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飛克萊因藍 行為藝術 空間站
為什麼藍色如此受歡迎?
心理學家可能會告訴你,藍色之所以獲得喜愛,是源於文明的演進。在人類還以狩獵和採集為生時,接近清澈的藍天和水源更有可能活下來,於是這種傾向演變成了先天偏好……balabala
是嗎?呵呵。
這時候歷史學家會立刻站出來打臉。因為人類並不是一開始就喜歡藍色,4500年前,大多數文明中甚至還不存在「藍色」的概念。古羅馬人嫌惡藍色,認為那是野蠻人的色彩;中世紀早期的神學家對藍色棄如敝履,藝術家們從不用它讚美生活,只用它刻畫魔鬼的形象……
那藍色是怎麼翻身的?這得看你說的是哪種藍了。
畢卡索 Picasso - 藍色列車
在藝術史裡,藍色顏料的來源稀少,製作複雜;人們為了獲取它耗費心力。藍色顏料的背後是科學發明、全球貿易以及藝術家的創意變通共同交織的豐富歷史。從古埃及人創造的第一種人造顏料到過去幾十年內發現的新色調,以下是藍色在6千年藝術史裡的精彩故事。
Egyptian B埃及藍
古埃及墳墓中的壁畫 c.1350 BC,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古埃及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憑藉智慧和雙手創造出的藍色。大約在公元前2200年,也就是金字塔建成的時候,埃及人將含有銅的礦物、石灰巖和砂子的溶液混在一起加熱,再把得到的不透明藍色玻璃粉碎,與蛋清、樹膠糅合,創造出一種持久的藍色顏料。
這種複雜的生產工藝一直傳承至羅馬時代——但正如前文所說,古羅馬人並不待見藍色,於是這種藍逐漸消失在文明中。直到2006年,科學家喬瓦尼·維利意外從一個古希臘大理石水盆中發現了它,才讓它重回視線。現在,埃及藍這種顏料還被用於生物醫學分析和雷射的研究。四千年後,仍然高級。
古埃及的河馬雕像 c. 3800-1700 BC,收藏於羅浮宮
在大約2千年後的2006年,科學家喬瓦尼.維利把埃及藍帶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當他用螢光燈觀察一個有2500年歷史的古希臘大理石水盆時,他意外地發現容器的藍色顏料開始發光—說明埃及藍放射紅外線。雖然文物上遺留的埃及藍已經被衝刷乾淨或者不能被肉眼識別,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在古代遺物中找到了它的痕跡。現在,科學家們還用埃及藍這種顏料來做生物醫學分析和雷射的研究。
Ultramarine 深藍色
拉斐爾·聖齊奧 Raffaello Sanzio - 金翅鳥聖母像
深藍色是從天青石中獲取的顏料,在數世紀中,人們只有在阿富汗的一座山脈中才能找到這種半寶石。6千年前,埃及的商人開始進口這種石頭,用它裝飾珠寶和頭飾,但他們從沒有弄懂怎麼從中製造出鮮亮的顏料。在第6世紀,這種顏色第一次作為顏料被用在阿富汗巴米揚的佛教壁畫上。
大約7百年後,深藍顏料來到了威尼斯,很快便成為中世紀的歐洲最追捧的顏色。長達幾個世紀,天青石的價格堪比黃金。由於其昂貴的價格,藝術家只有在創作最重要的人物(聖母瑪麗亞),或者為能提供最豐厚佣金的僱主(教堂)工作時,才會使用深藍色。傳說,米開朗基羅沒有完成《埋葬》(The Entombment,1500–01)就是因為他沒有足夠的錢購買深藍色顏料。拉斐爾在描繪聖母瑪利亞的藍色袍子時,只在石青藍的內層之上極少量地使用了深藍色。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卻毫不克制地購買深藍色顏料,這种放縱讓他負債纍纍。
約翰內斯·維米爾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The Girl With The Pearl Earring
因為居高不下的市場需求,在1824年,法國的一個協會公開徵集:任何人只要能發明製造深藍顏料的方法,就能獲得6千法郎的獎賞。法國一位化學家和一名德國教授先後在幾周內找到了解決方法,導致比賽的結果充滿爭議。不出意料,法國的評委會最終把獎勵發給了法國人,並且把這種新的人造顏料命名為「法國深藍」。
Indigo 靛藍
Tye-dyed cloth (adire oniko) with full moon (osu bamba) 收藏於西雅圖藝術博物館
靛藍是一種天然的染料,被用來為面料、服裝、紗線和奢侈的掛毯染色。十八世紀,它成了備受追捧的進口珍品,這種渴求刺激了歐洲國家與美洲間的貿易戰爭,加劇了非洲奴隸販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贊助了美國獨立戰爭。
直到1880年,人類發明了人造靛藍,這種顏色日漸普及。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服裝行業的首選用藍,成為T臺天橋上的常客,也是安迪·沃霍爾口中:「I want to die with my blue jeans on.」的那種藍。
在17和18世紀,靛藍是備受追捧的進口珍品,這種渴求刺激了歐洲國家與美洲的貿易戰爭,加劇了非洲奴隸販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贊助了美國獨立戰爭。靛藍是一種天然的染料,被用來為面料、服裝、紗線和奢侈的掛毯染色。
Basinjom Mask and Gown, 收藏於西雅圖藝術博物館
靛藍在英格蘭尤其受歡迎,在那裡,物理學家牛頓創造了「有色光譜」這個術語,他相信彩虹由7種不同的顏色組成,包括靛藍和橙色。1880年,人們發明了人造靛藍,到1913年基本取代了天然的靛藍顏料,人們所穿的牛仔褲就是用人造靛藍染色的。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將另一種競爭品:埃希氏菌帶進了市場,這種特製的菌造成的化學反應與用植物提煉靛藍是一樣的。這種被稱為「生物—靛藍」的方法在未來可能會把牛仔布製造業變得更加環保。
Prussian Blue 普魯士藍
巴勃羅.畢卡索—— La Célestine, 1904
在牛頓發表彩虹的7種顏色報告的前一年(1703),一種新的藍色在德國柏林誕生。燃料製作者約翰.雅各布. 迪斯巴赫當時正在研究一種胭脂蟲的紅色顏料,他沒有注意到一種碳酸鉀原料與動物血液接觸了。意外的是,紅色燃料與紅色的混合變成了一種鮮亮的藍色,動物血液引發了一種少見的化學反應,生成了亞鐵氰化鐵—如今被稱為普魯士藍。
葛飾北齋 Katsushika Hokusai - 神奈川沖浪裏 The Great Wave of Kanagawa
法國畫家珍.安託萬.華託,日本畫家葛飾北齋,以及西班牙藝術大師巴勃羅.畢卡索在其創作的「藍色時期」都大量使用普魯士藍。然而,普魯士藍的成功不限於作為顏料的角色。1842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 赫歇爾爵士發現普魯士藍對光有一種獨特的敏感性,這可以被用來製作畫的複製品。赫歇爾的圖像複製方法對建築師非常有價值,他們由此可以輕鬆地為自己的建築平面圖製作多種版本—藍圖。在當代醫學裡,普魯士藍有一個非常不同的作用:它被製成藥丸,用作重金屬中毒的解毒劑。
International Klein Blue 國際克萊因藍
伊夫·克萊因 Yves Klein - 無題藍色繪畫
如果要評選出藝術界影響力最大的藍色,答案一定是克萊因藍(IKB)。從1957年開始,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就只用一種自己創造的藍色創作,他相信只有最單純的色彩才能喚起最強烈的心靈感受力。幾年之後,他乾脆給這種新的顏料製造方法申請了版權,將它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IKB)。
受克萊因的啟發,藝術家德裡克·賈曼拍攝了電影《藍》(1993),這部電影從始至終都是滿眼的深藍色,沒有畫面或情節,也沒有對白跟人物,只有詩意的背景音樂和賈曼安靜的自白;2008年,英國藝術家羅傑·海潤斯在他的作品《捕捉》(2008/2013)中用明亮的藍色水晶覆蓋了一所被遺棄的倫敦公寓;而德國藝術家卡塔琳娜·費裡奇的雕塑《哈嗯/公雞》(2013)乾脆把一隻巨大的深藍色公雞放到了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
伊夫·克萊因 Yves Klein - 藍色的維納斯
克萊因藍至今影響著世界,尤其在藝術領域。受到克拉因的啟發,電影人德裡克.賈曼拍攝了電影《藍》,在這部電影裡,從始至終都是滿眼的深藍色。沒有畫面或情節,也沒有對白跟人物,只有詩意的背景音樂和賈曼安靜的自白。最近,英國藝術家羅傑.海潤斯在他的作品《捕捉》中用明亮的藍色水晶覆蓋了一所被遺棄的倫敦公寓; 德國藝術家卡塔琳娜.費裡奇的雕塑《哈嗯/公雞》(2013) 把一隻巨大的深藍色公雞放到了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藝術家們恨不得用藍色佔領世界。
新發現:YInMn 藍
YInMn藍
2009年,化學家馬斯.蘇博納瑪尼亞和他的學生在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電子工業的新原料時發現,他們的一個樣本在加熱後變成了明亮的藍色。 他們把這種由釔、銦和錳等化學元素組成的藍色成為YInMn藍。
藝術家用「YInMn藍」系列顏料作畫
在2016年6月,這種藍色投入到了商業使用中。這是一種耐用、安全又方便生產的藍色,它持久而穩定,即使在油和水裡也不會褪色。它有一種能夠降溫的性質,所以未來可以用在環保的房屋建造中。蘇博納瑪尼亞教授把它的樣本寄給了當地的一些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用 YInMn藍創作了一些作品。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的福布斯顏料集已經把YInMn藍收進館藏。作為21世紀人類最新發明的顏色,YInMn藍將會和古埃及的藍色一起成為人類智慧和藝術的見證品。
【藝 道 美 學 館 】
都 市 園 林 的 美 學 課 堂,仰 山 湖 畔 的 藝 術 茶 館
書畫營銷、美術培訓、少兒公益
了解課程詳情,點擊下方連結
古琴/少兒美術/太極/刺繡
長按下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關注後,即可進入【藝道美學館】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