師辦公室的布置,桌子、黑板報都很貼合我們那個年代。」有觀眾評價道。
田宇透露,還在大量細節上埋了一些「東西」,希望觀眾二刷時能注意到一些細節。
不過,服裝上有不少觀眾認為太潮流了。王珍妮特地給骨朵發來小時候的照片,解釋那個時代遼寧受韓流的影響,其實服裝就已經有一定的現代感了。田宇透露,團隊調研那時候的服裝款式,的確有些太單一,在打造時會注重色彩的搭配,以達到青春劇的平衡。
在服化道的還原上,《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確是當下青春劇裡做得頗為貼切寫實的。不過對於細節控觀眾來說,一些物品的跨度,和時間節點的細微處理上,的確也存在可完善的空間。
「真誠是真的」
編劇程小貓至今還記得跨越千禧年那天的細節。「那時候大家瘋傳是世界末日,高中都在等那一天。當時半個班級一起去跨年,去西安鐘樓那兒,在大街上遊蕩,可開心了。一人買一根冰棍,不管認識不認識的都相互擁抱。後來實在沒有地方去了,就坐在一個地方開始聊天。半夜三點了,發現世界末日沒有來。每一個人在想以後長大會怎麼樣,未來會怎麼樣」,直到現在,她還清晰記得每個人許下的願望是什麼,也把這個經歷寫進了劇裡。
這是獨屬於80、90後的青春記憶。《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再現了1999年的生活,呈現的是屬於那個年代的青春群像。還沒有到來的網絡時代,不刷微博不用線上社交,學生們最快樂的青春時光,就是和朋友一起做最簡單的事,跨年、打雪仗、吃燒烤,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李進步,最羨慕媽媽李青桐的地方。
不過懷舊並不是團隊主打的風格。
由於成本限制,團隊買不起音樂版權,劇中對於帶有時代記憶的音樂沒有使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導演田宇爭取了很久,實在用不起,只能通過不同元素來體現時代,這讓他到現在都覺得難以釋懷。「音樂真的沒有錢,一百多萬」,王珍妮坦言,這是錦上添花的元素,不是決定劇集成敗的地方,團隊只能做出取捨。時間和資金,這是每個項目都要面臨的難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尤甚。
所以,當由此傾注情感打造而來的作品,和盤託出交給觀眾後,8.4分的口碑讓團隊雀躍不已。
現在,觀眾開始猜起懸疑線,好奇穿越的設定、神秘人身份最後會怎麼圓回來。這倒是出乎團隊意料的。「最想探討的核心點不在奇幻,它們都是輔助的」,程小貓解釋,希望觀眾把重心放在孩子們青春的成長和人生的選擇上。
誰是爸爸?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局面?同樣像是一個懸疑鉤子,吸引著觀眾。王珍妮沒有透露具體情節走向,對骨朵坦言,「這借鑑了主創的真實經歷,分享了很多真實的故事給編劇老師,才確定了這樣的關係的。」並強調,後續也完全沒有往狗血方向打造。
「等到你們看到結局的時候,能更理解我們想表達的:人是改變不了現實的。人沒有能力改變世界和周遭環境,只有改變自己,自己和世界和解,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才會看到更好的自己。劇名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不看到最後一集,是沒有辦法知道這個深意的。」她說。
誠然,《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不是完美的。例如穿越的李進步,假冒李青桐「大花」朋友的身份,就成功留在青桐家,不被李青桐懷疑,被李青桐父母欣然接納,再順利入學,這類情節都有再圓融的空間。年代感、時間線,一些細節的處理,同樣存在瑕疵。但,觀眾對此選擇了寬容。或許是因為,對於國產青春劇裡天然去雕飾的質樸,貼合青春回憶的情誼與情感,大家都等待了太久。
瑕疵,「這是團隊沒有辦法迴避的,但大家的真誠是真的」,王珍妮說。對於這樣一部小成本青春劇,後者顯然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