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蟬創意
在娛樂圈,有沒有一個人可以迅速統一網友戰線的?
有,那就是張大大。
張大大,是可以讓所有不同陣營的網友們,迅速調轉槍火的共同目標。
這不,《演員請就位2》,張大大又一次出現在觀眾面前,分散了郭敬明的火力。
第一期,因為把科學家演成了小偷被爾冬陞不留情面懟了。
第二期,又因為在觀眾臺上的搶鏡表現上了個「把觀眾演活了」的熱搜。
可是一打開張大大的相關搜索結果,會發現沒有一個人能有他這樣整齊的差評陣勢。
就連蟬主寫爾冬陞的文章底下,被頂到最高贊的評論,也還是吐槽張大大。
b站關於「張大大噁心合集」、「懟張大大合集」的視頻播放量單個都超過200萬,就連#集資暴打張大大#的微博話題瀏覽量已經超過百萬。
就問娛樂圈誰還有這待遇?
那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越罵越火的娛樂圈未解之謎。
娛樂圈未解之謎:
全網厭惡的張大大為什麼火?
生於1990年的主持人張大大,是怎麼紅的?
最開始就是黑紅。
他在大學期間已經在各個節目裡露臉當主持人,2010年就成為了湖南團力挺的90後男主持。
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出圈,是2013年。
王菲李亞鵬離婚,主持《娛樂急先鋒》的張大大口誤,把謝霆鋒稱為王菲「前夫」。
一時間全網震怒,張大大火了,火的後面緊跟著的後綴是:主持水平差、炒作無下限,還有整容。
時間來到2015年,那是張大大上熱搜最頻繁的時候,因為錄一檔綜藝——《我是歌手》,他擔任譚維維的經紀人。
是怎麼出圈的呢?
譚維維以一首高難度的《燈塔》踢館成功,而張大大卻一哭成名,哭到無法自拔,對著鏡頭說:「太不容易了」,旁邊的譚維維一直在安慰他。
仿佛這檔節目,他才是主角。
從此,哭、搶鏡、戲精,也就成為了張大大身上的關鍵詞。
黑紅也是紅,張大大迅速在娛樂圈積攢了人氣,順便將朋友圈擴充到了整個娛樂圈。
他成為了一名「合照達人」、「娛樂圈合照集郵家」。
娛樂圈好閨蜜雙楊姐妹花、佟麗婭、歐陽娜娜、楊超越……
娛樂圈好兄弟,不僅有前輩黃曉明胡彥斌,還有當紅男團流量。
甚至是娛樂圈紀檢委王思聰……
人脈極廣,拉攏各個明星拍照,朋友遍布整個娛樂圈,每次拍照還都是C位。
用張大大自己的話來說:「在中國娛樂圈,我的朋友遍天下,楊冪baby黃曉明,我的百度指數,比楊冪還高」。
誇張到什麼地步呢?
去年,張大大搞出來一首新歌,叫《分手的時候》,以一個#分手時該聽什麼歌#的話題登上熱搜,並且迅速吸引到大半個娛樂圈前來力挺。
網易雲的評論區是這樣的:
估計是受到了娛樂圈好友的鼓勵,今年8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首單曲《高樓螞蟻》,依舊是眾明星打call,超過100萬的微博轉發量。
不僅是音樂,還有電視劇。
去年,張大大主演首部電視劇《外貌至上主義》播出,講了一個其貌不揚的男生被欺凌的故事。
又驚動了娛樂圈大半壁江山,從實力派,到當紅流量,無一不在為這個「新人演員」打call。
至於這劇質量如何?
豆瓣評分4.5,從劇作質量到他的演技,一片群嘲:
「張大大,楊天寶都在演戲,我也收拾收拾準備進演藝圈了。」
「睿智劇情,國產劇以後沒編劇了請找我ok?」
「太尷尬了,請整個娛樂圈幫忙宣傳都拯救不了你。」
長相不好,業務能力差,愛作妖出位,幹啥啥不行又霍霍了演藝圈各個領域。
這就是大家對張大大的基本印象。
網友們形成了統一戰線:「如果你也罵張大大,那我們就是朋友」。
「明明可以靠臉招黑,他偏偏要靠人品」
如果說以上這些還不足以這麼大範圍地招黑,那關於他「人品」的爭議,那可是能掀起一陣風波。
b站有一句熱評就是:
《吐槽大會》裡李艾曾經對他的吐槽是:都說張大大是那種打他都怕髒了手的人,我覺得太過分了,買雙手套很貴嗎?
即使不霍霍其他領域,單單作為主持人,張大大也同樣招人討厭。
因為他的主持風格,真的很迷惑。
尖酸刻薄,喜歡揭短拆臺,又兼有迷之自信。
比如,在《高能少年團》裡,他出場一見面就說「張一山你好矮」,被張一山回懟「比你高點兒」。
在《瘋狂衣櫥》裡,王櫟鑫是一個乾淨整潔的強迫症,不想大家七手八腳隨便拿他行李箱的東西。
說了句:「全都給我放下,我受不了亂」。
張大大在旁邊幸災樂禍:「受不了亂嗎」,然後隨手就把一雙鞋和一件雜物給扔到地上了。
王櫟鑫當場作崩潰臉:「下一次要不就別請我來這個節目,要不就別有張大大」。
張大大繼續刻薄:「本來也沒打算邀請你。」
王櫟鑫地鐵老人手機臉,說了一句:「張大大我覺得你最近膨脹得很。」
喜歡diss別人是他的習慣。
在歌唱綜藝《偶滴歌神》裡,有一位長相不那麼好看的選手,他說了別人一晚上「世界上最尷尬的臉」。
那個選手最後忍不住回擊了。
「張大大的臉才是世界上醜到無可挑剔的臉」
「娜姐,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把一坨五花肉擺在那?」
「張大大,我呵呵你一輩子」
雙方你來我往,開始互相diss各自的長相。
作為一個歌唱節目的專業主持人,他已經完全把節目的方向帶偏。
但張大大自信就自信在這,不管別人對他的臉如何吐槽,他都覺得自己還不錯。
某選手:「你也是微胖界的擔當」
張大大:「你可以說我不好,但你不能說我胖」
不能說他胖,也不能說他長得不好看。
比如採訪張藝興。
張大大:你覺得我長得像鄭秀晶嗎?
張藝興:鄭秀晶很漂亮。
此時採訪間的工作人員鬨笑一堂,張大大生氣地扔了靠枕。
和楊洋拍綜藝。
張大大:我長相還可以嗎?
楊洋:一般吧。
他又甩了臉色。
這些綜藝節目,你或許會搞不清楚他到底是真的迷之自信喜歡四處cue自己的長相,還是為了綜藝效果。
但如果看看綜藝《奇兵神犬》,就會發現,他是真的不允許別人批評他。
《奇兵神犬》是一檔明星警犬國防教育真人秀節目,類似《真正男子漢》一樣,帶明星的,都是真實教官。
裡面張大大的一個名場面,就是不服批評,被教官訓斥。
服裝不整齊,集合時間不夠快,張大大被點名批評。
他的第一反應不是道歉,而是:「為什麼不批評他,他做得還不如我呢」
???
這教官也邏輯嚴密,直接三連問,把他嗆到無言以對。
「只有最不整齊的才可以批評嗎?第二不整齊的不能批評嗎?只有當最差的才是差嗎?」
完美!建議所有娛樂圈差等生都來聽聽。
已經很少有人像張大大這樣,自己做得不好,還敢四處拋頭露面,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隨意發言。
比如明明是個音樂門外漢,他卻總是在各類音樂節目裡刷臉,在《天賜的聲音》裡當聲音鑑賞團,長篇累牘地在節目裡談一些和音樂無關的東西,diss丁太升,輸出煽情片段上熱搜。
主持業務一般,也沒有跨界的能力,卻能自信滿滿,自命不凡。
看看,就連謝娜都曾經對他說過:不要迷之自信。
愛哭賣慘,誰會同情他?
「自信」到受不了批評,張大大愛哭也就有了解釋。
張大大愛哭已經是獨特人設,他喜歡在各個場合哭。
王剛吐槽張大大
今年火箭少女解散,張大大作為主持,跟組合的不相干人員,又哭了,一群姐妹上來安慰他,網友一邊笑,一邊罵他「戲精本精」、「搶戲第一名」。
他究竟是共情能力太強,還是真的在搶戲?
不得而知。
但他真的對自己的努力程度非常有共情,常常陷入自我感動,把自己搞到熱淚盈眶。
去年的演技綜藝《我就是演員》,他碰上了陸川。
化了個傷痕妝演小混混,被陸川誇有職業精神,敢改變自己的外形扮醜。
一個敢誇,一個敢哭。
然而,妝容畫得好究竟跟演技有啥關係?受點小傷就被誇敬業的熱搜還沒看夠嗎?
但張大大總免不了沉浸在我很努力的自我感動裡。
到了這一季的《演員請就位》,他賣慘說自己是沒經驗的演員,沒有選擇權,只能拿研究生的題目,抱怨節目組的規則不公平,哭訴自己壓力大到掉發。
翻譯一下:都是別人的錯,我已經很努力了,你為什麼還要批評我!
此時需要送上爾冬陞的話:
「你的解釋,一點意義都沒有」
「誰壓力不大啊」
「回去做主持人啊」
這一點,就連他的好朋友楊冪都比他圈粉多了。
張大大採訪楊冪,提到自己曾經發了一個長篇朋友圈,細數自己的艱辛奮鬥,但楊冪只回復了一個「?」
張大大就抱怨:「我這麼辛苦,你怎麼只回一個問號?」
楊冪倒是直接:「你往樓下看一看,哪個人不辛苦啊,外賣小哥不辛苦嗎?攝像大哥扛機器不辛苦嗎?」
關鍵不是辛苦不辛苦的問題,關鍵是你這「辛苦」有沒有做出點成績啊?
是4.5分的劇,是全網群嘲的歌,是一次次被吐槽的主持,又或是拉胯的表演?
不談成績只談努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我感動。
他恰恰缺少了那一點「虛心」。
主持人轉演員,並不是沒有好的案例,楊迪、金靖都受到過不少表揚,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創造多一點可能性,但這廣開門路的前提,得是虛心。
張大大連這一點都沒有做到,萬事先賣慘,先質疑別人做得不對,膨脹的自信讓他根本無法虛心對待一個新的行業。
這也是他口碑極差的根本原因。
此前,張大大曾經在微博透露自己得了抑鬱症,但幾乎沒幾個網友施予同情。
口碑到這個地步,同情就成了奢侈品。
越罵越火,審醜的娛樂圈有多畸形?
風評極差的張大大,每一次出現,都能在網際網路掀起一陣討論。
為什麼又有他?
他怎麼又來了?
到底誰在捧他?
沒啥能力,卻能接到源源不斷的戲約、綜藝邀約,長盛不衰,不單單是網友猜測的「強硬後臺」,還在於整個娛樂圈的審醜價值觀。
自帶挨罵爭議的張大大,正好中了各大節目組想靠他火的動機。
比如這一季的《演員請就位》,第一期張大大被罵,第二期又能因為「演觀眾」而上熱搜。
這檔節目裡有同樣令人迷惑的嘉賓,還有每次發言都要懟李誠儒的郭敬明。
明明是個沒有佳作的爛片導演,去年被罵了一通,今年依然上節目,堂而皇之地狡辯,合理化自己的所作所為,拔高自己的作品,隨意把珍貴的s卡給面癱鮮肉,壓榨實力女演員的生存空間。
觀眾的反應很真實:「要不是張大大賣慘挨罵,郭敬明亂發S卡,我還真不知道這個節目」。
多悲哀啊。
在《演員請就位》裡,很心酸的一幕是,和張大大搭戲的王智,對著他這張完全不在狀態的臉,還是演出了層次感,但最後在點評環節,她卻是被忽略的那一個。
王智怯生生地對爾冬陞說:「您下回能多看看我的表演嗎?」。
張大大、何昶希們,因為夠差、爭議夠多,聚集了所有的焦點,被導演們考慮要不要給S卡,美其名曰:給他一個翻盤的機會。
看,就算同樣是努力,作妖明星的努力,總是會被低調努力的人更容易看見。
節目組需要郭敬明張大大們來得到熱搜觀眾的關注,於是我們看到的情況就是,小丑們大紅大紫,青衣們滿臉委屈。
反正用郭敬明的話來說,存在即合理嘛!
當審醜和黑紅成為一條被親測有效的捷徑,引後來者紛紛效仿。
等行業再多幾個作精,娛樂圈就爛得快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