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希:開羅宣言與臺灣回歸——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演講

2021-02-13 崑崙策研究院

(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開羅宣言與臺灣回歸

  ——在上海華師大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演講

  王在希 (2015年10月24日)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0周年,明天就是臺灣光復節,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上海華師大舉辦這場學術研討會,具有重要意義。

  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一個重要成果。在那場中國近代以來最為慘烈的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中,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在中國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國共兩黨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兩個戰場相互配合、協同作戰,終於徹底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使中華民族重新獲得了獨立和自由,也結束了日本對臺灣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

  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傳開後,經曆日本50年殖民壓迫的臺灣同胞奔走相告,臺灣街頭鑼鼓齊鳴,爆竹聲響徹雲霄,不少家庭焚香祭祖,告慰祖先在天之靈。因為對於臺灣同胞而言,回歸祖國意味著新生。

  在等待中國政府接收的日子裡,臺灣同胞表現出高度的愛國熱忱和自治能力,自發組織起來管理行政事務,維持社會秩序,還掀起了學習普通話的熱潮。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時,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這一天也成為了「臺灣光復節」。經歷半個世紀磨難、與祖國分離50年的寶島臺灣,終於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臺灣的光復,離不開臺灣同胞不屈不饒的抗日鬥爭。清政府籤署《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的消息傳出後,當時正在北京應試的臺灣舉人悲憤不已,他們聯名上書清政府都察院,「垂涕而請命」,力主抗日保臺。當時來自全國十八省的1300多名舉人奔走聯絡,發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強烈抗議清政府籤約割臺的賣國行徑。臺灣同胞在聽到割臺消息後,更是悲憤欲絕,他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一些臺灣愛國人士開始謀划進行武裝抗日活動,希望憑藉民間力量抵禦日軍,表現出愛國主義的偉大情懷。

  在1895年至l902年間,臺灣同胞進行了七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爭,湧現出簡大獅、柯鐵虎、林少貓等義軍首領。臺灣同胞在抵禦日軍過程中傷亡慘重,僅在彰化八卦山一役,就犧牲了5000多人。「七七事變」發生後,臺灣同胞抗日鬥爭更加悲壯。1943年至1944年在海南島有萬餘名被日本強徵的臺灣兵起義,起義失敗後,7000多人慘遭殺害。有學者統計,臺胞犧牲人數累計達65萬人,約佔當時臺灣總人口的11%。

  日本殖民者為了長期侵佔臺灣,在對臺強化軍事鎮壓的同時,推行所謂「皇民化運動」,建立奴化教育體制,要求臺灣同胞改用日本姓名和日本化生活方式,強制推行日語。但是,臺灣同胞沒有屈服,他們堅持使用漢語,開展漢文保存運動。以蔣渭水、林獻堂為代表的臺灣愛國精英,籌組反日民族陣線,力圖通過提倡漢文、發揚傳統文化等非暴力的手段達成臺灣自治目標,並為此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臺灣同胞不僅在島內堅持抗擊日本殖民者,還積極參與大陸的抗戰。黃埔軍校畢業的臺籍將軍李友邦,1939年在浙江金華成立了臺灣義勇隊,轉戰在浙、閩、蘇、皖地區抗戰,直到抗戰勝利。尤為可敬的是,臺灣同胞在抗戰期間仍然對積貧積弱的祖國不離不棄,表現出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臺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爭取回歸祖國的鬥爭,構成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抗戰史上值得濃墨重彩的光輝篇章。

  1943年開羅會議發表的《開羅宣言》是確認臺灣屬於中國的第一份國際法文件,其法律效力不容否認。1943年,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露出勝利曙光時,中美英三國首腦於1943年11月22—2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1943年12月1日發表了著名的《開羅宣言》,確認了日本發動對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侵略性質,達成了戰後對日本處置的基本安排。其主要內容有以下三項:第一,明確三大同盟作戰之目的在制止及懲罰日本侵略,並剝奪其自前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上所佔之島嶼;二、迫使日本竊自中國之領土,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海太平島等歸還中國;三、在相當時期予朝鮮獨立。

  1945年中、美、蘇、英四國共同籤署的《波茨坦公告》更是明確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不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均符合國際法,是公認有效的國際法文件,也是臺灣回歸中國的重要法律依據。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政府根據《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公告》,派員於10月25日在臺北對日軍主持受降儀式,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等重入中國版圖;日本天皇也公開承諾將履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相關條款,臺灣被重新確定為中國領土。

  《開羅宣言》70年來始終是「臺獨」分裂勢力的「罩門」。多年來,「臺獨」分裂勢力極力否認《開羅宣言》的法律效力,認為1951年同盟國與日本籤訂的《舊金山和約》才是處理臺灣主權歸屬的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條約,聲稱日本只是放棄臺灣,並未表明其將臺灣歸還中國,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其目的就是為「臺獨」尋找所謂的法理依據。兩岸同胞要共同維護《開羅宣言》的歷史定位,重視《開羅宣言》對我們今天反對「臺獨」分裂的積極意義,努力維護來之不易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

  當前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正處於一個新的重要節點上。自2008年以來開闢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正面臨著新的考驗。少數「臺獨」分子企圖幹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對此,兩岸同胞特別是學者專家要保持警惕。

  「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近八年來,正是由於臺灣當局承認並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之間才能順利進行制度化協商,籤署23項協議,達成多項共識。國務院臺辦與臺灣陸委會之間也才能建立起常態化兩岸聯繫溝通機制,並實現了負責人互訪。應該看到,「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是無可替代的,「九二共識」的核心就是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1949年以來,兩岸儘管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容改變。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辦學術研討會,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不僅要永遠銘記慘遭日本殖民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更要吸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鑑,弘揚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而努力,共同開創兩岸中國人的美好未來。

  (作者是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崑崙策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研究院)

  【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崑崙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相關焦點

  • 中國再統一,臺灣真光復!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回歸祖國75周年紀念日。
  • 《開羅宣言》"被消失" | 七十年後,臺灣仍陷「抗戰」拉鋸
    》相關內容刪除,新的歷史課綱將不以《開羅宣言》論述臺灣地位。  在廈門大學任教的臺灣法學教授傅崐成表示,1943年中、美、英3國於埃及開羅會商完成《開羅宣言》,《開羅宣言》的協商代表具有最高的職權;宣言的內容規定了具體的權利義務關係;協商各方也都按照宣言執行了相關約定。因此,《開羅宣言》毫無疑義是一項條約。  臺灣政治學者韋戈也認為,日本投降書承諾要實行《波茨坦公告》,而《波茨坦公告》表明要實行《開羅宣言》。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兩岸同胞要銘記共御外侮的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
  • 臺媒關注:臺灣光復75周年研討會聚焦反「臺獨」
    據臺灣「中央社」北京10月22日報導,北京官方當天舉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稱,決不容許臺灣再在外部勢力的幹涉下,從中國分裂出去。據報導,這場學術研討會設定的主題為「紀念臺灣光復,推進祖國統一」。與會者除汪洋外,還包括國臺辦主任劉結一、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臺灣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以及多位統派人士。
  • 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兩岸三地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日據時代臺灣文學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臺灣文學的抗日意識與原鄉情懷——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研討會在廈門大學拉開帷幕。來源:《兩岸關係》雜誌社 中國臺灣網10月29日訊 29日,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國務院臺辦《兩岸關係》雜誌社、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文宣部共同主辦,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臺灣)、《臺港文學選刊》雜誌社共同協辦,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承辦的「臺灣文學的抗日意識與原鄉情懷——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研討會在廈門大學拉開帷幕。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國臺辦強調「牢記歷史、鑑往知來」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 邢利宇)大陸方面近期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8日在北京指出,這對於兩岸同胞共同牢記歷史、鑑往知來,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共擔民族大義,共促祖國統一,共圓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具有重要意義。
  • 國臺辦: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有力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
    國臺辦: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有力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時間:2020-10-28 16:13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0月28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京開幕
  • 國民黨光復臺灣的那些塵封往事
    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對於光復的理解,那就是打敗日本侵略者,臺灣回歸中國。
  • 臺灣光復無關大陸?荒謬!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
  • 臺灣各界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光復75周年
    中新社臺北10月25日電 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當天上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勞動黨、統一聯盟黨等十幾個團體發起社會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臺灣各界人士在臺北中山堂「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共同緬懷抗日先烈。「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
  • 新華時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祖國和平統一——寫在臺灣光復75...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 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祖國和平統一——寫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連日來,海峽兩岸舉辦學術研討會、視頻連線座談會、歷史圖片展等一系列活動,紀念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的重大歷史時刻。以史為鑑,可知興亡。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抗戰取得的重要成果。我們今天隆重紀念臺灣光復,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愛國臺灣同胞談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紀念感想
    本欄目是為了幫助臺灣西進大陸的小夥伴更好的了解兩岸之間方方面面的故事,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哦!今天正題:愛國臺灣同胞談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紀念感想兩岸同舟特輯:愛國臺灣同胞們談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紀念感想1945年4月17日,臺灣革命同盟會為紀念《馬關條約》50周年發表宣言:「臺澎同胞,為著求自由解放,為著伸張正義,為著保有民族正氣,明知寡不敵眾,繼續奮鬥,抗拒強暴。起初發動7年抗戰,其次又是10年暴動,抗日反帝怒潮今日依然遍及臺澎諸島。50年間犧牲65萬人。雖然尚未成功,可是先烈的不朽精神仍不斷鼓勵著我們勇往直前,不達目的,決不停止!」
  • 國臺辦介紹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情況
    國臺辦介紹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情況 2021年01月13日 10: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3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
  • 臺灣光復70年:以史為鑑防止悲劇重演(附臺灣同胞抗日大事記)
    本刊記者 黃曉勇 攝■ 2015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0周年紀念日■ 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臺灣島內對於臺灣光復存在不同看法,甚至是曲解和抹殺歷史■ 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警示世人,必須鞏固抗日戰爭勝利成果,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兩岸共同確立民族復興目標,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附《臺灣同胞抗日大事記
  • 社評:國民黨紀念臺灣光復 紊亂的史觀
    今年是臺灣光復75周年,在臺灣執政的民進黨迄今毫無動靜;中國國民黨推出系列紀念活動,卻向大陸喊話臺灣、澎湖不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
  • 國民黨將舉辦活動,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國國民黨將舉辦活動,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包括黨主席江啟臣與前臺灣省主席趙守博等多位專家學者將與會,將討論臺灣光復在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意義,以及國民黨在臺灣光復前後所扮演的角色。國民黨也批評,民進黨當局「媚日」,對於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刻意掩過吹功。
  • 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音樂會 國民黨主席們現場飆歌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今天是臺灣光復75周年,中國國民黨在臺北市中影八德大樓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音樂會」。執政的蔡當局今天未舉辦任何紀念臺灣光復節活動,馬英九一早在臉書發文重批,民進黨居然有人說,這是與大陸唱和「一中原則」,配合大陸對臺灣進行政治鬥爭與操作,還有人堅持以「終戰」的說法來否認臺灣光復的史實。種種荒謬的言論,凸顯部分人士對歷史的無知及「國家認同」的混亂。
  • 臺灣新聞臉:臺灣光復不能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臺灣於1945年10月25日光復,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抗戰取得的重要成果。近來,兩岸同胞以多種方式來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 汪毅夫:臺灣光復75周年感言
    臺灣光復75周年感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兩岸各界代表籲弘揚抗戰精神反「臺獨」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兩岸各界代表籲弘揚抗戰精神反「臺獨」 2020-10-22 23:27:11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陳小願)紀念臺灣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