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足夠努力,並且足夠幸運。
看了「創造101」的先導紀錄片《女團》,才知道,隱約有點印象的那個1931女團,已經解散了。
而很多人直到今天都還沒聽說過這個組合。
紀錄片裡的這個女孩子,是1931的前隊員陳怡凡,今年20歲。
當初,1931海選出了十幾個女孩子,封閉式集中訓練生活,公司為此整租了一棟物業來做宿舍。
這些十幾歲的女孩子們,在這裡居住,在這裡練習唱歌和跳舞,在小小的劇場舉行演出,夢想著有一天,能被很多很多人喜歡,能登上萬眾矚目的舞臺。
1931組合號稱五億重金打造,女孩們的生活條件還比較優越,有宿舍、有食堂、有排練廳,還有平時做直播或者拍照的攝影棚。
在服裝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衣櫃,用來存放那些花哨的演出服裝,據說演出服裝也是專人設計製作,每一件造價都要2000-3000元。
然而這樣經過了三年後,2017年12月29日,公司宣布組合解散了。
硬是沒有撐過元旦。
攝製組帶著這個女孩子故地重遊,看到的,當然只有斷井頹垣。
家具全部搬走了,只留下滿地花花綠綠的演出服。
訂製時花了好幾千塊的花哨服裝,變賣的時候,還不如木頭板子有價值,慌裡慌張的被丟了一地。
撿起來曾經小心呵護的演出服,女孩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上面的灰塵。
又忍不住癟癟嘴,要哭了。
是啊,朝夕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努力前進了三年的地方,說沒就沒了。
那些揮灑過的汗水呢?那些懸掛在天上的夢想呢?
也說沒就沒了嗎?
日系vs韓系,要多少女孩來祭。
成熟的女團運營分為兩種:日系、韓系。
▲韓國頂級女團 少女時代
韓國練習生往往經過長達三五年以上的訓練,再由公司挑選出道。可以說,韓系偶像制度下,能夠到達「在公眾面前表演」這一步的,已經都是層層篩選後的精兵強將。
以韓國女子天團「少女時代」為例,練習時間最短的金泰妍是3年4個月,練習時間最長的鄭秀妍達到了7年6個月。她們大都從小學就參加了徵選,出道年齡在16歲-19歲間。
在枯燥的練習生生涯裡,她們每天放學後要來公司練習唱歌跳舞,也包括學習如何接受採訪,如何對著鏡頭講話。每個月公司還會舉行考核,進行嚴酷的優勝劣汰。
▲少女時代成員 徐賢
我們看到的少女時代是9個人,而在這之前,還有許多女孩,她們也經歷了七八年的練習期,卻止步在最後一次篩選,沒能出道。
能夠出道是一種幸運,出道之後發展的如何,也要看運氣。在少女時代之後,同公司推出的下一代女團f(x), 雖然只晚兩年,卻在資源和運氣上遠遜前輩,以至後期有成員退出、有成員轉型做美妝博主、也有成員公開在SNS上發表對公司的不滿。
▲F(x)成員 Amber發文斥公司不作為
韓系偶像系統成本高、時間長、需要強大配套支持。中國的各家公司也招募了練習生,但最終能否見成果,還需要更多時間觀望。
而SNH48、蜜蜂少女隊則選擇了日系「養成」這條廣撒網先撈魚的路線。
它們效仿的日本偶像第一品牌AKB48,既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個成功的真人秀模式,也是一個成功的造星模式,也是一個成功的文化模式。
▲AKB 50th單曲[11月のアンクレット]
如果你是一個心懷偶像夢想的少女,在韓國,你要去應徵經紀公司的練習生,然後苦練三五八年,不要長殘、或者整容成功,然後在十幾歲的時候出道表演。
在日本,你就去應徵AKB48系,如果入選,恭喜你,差不多下個月就可以上臺表演了!
AKB裡通過徵選的少女,稍加練習即可登上小劇場舞臺,通過實戰來磨練自己的舞臺表現力,在這個過程中,一邊積累舞臺經驗,一邊積累粉絲。
▲AKB48 劇場公演
甜美的少女們每天晚上在小小的劇場表演歌舞,即使最後一排的觀眾也可以用肉眼看清她衣服上的紐扣。
「可以面對面的偶像」——就是AKB48創始人秋元康的理念。
所以說,日本偶像與韓國偶像的定義本身就不同,韓國偶像是要成為粉絲心裡的「神」,要成為粉絲爭相模仿的對象;而日本偶像明擺著就告訴你,我們不是專業的歌手演員,我們就靠可愛,請喜歡我吧~
粉絲因為參與了這個女孩的成長,看她進步,為她開心,所以願意支持她,甚至願意真金白銀的花大價錢來支持她。
官方為粉絲的錢創造了各種收款方式:可以買劇場門票去看演出,可以買這個女孩的周邊產品,比如印著她頭像的扇子啊、照片啊、燈牌啊之類的。
還可以去參加「握手會」。官方會不定期舉辦握手會,買一張專輯可以換來5秒或者10秒的時長,與你喜歡的少女一對一接觸,也會有人一箱一箱的買,就為了能和她多講一會話。握手會的成績也很影響公司對於這個女孩的評價和資源側重。
▲AKB48 握手會
AKB最為激動人心的、同時也是粉絲鈔票最劇烈燃燒的,就是面向全員的「選拔總選舉」。總選舉每屆都會全國直播,據說關注度比日本國會選舉還要高一些。粉絲通過買專輯獲得選票,用選票投給自己支持的女孩。
AKB48最早只有本部,隨著繁榮昌盛,在各地廣開NMB48、HKT48等分店,所以如今AKB全員總人數達到300以上。
選拔總選舉,就是要在這300多人裡,選出16個人,參與下一張單曲的錄製。
你支持的女孩每天大汗淋漓的為你跳舞、賣力的跟你揮手、甚至還叫得出你的名字、祝你晚上做個好夢,如今總選舉到了,她眨著眼睛看著你,說這是她的夢想,她想要更靠前的排名,想要更閃耀,你投不投?你燒不燒?
▲未獲得理想排名,而感到不甘心
AKB的這一選舉模式天才的融合了偶像夢想和粉絲經濟。排名靠前的女孩會獲得更高的知名度和曝光機會,包括上電視表演、上雜誌封面、參與綜藝節目等。在這一年裡,這些女孩也會盡力表現自己,以求擴大影響、招募到更多的粉絲,好在下一年的總選舉裡更進一步。
粉絲因為一種「共同戰鬥」的心理,也會更加追隨,更加死心塌地。
▲2017總選舉前16位
韓國節目「Produce 101」其實可以看作AKB總選舉的縮略版。「Produce 101」是2016年韓國Mnet推出的女生偶像選拔節目,在11期的節目裡,給女孩們各種展示的機會和舞臺,然後通過大排名來決出101人裡的前11位。
這個過程既能給女孩子們圈粉,也能保證節目的可看性。
不過,因為來自不同的經紀公司,前11名只進行為期1年的組合活動,並不是真正成團。說到底這只是一個綜藝節目。
▲Produce 101 第一季勝出的11人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
在韓國,一代一代的女團都有可以望見的目標。成熟的練習生制度和高質量的包裝團隊,一茬一茬地輸送著新鮮面貌,三不五時的就能到我大中華收割一批粉絲。
▲抖音上大熱的蹦迪舞,來自韓團MOMOLAND
在日本,AKB也已經創造了一個可見的時代。以秋元康為首的製作團隊,一首接一首的打造全民神曲,親手把一個小劇場演出送上了日本春晚的大舞臺,送上了東京巨蛋的演唱會。
在中國,據說有400多個女團。
你聽說過幾個?
她們的歌曲,又有幾個人會唱?
逆風翻盤,向陽而生——是中國版「創造101」給自己的口號。
比起「越努力、越幸運」的男團「偶像練習生」,女團反而更加「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志未酬誓不休」。
「來101是我背水一戰」
「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時候」
「眼裡會有光」
「而我不想讓這光芒熄滅「
中國人口基數龐大,所以單拼人頭和素質,可愛的女生肯定遠超日韓。然而為什麼中國一直沒有頂級女團。
幾年前國內出現過一支女團叫做 「I ME",走韓系路線。其中包括前屆超女十強的選手李媛希、巴啦啦小魔仙的劉美含,由天娛傳媒打造。
然而這一團卻曇花一現不見了。
其實這一團裡短髮的這個叫易易紫的姑娘,從MV裡看是很吸引眼球的,很適合女團。可惜,I ME 至今就發了一張專輯,沒有更多的展示機會給她。
如今,她也早已過了女團唱跳的年紀,專心做演員工作。
▲易易紫
對於女團來講,年齡是一大限制。在AKB48裡,13、14歲出道是比較標準的年紀。而一旦過了20歲,就被認為是「大人」了,隨著年紀增長,成員會陸續「畢業」,轉行去做演員或者個人歌手。
韓國的女團大多16、17歲出道,發展順利的話,大約有十年左右的生命期,也是一般公司籤約的年限。
女團的生命值有點像運動員。奧運會的解說常常講:這是他最後一次衝擊奧運獎牌的機會,下屆奧運會他就退役了。這次「創造101」對很多女孩來說也是一樣。
如果這次還找不到位置和生存模式,這屆女孩子只能揮手作別。
這個位置,不僅女孩在找,經紀公司也在鑽營。
國產養成系女團,究竟缺什麼
1931組合解散了,好像沒存在過一樣。只剩下17歲的少女變成了20歲。
不論是握手會還是總選舉,國產女團把AKB的套路學了個十成足。而相比AKB的早期的「樸素」,這些女團在服裝、劇場、印刷品方面,早已經一步到位。
然而為何無法複製AKB的神話呢?
這與國產女團缺少「團隊文化」有關。
馬劍越,在《奇葩說》一炮而紅。她其實就來自前面提到的那個悲劇色彩的1931組合。
馬劍越不算特別漂亮的,唱歌跳舞也普通,但是因為綜藝感極佳,所以在奇葩說這樣熙熙攘攘的節目裡也能放出光芒。
走紅後,馬劍越一人的微博粉絲數量比全組合其他人的合計還要高。
然而,此後公司卻主打了其個人的主持和綜藝節目,馬劍越並未繼續在團隊內起作用,甚至漸漸不再唱歌跳舞。
鞠婧禕,SNH48成員,幾年前因為日本媒體評「四千年一遇的偶像」而熱門,她也是2016、2017兩屆SNH48總選舉冠軍。17年底,鞠婧禕發布單飛聲明,今後將作為個人歌手和演員開展工作。
鞠婧禕個人算是在戰國時代達到了自我成就。這當然和她自身優秀的素質有關。但是反觀AKB早期同樣受人矚目的前田敦子,後者能夠帶領團隊、拉高集體人氣,前者卻在出落後就改變路線單飛,令人喟嘆。
▲AKB初代C位 前田敦子
前田敦子也早已離開AKB,但是,前田敦子畢業時,AKB已經完成了國民偶像團體的蛻變。AKB48從只有7個客人的地下劇場,成長為銷量最高的頂尖偶像團體,從14歲到21歲,前田敦子把七年的青春灑在這裡。
因為成名帶來的雙重評價,她在獲得總選舉冠軍時,曾泣不成聲地說過,「就算討厭我,也請不要討厭AKB!」
團體的好處就是「互利共贏,共同合作」,一個人吸引來的目光可以落在一群人身上。而好不容易出來一個拔尖的人,卻帶著光環離開了。這不管是公司行為還是個人意志,對於團體來說,都不是一個好的品格。也許這些公司要的一直都不是一個女團。
其次,中國女團缺乏有水平的運營者。
AKB的掌舵者秋元康,本身就是成功的經紀人,擁有大量演藝資源。在AKB之前,秋元康已經推出過一個國民偶像團體「小貓俱樂部」。
▲小貓俱樂部
「小貓俱樂部」因成員關係問題解散。而後秋元康沉寂十年,再度破釜沉舟推出了AKB48。因為前車之鑑,AKB48一成立,秋元康就堅定了「成長」的理念,同時也做了超長期的規劃。成員被分成不同的隊伍競爭,有不同的團隊文化。一切都為了磨礪團隊信念。
所以,AKB的妹子,是把AKB作為「信仰」來對待的。而成熟的運營體系,也能夠讓妹子們看得到發專輯、上電視或者拍廣告之類的未來。
反觀101的這屆女裡孩,不乏一些人背負著全家的不理解。如果她們在日本或者韓國,家裡人能看到可信賴的運營機構和成果,也許就會轉而支持她們。
這是中國的偶像夢女孩沒那麼幸運的地方。
▲父親勸女孩轉行當舞蹈老師
中國女團最最缺乏的一點是:優秀作品。
拋開秋元康在演藝、電視節目等領域的資源不提,秋元康最可怕的,是他本身極強的創作力。
秋元康30歲時,就為日本殿堂級歌曲《川流不息(川の流れのように)》作詞。
AKB的大部作品都由秋元康署名作詞。這些曲目在日本是大熱單曲,但是SNH48拿來改成中文翻唱,卻一直火不起來。
如果秋元康懂中文的話,SNH48的傳唱度應該不止今天這副模樣。
被SNH48譯製成《盛夏好聲音》
SNH48還是比較偷笑的,畢竟拿了好幾首翻唱翻跳版權,且有國內AKB粉絲打底,終究算有一些成績。而其他團,真是挖地三尺也拿不出一首代表作。
中國並不缺綜藝節目和廣告代言,但是沒有作品的話,人家憑藉什麼想起來你呢?邀請你來,你又能拿出什麼做表演呢?
除了努力,只有努力
2016年,騰訊視頻也出過這麼一檔直白的節目《最強女團》。號稱中韓聯合,節目中也真的請到了Sister、泫雅、尼坤等高人氣的韓團明星。然而節目水花一般,最後選出來的女孩子是誰大家都不知道。
時隔2年,騰訊視頻再度發力女團,今時今日的生態,顯然已經比兩年前好了許多,無論是成熟的節目模式,還是前站「偶像練習生」男團的反響,都讓這次的女團選拔顯得有理有據、有夢可期。
05年的超級女聲,已經證實過中國女孩的號召力,也證實了中國具有極強的粉絲市場。一晃十三年過去,一大茬新粉絲正如夏天肥碩的韭菜、等待聯合收割。
這無疑一次機會。也許不被理解,註定磕磕碰碰,也許行業還不夠成熟、也許創作者還沒有找到節奏,也許這一趟還是顆粒無收。可是女孩們,你們只能努力,一心向前。
因為,Ella老師說得好:
努力了,不一定能得到機會;不努力,永遠都得不到機會。
女孩們,用盡所有的力量吧,踏在這跳板上高高一躍,去抓住風、抓住雲、抓住即使只有細細一條線的光亮,飛出新的領空。
101位女孩在此,她們顯然準備好了。但願整個行業都能做好準備,不使青春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