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參加了個展會,不得不說現在的床墊製造商真是太會玩了,以前講床墊科技最多搞個分區,現在什麼AI床墊、智能床墊都冒出來了,整的好像是什麼科技巨頭跑來搶生意了,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結果再定睛一看,稱得上科技巨頭的也就某米,還是個代工貼牌產品……emmmm
不過也能理解,現在的人都追求新東西,你要是告訴他我們的床墊幾十年前這樣現在還這樣,品質十年如一日balabala,對方說不定話都沒聽完就跑了。就是我家的電商運營,一天天地也在和我說什麼產品迭代改版,催著我出新花樣,搞得我毛都掉光了,指不定以後只能叫牛哥了,哎——
言歸正傳,其實消費者也不是傻子,他們雖然會被這種名頭吸引,但更多的還是想知道這個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能睡得更好,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八一八這些所謂的科技床墊,到底是啥回事。
先說一下AI床墊吧。
AI床墊聽著挺牛,其實就三東西,算法、資料庫和傳感器。
區別於傳統床墊,它的支撐層是一種可自動調節的支柱或者彈簧,上面布滿了傳感器,傳感器接受到人體睡眠時反饋的力度傳輸至資料庫,根據一定的算法計算對支撐層進行自動調節,從而更加貼合人體。
聽起來是不是還挺厲害?但其實上面所說的是理想狀況。
事實上,它的效果還要取決於兩個很重要的點,一個是算法,一個支撐層的耐用性。
算法是AI床墊的核心,算法對於人體的計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一套算法是不是適應每一個人,首先就可以打個問號。其次,睡眠是件很私人、很主觀的事情,算法能否跟上人的主觀感受·,直接影響了它的適用性。
當然,算法可以根據大數據進行優化。接下來要說下另一點:支撐層。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比較普及的彈簧床墊屬於耐用品,基本上使用壽命都可以達到十年甚至更久,而彈簧本身具備彈性,很難精準控制形變,AI床墊因為要添加可調節的功能,需要一種可以自由調節的填充材質。由於要不停地調節適應人體,這種材質的耐用性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只能說,為什麼彈簧床墊這麼多年還在盛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另一種智能電動床墊,可以根據不同的睡眠使用場景進行升降變形,就像這樣↓
因為需要彎曲和變形,這些床墊基本就是記憶棉或者乳膠床墊,普遍偏軟,對於追求偏硬睡感的人來說就很不友好了。而且通過物理摺疊的方式改變床墊形狀會使用到比較大型的五金件,裝修過的人都知道,五金件越大越不耐用,還越貴。
如果家裡有不方便移動的病人或者老人,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目前使用這種功能最多的也是醫院、療養院之類的地方。
除了上面這兩種正經能和智能有些關係的,還有什麼增加了音樂播放功能、睡眠監測功能、甚至按摩功能的所謂智能床墊,價格還不便宜,動輒上萬。對此,我只想說,花個三五千塊錢買個性價比高的彈簧床墊,再買個手環(監測睡眠),買個按摩椅不好嗎?
什麼?你說聽音樂?
朋友,你現在用來刷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手機或者電腦的玩意,它是壞了嗎?
如果它壞了,還是先換了它吧。
總的來說,智能床墊目前噱頭大於意義,如果你只是嘗鮮,有錢任性;但如果是真的想找一款可以睡得舒服的床墊,還是老老實實買個好一點的彈簧床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