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培養閱讀習慣
作者農村走出來的,整個班上就兩個讀了大學的,並且都是後來轉到縣城讀書才考上的高中。
因為在作者的河南老家,鄉裡的初中每年高中入學率幾乎為零。
即使最後被學校死抓,自己也很努力地往死裡學,可是成績就是很差。
數學英語能考到120分,已經很不錯了。
而語文,能考100分以上,就算好的了。
而作者,經常會90分以下,滿分150,也就是不及格。
所以,作者對那些動輒數學英語幾乎滿分,語文能看到一百三四十分的學霸,可以用膜拜來形容。
他們不是人,是神。
再後來,有意識地去關注學霸們的學習方法,發現,他們不是什麼神,只是從小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就閱讀了大量的經典名著。
換句話說,如果你有他們一樣的學習習慣,你也可以是學霸。
所以,作者從小就培養有有的讀書習慣。
02 小學前讀的書
幼兒園,年紀小,沒有拼音,沒有識字量,讀的全是繪本。
一頁圖片,配幾行很少量的文字。
網上挑,書店買,圖書館借。
作者也是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不追求效果,也看不出來效果。
只是這樣堅持著。
03 一年級老師推薦的書
一年級,老師依然又推薦了一些繪本。
其實,有些好的繪本, 是不分年紀的,作者甚至也會讀得愛不釋手。
比如《小黑魚》《花婆婆》《彩虹色的花》《一粒種子的旅行》……
經典好書,讀一遍也是不夠的。
作者也會經常帶她去圖書館看書借書。但是,遇到好的,是一定會買下來的,因為好書是要反覆閱讀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
《鼠小弟》她讀了有幾遍還是會不時拿出來翻一下,《卡梅拉》讀了又讀,依然愛不釋手,《旅之繪本》沒有一個文字,卻也要時不時再看一遍。
所以,在買書的事情上,作者每年都花很多銀。
幾年下來,家裡藏書也很客觀。幾個暑假都已經滿滿當當。
作者會想,哪怕將來有有的成績沒那麼理想,至少讀了這麼多的好書,應該也會幫她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吧。
03 二年級推薦好書
其實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有有已經可以完全脫離注音來閱讀了。
隨著閱讀的深入,也完全可以讀全文字的書了。
當然,作者也會擔心她的理解會吃力,所以一般會提前閱讀一遍,注一注生字,抄一標好詞,畫一畫優美的句子。
會覺得累,但是即使不做這些事情,你的時間難道不也是花在手機上,電視上麼?
高曉松說過,閱讀和旅行,起碼選一個,要麼身體在路上,要麼心靈在路上。
閱讀,至少,你做到了一個。
最重要的,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孩子提高了閱讀效率和能力。
結 語
陪讀是一場艱難的修行。像興趣班,很多孩子會中途放棄,有人說,其實最先放棄的,是家長。
學習也一樣,如果大人能夠做到自覺自律堅持不懈,孩子也一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