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號《姜子牙》在B站上映,短短24小時之內收穫了將近752萬的播放量,與熱烈的觀影人數相比,作品的評分卻不太亮眼,僅獲得了7.6的評分,要知道B站動漫的均分都有8.2分。
而且《姜子牙》不止是口碑上的失敗,在商業上也是遇到了票房滑鐵盧,在國慶檔的前兩日還保持著第一名的成績,後面的日子持續下滑,最終只收穫了16億的票房。
我們對比同樣是封神系列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無論在口碑還是商業角度都是極為成功的,在哪吒上映的時間段,明星們都在學習扎哪吒頭,並且一舉成為中國票房最高的動漫電影,坐擁高達50億的成績。
《姜子牙》耗時四年精心製作,號稱有1800個鏡頭,每個鏡頭需要普通動畫四倍的工作量。在畫面還是音樂上確實都做得非常優秀,甚至在宏大場面的處理比哪吒還要精彩,但為何獲得的成績卻遠不如哪吒。
一部電影好不好看,最主要的幾個點,無非是畫面、音樂、演技和劇本。其中最關鍵的莫過於劇本,一個好的故事才是電影的核心,而導演則負責把故事講得動人。
只有故事的內容足夠優秀,故事的節奏讓人舒坦,才能夠不斷地吸引人們去觀看。
《姜子牙》的最大缺點就是劇本。在完整的骨架下,缺少了想要表達的核心,似乎什麼都想表達,但又什麼都沒有表達清楚。而且姜子牙的人物塑造有非常大的問題,人物刻板沒有血肉支撐,對白都是些空泛的大道理。
在電影即將結尾時,你以為姜子牙會反抗師尊,去質問他的所作所為,或者會和師尊進行激烈的戰鬥,然而這些都沒有出現,姜子牙只是打斷了天梯。
看到這一幕的你,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問號。就像你正在期待孫悟空大鬧天宮,卻突然跑去當了弼馬溫。這種微妙的觀感,實在讓人無法燃起來。
還有最後的結局,忽然又出現了一個天神,輕而易舉的就把師尊給收拾了。這就讓人很疑惑了,既然天神這麼厲害,怎麼不早點出來,整個故事的邏輯性讓人無法理解。
你看完整個電影,甚至記不起一句核心的臺詞。而你看完哪吒卻會記得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就是劇本的差距。
哪吒全程節奏都很幽默歡樂,同時還不斷地塑造著人物,你能看出來哪吒這個小魔頭的性格,能感受到太乙真人的馬虎和申公豹的嫉妒。
結尾的爆發讓人意猶未盡,想要表達的核心內容也非常清晰,故事從一而終。
這就是為什麼哪吒可以獲得50億的票房,可以讓大家熱烈討論的原因。同為封神宇宙的神話故事電影,姜子牙空有華麗的外殼,內在不堪一擊。
國產動漫發展的越來越完善,在畫面的技術上我們早已經跟上甚至超越了世界的腳步,但在劇本或者說講故事的能力上,我們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只要我們足夠的努力,例如迪士尼的瘋狂動物城和冰雪奇緣這些作品,我們有朝一日肯定也能做出來,讓全世界的人們一起來看我們國產的動漫,欣賞我們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