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臨床數據缺失 再評價成最後的「救命稻草」

2021-01-13 新京報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步長製藥董事長趙濤花數千萬元將女兒「送」進美國名校事件持續發酵的同時,步長製藥及其主要產品中藥注射劑也受到關注。

作為時代的產物,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不良反應事件近年頻發,政策層面也開始逐漸收緊對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在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看來,臨床數據缺失,安全難以保障是大部分中藥注射劑面臨的最大問題,而遲遲未實際鋪開的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可能是生產企業最後的「救命稻草」。

中藥注射劑安全事件頻發

近幾年來,中藥注射劑頻繁出現藥品安全事件。

2006年,曾在臨床中用於清熱、解毒等魚腥草注射液引起多例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並出現數例死亡,這直接導致當年6月魚腥草注射液等7種注射劑被監管部門緊急叫停。數月後,魚腥草注射液被當時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解禁,但只能用於肌內注射,還須在藥品使用說明書上加注「警告:本品可能導致嚴重過敏反應!」字樣的警示語,並須標明對本藥品有過敏者、孕婦、兒童禁用。更早之前,魚腥草注射液不良反應事件就已經出現,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資料庫中有關魚腥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應病例報告曾一度達到數百例,其中以過敏反應和輸液反應為主。

2015年,江蘇蘇中藥業生產的生脈注射液在廣東引發多名患者不良反應。數據顯示,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資料庫共收到生脈注射液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508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中,過敏反應問題較為突出。

2017年9月,紅花注射劑和喜炎平注射劑四批次藥品在山東、新疆、甘肅等多地注射後出現十多例寒戰、發熱等不良反應,被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緊急召回。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顯示,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和口服製劑所佔比例分別是54.6%和37.6%;2017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佔84.1%。

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表示,臨床數據缺失是中藥注射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這就無從證明注射劑產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缺乏數據支撐,企業每往前走一步都十分困難,拿數據說話是最直接的,但其實一些企業並不敢去做臨床(試驗)。」

安全事件頻發的同時,中藥注射劑市場不容小覷,以前文提及的生脈注射液為例,根據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早在2009年,生脈注射液的年市場容量就已經達到12億左右。另據新康界披露的數據顯示,2013-2016年國內注射劑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為6.7%,至2016年,國內注射劑用藥規模達7577億元,同比增長8.1%。按照增長情況計算,2018年的注射劑用藥市場已經突破萬億元。數據顯示,中藥注射劑在其中所佔據的份額約在12%左右,這也就意味著,中藥注射劑市場規模或已突破千億元。

中藥注射劑企業業績不佳

在頻繁發生不良事件的同時,政策層面對中藥注射劑也逐步收緊。近年來公立醫院控費、輔助用藥改革等,中藥注射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2017年9月,各地開始實施新版《醫保目錄》,部分中藥注射劑產品在醫保支付範圍內被限制了可採購使用的醫療機構範圍,且有部分產品在醫保支付範圍的適應證上也受到限制。另外,從2017年下半年起,各省還陸續出臺了重點監控藥品相關文件,中藥注射液成為重點監控對象之一,文件要求控制其使用比例和金額,以降低藥佔比和醫保支付的壓力。

新京報記者梳理部分中藥注射劑代表企業2018年年報發現,政策層面的影響已在企業的財務數據中有所體現。其中,步長製藥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涉及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領域等,旗下擁有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和丹紅注射液三個獨家專利品種,治療範圍涵蓋中風、心律失常、供血不足和缺血梗塞等常見心腦血管疾病。2018年,步長製藥實現營業收入136.65億,同比下降1.44%,淨利潤18.88億,同比增長15.29%。作為步長製藥主力產品的丹紅注射液,截至2017年12月,丹紅注射液因不良反應頻發等原因,已明確被浙江省、安徽省等9個省份納入了輔助與重點監控用藥目錄。這一數字還在擴大,根據多個省份出臺的重點監控藥品和輔助用藥目錄,丹紅注射液被梳理出至少在11個省(市)26次被預警(嚴格監控)、限制使用,甚至隨時面臨停用風險。

昆藥集團2018年實現營收71.02億元,同比增加21.35%,淨利潤3.36億元,同比增加1.65%。昆藥集團也表示,近年來中藥注射劑受到了越來越嚴格的管控,輔助用藥及重點監控目錄也呼之欲出,一旦主要產品被納入,會對銷售規模造成負面影響。

大理藥業主營業務為中、西藥注射劑的生產與銷售,現有20個品種44個規格的注射劑藥品批准文號,具備中藥提取、小容量注射劑、大容量注射劑等生產能力。2018年,大理藥業營收為4.01億元,同比增長47.20%,淨利潤為1070.05萬元,同比下降75.93%,淨利潤出現大幅降低的原因之一便是醫保控費措施、用藥限制政策的影響所致。大理藥業也在年報中表示,隨著國家基本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入,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受到極大抑制。

專家:中藥注射劑再評價或是最後「救命稻草」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監管部門就已經開始著手解決中藥注射劑的相關問題。

2007年,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中藥、天然藥物注射劑基本技術要求》,2009年、2010年,《關於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的通知》、《關於印發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生產工藝評價等7個技術指導原則的通知》相繼發布。

2018年3月23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17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將研究啟動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制定再評價技術指導原則。

在史立臣看來,監管層面已經意識到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可以說,再評價工作已經是中藥注射劑企業最後『救命稻草』」,以銀杏葉注射劑為例,產品能夠在國外銷售,臨床數據齊全無疑是重要因素。

但由於各種原因,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遲遲未進入落實階段。史立臣表示,再評價是很多企業最後的機會,「有數據,有效性就能得到保障,醫療機構也就敢放心使用。」

編輯 趙昀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中藥注射劑處方審核,這8大要點得知曉!
    但近年來,中藥注射劑引起的不良事件仍然頻頻發生,其安全性同樣引起國內同行的廣泛關注。那麼,在臨床工作中,中藥注射劑的處方審核有哪些要點?今天的處方大挑戰,界小藥就來數數關於中藥注射劑處方中8大「過」。
  • 黃瑞香注射液批文被註銷 中藥注射劑前途未卜
    根據米內網的數據,此前有朗致集團萬榮藥業和山西康意製藥兩個生產廠家生產黃瑞香注射液。此次註銷後,僅剩朗致集團萬榮藥業一家生產。黃瑞香注射液主治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用於風寒溼邪侵襲而致的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及坐骨神經痛等病症。對於山西康意製藥為何申請註銷批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並未做解釋,但是這款中藥注射劑銷售額的下滑或是企業決策的出發點。
  • 一個急診科醫生的心聲:我為什麼給患者用中藥注射液?
    解決中藥注射液使用困擾,推進「再評價」迫在眉睫!作為成千上萬正在使用中藥注射液的醫生之一,李勇的見解有其局限性,並不能全面反映中藥注射液的使用現狀。但通過與李勇及其他臨床醫生的交流,健康界還是能發現臨床醫生在使用中藥注射液中存在的一些現實困擾。
  • 第四批藥品集採涉44個品種90個品規,8個注射劑皆為臨床大品種
    雖然只有8個注射劑品種,但是每個入圍的注射劑都是臨床最常用的知名大品種,直接影響數十家藥企的銷售收入。 氨溴索注射液,原研方為勃林格殷格翰。根據米內網數據,2019年中國公立醫院氨溴索注射劑終端銷售額達到59.8億元,勃林格佔據23.56%的市場份額。三家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分別是四川美大康華康藥業、華中藥業和福安藥業。 泮託拉唑注射劑銷售量也很大。
  • 兩會|張伯禮:細化西醫中藥處方權管理……代表委員觀點搶先看!
    代表委員們圍繞西醫中藥處方權、中藥注射劑再評價、乙類OTC藥物移出醫保目錄等行業焦點問題,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和建議。建議:第一,建立中藥獨立評價的體系,按中醫藥的理論和特徵特點,參考西醫的臨床評價體系與指導原則,建立中醫藥臨床症候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價技術與方法。
  • 封亮:守正創新推進中藥現代化
    通過優選組分結構可以獲得優效的、穩定的、可控的製劑原料,再通過物性和藥性的評價,設計成適宜的中藥製劑載藥系統,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中藥產品。」事實上,封亮的研究方向不僅包括了組分結構中藥多元釋藥系統及產品開發研究,還包括優效組分製劑原料發現及其性質評價。
  • 第四批集採藥品品種目錄流出,注射劑成最新砍價目標
    繼口服藥、冠脈支架之後,注射劑也將迎來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的「靈魂談判」。近期,一份名為《關於報送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範圍相關採購數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業內流傳。與過往三批集採相比,此批集採首次納入了臨床常用的8種注射劑,引起廣泛關注。
  • 【數據】肝素市場逐年上漲,一致性評價迫在眉睫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細化了肝素類品種,分別為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劑、低分子量肝素鈉注射劑、達肝素鈉注射液、那屈肝素鈣注射劑、依諾肝素鈉注射劑、以及肝素鈉注射液、肝素鈣注射液和肝素鈉封管注射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低分子肝素注射劑用藥超過95億元,市場規模逐年上漲。
  • 誰是他的救命稻草?
    此後,朱吉滿藉助資本的力量,不斷複製「收購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大品種+強銷售」的模式,先後收購了哈爾濱蒲公英藥業、澳諾製藥、上海華拓、南京萬川、普德藥業等一系列公司。朱吉滿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對這種模式進行了分析:「一旦發現合適品種,就採取直接購買、合作研發、併購等方式把這個品種收過來。未來三年,我們將有3個一類新藥上市。
  • 黑龍江首富破產,43億元資產被凍,誰是他的救命稻草?
    此後,朱吉滿藉助資本的力量,不斷複製「收購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大品種+強銷售」的模式,先後收購了哈爾濱蒲公英藥業、澳諾製藥、上海華拓、南京萬川、普德藥業等一系列公司。 朱吉滿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對這種模式進行了分析:「一旦發現合適品種,就採取直接購買、合作研發、併購等方式把這個品種收過來。
  • 作惡多端的才會亟需救命——《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
    這部韓國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曾根圭介的同名小說《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原字數很多,通過三線敘事,講述了一個帶血腥殘酷,又有一絲黑色幽默的故事。改編成電影後,小說中的家庭婦女美奈、警察良介和打工人忠萬對應著影片中的美蘭、泰英和忠萬。影片同樣採取多線敘事的方式,最後將整個故事串起來。但影片又不是簡單的採用POV方式拍攝,而是將長長的故事進行改寫,分成6個篇章。
  • 集採砍價砍向6300億注射劑市場 多家藥企將迎來降價風暴
    隨後,一份名為《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範圍相關採購數據的通知》的文件在業內人士中流傳,引起廣泛關注。  在這份流出的第四批國家集採名單中,共涉及44個產品,其中包括了呼聲甚高的注射劑產品,但與此前業界預測不同的是,僅有8款注射劑產品入圍名單,而非大規模的注射劑納入集採。不過,每個入圍的注射劑都是臨床最常用的知名大品種,能夠左右數十家藥企的銷售收入。
  • 麗珠集團:參芪扶正軟袋裝獲批 優質中藥注射劑獲國家認可
    公司參芪扶正注射液目前僅有玻璃瓶裝,多層共擠輸液用膜制袋包裝(軟袋裝)相對於玻璃瓶具有方便、抗跌落、無毒性及預防二次汙染等優點,同時由於國家對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有效性要求提高,此次獲批的新規格相對老規格在質量標準上有明顯提升,屬於參芪扶正的高端規格,我們認為未來有望通過重新定價(價格有望高於現有玻璃瓶裝)進入三甲醫院等高端市場,提高參芪扶正銷售的靈活性和業績彈性。
  •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次用動物模型完成16種藥物的評價驗證
    中藥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終於有了在動物模型上被證實的實驗數據。記者4日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以下簡稱「中藥所」)了解到,該所成功構建了適合中藥治療新冠肺炎藥效評價的病證結合動物模型,並用此模型完成16種藥物的評價驗證工作。
  • 《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一個LV袋串起的食物鏈
    玩敘事技巧的懸疑片很多,最近看過覺得還不錯的,《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算一部。不過從網絡評價看,曾根圭介讚譽度還是蠻高的。而目前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只有臺版中譯本。而劇中必然或偶然出現的LV錢袋,都是這群處於掙扎中的人的救命稻草。故事將4個不同的人物身份,以一種食物鏈的形象作為比喻,如野獸一般廝殺,並用盡力氣瘋狂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無論是為了生計,還是貪慾。
  • 《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一個LV袋串起的食物鏈
    玩敘事技巧的懸疑片很多,最近看過覺得還不錯的,《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算一部。不過從網絡評價看,曾根圭介讚譽度還是蠻高的。而目前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只有臺版中譯本。而劇中必然或偶然出現的LV錢袋,都是這群處於掙扎中的人的救命稻草。故事將4個不同的人物身份,以一種食物鏈的形象作為比喻,如野獸一般廝殺,並用盡力氣瘋狂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無論是為了生計,還是貪慾。
  • 《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一個LV袋串起的食物鏈
    點擊藍字關注「儲星罐」,感謝支持- 這是儲星罐的第 35 顆星 -玩敘事技巧的懸疑片很多,最近看過覺得還不錯的,《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而劇中必然或偶然出現的LV錢袋,都是這群處於掙扎中的人的救命稻草。故事將4個不同的人物身份,以一種食物鏈的形象作為比喻,如野獸一般廝殺,並用盡力氣瘋狂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無論是為了生計,還是貪慾。***第一層:虎鯊女
  • 第八版新冠診療方案發布 藿香正氣、連花清瘟、金花清感等中藥再獲...
    α-幹擾素、利巴韋林(建議與幹擾素或洛匹那韋/利託那韋聯合應用)、磷酸氯喹、阿比多爾可繼續試用,在臨床應用中進一步評價療效及不良反應、禁忌症以及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等問題。不建議同時應用3種以上抗病毒藥物。 另外,第八版補充了糖皮質激素治療適應證(氧合指標進行性惡化、影像學進展迅速、機體炎症反應過度激活狀態的患者)、劑量及療程。
  • 國慶檔成2020電影市場「救命稻草」
    沒有新片上映,復工就只是「形式」確實,「隔排隔座」出票,成了影院復工的硬性要求。「隔排隔座」出票,這意味著上座率最高也只能到額定座位的25%。乍一看,這樣的措施限制了上座率,而上座率低就意味著虧本。但事實上,近年來影院上座率一直在持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