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在其著名劇作《牡丹亭》裡有一首詩寫到:「問君何所欲,問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適逢周末,恰巧州上正在舉辦牡丹花展,聽說十裡牡丹風情長廊花開燦爛,實為一道風景。遂於今日趕赴州上來一場與牡丹的約會,果然不令人失望。「牡丹隨處有,絕勝是河州」,品種繁多的牡丹或含苞欲放或燦爛絢麗,終於切身體會到了牡丹「國色天香」的雍容華貴氣質。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自清代末年以來,就被稱為中國的國花。牡丹作為花中之王,以其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芳香濃鬱的姿態佔據花魁地位。花開時節更是驚豔整個城市,而今也不例外。沿著濱河路的十裡牡丹風情長廊上更是人流湧動,整個城市都動起來了。
「桃李花開人不窺,花時須是牡丹時」
牡丹的芬芳與豔麗,也是桃李所不能及的,如織的遊人足以說明這一切
「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黃魏紫看」
人間四月芳菲盡,五月便是牡丹綻放的季節,花不醉人人自醉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牡丹有著一種淡淡的香味兒,豔而不濃,細聞來極是好聞。待到明年在庭院移植幾棵,讓花香瀰漫
遂使王公與卿士,遊花冠蓋日相望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白居易的一首詩更是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古時觀賞牡丹的盛況,如今盛況依然在,不過王公貴族已不那麼明顯了,人潮湧動皆為花來
牡丹卻也是極易生長,並不嬌貴。在路邊、在門口,在屋簷下,盡情地綻放
有牡丹的地方,不管是庭院還是小徑,整個格調也變得雍容華貴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如今少了牡丹,也沒有了願死鬼
突然很是欽佩那些風流人士
現在覺得有個能夠一起玩兒,隨時隨地聊天的人相伴到老
已是畢生最大的幸福了
走出去暫時逃離眼前的苟且,放鬆身心,回來之後繼續沉重的生活吧
花開花落,皆為常態