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幫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2021-02-23 漢娜的旅行筆記

這兩天翻了翻小時候看的古惑仔系列,發現片子精美完全談不上,甚至製作很粗糙,小時候還看得勁勁兒的,但不得不說,這個系列在上世紀的90年代確實風靡一時。

提到香港的黑幫組織,大多數人會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黑幫電影,可以這麼說,曾經的香港黑幫電影承包了不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尤其是古惑仔系列電影,甚至影響了不少年輕人。

《古惑仔》電影裡面的幫會「洪興」,原型就是黑幫組織「新義安」,據說電影中男主陳浩南的原型,是新義安五虎之一的「灣仔之虎」陳耀興。

向前

01

新義安


「新義安」的向前是香港電影圈大佬向華強的父親。

向前是軍統頭子戴笠的心腹,當時國內大局已定,向前得到上面指令,到香港潛伏從事間諜活動。向前到香港後,創立了「義安工商總會」。

「新義安」的勢力強大,不僅有軍方的背景,還和「潮州幫」關係緊密。

「新義安」源自1866年在萬安成立的「潮州幫」,後來萬安「潮州幫」分裂,義安幫另開山堂,在香港用「義安工商總會」名義註冊。

1947年,「義安工商總會」的註冊被港府取消,向前將組織改名為「新安公司」,故名稱 「新義安」。

1953年,向前被港府驅逐出境,因涉嫌組織黑社會及從事非法政治活動、特務活動,被驅逐出境後,去了灣灣,向前離開香港,其大兒子向華炎作為接班人,打理新義安的事務。

02

三合會



通常,香港的媒體和警方稱香港黑社會為「三合會」,香港的黑社會一般都是發源於「三合會」,「三合會」的英文是TRIAD SOCIETY.

有一種說法解釋為什麼這麼叫,清朝乾隆年間,有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洪門組織,曾在「洪門」後,加「三合會」,名為「洪門三合會」,即天為父,日為兄弟,月為姐妹,取天時、地利、人和「三合」之意。

關於「洪門組織」,清朝時期,我國南方幾個省份以及海外華僑中,活躍著一個民間秘密會黨,就是天地會,這個名字取意為「一拜天為父 二拜地為母」,會內一般通稱「洪門」。

香港黑社會雖自稱繼承國內的洪門傳統,如洪門組織的組織形式和文化禮儀,不過,香港黑社會基本上和中國洪門組織沒啥血統關係。

「洪門組織」在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在抗擊外國侵略者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而香港的一些黑社會組織,在香港淪陷時,基本沒發揮啥作用,有的甚至助紂為虐。

香港黑社會基本沒啥政治色彩,但也有例外,比如黑社會組織「十四K」,長期受灣灣特務控制,比較有名的就是1956年轟動世界的「雙十節事件」,就是由灣灣特務策劃,十四K出面搞事。

03

十四K



1949年春,老蔣大勢已去,雖敗退但還在暗地裡搞小動作,軍統頭子毛人鳳授意手下聯絡兩廣地區的洪門組織。

當時,自稱「洪門護法」的葛肇煌授命在廣州再設「洪發山」,重建「內八堂」。

這就是後來黑社會組織「十四K」的前身,「十四K」這個名字,有一說是取自廣州市寶華路14號以及國民黨英文翻譯KuoMinTang首字母K。

葛肇煌

當時大局已定,葛肇煌帶著各堂的香主和心腹逃到香港。老蔣敗退灣灣,有數十萬來不及撤退的殘兵紛紛逃亡香港,這些人被安置在摩星嶺。

當時香港一些偏激勢力經常去摩星嶺難民區挑事,想把這些繳械的蔣軍殘部趕出香港,不過這些繳械的人也不是好惹的,畢竟曾經在戰場上拼殺,經歷過無數血戰。

終於在1950年,流血的衝突爆發了,這些亡命之徒和左派人士起衝突,衝突之後,港英政府把十多萬殘兵和他們的家眷遷往調景嶺安置。

調景嶺資料圖

當時,香港人一般把這地方叫吊頸嶺,後來才改叫調景嶺,很多人都不願意過去,不光名字不吉利,那地方可以說是香港的荒涼之地,來回出去一趟不容易,沒有修路,只能乘小渡輪。

這數十萬人進了調景嶺,不管是曾經叱吒風雲的將軍,還是什麼達官貴人,所有人的命運沒什麼不同,調景嶺的生活艱苦,當一切既有的秩序和社會功能癱瘓之後,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弱肉強食,一切全憑拳頭說話。

這些殘兵開始組織起來,其中就有「十四K」「,葛肇煌原部「洪發山忠義會」改名為「十四K」,「十四K」組織在港設壇立舵之初,比較有特色,跟原有黑社會水火不容。

當時在香港調景嶺難民營裡,有一個叫馬鶴凌的湖南人,在抗戰時加入青年軍,後來敗退時他帶著家眷輾轉逃亡到香港。

當時馬鶴凌的妻子懷有身孕,後在九龍廣華醫院生下一子,他們給這個孩子取名為馬英九,不過那時候應該沒有人能夠預料到,一個在香港調景嶺難民營誕生的嬰兒,日後會取得如此成就。

1956年轟動的「雙十節事件」,「十四K」組織「一舉成名」,事後超過1000多人被抓,雖然受創,但到上世紀60年代,小小的香港發展出50多個幫會,其中「十四K」成員眾多,後來更是發展到擁有幾十萬成員。

04

和字號



實際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香港的一些幫會組織,一開始把同行業者組織起來,是為了保障自身利益,抗拒外人欺侮,避免出現港府管治不利的情況下,同行業之間因爭地盤而發生衝突。

一開始幫會中有的成員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加入幫會只是為了獲得保護,不過後來幫會力量越來越大,有的幫會開始經營起危害社會的勾當。

當時香港民間紛紛成立各式各樣的幫會,有的以相同籍貫為招攬,有的以同業為依歸。

「義興公司」,主要吸納來自潮州、海南、福建的同鄉。

「青年國術社」,是潔淨局的苦力組織。

「全」字號,由小販及油蔴地的艇戶組成。

「勝」字號,是客家人幫會,之後客家人逐漸參加潮州人團體。

「聯」字號,是由當時海軍船塢工人及打字匠組成。

「中和堂」,是日後「和」字號三合會前身。

與新義安、十四K等黑幫組織在香港齊名的是和字號的「和勝和」。

「和勝和」的歷史要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當時香港經濟開始發展,不少外來人口入港做工,各行業僱員常因為生意而發生械鬥,一些人開始團結成幫,1884年,成立了一個叫「和合圖」的堂口。

「和勝和」原屬於"和合圖",1930年,「和勝和」成為獨立幫會。鼎盛時期,「和勝和」的幫派成員有數十萬,遍布全香港,與新義安、十四K鼎足而立。

戰後的香港,港府沒空管黑社會,很多黑社會組織逐漸恢復活動,各個幫派開始爭搶各山頭控制地區,經過爭搶後大致確定各山頭控制地區。

「和安樂」控制旺角地區,「和勝和」控制深水埗北河街以北地區,「新義安」——銅鑼灣以迄筲箕灣地區,「和勝義」——控制佐敦道以北油麻地地區,「福義興」——土瓜灣以迄九龍城地區。

05

香港黑幫



香港的黑幫通常統稱為三合會,關於香港黑幫的起源時間,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

有一種說法認為,三合會團體早在1842年英佔領香港時已存在,1845年,港府曾立法監禁涉嫌三合會分子出境。

當時香港的三合會組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源於中國內地,在香港發展的洪門三合會,例如當時一個由名巡捕領導的「萬安堂」,及「義興公司」等。

一類是源於本地的幫會堂口,包括有「咕喱館」、家族團體、國術會、同業會館等。

初期階段,這些三合會不全都是職業犯罪團體,一開始有點像互助會,大家抱團取暖,方便保護自身利益避免被侵犯,後來一些團體力量越來越大,由尋求自我保護,開始侵犯他人的利益,發展到為非作歹。

香港黑幫不僅歷史悠久,數量還特多,網上的資料,感受一下:

14K:西江忠義堆、孝字堆、儉字堆、梅字堆、毅字堆、實字堆、信字堆、德字堆、義字堆、勇字堆、拜盧、14大圈、勝字堆

潮州幫:福義興、新義安、敬義、大好彩、義群

「和」字號:和合圖、和勝和、和安樂

「東」字號:東義和、東華軒、東義社、東協和、東安、東福和

「聯」字號:聯飛英、聯鴻英、聯順堂、聯桃英、聯英社

「同」字號:聯公樂、聯樂堂

「全」字號:全一志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廣聯盛、廣洪、廣盛、粵東、竹聯幫,這裡還有一個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圈仔」,嚴格來講,「大圈仔」不算是香港的黑幫組織,一般是指大陸到港的犯罪人物。

差不多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有一些通過非法途逕入境的大陸青少年,本身沒有身份證明,不管是上學還是找工作比較困難,一些人開始坑蒙拐騙,有的甚至持槍搶劫。

葉繼歡

比較有名的悍匪就是葉繼歡,廣東海豐縣人,綽號賊王,上世紀80年代搶劫珠寶店被抓入獄,出獄後又幹了票大的,搶劫多家金店,當街手持AK-47步槍,非常囂張。之前有個警匪片《樹大招風》,裡面任賢齊演的那個人原型就是葉繼歡。

可以說香港黑社會組織,是世界上歷史比較悠久的黑社會勢力之一,並且還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犯罪組織有一定聯繫,進行跨地區犯罪活動。

比如「十四K」,在香港有一席之位之後,又繼續擴展到我國澳門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地,歐美國家的唐人街。

香港曾經有這麼多的黑幫,與其自身的經濟、環境等不無關係。

19世紀50年代起,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經濟發展基本形成雛型,各行業僱員漸多,尤其是西環、上環的搬運工的工作很頻繁,當時的搬運工很多是海豐或東莞人,經常因為爭奪搬運生意發生械鬥。

管理治安的警察中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為了維護同鄉利益,對基本上不予幹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很多搬運工為了保障自身利益,開始成立各種各樣的幫會組織。

再一個香港那時候是英國殖民地,對香港看重的是經濟利益的輸送,至於黑社會,只要動靜不鬧得太大,基本上也管不了太多。

劉德華演過一個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原型就是香港有名的「五億探長」呂樂,在任期間,這位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

那時候香港民間流傳一句話,「警察管黑社會,黑社會管治安」,可見當時警方與黑社會勾結嚴重。

這也是香港黑社會發展規模壯大的原因之一,在當時港府的警署部門,有不少督察被買通,與黑社會同流合汙,充當保護傘,提供內部消息,不少香港黑幫電影都有這種情節。

可以這麼說,香港黑社會的興起源於普遍的「方便自己發財」,尋求保護避免自身利益被侵犯,當團體的力量過於強大,便開始肆無忌憚為非作歹,那些不想自食其力的人便熱衷於靠打砸搶殺等非法手段獲得利益。

因為有現實基礎,香港的黑幫電影,曾風靡一時,當然這裡面有不少有名的黑幫電影,背後都是黑幫投資的,存在一定程度的美化。

當年那些黑幫電影,甚至影響了一代年輕人,對於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最多是看個樂呵,但對於世界觀還沒建立完全的少年來說,迷惑力太大。

不過,隨著香港回歸以後,各種法律的出臺,再加上內地電影市場的發展,那些江湖上打打殺殺的故事已然消散在時間的長河中,帶著特殊意義的「黑幫電影」註定走向衰落,因為它早已失去了現實基礎。

部分參考資料:

《香港黑社會》丘海雄 平萍

《調景嶺:十萬國軍殘部的難民營》陳啟文

《香港黑社會組織的現狀與趨向》

相關焦點

  • 香港幫派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提到香港的黑幫組織,大多數人會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黑幫電影,可以這麼說,曾經的香港黑幫電影承包了不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尤其是古惑仔系列電影,甚至影響了不少年輕人。 《古惑仔》電影裡面的幫會「洪興」,原型就是黑幫組織「新義安」,據說電影中男主陳浩南的原型,是新義安五虎之一的「灣仔之虎」陳耀興。
  • 香港幫派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從自我保護到為非作歹
    提到香港的黑幫組織,大多數人會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黑幫電影,可以這麼說,曾經的香港黑幫電影承包了不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尤其是古惑仔系列電影,甚至影響了不少年輕人。《古惑仔》電影裡面的幫會「洪興」,原型就是黑幫組織「新義安」,據說電影中男主陳浩南的原型,是新義安五虎之一的「灣仔之虎」陳耀興。
  • 90年代,香港黑幫14K「紅棍」在大陸耍橫,最終結局如何
    如今,香港黑幫14K是國際很有實力的大幫派,在香港更是橫行霸道多年,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熱潮,香港黑幫14K將勢力滲透到廣州,14K「
  • 香港黑幫往事
    洪門為什麼能發展起來呢?肯定是有官方背書嘛。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國庫空虛,無力管制廣東地區,便在當地設置了團練制度,用地方武裝來制衡英國人。萬萬沒想到,這種團練制度後來培養了一大批反政府力量,大清帝國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 黑幫電影系列—香港篇(上)隱匿在香港黑幫電影裡的神秘家族
    作為犯罪電影的特殊類型黑幫電影以無數佳作閃耀於世界電影之林這些經典故事的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不同國家的黑幫電影如何形成獨樹一幟的風格特點?橙鏡視頻將帶您開啟黑幫電影探密之旅第一站 香港黑幫電影《跛豪》
  • 真實的香港黑幫往事
    香港經典警匪片《無間道》的這句臺詞,早已成為了很多黑幫馬仔甚至大佬的人生註解。老梁揭秘:真實的香港黑幫2016年8月23日,香港黑幫組織「和勝和」一名年僅16歲的小頭目將要被家人送去英國讀書,幫會為他大搞「歡送會」,並進行「替補」選舉。香港警方根據臥底情報一舉抓獲45人,並檢獲一批武器及小量毒品。算起來,黑社會在香港至少也有100年了,深深根植於香港社會。
  • 香港黑幫簡史
    ,當時他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香港有那麼多黑幫,而澳門沒有呢?」 澳門從前黑幫林立,火併槍戰的事情時有發生,但自王師入駐之後,這些江湖大哥們幾十年狗苟蠅營構築起來的黑社會組織瞬間就走到了盡頭。 回歸之前,澳門黑社會大佬「崩牙駒」聲名赫赫,橫行澳門,一度被坊間視為澳門真正的「澳督」。結果,1999年,「崩牙駒」數罪並發,獲刑13年,直到2012年底才得出監倉。
  • 「關秀媚」如何成為香港黑幫電影的必選項?
    梁詠琪的確不適合這個角色,她的形象太過明亮清爽,故事的主線,是韋吉祥從黑暗踱向光明,從自我束縛到掙脫牢籠的一個心理歷程的變化,而常伴其左右的關秀媚,恰到好處的點綴,才讓兩個角色更加的生動鮮活起來。該片之後,這種天生無違和感的表演,讓關秀媚成為了常伴香港黑幫片各位大佬身邊的「紅人」王晶導演也正式開啟了,打造關秀媚為「晶女郎」的發展計劃。想打造就要有包裝1999年播出的《最後羔羊》就是王晶為關秀媚量身打造的「晶女郎」之作。
  • 掃黑 | 香港黑幫解密
    香港經典警匪片《無間道》的這句臺詞,早已成為了很多黑幫馬仔甚至大佬的人生註解。8月23日,香港黑幫組織「和勝和」一名年僅16歲的小頭目將要被家人送去英國讀書,幫會為他大搞「歡送會」,並進行「替補」選舉。香港警方根據臥底情報一舉抓獲45人,並檢獲一批武器及小量毒品。算起來,黑社會在香港至少也有100年了,深深根植於香港社會。
  • 香港四大黑幫家族 掌控香港的黑暗地帶(新義安實力最強)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香港的黑幫電影,而這些黑幫電影的背後也基本上都是香港真實黑幫的映射,在香港有四大著名的黑幫家族,新義安、14K
  • 香港14K黑幫大哥洪漢義
    在未信耶穌之前,我在香港是管理黑社會的,我的黑社會幫派叫14K,是亞洲最大的幫派。我在香港有十多萬小弟,全世界加起來超過100多萬。 轉發只需1秒呦!你的每一次轉發分享到《朋友圈》都在影響更多人有機會認識上帝!得享神的祝福!讓我們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 那些年被黑社會操控的香港影視圈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在上世紀60年代,正是香港四大華人探長的時代,萬小刀曾在《香港紅與黑》裡寫過四大華人探長,其中曾志偉老爸曾啟榮就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呂樂的「頭馬」,專門負責幫呂樂向黑社會收黑錢的。  在那篇文章裡,新義安第二代龍頭向華炎就是呂樂的姑丈,所以新義安在香港才得以蓬勃發展。  呂樂年輕時的上司,也是他的貴人劉福,正是聯公樂創始人劉榮駒的叔叔。
  • 香港黑幫14K和新義安的由來及沒落史
    14 k最大的經濟來源還是和他們在緬甸山區的同伴一樣,都是靠走私毒品來牟取暴利,最輝煌的14 k曾擁有20萬的會員,與臺灣的竹聯幫、以及另外一個在香港也有國民黨背景的香港社團新義安,三個幫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三大幫派之一,也是香港最大、最暴力團夥。黑幫集團「新義安」的創始人名叫向前,與14K有著密切聯繫。他最早是拜在14K創始人葛肇煌中將的門下,也擁有國民黨的少將軍銜。
  • 香港黑幫警匪片八宗「罪」
    熟悉港產片的觀眾都會對臺詞比較熟悉「我懷疑你從事黑社會活動…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將會作為呈堂證供…」 有關「毒品交易」的香港黑幫警匪片:《掃毒》、《毒戰》、《跛豪》、《無間道》、《門徒》、《特警急先鋒》、《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3.
  • 他是香港黑幫教父
    另一個是真正的香港黑幫大哥潘志勇:他是14K教父級人物,從古惑仔到幫派三名掌門人之一,14K幫主空位多年,據說他不願擔任當「坐館」,但沒有他的首肯,其他人也不能;他是香港黑社會發展的見證者,經歷過李連杰經紀人被9槍爆頭,劉嘉玲裸照風波等,40餘年將自己拼成一塊金字招牌
  • 為何香港黑幫電影能夠深入人心經久不衰?西瓜視頻告訴你
    伴隨著近年來電影行業的發展,香港電影也隨著是時代的潮流,一步一步打入內地市場,並且其中黑幫片更是因為受觀眾喜愛,那香港如此成就的黑幫片,到底是如何打造成功的呢?發布了視頻,西瓜視頻漲知識告訴你答案。說到香港電影,就不得不提出他當年的黑暗,從電影的發展到成熟,香港做一片一直與外界溝通相當頻繁的土地,電影行業一直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而看準機會進入這個行業的,除了很大一部分成功商人,更多的就是香港的黑幫。
  • ●香港黑幫簡史●
    澳門從前黑幫林立,火併槍戰的事情時有發生,但自王師入駐之後,這些江湖大哥們幾十年狗苟蠅營構築起來的黑社會組織瞬間就走到了盡頭。天地會、洪門與三合會晚清時期的香港,與美劇《黑帆》裡的拿騷一樣,是一群黑社會建立起來的城市。 1830年之前,香港幾乎是一片荒野,連漁村都算不上。之後隨著鴉片走私貿易的興旺,這裡成了毒販子們的中轉站。 1841年,英國對全香港島進行了一次人口統計。
  • 深度揭秘 你不知道的香港黑幫
    已在香港落地生根的一些幫派經過百年發展,也出現了分化組合。「和勝和」是在1930年從「和合圖」中分離出來的,是「和」字派中僅次於「和安樂」的 第二大幫。但三合會問題在60年代到70年代又變得嚴重起來。主要是警匪勾結,三合會組織控制了當時的社會秩序,如果發生拐騙等事件,警方會召集各個幫派頭目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警方也會協同地方幫派頭目來控制地盤。到了1974年,由於廉政公署的建立,警 方的腐敗活動得到抑制,很多幫派才轉為地下交易。1940年,一個年僅20歲,帶著潮汕口音的內地新移民走進香港警察招募處,成為香港警隊的一分子。
  • 香港回歸後,曾經橫行的黑幫勢力為何消失?看看這位大佬就知道了
    香港回歸後,曾經橫行的黑幫勢力為何消失?哈哈,不扯那麼多了,我們回到正題,今天要介紹的一個內容就是帶大家看一看當年在盛極一時的香港黑幫究竟現狀如何。而最後在英國管轄下的香港其實並不嚴格,因為他們並不在乎這裡的底層人民怎麼樣,他們只會在乎他們能從這裡獲得多少利益,所以當時的香港經濟也很不平衡,並且在為了謀生的情況下,很多人就開始發展黑幫勢力,後來隨著社會的不平衡加劇,要想生存,必須另尋它法,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條道路上來
  • 香港黑幫風雲人物:教父潘志勇
    三人中,江耀城是一名航空機師,而張仁勇和潘志勇都是黑幫人士,不過說起江湖地位,兩人根本不能同日而語,潘志勇是香港黑幫14K的掌門人之一,名頭要比張仁勇響亮得多。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黑幫混戰,警隊貪汙的情況有所改善,30多歲的鬍鬚勇開始考慮轉型,他穿上西裝、手戴金表,拿著大哥大,出入商廈、電影公司、夜總會及賭場。到了80年代,香港電影事業蓬勃發展,黑社會也想從中分一杯羹,紛紛入侵電影界,鬍鬚勇也一樣,他投資了蔡子明創立的富藝電影製作公司,持有10%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