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葉村位於浙江杭州市建德西南大慈巖鎮,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已有800年的歷史了。由於村子以村後的玉華山為主山,所以新葉村被稱為玉華葉氏,全村都姓葉。據考證,新葉村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幾百年來,玉華葉氏家族在這裡建起了大片的住宅,新葉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因此也被譽為「中國明清建築露天博物館」。
走進新葉古村,歷史的古樸氣息撲面而來,富有特色的祠堂在面前鋪開,走進這些祠堂,感受中華民族獨有的祠堂文化,古村的整個群落建築,以五行九宮布局,體現了葉家人對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的理解。
新葉古村以耕讀傳家著稱,村裡有不少學堂。而在新葉村的街巷中,會看到很多路中有一塊塊大石板連接而成,每一條石板路都通向學堂,可見讀書在葉氏家族有很高的地位。也反映了農耕社會葉氏家族「耕可致富,讀可容身」的宗族文化。六祖故裡的新興縣葉氏大宗祠,因歷史原因,於幾十年前已不存在,現在新興葉氏宗親的努力下已啟動了修建葉氏大宗祠的工程。得益於娛樂節目爸爸去哪兒的宣傳,新葉古村這座偏居建德一隅的古村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關注度,許多遊客都慕名而至。
古村的格局還是保留比較完好的,尤其是村落核心位置,會讓人有到了宏村的錯覺。而與宏村動輒上百的門票比起來,新葉古村進村是完全免費的,除非想進一步參觀那些有名的古宅大院的話是需要另買門票的,其他的話都是任意暢遊其間的。
在這座生活節奏特別緩慢的古村裡,可以欣賞到大片的荷花池塘,也有歷史悠久的古塔古宅,更有那些閒庭信步悠然自得的當地村民作為這個村落最有意思的一景呈現在遊客面前,讓人不禁發出感慨:果然這一事、一物、一人、一景的元素都是有存在的道理,他們是新葉古村最有代表的標誌。
在新葉村,有一組建築分外引人注目,這就是立於村口的摶雲塔、文昌閣和土地祠。建於明代的摶雲塔,塔身上下無任何雕飾,造型秀麗、端莊。這是一座風水塔,更重要的是,新葉村人又稱之為文風塔,以祈求文運,文風塔建成之後300多年傾巢同治年間又在它腳邊造了一座文昌閣,文昌閣是文風塔的配套建築,同樣為了祈求文運。後來在北側,緊貼著文昌閣建成一座土地祠,土地祠氣球豐年,文風塔和文昌閣企乞求文運,三者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農業時代葉氏家族耕讀傳家的理想和追求。
新葉最大的分祠堂崇仁派的崇仁堂。整幢建築坐南朝北,始建於明宣德元年(1426年),一共有四進,用過廳堂樓想連,每個堂都有一個專屬於他的故事,走進新葉村,仿佛進入時間隧道,時光倒流了數百年,我們又回到了明代, 回到了清朝。新葉村的古民居建築,從明代的流暢簡潔到清代的富藻繁麗,以至近代的返璞歸真,為我們畫出了一條思想史、審美史和社會史的完整軌跡。
新葉村從元末明初開始衰落,整個的歷史過程中都在不同時期構建的房舍中和聚落的規劃中清晰地呈現出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雕飾圖案,無不深深地烙上了時代的印記。 在一條條幽巷、一級級青石板中,我們讀到了歲月的變遷和嘆息,但我們也讀懂了新葉人的追求和快樂。這裡不僅有一座座寫滿歷史寫滿滄桑的古建築,這裡更是一方讓人流連的淨土。
新葉民風淳樸,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典禮,豐富多彩的戲文雜耍,焰火禮炮,祭祖迎神的雜藝表演及山歌對唱將傳統文化的風雅與民間藝術巧妙地結合起來。廟會期間,村中的家家戶戶都備有豐盛的飯菜和自家釀製的山村米酒,無論相識與否,一旦登門,都會受到貴賓一樣的款待。
新葉特有的八寶蓮子湯、乾菜蒸肉、棗兒糕、慄子粽、湯糰、蕎麥粿等小吃,使你在享盡眼福的同時大飽口福。尤其是新葉特色的土麯酒,是用玉華泉水釀製而成,其中配有中草藥,有消暑解疲,痛經活血址功效,色澤黃橙,似渾厚而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