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嵊州警方在辦理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的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詐騙的贓款並沒有匯入自己的戶頭,反而被人中途「截胡」了!巡線追蹤,民警發現,以李某為首的犯罪團夥從買賣銀行卡、為詐騙團夥洗錢過程中找到「靈感」,「截流」詐騙贓款,從而謀取暴利。
小夥遭遇「彩票」詐騙,資金去向詭異
今年5月,嵊州警方接到市民楊先生報警,稱有一陌生男子加其微信,告訴他某APP平臺有程序漏洞,可以買彩票穩賺不賠。在對方唆使下,楊先生下載了該APP,在充值小額試水獲得不菲收益後,楊先生再次充值9000餘元。然而,這次轉帳後,楊某無法在平臺操作也無法進行提現,對方告知因其違規操作,系統將帳號鎖住了,需要繳納11888元保證金後方可解凍。直到此時,楊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接到報警後,嵊州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立即對此案展開調查,通過分析楊先生的銀行帳戶,民警發現被騙的錢款轉入到雲南昆明一名李姓男子的銀行卡中。令警方奇怪的是,李姓男子近期曾頻繁出入銀行,大大方方地取錢。這麼快就找到了狡猾詭詐、擅於隱藏的詐騙團夥?這與以往的偵辦經驗不相符啊!
帶著疑問,辦案民警在雲南、四川等地落地鎖定了多名涉案嫌疑人,組織多名警力赴三省展開收網行動,共抓獲以李某為首的犯罪嫌疑人16名。
然而,接下來的調查讓民警大跌眼鏡:李某團夥並不是詐騙楊先生的詐騙分子!
涉足灰色產業,利用掛失手段「截胡」贓款
嵊州警方深入調查發現,在昆明當地一些沒有工作、遊手好閒的年輕人常常到各個銀行辦理銀行卡,隨後轉賣給他人,以此賺取300至500元不等的「辛苦費」。而李某就是以收購、倒賣銀行卡賺取差價為生。當然,李某心知肚明,那些所謂「客戶」卡裡的錢,多是些來路不明的錢。
2019年6月,李某將收購來的銀行卡套件賣給福建泉州某「客戶」後,久久未收到其付款。在好友楊某的提示下,李某通過某平臺查詢到卡中有錢,便將卡通過某種手段掛失後取出了裡面的錢。
「這樣來錢的速度太快了!」嘗到了甜頭的李某,仿佛找到了生財之道,逐漸不滿足於買賣銀行卡賺取小錢的生意,開始組織更多人謀劃吃「黑錢」。
警方調查發現,李某團夥將銀行卡賣給「客戶」後,會安排專門的團夥成員盯著帳戶,一旦有資金進入就通過網銀轉帳予以截取非法佔有。據調查,在不到一年時間,李某團夥因此獲利40餘萬元。
目前,該犯罪團夥已被嵊州警方移送起訴。
「黑吃黑」案件背後,是細思極恐的真相
縱觀整個案件,正是因為部分年輕人為了蠅頭小利販賣自己的銀行卡,甘心淪為犯罪團夥的「幫兇」,李某等人才有機會收集、販賣銀行卡,從而成為幕後詐騙團夥資金中轉的其中一環,為詐騙分子提供通信、資金結算等各方面的幫助,讓真正的詐騙團夥隱藏得更深。可以說,這類黑灰產業鏈的發展給案件偵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利劍出鞘,絕不手軟。公安機關會繼續保持對此類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同時提醒廣大市民:防範電信網絡詐騙,以防為主,以防為上,切記「不聽不信不轉帳」,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