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蜘蛛俠頭號宿敵,毒液這一暗黑英雄的身上肯定有不少故事,電影將會如何演繹呢?大家有沒有走進恆業看看啊!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蜘蛛俠電影宇宙
《毒液》是索尼蜘蛛俠電影宇宙的頭炮之作。
2016年,小蜘蛛驚喜加盟《美國隊長3:內戰》,第二年,鋼鐵俠也出現在了重啟版的《蜘蛛俠:英雄歸來》中,而今年小蜘蛛更是加入了《復仇者聯盟3》的隊伍裡,這幾部電影成功讓粉絲們看到了蜘蛛俠重回漫威宇宙的希望。
在繼續與漫威聯合製作大熱的《蜘蛛俠》系列的同時,索尼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宇宙——《毒液》。毒液作為蜘蛛俠頭號宿敵,那肯定是相當有看頭啊!
毒液與宿主的共生體概念
雖然映前的一系列宣傳物料都在主打漫威首個暗黑英雄定位,但毒液卻不是單單的指「反」派哦,而是要根據宿主的習性來定。換句話來說,就是宿主是好人,那兩者結合便是好的,反之,如果宿主是個生性暴戾之人,那麼兩者的結合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了。
毒液是啥?
毒液的造型設計有點恐怖,在原始形態,它是一團黑乎乎無骨骼的軟體組織,附著寄主之後雖有了具體外形,但仍是渾身帶著粘稠感的怪物。就好像一堆具有攻擊性的黑色爛泥。
逃不過的《蜘蛛俠3》
毒液首次出現在觀眾的視野可以說是在2007年山姆·雷米執導的《蜘蛛俠3》中,先後寄生於彼得·帕克和記者埃迪·布洛克,後者最終成為蜘蛛俠的最大敵手。這也是毒液是蜘蛛俠的宿敵的由來了。
影片開場不久便讓毒液從天而降並吸附在彼得·帕克的迷你小摩託上,繼而在他陷於心智混亂時侵入他的身體,於是毒液與彼得·帕克結合的黑蜘蛛登場。
後來帕克在教堂擺脫毒液控制,被分離的毒液正好落在了對蜘蛛俠抱有怨念和仇恨(讓他丟了工作)的埃迪·布洛克身上,真正的反派毒液就此誕生。這難道是大家對毒液印象不好的開端嗎?
湯老師版埃迪·布洛克
相比於託弗·戈瑞斯在《蜘蛛俠3》中塑造的年輕俊秀版埃迪·布洛克,此次湯姆·哈迪版的埃迪更加瘋癲、更加成人化。
以《兄弟連》《盜夢空間》而吸粉無數的湯老師擅長塑造複雜性格與極具爆發力的角色。
埃迪在漫畫中是出身於殘缺家庭,自小是個問題少年,長大後還曾為得到工作而編造實習經歷,進入報社工作後,時常會為了拿到獨家新聞而使用非常規手段。
關於他衝動不守規矩的性格特點在《毒液:致命守護者》的前段都有表現,不過電影版已將埃迪的行為動機洗白,置換為他調查生命基金會的人體試驗黑幕。
人設:翻版蜘蛛俠
埃迪與帕克的社會身份都是供職於報社的攝影記者,但是埃迪曾經為了晉升而偽造蜘蛛俠現場照片,因此被帕克揭發,導致對立;
從電影中表現的生活狀態來看,已至中年的埃迪在失業後生活困窘,一度交不上房租,女朋友也離他而去;
另外,動畫中不乏一些幽默畫風來表現蜘蛛俠與毒液,比如這個:
兩大毒液撕扯慢鏡頭
《毒液》正式版預告的結尾,一個絢爛而又暴力的撕扯慢鏡頭非常具有視覺美感,這一段表現的是毒液與暴亂之間的終極決戰。
十年前的《蜘蛛俠3》結尾也有類似的撕裂畫面,帕克曾用蛛絲將埃迪從毒液身體出扯出,那一幕同樣散發著邪典之美。
《終極蜘蛛俠》動畫中亦有展現,第一季毒液初登場時的天台大戰,被毒液附身的小蜘蛛試圖逃離它的身體,一番扭打的場面與之相似。
不過,舊金山市區起伏的獨特地形也為本片的追車動作場面提供了看點,片中有一場埃迪與毒液結合後開掛的夜間追車戲,驚險十足。
今年《蟻人2》中的那段玩轉縮放技能的追車戲同樣是根據舊金山地形而設計的動作場面。
聲波與火
熟悉漫畫以及《蜘蛛俠3》的影迷都知道,毒液雖有強大的攻擊力,但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害怕高頻聲波與火。
《蜘蛛俠3》中,心魔纏身的帕克就是在教堂利用鐘聲擺脫了毒液的控制,結尾大戰時也是利用鋼管圍成的牢籠和產生的震蕩波將毒液死死困住,但關於火併未展現。
本片會對這兩種致命弱點一一鋪墊,並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大家留意。
結尾似曾相識?
超級英雄電影看多了,自然會發現一些通用的套路。《毒液》的結尾當然是埃迪與科學狂人德雷克博士之間的決鬥,分別代表一正一邪的兩種毒液陣營。
細心比較一下,年初的漫威大作《黑豹》的結尾同樣是兩隻黑豹之間的決戰;
《鋼鐵俠》結尾是託尼與試圖操控斯塔克的敵人分別裝備各自的鋼鐵戰衣進行決鬥;
《無敵浩克》結尾同樣類似,均是同類相殺。可見,漫威系超級英雄電影時常共享一類模式。
《毒液》最終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