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對未來的四大戰略布局

2020-12-24 電子發燒友

研華對未來的四大戰略布局

夏珍 發表於 2020-02-08 16:58:48

技術與市場的交流,即研華嵌入式物聯網全球夥伴會議於 2019 年 12 月,在臺北林口展開,此次會議以「Leading Embedded Innovations to AIoT Future」為主軸,由來自全球 50 個國家的超過 450 位物聯網生態圈耕耘者參與,共同商討 AIoT 未來。

會上除了有微軟、McAfee、Acronis、Yujin Robot、KOLON BENIT、iProd、TED 等 11 家知名海內外廠商的解決方案展出外,還安排了大佬們的 TechTalk。

其中,EIoT 平臺事業群總經理 張家豪先生從研華的角度出發,表示其物聯網事業部的發展軌跡會遵循三個階段發展,即以嵌入式系統平臺為主的第一階段,以軟硬體整合物聯網雲平臺 WISE-PaaS、工業用 App(Industrial App, I.App)為主的第二階段和與行業合作夥伴共創應用方案的第三階段,而未來的解決方案將朝著以下四大方向發展:

嵌入式創新與設計服務(Embedded Core Design-in Services)

AI 邊緣智能與無線連接(Edge AI, Intelligence & Wireless Connectivity)

客制化設計與製造服務(Design & Manufacturing Services)

雲服務 / 網絡安全與影像 AI(Cloud, Network Security & Video AI)

而會間,媒體有幸邀請到 EIoT 平臺事業群總經理 張家豪先生和大家分享 AIoT 的戰略布局與心得點滴。

媒體:隨著物聯網、AI、5G 技術的發展,市場在不斷地變化與調整,這對研華產品布局有哪些刺激?存在哪些領域創新產出?

張家豪:物聯網的口號已經喊了五六年,但除了硬體的變化以外,很多產業都只完成了樣品展示,距離真正的產業落地還有差距。導致這個落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生態系統的不成熟等。而近一兩年,AI 解決方案和 5G 的出現改變了這個格局,使許多和研華一樣的同仁們變得非常興奮,想要加快投資的步伐,從而促進了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落地。

以交通行業為例,以前都是以視頻監控為主,我們可以知道道路是否安全,車子有無正常行駛等,而一旦加入了 AI,我們就可以分析辨識車流的穩定性、駕駛行為的異常,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到大概率異常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從而採取措施進行治理與防範。

以醫療行業為例,影像的 AI 掃描、分析,可以輔助醫生辨識病症、病灶,並且在辨識速率和概率方面都有質的飛躍。

再以工業為例,工業 4.0 和中國製造業 2025 已經提了很多年,如何提升生產效率是首要目標,但在前幾年似乎陷入了瓶頸,而以視覺檢測、機械手臂等 AI 應用的落地將打破壁壘,大大加速工業 4.0 和中國製造業 2025 的實現。

綜上可以發現,AI 可謂是物聯網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研華對整個 AI 產業鏈的投入非常大。從硬體的角度來說,產品線涵蓋了模組、系統和伺服器;從軟體的角度來講,擁有完整的管理平臺,像自研的 WISE-PaaS / DeviceOn 和合作開發的 Open VINO 等。

媒體:針對 AIoT 的發展,現階段研華主攻領域有哪些?

張家豪:工廠自動化是研華最早介入的領域,並且發展得還不錯,其次是零售市場,第三是交通行業。而醫療行業由於其行業的特殊性,需要很多認證,因此導入會偏慢。

媒體:針對每個不同的市場區域,研華產品策略有何不同?

張家豪:無論是市場導向還是政策導向的原因,每個區域的產業發展成熟度大相逕庭。以中國大陸為例,零售消費類產業相當成熟,市場體量很大、可試驗性很強,其工業自動化、零售、交通、能源都是潛力發展領域;在日本,機器人產業相當成熟,尤其是在居家照料領域,是重點發展領域;在韓國,工業機器人的比較成熟,比如自助加油機器人,這是由于越來越少的韓國年輕人願意去加油站這樣的工作場所工作所迫,因此工業機器人領域潛力非常大;而美國的醫療產業遙遙領先,這不是指美國的醫院非常多,而是美國人會對醫療儀器設備的研製有近乎執著的熱情,而研華就可以用平臺電腦來打進這個市場。總而言之,不同的市場,不同的產業,研華都會有不同的作為。

媒體:各大嵌入式廠商都在推邊緣計算方案,那麼研華科技的嵌入式邊緣處理有何特色?

張家豪:首先客戶選擇研華絕不是因為研華最便宜,而邊緣處理是三年前才出現的一個新名詞,大家都在推的邊緣計算方案,其實從硬體的角度來看,差別不大,基本都是英特爾的 CPU,美光的 DRAM 等等,但是在這其中,研華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全球各地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客制化的服務能力;而從軟體的角度來看,針對 AI 的碎片化現象和龐大的體量,研華布局了 WISE-PaaS / DeviceOn 等平臺來降低客戶的管理成本,強化其管理成效,並且這些標準版本軟體均預載在硬體上,免費提供給客戶使用,這也拉開了研華和其他競爭者的差距。

媒體:研華去年收購了歐姆龍旗下 OMRON Nohgata,目前運營狀況如何?與原有研華團隊的分工是什麼樣的?是否有為研華的在地化發展加值?

張家豪: OMRON Nohgata 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其團隊的完整性,涵蓋了業務、產品設計、行銷、製造工廠和研發。而當時的研華在日本已經發展了二十幾年,日本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而研華在日本的業績卻只能排在第七第八,這意味著研華在日本的經營成效不算好。因此收購 OMRON Nohgata 的首要目的就是壯大研華在日本的規模,完善其經營體系。此外,就是日本文化的特殊性,日本人喜歡用日本的產品設計,喜歡用當地的語言溝通,除非成本誘因,才會將本土產業外移,因此收購 OMRON Nohgata 後,研華就可以達到日本產品日本設計、日本製造和日本服務的目標,這對日本的大客戶服務幫助非常大,可以讓研華在日本的業務更上一層樓。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這次併購案相當正面,帶領研華在日的業績衝入了前四。

媒體:鑑於 OMRON Nohgata 的反饋很正面,研華有下一步的併購計劃嗎?

張家豪:研華會繼續在全球各地尋找合適的併購對象或合作夥伴,雖然目前沒有既定的具體公司名單,但是領域很清晰。對於硬體來說,研華已經相當成熟,也沒有將製造移出中國大陸的打算,因此動作會比較少。但對於軟體來說,研華會加大 AI 相關的研發、設計公司的關注,如果有合適的對象,會先以入股的形式進行投資,摸索合作路線,而非單純的財務投資,等到時機成熟後才會進行併購動作,來補齊研華的不足。

媒體:面對研華近期推出的物聯網方案(WISE-PaaS 及 Industrial APP),是否一改過往的營銷方式?可否舉例說明?

張家豪:改變相當大,內部人員「簡直要瘋了」。首先從以前的以硬體為導向的業務營銷要轉向軟體平臺方案營銷,溝通的方法完全變了;其次是我們花了 30 年的時間布局培訓出一批專業賣硬體的人才,不可能再花另 30 年重新來過一次,培養一群會賣軟體的人才。那如何尋求一條捷徑呢?這就是我們現在採取的方式,即先在臺灣建立軟體市集,並將研華自己的還有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一些軟體都放到這個平臺上,邀請客戶來參觀,再通過渠道夥伴將研華的軟體產品售往全球。

媒體:針對 AIoT 產品與市場化開拓,是否有針對不同市場區域進行在地化的產品規劃,可以具體談一談嗎?

張家豪:有,研華產品的市場化開拓要感謝 500 多家 DFSI(專注於垂直行業的專業系統整合商)的鼎力支持,其中的比例大概是美國 10 家、歐洲 10 家、日本 5 家、韓國 10 家,此外的都分布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當地。在不同的區域,我們實行的服務體系架構是不一樣的,比如在美國,研華有足夠大的工程師團隊可以支持大客戶服務,因此渠道商會非常少;而對於歐洲,是初入市場的需求,當初尋找了一些知名的經銷商作為渠道來打開市場,發展至今,已有不少渠道商已成為研華的分公司,而另外的一些渠道商則是會繼續服務研華的一些小型客戶;對於日本來說,日本的文化是相信本國人,所以是一個特別喜歡渠道商的國家,當然在日本,研華也會布局部分自己的大客戶團隊;對於中國大陸,尤其是華東地區,研華有大量的渠道商。歸根結底,這些渠道商的布局是跟著需求導向來的,而不是研華刻意的排布。

媒體:可以談一談研華未來五年的一個發展目標和規劃嗎?

張家豪:整體來說,研華會往提供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成熟的產品線還是會繼續投入,使其保持成長,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嵌入式的核心產品,解決方案就得不到落地。目前以研華來說硬體的營收佔比 90%左右,在未來這個體量不會縮小,但比重會有一定的降低。從管理經營的角度來講,研華會很積極地去增加部署新的分公司和業務團隊,此外,也會加強合資的 DFSI(專注於垂直行業的專業系統整合商)的合作,來增加研華的營收。

回顧過去,研華花了 30 年的時間(1983-2013)將業績做到了 10 億美元;2019 年,穩中有進,截至目前已達 18 億美元;展望 2020,研華的目標是在來年能達成 20 億美元的飛躍挑戰。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研華跨界搶市 講述「疫考」後IoMT未來
    面對醫療4.0的發展趨勢,研華14日宣布攜手承業生醫旗下的久和醫療,將以AIoT智能醫療解決方案,共創布局智能醫院新未來。根據市調機構研究,目前已經有60%的醫療院所採用物聯網技術,因此傳統醫院邁進醫療物聯網(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IoMT)已是全球醫療業者一致的發展目標。
  • 研華智慧城市夥伴峰會火熱開場 聚焦零售/物流/醫療/建築行業
    12月17日,2020–全球工業物聯網廠商研華公司於12月17-18日舉辦研華物聯網系列夥伴峰會-Advantech Connect,聚焦智能服務與零售、智能物流、智慧醫療、智能建築等行業,探討如何以大數據、物聯網、雲端、AI、5G等趨勢技術,強化智慧城市互聯生態圈。
  • 研華智能建築解決方案iBuilding催生智能醫院管理機能
    另外,醫院設計的趨勢正從過去聚焦「空間規劃」,逐漸轉往「改善服務流程」,原先專注於需求功能與空間大小,未來將依未來醫療發展來設計,更重視臨床上不同專業的整合,以形成整合式策略與運作。正因如此,過去由建築師主導的生態,將轉變為醫院開立綜合需求,由建築師偕同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來規劃。
  • 研華推出DeviceOn/iEdge 工業應用程式 加速實現數據整合與邊緣...
    DeviceOn/iEdge提供四大功能涵蓋通訊協議與數據整合、邊緣端實時運算分析、遠程監控與中央管理系統以及預載儀錶盤管理接口。DeviceOn/iEdge目前已全面導入研華邊緣智能系統EIS系列產品,只要購買EIS產品可立即啟用DeviceOn/iEdge的強大管理功能。撥打研華嵌入式服務專線,申請免費下載DeviceOn/iEdge安裝版本,另外還加碼提供邊緣智能系統EIS搭載DeviceOn/iEdge免費借測方案,數量有限,歡迎諮詢哦。
  • 祥生控股集團:持續推進「1+1+X」戰略,調整未來布局
    隨著三四線紅利逐步降溫後,祥生控股集團不得不面臨一個重要問題:未來該如何調整戰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對此,祥生控股集團沒有像其他房企一樣,將發展重點轉移到三大經濟圈和一二線城市,而是基於「1+1+X」發展戰略,立足浙江、深耕長三角、布局全中國,依託於發展趨勢和未來規劃,調整戰場結構和布局策略。
  • 享道出行完成A輪戰略融資 加速布局「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
    兩家戰略投資方的加入,標誌著享道出行的資本結構從單一向多元發生轉變,完成平臺戰略升級的重要一步。會上,享道出行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企業用車、個人租車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成為業內首個全面覆蓋這四大核心業務板塊的出行平臺。
  • 研華共創平臺生態,30套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即將推出
    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表示,工業物聯網落實到各行業的應用即將落地普及,但其成功關鍵在於平臺技術供貨商如研華,與行業專家公司之間的充分合作、整合,形成可以標準化複製的軟、硬體系統組合產品 SRP。這些 SRP 再經由系統集成商(System Integrator) 安裝到用戶現場,成為完整場域解決方案。
  • 研華智誠 門店AIoT解決方案平臺 StoreVue上市
    研華智誠業務暨營銷總監劉蔚志表示,門店對於導入數位化轉型的服務需求種類多元化,研華智誠必須秉持更開放的態度,與各具專長的共創夥伴,包含產業顧問、創意營銷、系統整合、數據分析、售後運維等領域專家,打造全方位智能零售服務生態系,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研華智誠期待能藉此次會議,徵招專業策略夥伴,一同完善解決方案服務鏈。
  • 研華工業交換機在風力發電中的應用
    同時監控中心內部每個環網的EKI-7554SI通過電口連接到研華24口網管型冗餘千兆乙太網交換機EKI-4654R。監控中心內部伺服器,工程師站通過EKI-4654R構成區域網系統。五、研華方案的優勢 研華工業級乙太網交換機具有如下優越特性: 1、快速冗餘 研華的工業乙太網產品可以組成快速的冗餘網絡,使用研華獨創的X-Ring協議,為您搭建可靠的工業網絡,具有超快小於10毫秒的自愈時間。
  • 歐派家居:小工廠忙於當下戰術勝利,頭部企業更注重未來戰略布局
    小工廠忙於當下戰術勝利,頭部企業更注重未來戰略布局,家具行業品牌集中速度似乎在加快。   單品時代已經過去,全屋定製已不新鮮,「整裝」、「一站式家裝」更能描述當下及未來消費者的需求。   今年建博會上,「家裝」二字出現的頻率最高。
  • 籤約Arcelik 康佳白電冰洗冷空產業全鏈條戰略布局升級 發展步入...
    Arcelik,土耳其製造業巨頭,歐洲四大家電集團之一,1959年開始進入白色家電領域生產洗衣機和電冰箱,目前擁有Arcelik、Beko等11個品牌,其中Beko為歐洲三大品牌之一,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有4500多個辦事處,2018年全球銷售額38億美元。
  • 宜家中國:「未來+」戰略方向不變
    早在2018年底,宜家在全球範圍內啟動了大規模的戰略轉型,以更好地滿足市場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針對日新月異的中國市場和對便捷、服務等有更高要求的中國消費者,宜家中國於去年8月底在北京宣布了其全新的「未來+」戰略,致力於通過渠道拓展、數位化、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模式以成為消費者的「家居生活服務專家」。
  • 高效賦能車廠產線MES,研華PPC保障高產能
    研華PPC助力汽車行業MES系統,保障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可靠性,避免數據傳輸卡頓現象,為工業製造現場提供高效解決方案。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國內汽車需求量的劇增,汽車零部件廠商也在不斷發展,擴建。客戶整個系統由伺服器+交換機+平板電腦+掃描槍四部分組成研華平板電腦作為數據的存儲與顯示終端
  • 韓國加速「未來車」產業布局
    韓國提出「未來車新政詳細戰略」,加快新能源車產業布局。按照計劃,電動汽車和氫能源動力汽車成為主角。韓國今後要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增加相關政府補貼,進一步增加充電樁數量,同時力促相關技術和產品走出國門。不久前,韓國提出了「未來車新政詳細戰略」。韓國環境部和韓國環境工團此舉也是落實該項政策、加快新能源車產業布局的又一項舉措。韓國將普通電動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新興汽車種類統稱為「未來車」。前兩年,韓國政府就已經將發展「未來車」產業提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去年10月份,韓國又提出了「2030未來車產業發展戰略」。
  • 布局AIoT
    布局AIoT   樺漢於 2020 年 12 月 1 日宣布,預計以增資發行市場擴展、產品技術結合、人才組織規劃、財務成長」等四大方面獲得綜效
  • 研華掌上型嵌入式工控機EPC-C301,專注高性能機器視覺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9/418037.htm研華EPC-C301嵌入式工控機搭載Intel®第八代 Core™ i7 - 8665UE/i5-8365UE低功耗CPU,可為攝像頭、門控、讀卡器、鍵盤和收據印表機等外圍設備提供豐富的I/O接口。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內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並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發布2021年四大戰略 跨境電商賽道硝煙再起
    來源:封面新聞原標題: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發布2021年四大戰略,跨境電商賽道硝煙再起後疫情時代,跨境電商玩家們相繼出招,似乎都瞄準了賦能中國商家進行出海業務布局這一方向,一時間跨境電商賽道硝煙再起。12月14日,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發布了2021年四大戰略重點,包括:繼續支持企業向線上業務模式轉型;支持賣家拓展全球機遇,發展多站點業務、降低風險;支持賣家打造受全球消費者及企業與機構買家信賴的國際品牌;支持賣家持續優化選品策略。
  • 從《小時代》到《聶隱娘》 華策影業戰略布局
    (圖:華策電影戰略布局)  最近影市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狀況,暑期檔收尾之時,多家片方紛紛在爭食最後一塊大蛋糕,最引人矚目的電影當屬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然而,比起很多公司一門心思地擠破頭爭食電影市場這個大蛋糕的發展不同,華策影視的電影策略,其實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戰略規劃,他們並不打算趁熱搶塊錢,而是遵循「既來之,則安之,且一定要留下鮮明的印記」的長遠策略,用句時髦話來說,這叫「可持續發展」。從他們這兩年在電影圈的布局模式就能看出。  華策影視進入電影江湖的戰略確切地說是從去年開始的。
  • 借勢「網紅」,華住桔子水晶戰略布局西北地區
    (原標題:借勢「網紅」,華住桔子水晶戰略布局西北地區) 近日,華住旗下中高端酒店品牌桔子水晶新品品鑑會第二站在西安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