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主持人大賽》的熱播,一批優秀的主持人選手也是閃亮登場,各秀才華,滿分作文似的演講稿更是脫口而出。選手的表演是精彩紛呈,評委也是不甘落後,主評委董卿和康輝點評金句頻出,被廣大網友稱讚。但是,這一次,金句頻出的董卿好像真的點評錯了!
金句頻出的董卿
作為央視主持的大型綜藝節目,《主持人大賽》的節目陣容強勁,撒貝寧擔任主持人,有著26年主持經驗的康輝和有著25年工作經驗的董卿擔任《主持人選手》的評委。而董卿憑藉著她主持的兩大大型文化傳統節目《朗讀者》和《中國詩詞大會》,一直都是被廣泛認為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代表。董卿作為央視「一姐」的存在,本人是十分優秀的。而此次,董卿擔任《主持人選手》的評委,也是評語金句不斷,富有見解性,溫柔而有力。
在選手孫鵬飛的三分鐘自我展示中,他先講述火字的來源,然後是火字的運用,最後,過渡到火熱的夏天,安徽的夏天衝關類節目,然後介紹到他自己,是安徽夏天衝關類節目的主持人。對於這位文藝類的選手,董卿給出了南北朝時期文學評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中「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作為她的評語,對於孫鵬飛的三分鐘自我展示來說,董卿的評語無疑道出了他問題的關鍵,缺乏立意,整整三分鐘,不知道重點在哪裡。
而在第一期中,新聞類選手姚軼濱講述了一個醫生對一個記者的影響,醫生告訴記者,醫生是有時治癒,常常陪伴。而這句話,在記者親身見證了汶川地震中的生死之後,記者懂了。而這個醫生是他的父親,他就是那個主持人。
對於姚軼濱的講述,董卿總結出了醫生與記者職業的類似之處。醫生,是在看人的病,記者,是在看病的人。並且,董卿指出了姚軼濱三分鐘自我展示使用的手法是「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將兩個人物的命運線,兩個情節,最終在一個完整的故事裡統一起來。
無疑,董卿作為評委是十分合格的,甚至可以說是優秀的,因為她總是可以一針見血的指出選手表現的不足之處並且金句頻出。但是頗受好評和讚美的董卿,這一次,似乎真的錯了。
這一次,董卿錯了
在《主持人大賽》的第七期中,董卿示範了教科書式的開場白,給選手李爽出《朗讀者》的題。在出題過程中,董卿拿出了本場的小道具,一本真正的書,也是到目前為止的《主持人大賽》中的第一個道具。題目要求選手結合道具,和給出的圖片,做出符合《朗讀者》風格的人物出場介紹。在董卿讀完題目後,撒貝寧進行了簡短的詢問,選手是否做好了準備。選手說準備好了,就開始她的考查。
在選手結束後,董卿點評她的表演,說整體還是比較好的,並且你在生命這個龐大的主題中,找到了一個小的切入點,串聯和風格還是符合節目的風格。但是你為什麼不使用我們提供的道具呢?為什麼沒有用它。
如果從一個評委的專業角度,就是指出選手的不足,是選手的表演更加完善的程度來講,董卿的點評,是沒有問題的。她指出了選手李爽的不足之處,沒用按題目要求使用道具。但是,如果從實際出發,我們就是發現,這對選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首先,選手要在董卿讀題和撒貝寧問是否準備好的,短短幾十秒的時間內,思考自己之後三分鐘表演的語言,而這些語言要有文採,有邏輯,有深度,還要符合題目要求。這些難度已經很大了,甚至是不可能做到。
其次,如果選手要使用道具,她需要幹什麼?第一,在開始她的講述時,她要找到時機去安排語言讓自己去翻書。第二,這本書對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她要找到一句或幾句有意義的話,說明在這個階段,她要一心二用,而且她還不一定能找到需要的話。第三,找到了需要的話,她需要再重組自己的語言,讓找到的話,合理地融合進自己的演講。第四,她還要把握三分鐘的時間。這種種的一系列過程,對於毫無準備的選手來說,是不可能的。
最後,喜歡看《主持人大賽》的觀眾,可能發現,在李爽後的下一期,即《主持人大賽》第八期,董卿缺席《主持人大賽》。細心的觀眾可能發現,在這一期中,也有選手抽到了主持經典節目《朗讀者》,是撒貝寧做的出題人,並且也有小道具,「一本書」,但是這不是一本真正的書,並且這一次,出題做了小改動,撒貝寧給了選手一定的時間去看小道具,並且詢問選手是否看完了道具的內容。然後選手才開始她的展示。
由此,可以看出,董卿對選手李爽的評語是不客觀現實的,選手壓根就做不到使用哪個道具,並且如果強行使用道具,可能會讓選手自亂陣腳。
董卿是十分優秀的主持人,也是十分優秀的評委。但是這一次她的點評真的錯了。當然,這也不是董卿一個人的原因,她們的出題是存在問題的,沒有考慮到事情的客觀現實性,所以導致評委也沒有考慮客觀的現實性。最後,期待董卿更多精彩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