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嶸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
來自湖北武漢的買主,帶著一行李箱現金,駕車來到四川中江購買毒品。但剛到收費站,「砰、砰」兩聲槍響,等候在此的民警迅速將3人包圍。與此同時,在中江城區和永興鎮,另兩路民警也果斷出擊……
7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中江縣公安局獲悉,在「旌城掃毒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中,這一特大販賣毒品案告破。德陽、中江兩級公安機關共抓獲7名涉毒違法人員,繳獲10餘千克冰毒及220餘萬元毒資。
匿名舉報
「有個叫『海哥』的,在中江城裡頭賣毒品。」今年1月9日,中江縣公安局禁毒緝毒大隊收到匿名舉報。
經查,「海哥」真名彭某某,36歲,中江縣永興鎮人。警方初步調查發現,彭某某確有販賣毒品重大嫌疑,隨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破。
案件偵破初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小區封閉管理、人員出行受限……嚴格的防控要求給警方的偵查工作增添了不少難度。專案組民警不斷變化身份和裝束,想法設法接近偵查對象,收集犯罪證據。經過偵查,專案組民警初步確定,彭某某的製毒窩點就在他永興鎮的家中。
4月20日前後,民警發現,一個叫胡某的男子找到彭某某,以每千克1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5千克冰毒。而胡某,專案組民警並不陌生。「他與彭某某是同鄉,目前居住在中江縣凱江鎮。2008年就曾因販賣毒品被判刑入獄。」辦案民警說。
外省買家
在進一步偵查中,民警發現,胡某與其同夥、老鄉蔣某某,一直在販賣毒品。他們的「客戶」除了中江、德陽的涉毒人員外,還有一位來自湖北武漢的「大買主」餘某某。
今年4月上旬,餘某某就曾夥同他人,駕車從武漢來到中江,從胡某和蔣某某處購買過毒品。但因當時高速路網沒有收費,警方無法查詢到車輛相關信息。
專案組民警隨後調閱了高速收費站的監控視頻,發現餘某某等人到達中江時,都是深夜或凌晨。受光照條件限制,監控拍到的車牌信息十分模糊。號牌前面代表所屬省市的漢字、字母無法辨認,民警只得依據後面幾位數字來逐一甄別。
經過七八個民警連續3天多的努力,最終成功確定了餘某某等人及其駕乘車輛的相關信息。
聯繫「進貨」
4月下旬的一天,餘某某再次打電話找到蔣某某,提出要購買10千克冰毒。蔣某某將這一消息告訴胡某,胡某隨即與餘某某聯繫。雙方談妥價格為每千克19萬元,現款現貨,由余等人駕車到中江「提貨」。
這是一筆金額近200萬元的大生意。與「大買主」餘某某談好交易細節後,胡某便立即與彭某某聯繫「進貨」。4月25日,胡某駕車從中江縣凱江鎮趕到永興鎮與彭某某會面,並以每千克15萬元的價格,在彭處購買了6千克冰毒。
「進貨」後,胡某駕車返回凱江鎮找到蔣某某。兩人將買來的6千克冰毒藏匿於凱江鎮荷花街某小區一出租屋內。「貨」備好後,胡指使蔣聯繫餘某某,約定4月25日深夜至26日凌晨間,在中江進行交易。蔣通過微信,將交易地點發給了餘某某。
接到通知後,餘某某隨即夥同李某,乘坐周某某駕駛的一輛「鄂A」牌照的小轎車,從武漢出發一路趕往中江。
讓彭某某、胡某、蔣某某和餘某某等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行蹤已完全處於警方的嚴密監控之下。
驚險抓捕
經德陽市、中江縣兩級警方綜合研判,認為收網時機已經成熟。警方決定,在餘某某等人來到中江進行毒品交易時,將他們一網打盡。
專案組緊急制定了抓捕計劃,並調集數十名特巡警協助抓捕。專案組將設伏地點選在了成南高速中江收費站。另外幾個抓捕小組,則分別前往永興鎮彭某某住處、凱江鎮荷花街胡某和蔣某某藏匿毒品處設伏蹲守,伺機抓捕。
4月26日1時許,胡某、蔣某某在荷花街取出藏匿的毒品時,被民警當場抓獲。警方在其藏毒窩點查獲冰毒9.9千克,麻古0.5克,含甲基苯丙胺液體314克。另一組民警在永興鎮蓮花街彭某某住處順利將其抓獲,並查獲散落在地上的冰毒2.4克。
26日2時許,武漢的餘某某等人駕車駛抵收費站,在收費站內設伏的民警立即打出「行動」的手勢。一輛早已準備好的大卡車迅速衝到收費站出站口,堵在轎車正前方,一輛越野車則從收費站內疾馳過來堵在轎車後方。
「停車!下來!」面對抓捕民警的厲聲喝令,小轎車仍繼續向前衝。眼看就要撞上出站口道閘,抓捕民警連開兩槍,一槍對空示警,一槍打爆了轎車的右前輪,轎車停了下來。
民警隨即砸破車窗打開車門,將餘某某、李某、周某某3人控制住,並給3人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經檢查,警方在小轎車後備廂發現一隻裝滿現金的行李箱。隨後,銀行工作人員帶著2臺點鈔機趕到現場。經過近3個小時的清點,這筆現金共計189萬餘元。
至此,歷經3個多月的艱苦偵查和驚險抓捕,「01•09」特大販賣毒品案成功告破。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繳獲冰毒10餘千克、毒資220餘萬元,扣押涉案車輛4輛。
目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逮捕,該案將於近期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