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如懿傳》,終於明白了如懿為什麼輸掉了愛情

2020-12-23 情感諮詢小貝

作者:若荷清寒

1

重溫《如懿傳》,我們一面感慨蘭因絮果,及爾偕老,老使我怨的悲劇,一面也反思為何情到濃時情轉薄?

少女青櫻和弘曆本是青梅竹馬,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按說,兩人的情分相當濃厚。

然而,在後宮裡的爾虞我詐,生活的瑣屑繁雜中,兩人漸行漸遠。

有人說,如懿行事軟弱,一手好牌都打得稀爛。

在我看來,如果她願意,她也可以使出大手腕,劈開兩個人的斷層。

可是,她沒有。

她始終保持著一顆初心,全身心的相信愛人,並兌現著兩人「永不相欺」的諾言。

這種傲骨、倔強、執著讓人可悲可嘆!

年少時,那時如懿還是青櫻,弘曆還沒有坐上皇位,他們之間是平等模式。兩情相悅,彼此欣賞與尊重,哪怕有什麼天大的誤會,擁抱解釋就足夠了。

後來,青櫻成了如懿,弘曆也成了皇帝,除了夫妻關係,他們還是君臣關係。

如懿一心嚮往純潔的愛情,可是君臣等級模式的核心就是權力。

處於皇位的極權之下,哪裡還能一心一意憧憬單純質樸的愛情。

這是她必輸的一點,界限不清。

就像工作中,哪裡能奢望上司能理解我們,還能平等相待。

在家裡,我們可以放鬆說笑。要想和上級建立好親密的關係,只能適當的討好迎合。

界限感不明的人,總是一根筋的固執。他們付出了很多,卻很少善始善終。

2

從小到大,就聽過各種言論:

「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就不能好好學習嗎?」「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能背叛我?」「我為這個家庭付出這麼多,你怎麼能對我這樣?」

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痛苦不堪,愛和親密的流動性完全堵塞了。

那個犧牲自我的人,他們覺得自己受苦受累,還不被理解和滿足。

那些享受「服務」的人,因不能給予同等的回報而心生愧疚,或遠離或漠視。

親密關係越來越糟糕,越來越痛苦。

有人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界限感。

深以為然,太多人把自己的事情和別人的事情混為一談。

這個別人,包括孩子和配偶,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精神意志。可是,我們總是忽視他們,漠視他們的邊界,有意無意替他們做一部分抉擇。

替孩子報考一個他不喜歡的專業,為家人任勞任怨,默默奉獻……

當你在努力付出時,內心裡就加載著對他們的希冀和期待。

一旦對方不能回報,或你的希求過高,你就無法擺脫「希求同化」的控制。

然後開始一味的強求對方理解、尊重、感恩……如此種種,使自己深陷泥足,難以自拔。

默契或者曾經有過,要麼清高的不給解釋,要麼歇斯底裡的發洩情緒。

就像《如懿傳》中的如懿,剛開始受到了委屈,被栽贓陷害為「謀害皇子」罪名,她不辯解,但憑弘曆明察。後來又被皇上誤會,和凌雲澈有私情,然而她卻幾句話懟回去。

這幾種消極的回應方式,希望心有靈犀一點通,本意是好的,然而,世事總非如願。

人總是會成長的,人心總是會變的。春到芳菲春將盡,情到濃時情轉薄啊!

3

重溫《半生緣》時,不得不佩服張愛玲洞若觀火的聰慧與明悟。

以前憎惡曼璐,對她親手毀掉曼楨的愛情,恨得咬牙切齒。

現在站在曼璐的角度,才發現一切都可以被原諒。

張愛玲也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一定會原諒現在的我。

從前的曼璐不說錦衣玉食的大小姐,至少也在父母的蔭庇下躲過風雨。

然而17歲,還是嬌俏天真的姑娘,就要背負起長女如父的責任。

她犧牲自己的愛情,以一臂之力挑起一家幾張嘴的乾糧。

其中的艱辛、委屈、不甘又擱置在哪兒呢?

當家裡人撮合妹妹和自己的初戀結合時,她連可供回味的記憶都糟蹋了。

「曼璐真恨她,恨她恨入骨髓。她年紀這樣輕,她是有前途的,不像曼璐的一生已經完了,所剩下的只有她從前和張豫瑾的一些事跡,雖然悽楚,可是很有回味的。但是給她妹妹這樣一來,這一點回憶已經很糟蹋掉了,變成一堆刺心的東西,碰都不能碰,一想起來就覺得刺心。連這樣一點如夢的回憶都不給她留下。為什麼這樣殘酷呢?」

不甘、怨恨、痛苦、委屈一股腦倒出來,她將燙手的山芋轉手遞給了妹妹,逼迫妹妹給老公祝鴻才生孩子。

聽聽她的吶喊與控訴,就知道她心裡有多委屈。

「我那時候要是個烈女,我們一家子全餓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負,我上哪兒去撒嬌去?我也是跟你一樣的人,一樣姐妹兩個,憑什麼我就這樣賤,你就尊貴到這地步?」

憑什麼?憑什麼同根生,命運卻如此不同?

曼璐早已超額付出,心理早就失衡了。

心理學說,付出者會有一種偉大感,他們會覺得自己更有權利向別人要求點什麼。為了討要公平,他們會慢慢變成索取者。

這種表面看似偉大的付出,實則想要綁架和控制關係,讓對方心生愧疚,或故作可憐求得滿足。

然而感情裡最好的心態莫過於: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願,我對此絕口不提。你若投桃報李,我會十分感激,你若無動於衷,我也不灰心喪氣。假如某天我不願再這般愛你,那就讓我們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4

有人說,人生無非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自己安排,別人的事別人主導,老天爺的事,早就超過了我們能力範圍。

然而,很多人總是常常忘了管好自己的事,操心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的事。

這種不明朗的界限,讓自己生出了無謂的煩惱。

配偶的事,孩子的事,父母的事,多少人都一股腦攬成了自己的事兒。把自己壓得氣喘籲籲,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又不甘心,用付出感來控制親密關係。

俗語說得好,距離產生美,恰到好處的邊界感讓關係更舒適。

作者簡介:若荷清寒,鹹寧市網絡作家協會會員。分享思想價值,解答心裡疑惑,是你的閨蜜益友,希望大家都能關注我!

相關焦點

  • 重溫《如懿傳》才明白阿箬為什麼恨如懿,自私霸道,害死親人!
    重溫《如懿傳》才明白阿箬為什麼恨如懿,自私霸道,害死親人!再次看如懿傳這部電視劇,我發現很多細節都是值得我們去揣測的,也同樣是值得我們去揣摩的,就如懿連身邊的人都保護不了,尤其是阿箬到死都是在恨如懿的,其實也正是說明了如懿這個人是非常的殘忍的!
  • 《如懿傳》乾隆為什麼要把如懿放在純貴妃陵寢?他的愛只有太后明白
    《如懿傳》中如懿死後,皇帝為什麼將如懿塞到了純貴妃的棺材裡?如懿身為皇后,死後沒有跟富察皇后一樣舉行三年國喪,不過是草草了事,僅僅按照貴妃的規模給辦了(皇上說是貴妃,實際上是跟嬪位一樣的)。
  • 《如懿傳》為什麼撲街了
    周迅、霍建華等一眾大咖領銜主演,延續著製作精良的路子,憑藉著《甄嬛傳》給觀眾留下的美好印象,作為其後傳的《如懿傳》,還未開播,就收穫觀眾滿滿的期待。 等到開播時,本指望著跟《甄嬛傳》一樣,看一出大女主爽戲的觀眾,都驚呆了。
  • 如懿傳巴林部 如懿傳巴林部張佳寧
    綺羅覺得這部劇只恨在生不逢時,自古續作難出佳品,前作《甄嬛傳》金玉在前,賺足觀眾眼球,因此,不論《如懿傳》怎樣,終究是難逃前作陰影;再者,早幾天播出的《延禧攻略》,女主魏瓔珞一路開掛打怪,讓觀眾直呼過癮,人心就是這樣,當你看完了爽爽的《延禧攻略》,哪怕《如懿傳》評分再高,也提不起興致了。可是《如懿傳》中的穎妃還是讓我眼前一亮。
  • 看完《如懿傳》,終於明白周迅為啥和霍建華決裂了
    《如懿傳》一定榜上有名。雖然和《延禧攻略》講的是同樣朝代的後宮故事,卻沒有《延禧攻略》中女主角一路披荊斬棘、各種神仙運氣。相反,《如懿傳》中的如懿,一直活得隱忍克制,執著於年少時的情意,最終卻看盡人心變幻,發出了「蘭因絮果」的感嘆。
  • 《如懿傳》如懿到底有多可悲!
    《如懿傳》即使已經時過兩年,但仍得到不是宮粉的追捧,小編也是《如懿傳的》一名忠實粉絲,這幾天呢也是重新刷了一遍,說實話,不得不被劇中娘娘們的演技感到折服,也為她們短暫的一生感到惋惜!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懿傳中如懿一角的愛恨情仇吧!
  • 《如懿傳》中海蘭為什麼對如懿這麼好
    相信大家在看《如懿傳》的時候肯定都注意到了海蘭和如懿之間的感情,如懿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對後宮裡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說是做到自己該做的了,不會主動去算計你。海蘭是在王府裡就和如懿是姐妹的了,後來進了皇宮,兩人的感情也是一直都特別好,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海蘭對如懿實在是太好了,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海蘭為什麼會對如懿這麼好吧。
  • 《如懿傳》如懿自盡,如懿墓旁葬著誰,讓惢心江與彬掃墓看到大哭
    今晚我帶大家剖析一下《如懿傳》的結尾劇情,為什麼大家看到如懿墓旁邊的那位逝者比看到如懿還要難過悲痛。《如懿傳》如懿自盡,如懿墓旁葬著誰,讓惢心江與彬掃墓看到大哭在剛剛大結局的《如懿傳》中,結尾的劇情是凌雲徹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已經成為了最低等的小太監,自古皇帝都無情這句話說的一點也沒錯,得知凌雲徹對如懿有愛慕之情,就直接把凌雲徹給廢了,還故意讓凌雲徹在如懿面前伺候,不光是凌辱還加羞辱,而且這也能明顯看出是故意的,還有別的解釋嗎?
  • 《如懿傳》33如懿揭露皇后真面目 慧賢皇貴妃如夢方醒為時已晚
    《如懿傳》第三十三集如懿帶著惢心走進了鹹福宮,偌大的院子空蕩蕩的看不到一個人。茉心正在餵貴妃喝藥,厚厚的門帘掀起,一股刺眼的光線照進了屋裡,慧貴妃下意識地以為皇上來看她了,看清楚了來人,不由得一陣失望。
  • 為什麼《如懿傳》看得這麼憋屈?
    如果說《甄嬛傳》講的是愛情的毀滅,那麼《如懿傳》講的便是婚姻的毀滅。兩者核心都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夢想,但所處的情感階段不同。拿《甄嬛傳》裡的純元皇后來說,她和少年四郎的感情,就相當於《如懿傳》裡青櫻和少年弘曆的感情。
  • 如懿傳:如懿遺囑沒提及海蘭?最後一面都不願意見,你看明白了嗎
    《如懿傳》這部劇大家都看過吧,這是一部很不錯的宮鬥劇劇情也是很好的照進了生活,很多網友們剛開始是不是衝著弘曆和如懿的感情來的吧!畢竟他們剛開始在劇中是很恩愛的,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的感情越來越不好,如懿終也看到了皇帝的真面目。
  • 如懿傳:如懿去世之前為什麼要叫開容佩?她的用意很感人!
    導讀:《如懿傳》如懿去世之前為什麼要叫開容佩?她的用意很感人!
  • 《如懿傳》中如懿為什麼撫養大阿哥?她是為穩固自己地位嗎?
    《如懿傳》中如懿為什麼撫養大阿哥?她是為穩固自己地位嗎?皇帝發現大阿哥被下人苛待後,他便想要給大阿哥找一位繼母,皇后、貴妃和如懿都想要爭奪大阿哥的撫養權,皇后和貴妃想要爭奪撫養權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如懿又是為什麼想要撫養大阿哥,她也是為了穩固自己地位的嗎?
  • 如懿傳:乾隆愛過如懿嗎?青梅竹馬真的不能白頭到老?
    《如懿傳》這部劇已經刷了很多遍,感覺這是一部好劇,尤其是前半部分,宮鬥水平高,演員演技到位,有很多精彩的部分,而最感動人的是如懿的初心一直未改。一是弘曆選福晉的時候,二是皇帝送如懿進冷宮的時候。《如懿傳》這部劇是《甄嬛傳》的續集,一開始的時候弘曆還是親王,當時三阿哥已經不中用了,弘曆是唯一可以繼承大統的人,而他選的福晉將直接影響他未來的帝王之路。當時弘曆選了如懿,因為愛情!
  • 看完電視劇《如懿傳》,如懿的死亡原因到底是什麼?
    最近終於看完了之前熱播的《如懿傳》,感覺自己是真的慢半拍。不過又開始了自己的腦洞大世界,在電視劇中如懿是得了肺癆所以去世的,但是好端端的為什麼會得肺癆呢?這不免讓人不好好想想。在經歷自己兩個孩子接連早夭後,如懿傷心欲絕,皇上卻聽信流言,覺得是如懿的命相不好害了自己的孩子,始終不相信她,不願意見她。這不免又讓我想起如懿在生永璂的時候,皇上一直在佛堂求賜給他一個嫡子,而不是說如懿母子平安,如懿能好好的。其實皇上因為自己的原因終究還是很在意嫡子這個身份的,原來在他心中她始終只是次要,可以捨棄。
  • 重看《甄嬛傳》,才明白為什麼甄嬛贏了,如懿輸了
    最近把從前沒看完的
  • 為什麼《如懿傳》讓人越看越上癮?
    總結就是:越看越迷,越看越欲罷不能,接下來的幾個月,只要你看了如懿傳,我們就是朋友!正所謂再一再二沒有再三,這第三次刁難,如懿終於反擊了。她把抄好的佛經,直接送到皇上手裡,藉由皇上的口,讓貴妃閉嘴。正如如懿所說,要讓貴妃知道,什麼是分寸!
  • 《如懿傳》的愛情,是權力的祭品
    如懿傳《如懿傳》播出時,也出現了很多的吐槽,比如對角色服飾頭飾的話題,又比如對演員選擇的話題,更有比較專業的圍繞情懷發展邏輯和緊湊度展開的話題。但這些年的翻拍劇看下來,得說《如懿傳》是不錯的了。如懿傳再來看看男主女主的愛情故事。
  • 《如懿傳》當初審核屢屢不過的原因,看了原著才終於明白!
    《如懿傳》當初審核屢屢不過的原因,看了原著才終於明白!當然了,小編也不例外,興衝衝跑去看原著,等真的看了,小編不禁脊背發涼,原著中的宮鬥殘忍程度堪稱五顆星!小編也沒少看過宮鬥類的小說,《如懿傳》的姊妹篇《甄嬛傳》也是從頭看到尾了的,但是沒有哪一篇小說能像《如懿傳》裡描述的那麼殘忍。什麼貓刑啊、手撕胎盤啊、各種墮胎、各種殘害皇嗣的手段讓人看得實在是心驚。
  • 如懿傳為什麼下架-如懿傳下架是怎麼回事
    如懿傳為什麼下架?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就突然顯示下架了,很多還想重溫一遍及剛想想來看的夥伴都很苦惱,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如懿傳下架原因。  沒過多久,網友發現,與《延禧攻略》差不多時期上線的《如懿傳》也已經下架了,隨後,「如懿傳下架」也登上了微博高位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