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狼煙四起就是戰爭的代名詞。哪怕是神話傳說中妖怪的出場和退場,都會出現一陣迷惑性的煙霧。因此人造煙霧在戰爭中利用的很早。人造煙霧會給對手造成視覺上的障礙,如果用得好的話,將對隱蔽進攻企圖有很大的幫助;煙霧也可以用來防守,拖延時間,從而給敵人帶來心理上的恐懼和感官上的障礙。不過古代的人造煙,主要是互相傳遞戰場信息。據說在製造煙霧的柴堆中加入少量的狼糞,就能讓人造煙騰起的更高更直,傳播的更遠。因此戰爭中點燃的這種煙就被叫做狼煙。不過古代人造煙霧必然要點燃明火,而這類人造煙都比較嗆人。產生的隱蔽性並不強,甚至會給本方的排兵布陣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因此應用範圍並不大。真正出現大範圍的煙霧彈應用,主要是近代化學進步之後的事情。
此時的人造煙霧已經不再需要必須點燃明火可燃物。通過把黃磷等化學物質釋放在空氣中,只需要很低的溫度就可以反應產生濃煙。因此從19世紀末期開始,煙霧彈開始在陸戰和海戰戰場上大規模的應用。當時的煙霧彈主要就是通過黃磷當發煙劑,可以製造成身管陸炮炮彈,艦炮炮彈、迫擊炮彈甚至是航空發煙彈。主要發煙成分都是黃磷。黃磷彈發煙迅速,發煙面積大。齊射一批黃磷彈就可以讓陸地和水上戰場濃煙瀰漫幾十分鐘。因此可以用來掩護進攻或者撤退的行動。一戰前後的水上艦隊如果想要撤出交戰,往往是先發射大量的黃磷彈,讓大面積的海區都降低能見度,然後才趁機全艦隊撤退。煙霧彈也可以用來提前標定要打擊對手的重點目標,或者墜海遇險的飛行員等,用來對外表示自己遇險的位置。
一般黃磷直接燃燒產生的煙霧都是白色。為了更顯眼,有些發煙裝置會在黃磷主發煙劑裡面添加一些物質,這樣就會發出更明顯的彩色煙霧。黃磷其實就是白磷,白磷接觸空氣外觀很快就會出現淺黃色,因此叫做黃磷。黃磷和空氣反應發煙是因為產生了五氧化二磷。是白磷發煙的主要成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這種煙霧本身是沒有明顯毒性的。不過五氧化二磷會和空氣中的水蒸氣進一步發生化學反應,產物就有比較弱的毒性了。因此一般情況下,在被釋放了煙霧彈的環境中不必一定要戴防毒面具。隨著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當代的軍用發煙劑除了傳統的黃磷外,還有四氯化錫SnCl4、四氯化鈦TiCl4或三氧化硫等,這些新型軍用發煙劑基本對人體無害。除了專用的發煙彈,還會看到坦克在戰術機動和飛機編隊表演中,也會釋放白煙或彩煙。這些人造煙和煙霧彈也有所不同,主要是蒸發柴油和裡面的染色劑形成的煙效。
有時候可見飛彈部隊在發射準備前,也會在發射場釋放人造煙霧。其實這類煙霧都是低溫下釋放,並不會因為有明顯的熱源引發紅外預警衛星的提前發現和關注。對光學預警衛星來說,很容易把這些煙霧和天然低雲混淆,更能起到遮蔽戰略企圖的作用。發射飛彈前,號手會提前帶上防毒面具,並不是因為周邊釋放的人造煙霧有毒,而是模擬核戰汙染環境下的緊急發射。防毒面具可以防禦毒氣,也可以過濾放射性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