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白天都是一樣的繁忙,夜晚卻是各有各的精彩。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隨著疫情防控趨勢向好,鄭州不少商圈和商業街的夜晚又聚集起人氣,恢復了往日活力。無論是傳統二七商圈的熙攘人群,還是新晉網紅打卡地——海匯中心的燈火璀璨,都向我們昭示著,走向復甦的夜經濟不僅為夜晚增色不少,也成為提振消費市場的一大「法寶」。
據了解,2020年鄭州要推出一批夜品、夜購、夜賞、夜遊、夜健項目,打造「夜鄭州」消費地標,活躍夜間消費。採訪中,記者發現,璀璨的燈火中,「夜購」已經成為鄭州市民更傾向的購物方式。
線下「夜購」有人氣
傍晚,華燈初上,燈火「點亮」了鄭州的夜經濟。從市中心看,在二七廣場旁邊的德化商業步行街裡,熙攘的人群中,拎著大包小包的顧客還在店鋪前「左顧右盼」。
向北,在新田360廣場鄭州國貿店、正弘城附近,吸引著大批時尚潮人前來購物、休閒、娛樂。花園路商圈寫字樓、住宅公寓林立,辛苦一天的上班族在下班之後選擇在這些商場逛個夠,身體放鬆的同時,心靈也得到撫慰。
向東,商業街區也承擔著滿足市民夜生活需求的功能。海匯中心的夜晚,不僅是鄭州市民朋友圈和抖音裡的常客,更是滿足年輕人群下班後「逛一逛」的新晉首選地。
管城區紫東路附近一個剛剛開張的夜市熱鬧非凡
向西,無論是中原萬達還是錦藝城,都是西區人民「夜購」的好去處。結束一天的忙碌,約上三五好友,來一場只屬於閨蜜的「約會」,或許是最好的放鬆。
隨著現代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經歷了白天繁忙的工作後,人們迫切需要在夜晚「蓄電」,給疲憊的身心「充電」。
「白天氣溫太高了,晚上出來逛一逛,買買東西,真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了。」鄭州白領姚女士說,疫情期間,有許多朋友都沒有見面,現在終於可以約上老友們,在晚上聚一聚,聊聊近況,話話生活。
健康路夜市
和姚女士一樣,喜歡「夜購」的鄭州市民不在少數。正是基於他們的貢獻,在2019年第一財經發布的新一線城市夜生活指數排名中,鄭州在全國排名第20位,成為除北京、西安以外僅有的北方上榜城市。這也意味著,鄭州夜間經濟發展不僅有基礎,而且有潛力、有市場。
夜晚消費成為主力消費段
據了解,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市以「券」促消費,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4月3日上午10時,我市第一期消費券準時發放,共發放100萬份,總額5000萬元。據統計,首批消費券共核銷金額3925萬元,帶動消費5.5億元,槓桿比例達到1∶14。
4月28日,148.4萬張共計1.6億元的二期消費券160秒便被全部搶完,平均每秒100萬元,展現出廣大市民對於消費券的極大熱情。據了解,五一期間,我市購物消費券核銷2477萬元,拉動消費2.07億元,拉動比1∶8.4,對消費回暖效果明顯。
海匯中心企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政府的一系列促消費舉措,海匯中心街區客流基本上回歸到疫情前水平,說明鄭州消費市場正在強勢回暖。目前隨著氣溫升高,夜晚消費開始成為街區的主力消費段。
據不完全統計,鄭州市「夜間經濟」總量規模約有1800億元,夜間消費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已超過40%。截至2018年底,鄭州市大型商圈數量達到10個,規模以上大型商業綜合體32家,商場33家,超市64家,營業額累計達到300億元,經營面積超過366萬平方米。其中,80%以上的大型商業設施營業時長至21點之後,且每天19時至21時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銷售額的45%。
通過這組數據,足以證明鄭州「夜購」的實力不容小覷。
多措並舉「點亮」鄭州之夜
目前城市夜晚被賦予更斑斕的色彩、更旺盛的生命力,「夜購」在市民生活中已不可或缺,我市也在多措並舉「點亮」鄭州之夜。
4月3日,鄭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鄭州市關於促消費增活力穩增長的若干舉措》,涵蓋了打造夜經濟消費新場景等10個方面的支持政策。
經6月1日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進一步做好為民造福工作的意見》,圍繞「六穩」「六保」,聚焦穩崗位、保就業、惠民生,出臺10個方面具體措施,著力解決當前民生突出問題,推進為民造福工作不斷細化深化。
培育夜間經濟有序發展市集成為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根據要求,鄭州將開展「醉美·夜鄭州」系列消費促進活動,鼓勵創新服務業態,增加服務品種和服務項目,進一步促進社會消費。每個縣(市、區)、開發區要合理布局1到2個「夜品、夜購、夜賞、夜遊、夜健」夜經濟集聚示範區,舉辦1~3項夜間經濟主題活動。開展縣(市、區)、開發區夜經濟活動評選,市財政對前3名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50萬元獎勵。設立市集和特色跳蚤市場。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活動,鼓勵直營門店進社區,合理布局菜市場、便利店、理髮店、早餐店等居民生活相關設施,促進社區消費發展等。
相信在政府多措並舉推動「夜經濟」建設下,鄭州的夜晚將更加「璀璨」,市民的「夜購」生活將更有特色。
鄭報全媒體記者 趙柳影/文 馬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