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菲
夏季炎熱,無論是時間緊張的上班族,還是熱愛廣場舞的大媽,都把鍛鍊安排在了晚上。但近日,一篇名為《晚上鍛鍊等於找病》的文章卻稱,晚上鍛鍊不僅得不到鍛鍊效果,還會傷陽氣,等於慢性自殺。這是真的嗎?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副主任醫師堵玉萍表示,人體體力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因此,傍晚鍛鍊效果較好。但晚間鍛鍊也要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體質和習慣特點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和鍛鍊強度。
58歲的王阿婆每天晚上都會約上幾個小姐妹一起去跳廣場舞,但她聽說晚上鍛鍊反而會傷身便十分擔心。但白天去鍛鍊又實在太熱,王阿婆嘗試了幾次差點中暑。王阿婆非常疑惑,到底什麼時候鍛鍊更好?對此,堵醫生介紹,西醫認為在機體對運動的反應中,生物鐘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體體力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比如,人體新陳代謝率在下午4:00到5:00達到高峰,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也達到最佳狀態;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下午5:00到6:00間最平衡,而身體嗅覺、觸覺、視覺等也在下午5:00到7:00間最敏感。因此,傍晚鍛鍊效果較好,還能助消化,利於晚上睡覺,對身體好處十分重要。
不少上班族下班後就接著進入健身房,在飢餓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鍛鍊。堵玉萍指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在這種運動狀態下很可能會出現血糖降低,引發頭暈,心慌等症狀,還會使動作失控。如果在器械上進行鍛鍊,很容易被擦傷,摔傷。因此,堵醫生提醒,晚間鍛鍊也要因人而異。特別是在開始時活動不要太劇烈,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並根據自身體質和習慣特點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和鍛鍊強度,即要掌握適時、適宜、適度、適量的晚間鍛鍊原則。
堵醫生建議,剛開始可在晚上進行一些舒緩不流汗的運動,如拉伸為主的瑜伽、散步、太極等。到達一定程度後可選跳舞、做操、做功、練劍、打太極拳、散步、快走、慢跑、遊泳等,在燈光好的廣場還可打桌球、羽毛球、練健身球、健身圈等。此外,晚上鍛鍊與睡覺的時間間隔應在2小時左右,至少不低於1小時。運動時間一般選晚餐後2小時至睡前,約19:00-21:00左右,23:00進入深度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