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0年4月14日,美國洛杉磯,巴倫·希爾頓與孫女帕麗斯合影。來源:視覺中國
美國希爾頓酒店集團的第二代掌門人巴倫·希爾頓(Barron Hilton)上周在洛杉磯的家中去世,終年91歲。希爾頓家族基金會Conrad N. Hilton Foundation稱其為自然死亡。
在兒子史蒂文和長孫女帕麗斯,以及前下屬發表的紀念聲明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包括「勇於冒險」「有遠見卓識」「成就非凡」。
特殊的成長背景和父輩的基因造就了愛冒險的巴倫·希爾頓。1927年10月23日華爾街大牛市崩盤前夕,巴倫·希爾頓出生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
在他出生的5個月前,同為北歐移民後代的查爾斯·林德伯格駕駛著單引擎飛機「聖路易斯精神」號用33.5小時從紐約飛至巴黎,創造了人類第一次飛躍大西洋的奇蹟,轟動全美。
1927年5月20日至21日,林德伯格開著聖路易斯精神號跨過了大西洋
七八歲的時候,巴倫經常騎著自行車到家附近的機場,出神地看著飛機降落起飛,繼而下定決心長大後要學開飛機。他在19歲就考到了私人飛行執照,並將其作為一生的追求。直到2012年84歲之前,他還駕駛飛機翱翔於天際。
在以西部牛仔文化聞名的得州,父親康拉德·希爾頓開拓冒險、白手起家的經歷總能讓他激動不已。
在20世紀早期,當歐洲移民大舉湧進東岸城市,來自挪威的二代移民康拉德並沒有隨大流。當時的石油大發現促成了得州經濟的繁榮,康拉德看到了機會,於1919年開始在得州的思科開創酒店帝國。
1930年代大蕭條期間,康拉德差點破產。在通過多樣化經營保住了8間酒店後他開始擴張版圖,西至加利福尼亞,東抵芝加哥、紐約,成為美國首個經營範圍橫跨內陸的酒店集團。1950年代至1960年代, 得益於旅遊業和美國企業海外業務的蓬勃發展,希爾頓成為全球第一家國際連鎖酒店。
康拉德·希爾頓在得州思科他第一家酒店Mobley裡陳列的銅像
作為希爾頓家的第二個兒子,巴倫站在父親的肩膀上將家族品牌推向了新的高度。
而早在1951年加入家族業務之前,他就通過多個創業項目裡在商界摸爬打滾:拿下整個洛杉磯地區Vita-Pakt Citrus Products的產品分銷權、聯合創建了石油企業以及全美最早飛行器租賃公司之一Air Finance Corporation。
憑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進入希爾頓僅三年,巴倫·希爾頓就順利擢升為副總裁。期間他還創建了針對高端客戶的Carte Blanche信用卡項目。再經過12年,康拉德全身而退,巴倫·接任希爾頓酒店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打理家族生意的同時,希爾頓還與商業夥伴聯手創建了美國橄欖球聯盟(AFL)。1966年,AFL和競爭對手NFL合併,成為北美四大體育聯賽之一。
「如果沒有巴倫·希爾頓的遠見,NFL就肯定不會是今天的樣子,」NFL球隊「閃電」的老闆斯帕諾斯(Dean Spanos)在希爾頓去世後這樣評價他,「巴倫是一位開拓性的領導者,敢於冒險的企業家。」
在正式成為家族生意的新掌門人後的30年裡,巴倫·希爾頓通過成本控制以及資產收購方面的能力,證明自己完全繼承了父親的商業頭腦。
1931年大蕭條時期,內華達州通過立法使得賭博合法化,州內最大的城市拉斯維加斯迅速崛起。希爾頓預感拉斯維加斯還將會成為世界會展之都,而不僅僅是娛樂之都。1970年,他說服董事會從賭場大亨克科裡安(Kirk Kerkorian)手中購得拉斯維加斯的兩家酒店,成為集團收入的重要來源。
希爾頓為這兩家酒店的博彩設施引入的兩項創新,日後成為全球博彩業的新標準:安裝監控錄像頭,以及前衛的Pot o' Gold老虎機。
巴倫·希爾頓賭對了:貓王等明星以在希爾頓酒店裡演出為榮、20歲的泰森在這裡一戰成名……1972年前後,這兩家酒店貢獻了全美162家希爾頓酒店近一半的收入。
1975年,巴倫·希爾頓以8300萬美元出售了六家最大型酒店的一半股權,換回收入可觀的管理經營權,開創了房地產銷售回租的盈利模式。
他沒有停止擴張。在父親發起對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的收購未果28年後,巴倫·希爾頓替他完成了心願。老希爾頓在1949年以300萬美元獲得酒店68%的股權,以及30年的管理權。在1977年合同即將到期之際,巴倫·希爾頓經過談判以3500萬美元從賓州中央鐵路公司手中購入這家百年酒店的建築及地塊(目前價值約10億美元)。在兒子實現了自己畢生夢想兩年之後,老希爾頓無憾地離開了人世。
進入1980年代,當競爭對手們都在美國本土大舉擴張之時,巴倫·希爾頓卻穩守地盤,加碼押注拉斯維加斯的博彩業務,包括對兩家酒店的大規模擴建,同時還推出了Conrad International和Hilton Garden Inn高、低端兩個子品牌,實現了對整個酒店業價位的全覆蓋。
敢於冒險的巴倫·希爾頓也有難得的穩健一面。由於在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目睹了父親的困境,巴倫在財務上可謂相當審慎,始終掌控著行業內最健康的資產負債表。
在巴倫·希爾頓擔任CEO的30年裡,集團的資本負債率始終處於低水平、信用等級保持優良,也因此得以順利吞併巴利娛樂公司(Bally Entertainment Corp.)這樣的資優質資產。
憑藉著充裕的現金流和短期靈活的投資項目,他帶領著希爾頓經受住了行業興衰的風浪。
巴倫·希爾頓在1996年退休後並沒有讓後代接班。他與2004年去世的妻子瑪麗蓮(Marilyn Hawley Hilton)身後留下了8個孩子、15個孫子(女)和4個曾孫女。以帕麗斯為代表的後代們更熱衷於娛樂業,無心打理家族事業。
帕麗斯發推文悼念祖父
在2007年12月25日聖誕節這天,巴倫·希爾頓宣布效仿父親的做法,將97%的遺產留給後者創辦的慈善基金Conrad N. Hilton Foundation。他在聲明中這樣說道,「與其讓孫輩把家產敗光,倒不如拿來做點好事」 。
巴倫的繼任者博倫巴赫(Stephen F.Bollenbach)主持了長達十年的併購,使希爾頓酒店集團成為業內最大、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隨著金融海嘯爆發,旅遊業嚴重下滑,希爾頓業績也出現下滑,2007年房地產泡沫高峰期間被私募巨頭黑石以260億美元收購,經營和財務狀況持續改善,於2013年12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籌資23億美元,成為酒店行業規模最大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