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講寺(民間簡稱龍興寺):在湖南懷化市沅陵縣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書院。龍興講寺群體建築裝飾藝術極為豐富多彩,特別是大雄寶殿中的鏤空石刻講經蓮花座,玲瓏剔透,甚是精美,建築所屬時代為宋至清 ,為國內罕見之物。多年前,就在這座千年古剎中,幾名工作人員在深夜聽到了一些類似於人腳步的聲音。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地人十分恐懼。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別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這怪異的腳步聲。
話說,曹忠球是湖南省沅陵縣博物館裡的一名工作人員,他主要上夜班,負責博物館的安保工作。但是,在最近的幾次夜班中,他卻聽到了一個十分怪異的聲音。這種聲音很像人穿著棉鞋走路,雖然輕柔,卻很有節奏感。由於,博物館中的文物較多,且收藏著古屍,所以,曹忠球對這個聲音十分敏感。
之後,當他向同事說起這件事時,同事們都取笑他,說他太過膽小。不久後,曹忠球的同事郭川陵因為工作過多,加班到了深夜。那天晚上,郭川陵正在古剎的一間暗房裡衝洗照片。凌晨一點,四周昏黑且安靜,突然間,一陣清晰的腳步聲傳來。郭川陵心想:「難道有小偷來了博物館?」
於是,他略微提高了一下音量,往外邊喊了一聲。但是,回答他的只有一陣寂靜和那清晰的腳步聲。回想起曹忠球的經歷,郭川陵認為,這很有可能就是曹忠球說的腳步聲。頓時,郭川陵感到十分害怕,他連忙跑到了外頭。過了幾天後,曹忠球和郭川陵決定將這件事報告給館長夏湘軍。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夏湘軍竟然也經歷了同樣的事情。
龍興講寺是一座全木的古建築群,由各種古寺組成,建於公元628年。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僧人們在這裡宣傳佛道,講述道法。現如今,博物館就坐落在這座古建築群裡。在館中,除了古寺裡的文物外,還展出了先前挖掘出的虎溪山漢墓和元朝古墓中出土的文物。
其中,這個元朝古墓是一對夫妻的合墓。男屍名黃澄存,是元代代理辰州刺史,下葬於元大德九年。其妻譚氏與之合葬在一起。因為,他們的屍體保存完好,沒有腐敗,所以,技術人員將其處理後放入館中進行展覽。在白天,館中人來人往,光線充足,所以,工作人員並不會感到害怕。
但是,自從曹忠球聽到腳步聲後,工作人員的心裡開始懷疑是不是那對元朝夫婦復活了?如果不是的話,那麼,曹忠球、郭川陵等三人聽到的腳步聲到底是什麼,它究竟從何而來?所以,為了得知真相,曹忠球和同事們約定一起值守,以便找出聲音的來源。
但是,幾個晚上過去了,他們並沒有聽到腳步聲。為此,大家將龍興講寺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於是,他們開始懷疑腳步聲是不是曹忠球等人胡亂編造出來的?但是,曹忠球等人一直堅持自己的說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對於這種聲音的解釋,人們做出了許多回答,通過簡單的歸納與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生物因素;
在過去,龍興講寺曾出現了許多老鼠。據此,有人猜測會不會是老鼠在作怪?但是,仔細一想,老鼠所發出的聲音與人的腳步聲完全不同。因此,人們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既然不是老鼠,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某種大型動物呢?畢竟,龍興講寺臨近大山、河流,很有可能是動物們誤入古寺。比如:有一次,工作人員就捉到過一隻獾。
但很快,人們也排除了這個可能。因為,古寺周圍有圍欄圍住,且圍欄並無破壞痕跡,這說明沒有動物入侵。除此之外,古寺旁邊就是居民點,若是闖入了大型動物,應該很快會有人發現的。
第二,心理作用;
許麗霞教授認為,在千年古寺中,人的心裡難免產生一些想法。再加上,夜深人靜之時,人的心理和聽覺都特別敏感。當意識開始消減時,潛意識中的事件會不斷加強。最後,在一些偶然因素的催發下,人們會不自覺地將潛意識中的東西幻想成了現實。
也就是說,曹忠球等人在心裡不斷暗示:古屍可能會復活。恰好,這時風吹動了古寺中的物體,於是,曹忠球等人便在腦海中對其進行幻想與加工。由此,便出現了古寺中明明只有一個人,卻出現了另外一個人腳步聲的怪異現象。在聽說了曹忠球的經歷後,郭川陵等人不自覺地想像那種聲音與場景。於是,當處於同一環境下時,他們出於心理的恐懼,便不斷放大想像中的聲音。最終,「證實」了曹忠球所說的「腳步聲」。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這是一種「錯覺傳遞」。
第三,環境原因;
龍興講寺位於湖南省的西部山區中,是沅水和酉水的匯合地。當到了夏天的時候這裡常常下雨,到了秋天的時候這裡十分乾燥。
據此,湖南大學的柳肅教授認為:
「由於地理條件的特殊性及氣候的變化,導致當地溫差過大。在溫度與溼度同時變化的作用下,木材發生變形、破裂或彎曲。當建築物的木材變化程度不相同時,木材會發生錯位,從而,發生擠壓、膨脹等物理現象。隨後,木材之間發生鬆動,導致木材連接處發生斷裂或者位移。在這種情況下,木材會發出一定的聲音。再加上,夜深人靜,人的恐懼心理不斷被放大,最終,將木材聲幻想成了人的腳步聲。」
後來,柳肅實地考察了一番,也證實了自己的想法。
參考資料:
【《洛陽枷藍紀·建中寺》、《辰州虎溪龍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