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文蔚的這首《慢慢喜歡你》最近一直循環在七喜的播放器裡。因為有個習慣,遇上自己喜歡的歌就會把模式調成單曲循環,而有時候一循環就是一整天,然後不禁問自己:一首歌能有多撩人?
其實,平淡如水的感情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可這種情感卻被莫文蔚唱出了小橋流水的美感,緩緩流入心底,勾起大家心底對愛情的無限悸動。
「慢慢喜歡你,慢慢的回憶,慢慢的陪你,慢慢的老去」平實的歌詞一聽心底便湧上一陣暖意,就像是寒風中戀人用手傳來的溫暖,平白無華裡湧動著細膩的情愫,恬淡美好的感覺讓人不禁沉溺其中,這大概就是最美好的情歌吧~
歌如其人,這首歌裡唱的也是Karen自己。眾所周知,Karen有過三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先是因為距離原因離開了德國的初戀,再是與周星馳的三年地下情決裂,接著結束了與馮德倫九年的長跑。
對於坎坷的情路,Karen依然保持從容,並豁達地說:「初戀男友教我講德文,星仔教我品嘗紅酒,而馮德倫則教我談戀愛要開心。」豁達之後會結出果實,兜兜轉轉二十年,Karen回到最初愛的那個人身邊,與初戀走上了婚姻殿堂~
騎車 晚餐 旅遊 沙灘
球鞋 手錶 襪子 襯衫
喜歡 聊天 親密 給你
世間紛雜,你們寧靜
原來慢慢是個最好的原因
平鋪直敘的歌詞,沒有一句我愛你,卻把生活的點滴暈染的剛剛好。這首歌的撩人之處就在於,聽著聽著,慢慢就能感受到那種歲月靜好、陪伴到老的畫面。
習慣性地刷著歌曲下面的評論:
「我也曾把光陰浪費甚至莽撞到視死如歸,然後因為愛上你而渴望長命百歲。」
在這個速食的網絡時代,我們都曾在愛裡受過傷,甚至發出豪言:「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可當你真正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後,你又會情不自禁的想跟他走完餘生。這樣的感覺,真好。
現在的我們,做什麼事情都習慣快。支付寶快速掃碼;BRT的快速通道;遊戲裡的快速對戰模式。就連喜歡一個人,都變得很快,快速說喜歡,快速在一起,然後快速分手。
快到因為一個眼神就確認相愛,快到見一次面就牽手、擁抱,快到微信上的一句分手就撇開關係,快到幾秒鐘刪除所有聯繫方式。
小倩給我發消息說,她分手了。我詫異也不詫異,詫異的是她上個月才在朋友圈高調宣布脫單,自拍照裡兩張臉看上去笑容滿面;我不詫異,是因為她跟那個男生剛認識就在一起了。
小倩說:我跟他不到一周就在一起了。他說他很喜歡我,開始的時候總帶我去后街吃好吃的,帶我去公園散步,還一起去別的城市旅行。可後來,不到一個月,他說跟我在一起太累了。我喜歡吃路邊攤,他喜歡清真;我喜歡看電影,他喜歡看書。然後,就分開了。
如果是這樣,那我寧願你們慢慢了解,慢慢認識。像梁靜茹《慢慢來會比較快》裡唱的那樣:「放空慢慢來,專注比較快。放心慢慢來,別驚動未來。時光會淘汰所有悲哀,把好的留下來讓等待不留白」。
如果真的喜歡,不要著急說出那句「我喜歡你」。不如再等等,別那麼快就決定在一起。等到兩個人足夠了解,等到新鮮感褪去,等到做好準備,再在一起。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問題:你相信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
有一個網友的回答是:愛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安於陪伴。所以我覺得應該是一見傾心,然後日久生情。
日久生情,需要做到的就是慢慢了解,慢慢相知,慢慢相愛,就像莫文蔚在《慢慢喜歡你》裡說的一樣:因為慢慢是個最好的原因。
一直覺得,單身並不代表沒人追,沒談戀愛不代表不優秀。
我欣賞那種既能享受孤獨的自處,又可跋涉紅塵的人。有愛人陪伴可以與你共黃昏,孤身一人仍可笑看江湖。
自始至終我都相信:愛情,在它該來的時候總會來的。不求愛的那麼多那麼快,只希望你能花時間去認真了解一個人,慢慢學著對自己的感情負責任。
或是聽了一首撩人的歌,或是看了一部暖心的電影,或是聽聞了身邊誰的故事。總之,會有那麼一個瞬間,讓你覺得平平淡淡、實實在在的幸福才是最踏實的。
變老已經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了,一定要等到對的人一起度過。就像王菲唱的那句「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慢慢去經歷,慢慢去體會,慢慢去生活,慢慢去喜歡你,慢慢一起老去。
愛情,會隨著歲月加倍地被珍惜 。哪怕姍姍來遲的愛情,也是合情合理的。儘管歲月蹉跎,芳華已逝,仍是初見時的模樣,因為慢慢是個最好的原因。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貧是你,榮華是你,心底溫柔是你,目光所至,也是你。
不管大家此刻正在經歷著什麼,有沒有喜歡的人陪伴在身邊,七喜都希望你們慢慢學會不慌不亂地經營好自己。
愛情有時候也許會來得慢一點,遲一點,但不會缺席。如果最後是你,晚一點真的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