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完美呀!好甜蜜呀!這本小說適合一目十行的快速閱讀,看完就忘的那種,傻白甜、奢侈品、霸道總裁、撕逼大戰,幾乎所有的偶像劇元素都佔全了,讀來像期待立即結束一場不該來的應酬一般。
在談《爆款女王》故事情節之前,我想說說書中的一個職業——時尚買手。他們為企業和品牌採買合適的設計並由工廠生產成商品成品,或直接採買合適的商品成品,然後放到企業銷售渠道中進行銷售的一群人。
而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時尚買手也並非易事,可以說需要自身不懈努力和專業的培訓才行。時尚買手首先要對時尚的流行、時尚的規則、時尚的消費和市場有非常的了解,還要有敏銳地對時尚的前瞻性,能夠預測時尚未來的流行走向。
在鹿呦呦的小說《爆款女王》中,嶽崖兒從一個倒賣盜版衣服的攤販,遇到霸道總裁伊萬後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人生路,從菜鳥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努力成為優秀時尚爆款女王。故事是非常勵志的,雞血加狗血的組合確實讓這個故事有幾份精彩。
但就作品的文學性來說,欠缺太多,在這裡就不一一道明了。當然這本作品中可取的點也不少,立足時尚圈講述了時尚的真正概念和意義,也揭示了當下年輕人們為了追求所謂的儀式感、精緻的生活,刷爆信用卡,有些甚至借網貸、出賣自己身體的扭曲價值觀。
對於時尚,我想起民國時期真正爆款女王唐瑛,她出生在一個名媛世家、從小就受到舞蹈、英文等這樣的「名媛式」教育,從內向外的散發著非凡的氣質。
唐瑛不光穿名牌,她還懂名牌,她穿的衣服永遠都是最新款,曾經學過設計的她有時也穿自己設計的衣服,成為了當時上海灘時尚潮流的引導者。所以,我覺得《爆款女王》中有點遺憾就是沒能寫一些如何提高個人修養的東西,而是一味的各種巧合,各種勾心鬥角。
現在的娛樂圈也有許多爆款女王,在某寶經常就有打著某某某同款的熱賣產品,其實,真的是不是適合自己呢?並不是貴的、國外的奢侈品才是時尚,我覺得只要是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風格的東西才是時尚。
故事看到最後,我覺得不管是嶽崖兒還是蘇曼妮,離真正的爆款女王還是有段距離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她們身上還缺少很多很多專業素質。比如對數字的分析能力、與很多部門的協調溝通與談判能力。
現在在歐美的時尚圈流傳著一句話:決定設計師成名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做媒體公關的時尚編輯,還有一個是買手。買手決定每個季度為自己的公司買入什麼品牌的什麼產品,國內對買手也是越來越認可,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但國內買手的專業性比起歐美差距還是很大,國內往往由企業找一些有零售背景或者設計背景的新人從內部培訓生做起,但歐美的買手更多的是設計師背景、商科甚至工科背景的。
面對國內買手職業廣闊的前景,想要從事這個行業的朋友們還是要去儲備更多專業的知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