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說:「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其實這句話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女孩子們的愛情經歷。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女孩們對於愛情的認知,得出來的感受怎能完全一致?
童年時期,女孩們天真浪漫。會覺得整個世界中,最優秀的男生莫過於自己的父親。更希望多少年後,自己能夠尋找到如同父親一樣的男人,讓他作為愛情的配偶。
再等到年紀稍大一些,花苞待放時。女孩們又覺得一個人的年紀、顏值、學識如果優異一些,那完全是無上的魅力。也許有了這些,真的就夠了,足以讓自己做到義無反顧。
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又不得不會考慮一些現實問題,比如家境、資源,甚至是權力。覺得這些可以帶給人們保障,有了保障解決婚姻問題就會難一些。看上去有了些智慧,但拿到了物質,還是容易不幸福。
婚後再細看之前的愛情觀,會發現曾經的想法有一些幼稚。因為體驗了一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就能知道伴偶的人品和責任感,原來那麼難能可貴。
美麗的皮囊,無趣的靈魂,落魄的婚姻
王女士在大學期間就認識了現任丈夫小李。男方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父親是高幹,小李從小可算是沒吃過多少苦。一個男孩子保養得細皮嫩肉,比女生還美,說聲奶油小生也不過分。
小李先是追求王女士,然後王女士綜合考慮了對方的條件。畢竟小李長相不錯,清秀陽光,身材高大,家境也不錯,即便是往未來方向考慮,也是優質資源。
畢業之後,雙方也見了彼此父母,敲定了婚約,領了結婚證。但婚後不久,兩人又在柴米油鹽中產生了各種矛盾。比如說,孩子到底誰來帶?房子的裝修和買家具,該以誰的喜好風格為準?又該誰來掏錢?客房不算多,當雙方父母都想過來做客時,優先答應誰?
這些問題看上去好像是每一對夫妻都要面臨的現狀,但一涉及到責任和人品,每個人的差距都會凸顯出來。
王女士的丈夫家庭條件比較好,對工作也不上心。覺得沒有後顧之憂,反正有家裡人撐腰。從來沒有確定下一份穩定工作的小李,在王女士眼中越發變得不靠譜。
生完孩子後,王女士更是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下一代這方面,可仔細回顧一下丈夫的付出,卻發現培育孩子的路上似乎只有自己的身影,丈夫反而沒有一個父親該有的形象。
結婚之後的第6年,小李這邊傳出來了花邊新聞。王女士質問丈夫為什麼對待婚姻不忠?小李這邊的態度顯得漫不經心,只是藉口說和外面的女人是玩玩而已,不會給任何名分。不涉及王女士的利益,又何必動怒?
到了35歲時,小李還是繼續周旋在其他女人身邊,是別人心中的小鮮肉。王女士這邊也沒熬過去,最終選擇了離婚,孩子跟自己。許是做了母親,經常帶孩子,才更能夠明白一個人的人品和責任對於家庭而言,太重要了。
人品和責任,是婚姻長久的保鮮劑
不懂責任的人,會顯得十分幼稚。對於自己的未來不願意主動做好計劃。對於自己的當下,也不明白一個決定背後將該付出怎樣的義務?
一段感情在群居生活中,需要名分加持,於是不得不考慮結婚。有些感情可能邁不進婚姻的門檻,因為對方都不願意讓這段感情長久。但凡彼此做好了一輩子攜手到老的決心,又怎麼不期待婚姻?而維持感情長久的唯一態度,是該付出責任做行動,用人品做承諾。
筆者情感感悟:
感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涉及到的是雙方感受,甚至是其背後的家庭。能夠對一段感情負責,要約束自己一些漫不經心、非忠誠的行為,同時也要儘量顧慮配偶、子女以及家庭的感受,這是你我在婚姻面前本該履行的責任。
總有人去形容一段婚姻,說當初嫁錯了、眼光看偏了。但不論怎麼形容一段婚姻擁有怎樣的結局,都無法用錯和對來評價。
一個人終究會適合另一個人,這是互補問題。在考慮結婚前,女孩子們的「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的愛情觀,也可以被理解。但要明白,任何美麗的外表都是膚淺的表象,能夠陪伴自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是保質期最長的東西。這些東西是人品、是性格、更是對責任的踐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