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 明)9月5日至13日,黃柏山林場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321名師生,他們在這裡進行了為期9天的寫生實踐教學活動。
據該學院院長武金勇介紹,這次來的學生是2019屆大二本科生和30餘名研究生、博士生,主要進行素描寫生和色彩風景寫生兩門課程的現場教學。
「這些實踐課程本該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受疫情影響,移到現在來進行。我們通過多方收集資料,了解到這裡處於三省交界處,景色宜人,很適宜學生創作,來之前我們就非常期待,來了之後這裡的美景更是讓我們著迷。」武金勇微笑著說。
景區內青松翠竹遍山、奇峰怪石林立、懸崖瀑布成群、峽谷清泉蜿澗、古塔寺院幽深……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歷史人文的厚重悠遠,一年四季別樣景色,如詩如畫,是休閒度假、養生養心、品味慢生活的佳地!更讓人感動的是黃柏山林場建場60餘年來,「三代」林場工人以場為家、艱苦奮鬥,終將荒山變青山的創業歷程。
64年來,林場工人,一代接一代,紮根大山深處,堅守綠色夢想,用青春和生命,染綠了一座座荒山,用敢幹、苦幹、實幹、巧幹的精神,開闢了一座20.4萬畝、林相上乘的森林生態寶庫,譜寫出一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創業史,奉獻了「紅」與「綠」兩筆寶貴財富,寫下了撼人心魄的「不老」傳奇。
「這裡的景色太美了,每走一個地方的景色都不同,即使同一個地方隨著日出日落和雲的變幻也會時刻發生變化,怎麼看都新鮮,都會讓人著迷,真的好想一直呆在這裡。」該學院研究生張亞凱一邊畫畫一邊樂呵呵地說。
「學生們在感受美景的同時,被林業工人艱苦創業的精神深深感動,他們畫畫都特別認真,色彩與風景寫生的課程要交一張4開的作業,素描與寫生的課程一天要交兩張8開的作業,而且每天晚上老師都和學生們在一起評畫到10點多,感覺學生們都很投入,收穫也很大。」該學院教學辦公室主任劉延琪介紹說。
據了解,黃柏山林場一直著力發展生態林業、智慧林業、科技林業、人文林業,對校地合作一向高度重視且有著良好的基礎,先後與南京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實施了校地對接並保持長期合作,像這樣的生態研學活動,黃柏山林場已先後接待了10000餘人次。
「校地合作可以進一步豐富黃柏山精神內涵,實現黃柏山精神時代價值,將達到教育教學有收穫、地域經濟有發展的目的,也將填補生態文化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空白,意義重大,前景十分廣闊!」黃柏山管理處主任紀道寶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