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袁雋永 陳舒儀
從7月20日到8月20日,影院已復工滿一個月。一個月來,觀眾紛紛買票觀影,用行動為復工的影院「喊」出一聲聲加油。根據貓眼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24時,全國復工的影院達到了8846家,復工率78%。期間,共有3339萬人走進影院,全國票房累計10.21億,其中長沙票房累計2159萬。
更讓人驚喜的是:8月21日,國產商業大片《八佰》正式上映,加上點映票房已過3.5億。而當日全國票房自疫情以來首次過億。從老片復映到新片紛紛定檔,觀眾從期盼覆工到安心觀影,我們的快樂真的回來了!
成績
上座限制從30%到50%,單日票房從400萬到1億
7月20日,關閉近半年的電影院重新開門迎客,觀眾上限被鎖定在30%。
回憶起一個月前的情形,影院從業者仍難掩激動、開心的心情。
長沙瀟湘國際影城東塘店店長張瓊說,「從復工通知下達,到正式復工這中間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時間,當時我們店只有《誤殺》、《戰狼2》等少量的幾部延期復映片。沒想到,7月20日來觀影的人數出乎我們意料,所以臨時又加排了一個影廳的3場《戰狼2》。」
當天,全國票房400萬。
隨著疫情有效緩解,8月14日起,影院的上座限制上升到50%。票房上升態勢明顯。
確實,觀眾觀影意願在增強,《八佰》《哈利波特》等熱映影片也開始成為同事朋友間的熱議話題。
從8月14日起,全國票房從日均2000萬,迅速穩定至6000萬。
長沙各大影城票房也在逐步上升,長沙橫店王府井影城經理劉天統計,長沙橫店王府井影城復工一個月票房過100萬元,觀影人次近3.7萬。
張瓊透露,瀟湘國際影城東塘店復工一個月票房約34萬元,觀影人次13634人。
截至8月21日19:00,記者看到,全國的電影日票房達到1.2億,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首次單日票房過億。
擔憂
怕疫情捲土重來,怕影片發行方式有變化
這一個月來,影院經理們由當初為復工而激動、開心,恢復到日常的忙碌中,為了運營成本而奔波。
長沙中影南方萬博匯國際影城營運經理晏沙坦言,眼下最擔心的是房租、物業和供應商的催款,現在的情況讓影院維持下去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
樂田MC影城品牌主管歐陽明告訴記者,「復工前期沒有好的新片,加上防疫要求比較嚴,成本增加,我們有幾家影城開業比不開業還虧得多。影城地段和體量導致的租金成本、人力成本等等都不一樣,像我們的MC影城華晨店,一個月至少得80萬的票房才能保本。」
劉天說出了所有影院經理的心聲:「現在最擔心的還是怕疫情反覆,影院再次停業,我們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這種時刻,影院都需要回血,回血要靠新片,靠大片。商業片《八佰》上映最激動的就是影院,但它新的發行方式,讓影院運營者們有了隱隱的擔憂。
記者了解到,8月14日《八佰》點映,要求2019年票房過1000萬影院才能參加,長沙大概只有1/4左右的影院符合條件。後來常規點映,每天出密鑰,臨時改點映時間,也非常考驗影城,得不停刷新密鑰、改排片。
「《八佰》這種新發行方式在這種時期出現,影院是被動接受的。接下來9月得靠《信條》撐了,目前它在北美提高了分帳比例,達到63%,如果中國也這樣,成本必然增加,票價會上升,怕對觀眾有勸退作用。」歐陽明如是說。
展望
越來越多大片定檔,國慶檔值得期待
不過,總的來說,電影市場在中外新老影片的加持下逐漸復甦,也因《八佰》的上映而被迅速點燃。
而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具有「春節檔氣質」的國慶檔了。截至發稿前,2020年國慶檔共有7部影片宣布定檔:《姜子牙》《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以及《木蘭:橫空出世》《海底小縱隊:火焰之環》和《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
《姜子牙》是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公眾的注意力和關注度已被點燃,影片的受眾和市場期待值也在疫情的壓制下被進一步放大,且隨著近年來公眾「國漫崛起」情緒的上漲,市場對《姜子牙》的期待已毋庸置疑。
《奪冠》一直是觀眾呼聲最高的影片之一,且被認為有望擠進中國票房排行榜前十。
要說國慶檔定檔新片中最受市場關注的,非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莫屬。作為《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該片同樣為單元敘事,在一個主題下,集結了五個團隊,講述了五個故事:由寧浩執導,葛優、劉敏濤主演的《北京好人》;徐崢執導,範偉、張譯、韓昊霖主演的《最後一課》;陳思誠執導,黃渤、王寶強、劉昊然主演的《天上掉下個UFO》;閆非、彭大魔執導,沈騰、馬麗主演的《神筆馬亮》;以及鄧超、俞白眉執導,鄧超、閆妮主演的《回鄉之路》。
這個國慶檔,也是影院寄予厚望之檔期。歐陽明說,「這個檔期影院應該會盈利。」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