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弗萊克已經確認會在《閃電俠》中回歸蝙蝠俠,但是在DCEU的電影中,他扮演的黑暗騎士可能會死去。
本·阿弗萊克在2016年的《蝙蝠俠大戰超人》中首次亮相時,人們對這個角色的選擇產生了分歧。
一些粉絲喜歡他所飾演的布魯斯·韋恩,而另一些人則覺得蝙蝠俠的殘暴難以忍受。在扎克·施奈德2017年在超級英雄團隊中創立了正義聯盟之前,大本也曾在《自殺小隊》中客串。
由於《正義聯盟》的反響不佳,大本有些灰心了。據說華納兄弟仍在製作大本的《蝙蝠俠》電影,後來大本還是退出了,這個《新蝙蝠俠》最終被馬導重新接手變成了現在的《蝙蝠俠》版本。
這個結局最終成為了大本飾演《蝙蝠俠》故事的結局,沒有送別儀式也沒有什麼說法,大本就這麼默默地退出了。
現在,本·阿弗萊克將會在2022年的《閃電俠》中回歸蝙蝠俠一角。《閃電俠》這部醞釀已久的電影現在正成為DCEU中具有開創性的一部作品,它引領了DC電影多元宇宙時代,並將DC帶向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並且DC想要改變現狀,華納公司已經將羅伯特·帕丁森定位為主要的DCEU蝙蝠俠,所以在《閃電俠》電影中,大本飾演的黑暗騎士可能會有一個因為死亡消失的結局。
《閃電俠》將改編熱門漫畫故事情節閃點事件,巴裡·艾倫穿越時空回到現實世界。《閃電俠》的情節不會完全按照漫畫的版本,但肯定會選擇一些漫畫當中的情節。
據說米勒飾演的巴裡·艾倫在影片中造訪了「多個平行宇宙」,從而揭開了電影多元宇宙的面紗。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DC漫畫書中出現,意味著每一部DC的電影和電視劇都存在於一個統一的多元宇宙中。
這使得DC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創造出更多獨立的故事,並且可以選擇讓它們在平行宇宙中互相交叉,這給了電影人更大的發揮空間。
就像《閃電俠》將要講述的故事一樣,導演安迪·穆斯基耶蒂已經證實,DC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每一部電影都包含在DCEU多元宇宙中,這意味著觀眾可以在電影中看到超級英雄的不同版本。
這也意味著《閃電俠》將會展示多個版本的蝙蝠俠,而據報導,麥可·基頓將會在電影中繼續扮演蝙蝠俠。
米勒的閃電俠在試圖穿越回過去拯救他母親的生命時,很可能會在另一個現實中發現基頓的黑暗騎士。
當然,這個版本的閃電俠和大本的蝙蝠俠在《正義聯盟》中並肩作戰,因此,大本在《閃電俠》中回歸是很有意義的,很有可能延續他們在《正義聯盟》中的導師關係。
但隨著電影中出現了多個平行宇宙,米勒飾演的閃電俠至少會遇到基頓和阿弗萊克之外的多個版本的蝙蝠俠。
這部電影最終將會和《無限地球危機》一樣,用多種方法將DC宇宙聯合起來。
DC和華納兄弟即將進入DCEU歷史上一個真正激動人心的階段。隨著多元宇宙將多重現實的概念引入到主流超級英雄系列中,同一英雄的不同版本立刻變得觸手可及。
那麼在多重宇宙當中,如何處理帕丁森蝙蝠俠和大本蝙蝠俠的關係呢?
估計就是給他一個明確的送別,如果大本的蝙蝠俠在《閃電俠》中死去,米勒的閃電俠可以為他提供一個合適的接班人,為DCEU帶來同樣的情感背景,因為兩人都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並且不需要立即在閃電俠的時間線中插入一個新的蝙蝠俠。這樣華納就可以在帕丁森飾演的《蝙蝠俠》當中大展拳腳了。畢竟,阿弗萊克已經完成了他的故事情節,而布魯斯·韋恩也恰當地將他的智慧傳授給了巴裡·艾倫。
阿弗萊克在《蝙蝠俠大戰超人》中首次扮演蝙蝠俠時,就扮演了一個粗心又殘忍的反英雄形象。
在這個角色的老版本中,「蝙蝠怪」(Batfleck)是一個厭倦了的義務警員,他習慣於用自己的蝙蝠符號給罪犯打上烙印,對人類的生命毫不在意。
隨著電影的發展,蝙蝠俠的道德在他與超人的互動中得到了提升。而《正義聯盟》中出現的黑暗騎士是一個更為謹慎的版本,在那裡,他的任務是通過組建一個團結的英雄團體來保護世界。
後來,觀眾和影評人對這部電影的反應非常糟糕,大本也退出了自己的蝙蝠俠電影。
當然,如果大本的蝙蝠俠在《閃電俠》當中出現的時候,這個時候蝙蝠俠應該繼承了扎導宇宙當中的大部分設定。畢竟大本也是從一個正義邊緣的反英雄回到了充滿道德和希望的超級英雄。
並且在《閃電俠》當中,大本和巴裡也能夠成為一對非常好的良師益友。這樣巴裡也會從蝙蝠俠身上學到很多成熟的東西,最終成長為DC宇宙當中新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