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綿薄之力匯成磅礴偉力 致敬戰「疫」中最亮的星

2020-12-23 中國文明網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志願者,「紅馬甲」穿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牽動萬人心,更讓城市文明使者——志願者坐不住。疫霾下,他們響應河南開封市文明辦號召,極盡全力爭相奉獻,主動請纓到一線,勾勒出一幅幅奮勇爭先抗擊疫情的最美群像。

  不管有多少風雨 總會挺身而出

  足不出戶是為國家作貢獻,可作為一名志願者,能不能在身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志願老兵」王讓輝給出答案。他和兒子報名當小區防疫工作志願者,從協助社區搭建帳篷開始做起,每天登記小區人員進出信息、檢查出入證、對車輛和快遞消毒,工作一絲不苟。

  投身疫情防控一線是廣大志願者的第一選擇,他們立足社區,充分運用志願服務經驗,為疫情防控添力,並立下誓言:疫情不散,絕不會退!用實際行動守護萬家平安。

  除了身先士卒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奉獻愛心也是志願者的行動自覺。

  2月18日上午,由市志願者協會會長白鑫,秘書長邢俊娜,志願者張巖、許浩然等組成的「紅馬甲」隊伍來到河南開封紅豹救援隊,送來120斤酒精、200斤84消毒液和噴壺等防疫物資。疫情發生以來,已數不清這是第幾次志願者為疫情防控一線獻愛心了。

  「雖然我們力量微薄,但有一分力就發一分光,全力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攜起手來一起保衛家園,疫情將不再可怕,危難消散終不會遠。」這是默默奉獻的志願者的心聲,不管有多少風雨、危難多艱,他們總會挺身而出,行動在路上。

  「1月24日,除夕,真沒想到是這樣過的,真的很有意義。」這是祥和社區主任梁芳的第一篇抗疫日記。面對疫情,她敢於擔當,勇當「逆行者」,號召帶領社區廣大黨員群眾組成志願者群體,義無反顧投身到社區這個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從1月25日開始,她就和同事在轄區所有小區門口設崗值班,對返鄉人員進行疫情監測,每天8時至21時從未間斷,消毒、宣教、排查樣樣搶著幹,是社區疫情防控一線最閒不住的「鐵娘子」。用社區居民的話說:「有她在,整個社區的居民心是安的。」

  75歲的宋文義是空分社區的志願者代表。退休後,他報名成為社區志願者,幫社區懸掛橫幅、張貼標語、清運垃圾……10年來,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再次向社區報名,成為抗疫戰線的一名「紅馬甲」。

  除了自己主動報名,他還動員兩個兒子報了名,父子三人一起成了社區疫情防控卡點的「守門人」。「在家坐不住,我身體好,咱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都伸伸手、出點力,國家不好點嘛!」宋文義的話語簡單,卻透著無比堅定的力量。

  「只不過做了其他人都會做的事」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一名鄉村醫生,關鍵時刻怎能少了何傳義?疫情下,他居家不出,一直在思索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發揮自身所長,立足本職崗位,熬製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想到就立即行動,1月25日,何傳義堅守鼓樓區南苑辦事處小王屯村衛生室,免費熬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中藥,送到抗疫前線。至2月底,他已熬製5萬多袋中藥,投入20萬元。「疫情不消散,我就不會停。」何傳義淡然道。時至今日,他為了這個誓言依然奮戰著。

  向武漢紅十字會捐款1萬元、聯合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向一線環衛工人捐贈1100多隻口罩、通過市疾控中心向開封市各大醫院捐贈4萬多斤蔬菜……疫情當前,開封市家喻戶曉的「扶人哥」於清旺助力疫情防控的行動就沒停止過。

  行善舉、做好事就像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一樣,理所應當,簡單平常。據了解,他曾資助16名貧困學生、為信陽素不相識的雙胞胎捐款1萬元;危難時刻更是身先士卒,曾先後兩次救人於險境之中。「疫情事關全國人民的安全,盡己所能出點力沒什麼,我只不過做了其他人都會做的事!」

  拿起相機,用一幅幅寫實的照片記錄戰「疫」故事;穿上紅馬甲,以細緻貼心的服務投身疫情防控一線,這是75歲高齡的李秀榮在疫情下的行動自覺。走上街頭、進入社區、來到千萬個疫情「逆行者」身邊,李秀榮發揮自己特長,用光影呈現故事,用鏡頭記錄感動,傳遞積極向上正能量,為宣傳抗疫英雄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得知聾人預約口罩難,志願者曹玉芬多方協調,最終得到開封市愛心企業——開封市百氏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雙方攜手開啟助殘綠色通道,在百氏康大藥房門前設置專櫃,為聾人等特殊群體解了燃眉之急。

  「您好,這裡是開封市心理援助熱線,請問有什麼能幫到您的?」「我已經好幾天沒睡著覺了,很焦慮、害怕……」這一幕是市心理援助熱線的工作常態。

  如何築牢疫情心理防線,市第五人民醫院在行動。該院成立心理援助熱線隊伍,張鳳華、王明春、吳倩等7名心理專家一呼而應,成為消除疫情恐慌心理的志願者,他們24小時接聽熱線,幫助公眾在心理上戰勝這場疫情。「求助者慢慢放下恐慌心理,樂觀起來,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慰藉,付出再多也值得!」王明春表示。

  志願者一分分綿薄之力,合起來就是磅礴偉力!

  青年志願者敢擔當講奉獻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曹亞男積極響應團市委號召,自覺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每天9時,她準時來到援鄂醫務工作者張曉華家中,為其兒女提供幼教輔導,並與他們做親子遊戲、講述故事童話、跳幼兒舞蹈。此外,她還根據兩個孩子的年齡、愛好科學規劃課程進度。

  「身為青年志願者,在這個特殊時期,比起遠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奔赴一線的醫生去守護國家,我來守護她的家。」曹亞男說。

  和曹亞男有相同想法的青年志願者不在少數。

  「看到社區幹部衝在前面做疫情防控工作,非常辛苦,我也想盡一分力。」放假在家的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的大學生郭毅明來到大紙坊街社區,主動要求參加志願活動,協助做好轄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並做好登記;每天早晚對院內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消殺;配合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對返汴人員展開地毯式排查,詳細記錄相關信息;走街串巷散發疫情防控宣傳單,為轄區居民宣傳講解防疫知識……每天他都要忙到很晚。

  「穿上空軍藍,保衛祖國;穿上志願紅,保衛家鄉。不管是大家還是小家,我們都有責任守護好。」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大三學生李晟瑜看到共青團禹王臺區委發布的返鄉大學生志願者招募令後,第一時間報名參加,被編入繁塔街道辦事處禹南社區,負責疫情防控卡點執勤工作。遇到人員、車輛進出需要登記測量體溫,他總是第一個衝上前,忙裡忙外,一刻也不停歇。

  「我年輕,不怕辛苦!」北郊鄉21歲的青年志願者劉佳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勇敢與擔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站得出、守得住、擔得起、頂得上。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乾脆直接住在鄉裡,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青年的時代風貌,彰顯新時代青年敢擔當、講奉獻的良好形象。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做的也許還不夠多,但卻全力以赴,足夠撫慰人心、溫暖整座城。平凡的志願者、閃亮的「紅馬甲」,給戰勝疫情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是戰「疫」中最亮的星。(汴梁晚報 記者劉延超)

相關焦點

  • 汴梁關注|開封祥符法院:一己之力匯成海 眾志成城抗疫情
    「沒事」「我要捐款」……這是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法院李子維和黨支部委員郭曉華之間的聊天記錄。2月11日,因開封市祥符區值守卡點人員緊缺,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法院再次向全體幹警發出倡議。原本就有值守任務的李子維再次主動請纓,要求增加值守任務,增添值守卡點,還主動提出捐款請求。
  • 「河南開封」盡綿薄之力幫助困難家庭拂去一些困苦,增添一份力量
    通過汴梁晚報和開封市志願者協會招募的,來自不同方向的46個愛心家庭如約聚集到開封市志願服務總站,參加由汴梁晚報和開封市志願者協會聯合舉行的新春送溫暖添祝福活動。嚴冬擋不住志願者的腳步,為了便於分發他們早早的來到總站碼放好有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捐助的愛心物品。
  • 夜空中最亮的星!13歲雙胞胎改編歌曲致敬戰「疫」母親
    13歲的雙胞胎惠馨荻和惠馨樂為媽媽改編《夜空中最亮的星》。趙永博供圖 中國青年網西安2月5日電(記者 耿立君 通訊員 趙永博)「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遠方的你,是否平安和勇敢;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看見,那家中的我,乖巧懂事而堅強……」,近日,13歲的雙胞胎惠馨荻和惠馨樂為赴武漢戰「疫」的媽媽錄了一段視頻,她們改編了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歌詞,並寫了一封信,信裡寫道「您在武漢的這一星期
  • 中山路街道黨員幹部:綿薄之力匯聚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
    疫情發生以來,中山路街道的黨員幹部們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衝鋒在先,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奉獻,以綿薄之力匯聚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用愛與責任構築起一道攜手抗擊疫情、保衛群眾生命健康的堅固長城。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照亮銀河。疫情發生後,廣大黨員踴躍捐款捐物,截至目前,中山路街道共計接收來自黨組織、黨員捐款11萬餘元,讓無數善心和愛意在乍暖還寒之際匯聚成溫暖的力量。
  • 唯願盡綿薄之力!吉林市年逾90老藝術家為戰「疫」捐款5000元
    在吉林市的文藝界有這樣一位老人,雖年歲已高不能衝在一線,卻依然希望為這場舉國的戰「疫」盡一份綿薄之力。3月2日,吉林市歌舞團年逾90歲的老藝術家秦茵得知市裡組織黨員為戰「疫」捐款的消息後,立即找到市歌舞團黨總支捐款5000元。
  • 「我要盡上一點綿薄之力!」愛心捐贈讓防疫幹部暖流湧動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仁懷市大壩鎮社會各界人士的心,更時刻牽掛著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大家紛紛以不同方式踴躍向戰「疫」一線捐獻物資,涓涓細流匯聚在一起,形成了愛心捐贈的洶湧暖流。「十分感謝社會各界對大壩鎮防疫工作的支持和幫助,我代表日夜奮戰在全鎮抗『疫』一線的同志向你們表示感謝,我們將繼續持續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全鎮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鎮黨委書記張啟霞說。
  • 「河南戰疫 我們在行動」商城:名譽村長爭當戰「疫」先鋒
    【河南戰疫 我們在行動】商城:名譽村長爭當戰「疫」先鋒中國搜索信陽2月11日訊 「吳主任,吳主任!當前疫情這麼嚴重,俺作為俺們村的名譽村長也想出份力,可以嗎?」「按照疫情防控的指示,俺一直呆在家裡,這幾天聽說鎮裡的名譽村長、黨員幹部都動起來了,俺既是名譽村長又是黨員,可不願意落後呢,剛給縣紅十字會捐款了10000元,再給鎮裡捐15000元,希望為家鄉能貢獻自己的綿薄力量。」李延甫認真地說:「咱得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不是?」
  • 黨建評:戰「疫」必勝的磅礴「三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近一段時期,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和大國擔當氣魄。
  • 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啟示錄(四):中國精神 磅礴偉力
    從江蘇崑山到安徽合肥,又輾轉到離孝感較近的河南信陽……原本在疫情期間不能在湖北省內停靠的火車,破例為一名護士在孝感站停車開門。一天一夜的輾轉返崗之路,也曾讓梅定感到害怕,但她心中充滿堅定:「身為一名護士,救死扶傷是我們的天職,疫情當前,就是我們挺身而出戰鬥的時候。」「不計報酬、不畏生死。」「我是黨員,我先上。」「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 戰勝疫情迎春天——全力戰「疫」的開封行動
    開封戰「疫」,戰旗迎風獵獵;披堅執銳,號角激越嘹亮!「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再苦再難,一起頂著……」由河南大學校友劉春龍創作的「抗疫之歌」《長江長江我是黃河》,迅速紅遍全國。春節期間,一段關於開封的短視頻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視頻中的男子哽咽著高喊「王月華,我愛你」,他是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青年醫生徐國良。
  • 綿薄之力背後的溫度
    綿薄之力背後的溫度——部分高校黨員師生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剪影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  疫情襲來天地寒,眾人相助山川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社會各界紛紛行動,掀起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中原戰「疫」之開封戰報
    面對這場看不見敵人、聞不見硝煙的殊死戰鬥,開封軍分區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決策指示,在省軍區黨委正確領導下,迅速走上戰位、衝鋒一線,努力交上一份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合格答卷。我們從下面6個字裡,了解一下他們的戰「疫」實況。「快」。
  • 致敬成都戰「疫」英雄 今夜蓉城為你們而亮
    成都戰「疫」英雄!以光為記!他們也許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但他們更是我們的英雄。是他們傳遞了堅定的信心,是他們堅守了擔當與職責。致敬!為激勵先進、鼓舞鬥志,凝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市委先後表揚了疫情防控中湧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也正是這些各行各業中湧現出的成都戰「疫」英雄代表,和所有人一道,用辛苦和堅守為我們的城市織就了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是他們,「點亮」了疫情防控期間每個人的信心和希望,而今晚,成都滿城的燈光,為他們而亮,向他們致敬。
  • 65歲老兵捐十萬元助力戰「疫」:我老了,只能捐款盡綿薄之力
    中新網呂梁2月10日電 (劉小紅 郎越遠)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記者10日從山西省晉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晉城市慈善總會日前迎來一名65歲的軍隊退休幹部郭毛德,他將自己積攢的10萬元存款捐出來,希望早日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 講好戰「疫」故事 凝聚磅礴力量
    原標題:講好戰「疫」故事 凝聚磅礴力量 庚子之年,冬春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湖北武漢為中心向中華大地擴散,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威脅。黨中央一聲令下,一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面展開。
  • 黨員獻愛心 匯聚磅礴力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全區廣大黨員積極響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號召,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積極開展自願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用善心和愛意匯聚起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 最亮的星閃耀追夢的光
    12月17日,河南電視臺8號演播廳,星光璀璨、群賢畢至,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委軍民融合辦和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最亮的星——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隆重舉行。今天「科技工作者」這個名詞已經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 夯基固本,制度優勢聚磅礴偉力
    「善制」方能「善治」大海航行,既有風平浪靜,也有激流險灘;制度優勢,平時一以貫之,戰時則更顯磅礴偉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憑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高考作文最新素材24:戰「疫」中那些平凡而溫暖的光亮等四篇
    疫情再兇險,也擋不住齊心戰「疫」的「中國力量」。戰「疫」中,全國各地湧現出無數感人肺腑的凡人善舉。他們或堅守崗位,或勇敢衝鋒,或默默奉獻,以一束束暖心的光亮帶給人們希望,溫暖了人心。(精評:開篇點題,以抗疫中湧現出的凡人善舉引出平凡而溫暖的光亮給人們希望,溫暖人心的話題。)致敬,每一束救死扶傷的凡人之光。
  • @上海海洋大學,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為愛傳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項決策部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舟共濟、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上海學生合唱聯盟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藝教委的指導下,與聯盟所有成員單位共同發起「藝起抗疫」系列線上活動,以歌聲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