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2020-12-20 唐詩宋詞天地

對歷史上的那些朝代,我曾經非常喜歡唐朝,因為它大氣恢弘,它具有燦爛無比的詩歌文化。

隨著我對歷史的了解不斷增加和深入,我發現,我逐漸「移情別戀」,因為另外一個朝代,正在取代唐朝,以不可抗拒之勢佔據了我的內心。

這個朝代,就是宋朝。

北宋時期,經濟繁榮,都市發達,在文化上它也被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我對北宋當然心嚮往之,如果讓我選擇,我也和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一樣,願意活在中國的北宋。

然而北宋的盛世繁華不會長久永固,它終會走向衰落凋殘。當靖康之恥發生,徽、欽二帝被擄以後,北宋的歷史被徹底改寫,從此一個新的王朝開啟。

這個王朝就是南宋,可是南宋何曾有王者之氣,它是一個苟且偷安的朝代,也是一個腐朽軟弱和只知妥協的朝代。

每每提及南宋,我的心都是極其難過和無比沉痛的。南宋統治者的不作為不抵抗令我憤慨,南宋無數仁人志士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則令我欽佩感動。從很多詩人的筆下,我看到了南宋百姓的痛苦,看到了統治區遺民的眼淚,更聽到了詩人們渴望收復失地、祖國統一的心聲。

1192年,68歲的陸遊被罷歸故裡已經四年,遠離了朝廷,遠離了前線和戰場,陸遊在鄉村的生活非常安閒,但這種舒適的村居歲月,並不能使詩人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寧靜。他無時無刻不在憂慮著國家的命運,他的餘生,已經沒有兒女情長,只有江山社稷。

一個初秋的夜晚,暑氣還沒有完全退盡,陸遊天還沒亮就起來了,也可能他一個晚上都沒睡。他怎能睡得著呢?只要中原還沒被收復,只要那些遺民還沒有回到南宋的懷抱,陸遊就憂思如焚,夜不能寐。

滿腔的愁緒無處排遣,陸遊一個人步出籬門,來到院外。他又一次向遠方眺望,在這種深情而悵恨的眺望中,陸遊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在陸遊的眼裡,滔滔黃河,洶湧澎湃,直奔大海;巍巍華山,高達千仞,幾可摩天 。此時,陸遊既為自己是南宋的臣民而自豪,因為南宋有如此壯麗的河山;同時,陸遊又為自己是南宋的子民而倍感屈辱,因為偌大的一個朝代,卻沒有能力保護它的兒女,而一任他們遭受金人的踐踏和奴役。

那些金人統治區的南宋百姓,離開祖國母親已經六十多年了,望著金人揚起的沙塵,他們曾經盼啊盼,盼望南宋能夠派出軍隊,解放他們,可是最終他們什麼都沒有盼來。

或許,他們已經知道,今生他們再也回不去了,他們再也沒有了故國,那些遙遠而溫馨的記憶,從此只能一次次出現在夢裡。

寫完這首詩,又過了十七年,陸遊已經八十五歲。此時的陸遊健康急轉直下,一病不起。在生命最後的歲月裡,陸遊寫下了他的絕筆。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說,將要離開這個世界,我才知道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和留戀什麼,但有一點我始終念念不忘,那就是祖國的統一大業。

陸遊叮囑他的兒孫們,如果宋朝的軍隊有平定中原、收復失地的那一天,你們在祭奠我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那將是我在九泉之下最大的喜悅。

有什麼比陸遊對祖國的一腔深情更令人感動?有什麼比南宋愛國志士的碧血丹心更加赤誠?有什麼比古代士人的家國情懷更值得歌頌?

沒有。

大宋曾經是一輛轟隆前進的巨型戰車,面對這輛戰車在一天天地走下坡路,無數的英雄豪傑站起來了,他們或扼腕振臂高呼,或舉兵奮起抗金,或以身壯烈殉國。他們以各種途徑和方式,寫下了一首首最為動人的愛國的詩篇。

我們怎能忘卻,文天祥以狀元之出身投筆從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義;怎能忘卻嶽飛怒髮衝冠,「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怎能忘卻鄭思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堅貞;又怎能忘卻朱敦儒「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的心酸和渴盼?

忘不了啊,我忘不了那個讓我愛也讓我恨的大宋。如果說北宋讓我看到了古人傑出的智慧和各方面驚人的創造力,南宋卻猶如我心頭的一塊傷疤,令我不忍直視,更不忍觸摸。因為每碰一次,我的心都會疼。

幸好,在歷史的暗夜中,永遠有一大批孤獨前行的人,他們是時代的脊梁,他們是國家的希望。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度過了漫漫長夜,迎來了最終的黎明。

我相信,他們曾經寫下的詩,他們曾經做過的事,都會不朽,都會被人銘記。它們如同陽光,如果火炬,光焰萬丈,照耀後世。

作者:張風莉,筆名雨楓,甘肅省白銀市作協會員,《唐詩宋詞古詩詞》專欄作家。已出新書《生命的突圍》。

相關焦點

  • 達言達語 | 王師北定中原日
    「三萬裡河東入海,九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今天這首同樣如此,不過更加悲痛。「南望王師又一年」,陸遊雖不在淪陷區,但何嘗不是一年又一年地期待國家收回江山?但望了一輩子,終究沒能望到,如今察覺自己不久於人世,只是遺憾不見九州一統。怎麼辦呢?
  • 古詩別再死記硬背,不如在孩子的心田裡播下美麗的種子,靜待花開
    我對中國的古典文化有著一種無法自拔迷戀,我喜歡國畫裡留白帶來的遐想,喜歡古琴吟猱餘音裡的韻味,喜歡古詩詞短短幾個字中包含的無限情感……想想小時候,最先接觸的國學就是古詩詞,從「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童趣,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淚)篇
    1、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唐 · 杜甫《春望》2、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宋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3、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 宋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4、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唐 ·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5、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
  • 99句關於淚的經典古詩詞,蠟炬成灰淚始幹,詩人的眼淚俱是相似!
    〔唐〕白居易《長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11. 〔唐〕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帶春雨。12. 〔唐〕白居易《夢微之》: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13. 〔唐〕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14. 〔唐〕李商隱《錦瑟》: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15.
  • 王定六:說出來你們不信,我被我爹忽悠上了梁山
    路遙行走疾如飛,揚子江邊王定六。」王定六,建康府人氏,綽號霍閃婆。這是水滸裡頭,最讓人費解的幾個綽號之一。這個「霍閃」,到底是個嘛玩意呢?所謂「霍閃」,就是指代閃電,這是一種古稱,也是一種俗稱。這種說法至今也沒有消亡,在小猹的家鄉開封,鄉村裡的老人,仍然把閃電稱為「打霍閃」。您那裡是不是這樣叫的呢?
  • 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兜裡沒有錢.
    9月16日下午,國民黨中常會由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委林佑賢進行「國民黨黨產報告」:到2019年年底黨產總額有166億元新臺幣,目前年度支出20億元,收入12億元,一年資金缺口已逾8億元。民進黨上臺後,大力清算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