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面御史,骨鯁大臣」——清代即墨郭琇的故事

2020-12-22 墨城尚書

即墨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明清時期,即墨「周黃藍楊郭」五大家族興起,他們或以學識揚名宇內,或以官職顯名於世,每個家族都留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而郭琇是其中郭氏家族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郭琇(公元1638——1715),字瑞卿,號華野,即墨郭家巷(今即墨區環秀街道郭家巷村)人氏。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進士,歷任吳江縣知縣、江南道御史、左都御史、湖廣總督。郭琇精明能幹,很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和地方人民的擁護。擔任御史期間,鐵面無私,以實際行動贏得了人們的信任。郭琇還著述有《疏稿》六卷。

據《郭華野公年譜》記載,郭琇生於明崇禎十一年六月十八日巳時(九點到十一點),終於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寅時,享壽七十八歲,其德操品行深為後人敬仰,即墨、吳江兩縣分別將其列入鄉賢、名宦,歲時祭祀、瞻仰。即墨民間有「不用七品八品,只要一品二品就行」的傳說,也和郭琇出生時有關。

話說郭琇出生的時候,正趕上一天東海龍王敖廣在龍宮中閒著沒事瞎算,算計到即墨要出一個大人物,將來是 國家重臣,扶佐大清社稷江山。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不能讓他出生的太痛快了,如果一生中不經過點風 風雨雨,坎坎磕磕而直上國家朝堂,那他眼裡還會有 誰啊!唐僧取經有那麼幾位高僧護架還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孝敬上金缽才拿到真經。所以啊,今天我敖廣也要使一使手中的權力,出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先給你小子來個下馬威,讓你以後在官場上別太得意了。

主意已定,敖廣便連日在即墨一帶布雲下雨,並傳令手下的兩隻獨角蛟空前 去即墨城,在窯頭村後的高埠上攔壩,把南河的水 給截住了倒灌河南岸帶的民居,把郭琇家的房子給 我淹了它!郭琇如果大難不死,以後他就飛黃騰達 如果把小命栽在了我手裡,那是他福淺命薄。

兩隻蛟龍接令後不敢怠慢,急忙由膠州灣溯墨水 河而上,來到窯頭村後一看,嗬!那可真是狂風暴雨 劈雷閃電,河中濁流翻滾,惡浪咆哮,偌高大的一堵 黃筋粘土高埠,如今已被洪水吞噬了大半,陣陣浪花 拍打埠頭……兩蛟一看,此時不布陣截水,更待何 時?兩怪便從水中一躍而出,變成兩隻雪白柔順可愛 的小山羊,一南一北在埠頂上頂起了架來。這兩隻畜 牲一頂架不要緊,可不得了了,只見南河裡的水不是 北流西下,而是逆流東上了,一時之間,河南岸上地 勢低注的地方馬上成了一片汪洋,磨市、郭家巷等地勢較高的屋宅,也被大水困在了中央 。

再說當時的即墨知縣王浸大和即墨營守備趙敬兩人「一文一武」為即墨地方最高長官,看到連日狂風大雨,河 水暴漲,許多民屋被淹,兩人心急如焚,冒雨前去地 勢低注的地方視察災情,以便及時賑濟災民。這日兩 人便服打傘,來到河南一帶察看。突然一陣急風驟雨, 打溼了兩人衣服,不得不到附近人家門洞下,暫時躲 避一下,等雨小了再走。兩人鑽進郭家巷街路北一家低矮 的門洞裡,門左門右一邊一個站著,一邊擰著身上的 淋溼衣服,一邊說著閒話,來打發這段尷尬的時 辰。

正在此時,聽到院內屋裡傳出新生嬰兒響亮的 啼哭聲,添丁的人家是25歲的郭景昌和20歲的周氏夫婦,緊接著「吱呀」一聲大門開了,一位白髮小 腳的老太婆到大門洞來取幹土(從前沒有衛生紙,普 通人家把黃士曬乾後放在大門洞裡貯存,用來掩塗汙 物),一看門洞中有兩人站在裡面避雨,忍不住高興 的連聲說:「生了,生了!」王知縣知道老人家說的是 生了孩子,便問:「是男的還是女的?」老太婆道: 「是個小廝。」即墨方言叫男孩兒為小廝,女孩為小兒,王知縣和趙守備兩人對望了一眼,趙守備說 「有咱倆一個七品知縣,一個四品守備給把大門,將 來啊,這個孩子如果出官入仕,最小也得是個三品 官!」白髮老太婆就是郭琇的祖母,她接上說:「嗯樣來還用三品,若能是個一品也就知足了。」兩人一聽 伸了一下舌頭,心裡說老太婆分不清品級的大小,但 好大的口氣!

郭家也算是詩書世家。郭琇的曾祖父郭師仲,「高才博學,登門受業者甚眾」,而後師仲生文耀,文耀生景昌。其父郭景昌字開先,為庠生,「學識奇偉,詩文卓絕」。在詩書禮儀之家,郭琇從小就生得不凡。後來郭琇中舉取士,步入仕途,果然累遷升到了從一品大員(湖光總督)的官位。

現在分析郭琇的傳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知道農曆六月十八日,一般為現在陽曆七月十八左右,也是即墨地區多雨季節,即墨史料對墨水河洪水泛濫的記載較多,也說明,即墨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雨水的豐沛。

據史料記載,晚年回歸故裡的郭琇主要表現為關心桑梓、接濟鄉鄰、助貧救困、教育後代,如史料記載「邑大飢,餓殍盈路,公倡眾煮粥,凡投靠者必收恤之」。又如「秋,大水,墨城傾圮,海上賊舟日揚,公捐資完之,邑恃無恐」。

郭琇受儒家思想教育,晚年對即墨古城內文廟進行建設和維修,史料記載康熙五十三年,即公元1714年,時年郭琇七十七歲,建設「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二坊於即墨文廟聖門兩側,並將移於文廟牆內的「下馬石」重新移於原來位置。

郭琇去世後葬在即墨東北部(今經濟開發區辛戈莊村),解放初期墳墓大體尚存,文革期間全部被毀,磚石部分拿來蓋了辛戈莊小學,後來辛戈莊村搞開發,開發商特意圈出了墳墓遺址,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出任何墳墓的痕跡,確實很可惜,目前已經成為了居民區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清朝最厲害的老師,著名詞人納蘭容若,骨鯁大臣郭琇都是他的門生
    除了納蘭容若,徐乾學還有一個十分厲害的學生,那就是清朝著名的清官郭琇,也就是《一代名相陳廷敬》中的郭秀,在這部劇中,郭秀是陳廷敬的學生。郭琇,字瑞甫,號華野,他三十一歲中秀才,三十二歲中舉人,三十三歲考中進士,春風得意。郭琇為官廉潔清正,善斷疑案,為國為民,在地方任職期間,「治行為江南最」,廣受好評。
  • 《鐵面御史》海報來襲 姚櫓變身按察使解謎案
    近日,由浙江花園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黃克敏執導,《大宋提刑官》編劇廉聲創作,姚櫓、李芯逸、丁勇岱、高明、謝園、劉亞津等實力明星聯袂出演的大型古裝懸疑探案劇《鐵面御史》曝光了首款宣傳海報。
  • 從貪官變清官,康熙朝彈劾明珠、帝師,郭琇嬗變為鐵面御史
    一、洗心革面康熙9年,郭琇科舉及第,考中進士。意氣風發之際,接踵而至的卻是漫長的等待,因為沒有實缺,他成了候補官員。候補官員沒有俸祿,家裡又不寬裕,沒有銀錢活動門路,郭琇這一等就是九年。1679年才輪上他,到吳江成為縣令。郭琇無比珍惜這次機會。但上任伊始,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頂頭上司、江寧巡撫餘國柱橫徵暴斂、公然索賄,各地屬官紛紛解囊。
  • 《鐵面御史》今日上線!姚櫓領銜開啟終極探案模式
    由上海森宇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新媒體發行,馮曦擔任製片人,黃克敏執導,《大宋提刑官》編劇廉聲創作,姚櫓、李芯逸、丁勇岱、高明、謝園、劉亞津、於小慧等實力明星聯袂主演的大型古裝探案劇《鐵面御史》,今日上線愛奇藝視頻全網獨播
  • 回眸青島年代最久的商業街 即墨路
    即墨路位於市北區西南部,南北長約1公裡,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即墨縣仁化鄉大鮑島村,是青島年代最久的一條商業街,在那個長袍馬褂盛行的年代,這裡聚集了一大批享譽島城乃至全國的老字號。1980年11月,以即墨路、李村路為中心,橫跨濰縣路、易州路、博山路、芝罘路周邊四條支路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建立,市場佔地面積14800平方米,建設面積6800平方米,高峰時擁有1300多個攤位,從業人員3000多人,商品高達11000多種,當時,返城無法就業的知青、外來闖蕩者、甚至還有刑滿釋放的「兩勞」人員成為市場的第一批個體戶,他們憑著敢闖敢幹的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迅速賺得了第一桶金
  • 【方志四川•人物】鄭深宇 ‖ 鐵面御史李漱芳
    鐵面御史李漱芳鄭深宇渠縣文風興盛,出過包括李漱芳在內的95名進士(圖為渠縣文廟)清乾隆年間,四川渠縣人李漱芳因「參奏當時權要,言人所不敢言」,有「鐵面御史」之稱。鐵面御史的「厲害」福隆安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權臣,富察皇后的親侄兒,乾隆帝的四女婿,年紀輕輕就做到工部尚書一職。隨著權力越來越大,他手下的人也越來越放肆,一個名叫欒大(一作藍大)的家奴倚仗著主人的權勢,經常「招徠無賴輩,肆行市衢間」。一天晚上,欒大和朋友們照例在金陵樓喝酒,不知何故竟互相扭打起來,鬧得滿城風雨。
  • 我們的網紅村|古村落+紅色文化,即墨的這個傳統村莊不要太好玩!
    在即墨的金口鎮有這樣一個小村莊村裡現存幾十處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築青石古巷灰磚青瓦處處透露著古香古色《我們的網紅村》系列短視頻由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我們的網紅村傳承歷史文脈的南裡村走進即墨區金口鎮南裡村,好像穿越到了清代
  • 即墨大銅馬的前世今生
    即墨大銅馬,是不甘人後敢為天下先的即墨人公認的地標形象,無往而不勝。開放初期,佳樂佳商圈還是一片未放異彩的處女地,用嶗山石頭壘成的大圓圈,似是一欲將百花盡攬的樂土,可好象真沒見什麼裝點,只有大銅馬,躍然在這充滿泥土芬芳、亟待開發的芳草地上,偶見幾輛車環行在路上,大銅馬,成為即墨婦孺皆知的地標性塑像。每到逢五排十的大集天,這鶴山路就成了集市的海洋,或許服裝市場也正在這個時侯有了萌芽。
  • 即墨小商品新城誠邀即墨博物館副館長陳海波先生開展「即墨歷史文化講座」活動
  • 小柯即墨巡演原創音樂劇
    11月19日至21日,由中共青島市即墨區委宣傳部主辦,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小柯音樂劇 《想把我唱給您聽》巡演活動將在即墨舉行,期間將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小柯專場講座,在博蘭斯勒(青島)大劇院舉辦兩場音樂劇演出。
  • 即墨西部城區新盤集中「下餃子」,即墨樓市豎起新的大旗?
    即墨各板塊的發展態勢即墨本身是一塊東西長、南北短的土地,所以東西向分為即墨西城、即墨老城區、創智新區和藍谷。當然,個人有個人的叫法,核心思想和板塊是相通的。即墨版圖對於外地人來說,更多了解即墨主要是即墨西城和藍谷。主要是因為即墨西城的服裝批發市場縱橫青島服裝屆十幾年,現在還有小商品城等,統稱為即墨商貿城。
  • 電影《一生有你》主創「水木年華」24日即墨古城映前分享青春故事
    電影《一生有你》不僅僅單純借用「歌曲改編」外殼,創作靈感其實源於一段真實青春故事,導演盧庚戌將自己的音樂和情感經歷與電影情節相結合,將生命裡那段充滿美好和遺憾、真情與無奈的青春回憶通過影片傳遞給觀眾,相信影片的上映會引發一代人關於青春的情感共鳴,也是導演送給一代人的青春紀念禮物。
  • 湘潭風物誌丨鐵面御史趙啟霖
    這位鐵面御史回鄉居住後,關注地方教育,倡辦了伍趙福田學堂和伍趙福田女子職業中學,使當地大興辦學之風,民智開通,人才輩出。還捐谷40石在青山橋設育嬰堂一所,收養窮苦人家無力撫養的幼嬰,一改當地常溺女嬰的惡習。 【來源:湘潭在線】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舉辦
    12月23日,「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豐富>了「嗨即墨」旅遊品牌內涵,增強了即墨文化活力,展示了即墨時尚風貌,加快打造即墨古城及周邊特色音樂吧街區,促進即墨夜間經濟發展。
  • 劉濤在青島即墨古城拍戲,看看大即墨人民幹了啥
    最近幾天劉濤突然現身即墨,即墨人民沸騰了,原來劉濤是來拍電視劇的,由公安部宣傳局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聯合出品,鄭曉龍、夢繼執導,劉濤、王雷等領銜主演的反腐大片《拼圖》,在即墨古城實景拍攝。
  • 質疑《黃玠與即墨黃氏》
    這五人,不知從何處查證以後,移花接木,黃曾成為原僧,成了「即墨巉山族的一世祖」。 「升、端、裳」則分別包裝為「景升、景端、景讓」,「黃景升即是即墨東關族(又稱城裡族)的一世祖;黃景端是即墨西流族的二世祖;黃景讓,是即墨西關族的一世祖。」而「定」包裝為「景定」,沒有成為什麼族的世祖,只是「明初時黃景定為山東右布政使,『升、端據定意經青州到即墨』。」
  • 院線電影《我是周浩然》在即墨開機
    即墨融媒9月21日(記者 劉雲睿)9月19日,院線電影《我是周浩然》在即墨周浩然文化園開機。電影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山東省著名革命烈士周浩然的英雄事跡為創作原型,通過電影故事弘揚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向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獻禮。電影由實力派導演李連軍執導,王海祥、魏子涵、遲漠寒等青年演員參演。
  • 即墨古城「點燃」夜經濟
    即墨古城「點燃」夜經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6.19 星期五 網紅樂隊在即墨古城青啤1903酒館演出。    早報6月18日訊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即墨古城開啟了夜的精彩。6月17日晚7點,「悅即墨夜古城」夜經濟主題活動在即墨古城按動盛夏高潮啟動鍵。
  • 「關注」電影《閃亮的夏天》在即墨開機
    而餘耕,對這個故事給予了首肯。他評價說:「故事裡有道德羈絆,也有人情冷暖。每個人都有迷惘的時刻,在迷惘的路口徘徊時,能夠自問和反省,使得這部電影有了厚度和亮點。」他亦坦言,之所以會加盟該片,是這個溫馨的故事發生設定在自己的家鄉青島即墨區。影視寒冬中的一股鮮活之流該片的藝術總監史建全形容初看劇本的心情,「那感覺是舒緩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