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古離別
顧況
西江上,
風動麻姑嫁時浪。
西山為水水為塵,
不是人間離別人。
冷冷的西江邊上,寒風吹起了朵朵浪花,和麻姑當年出嫁時的情形一模一樣。西山雲化成了雨水,而西上的水也早已化成了塵土。而麻姑卻已經升降為神,超脫塵世,不再是人間惆悵的離別客了。
寫這首詩的人叫顧況,字逋翁,號華陽真逸,蘇州海鹽縣(今浙江省海鹽縣)。是唐朝有名的大臣、詩人、畫家,也是鑑賞家。至德二年(757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遷大理司直。貞元二年(787年),擔任鎮海軍(韓滉)節度判官,負責督運錢糧。得到宰相李泌引薦引,入為著作佐。因為常作詩嘲諷權貴而被貶為饒州司戶。
顧況還是一位愛才之人。白居易當年進京應舉時,以詩拜謁顧況。顧況看到白居易的姓名時,便揶揄他說,長安米貴,居之大不易。等到他展開詩卷,讀到第一篇上所寫的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卻又不僅感嘆說,「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此對白居易大為讚賞,也暗中把白居易推薦給朝廷, 白居易因此聲名大振。
顧況晚年隱居茅山,嚮往道家生活,於是開始鍊金拜鬥。一直到在家中逝世,享壽九十四歲。其工於詩,繼承杜甫的現實主義傳統,是新樂府詩歌運動的先驅。著有《華陽集》二十卷。善畫山水,著有《畫評》、《文論》等著作,不過遺憾的是今已失傳。
觀其一生,令人記憶猶新的,是他的愛憎分明,不慕權貴,大力提攜晚輩,愛好廣泛,以及晚年自得其樂。不同時代的他,基本都做到了成為真實的自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這首古別離詩,其實要表達的也正是這樣一種心境。塵歸塵土歸土,往事如煙,不必計較不必執著,只需要用心走過每一段路,不留下遺憾就好。能看到人生的別離與死生,一切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人生如顧況,實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